商品期貨abc法則
A. ABC法則是什麼
定義
ABC法則指新業務員在零售,發展過程中,因對產品,制度,公司尚不熟悉,需要透過有經驗的業務指導輔導,而達成零售與發展的目的,因此ABC法則輔導法是種借力的方法,運用四兩拔千斤方式使新業務員不再孤軍奮戰。
編輯本段原理
ABC法則(A 、Advisor顧問、專家;B 、Bridge橋梁;C 、Customer客戶)就是A、B、C之間的關系法則,邏輯思維不強的人可能會犯暈。其實,ABC法則是根據借力原理而創造。在正規直銷行業ABC法則中的C是保薦對象,B是保薦者,A則是保薦者借力的對象。借力的對象可以很廣泛,包括B的上層直銷商、各種說明會及其主講者、直銷組織成功者、公司的形象代表等等。在這種ABC的關系中,C角色代表的是需求,A角色代表的是希望,B角色代表的則是一座橋梁。B的作用就是在C需求與A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兩者達成充分的溝通,幫助C的需求找到實現的希望。從這個原則出發,B可以根據C的不同需求,藉助不同的A的力量。A、B、C之間的關系依靠人的力量變得更加密切,ABC法則成為直銷成功的利器。
編輯本段用例
ABC法則被直銷界稱為黃金法則,具有極高的成功率。成功的關鍵在於借力,ABC法則,也叫借力使力法則。 如何運用ABC法則: 切入方式: 1、A可以閑聊,漸漸地培養彼此關系,導入話題; 2、A必須知道最終目的,以免話題越扯越遠 3、從家庭、事業、產品、觀念切入,從關心角度,漸漸引入 主題 4、可以從故事切入,較容易接受 5、可以從說自己的見證,心路歷程引起C之共鳴
B. 什麼叫期貨日內ABC交易法則
別人的法則自己不一定能夠用好,別人的指標系統倒是可以使用。 我以前聽了很多課, 學習了很多法則,不管用。後來 依靠指導老師,但基本上跟不上,因為心裡沒有底。現在我依靠一套好的指標系統,按照提示就操作,沒有就等待,感覺很好 。自己的錢掌握在自己手裡放心。
C. 期貨和股票里的1234法則
有個關於投資的4321法則,你倒過來就是1234法則了:
收入的40%用於房屋及其他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購買保險以備不測。
D. ABC法則的准確坐位
ABC法則指新業務員在零售,發展過程中,因對產品,制度,公司尚不熟悉,需要透過有經驗的業務指導輔導,而達成零售與發展的目的。ABC法則輔導法是種借力的方法,運用四兩拔千斤方式使新業務員不再孤軍奮戰。ABC法則(A 、Advisor顧問、專家;B 、Bridge橋梁;C
、Customer客戶)就是A、B、C之間的關系法則,邏輯思維不強的人可能會犯暈。其實,ABC法則是根據借力原理而創造。在正規直銷行業ABC法則
中的C是保薦對象,B是保薦者,A則是保薦者借力的對象。借力的對象可以很廣泛,包括B的上層直銷商、各種說明會及其主講者、直銷組織成功者、公司的形象
代表等等。在這種ABC的關系中,C角色代表的是需求,A角色代表的是希望,B角色代表的則是一座橋梁。B的作用就是在C需求與A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兩
者達成充分的溝通,幫助C的需求找到實現的希望。從這個原則出發,B可以根據C的不同需求,藉助不同的A的力量。A、B、C之間的關系依靠人的力量變得更
加密切,ABC法則成為直銷成功的利器。
E. 什麼是ABC法則
ABC法則指新業務員在零售,發展過程中,因對產品,制度,公司尚不熟悉,需要透過有經驗的業務指導輔導,而達成零售與發展的目的。ABC法則輔導法是種借力的方法,運用四兩拔千斤方式使新業務員不再孤軍奮戰。
原理
ABC法則(A 、Advisor顧問、專家;B 、Bridge橋梁;C 、Customer客戶)就是A、B、C之間的關系法則,邏輯思維不強的人可能會犯暈。其實,ABC法則是根據借力原理而創造。在正規直銷行業ABC法則中的C是保薦對象,B是保薦者,A則是保薦者借力的對象。借力的對象可以很廣泛,包括B的上層直銷商、各種說明會及其主講者、直銷組織成功者、公司的形象代表等等。在這種ABC的關系中,C角色代表的是需求,A角色代表的是希望,B角色代表的則是一座橋梁。B的作用就是在C需求與A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兩者達成充分的溝通,幫助C的需求找到實現的希望。從這個原則出發,B可以根據C的不同需求,藉助不同的A的力量。A、B、C之間的關系依靠人的力量變得更加密切,ABC法則成為直銷成功的利器。
用例
ABC法則被直銷界稱為黃金法則,具有極高的成功率。成功的關鍵在於借力,ABC法則,也叫借力使力法則。
如何運用ABC法則:
切入方式:
1、A可以閑聊、漸漸地培養彼此關系、導入話題;
2、A必須知道最終目的、以免話題越扯越遠;
3、從家庭、事業、產品、觀念切入、從關心角度、漸漸引入 主題;
4、可以從故事切入、較容易接受;
5、可以從說自己的見證、心路歷程引起C之共鳴;
ABC發展應用
在運用ABC法則中,與其過分地推崇一種級別或者權威,不如真誠地營造一種輕松和簡單 。
A不再只是你的介紹人,抬起頭來,很多A都有待於你去挖掘。
直銷講究復制,人皆熟知。但是復制不是簡單照著做。如果簡單照著做就能在這個行業里成功,那為什麼大家都做同樣一個動作,結果卻殊有不同呢?這裡面就有悟性問題。所謂的悟,我看就是在別人教給你的東西中發現適合自己運用的真經秘籍,發現那真理、奧妙的根本所在,乃至能夠創造性地發揮。
譬如ABC法則,大家閉著眼睛都會講,覺得是個簡單的動作。它也幾乎成為了直銷商天天運用的工作習慣,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用好,這里有疑問。有些人覺得困惑,我不也是和老師用同樣的功,為什麼就達不到同樣的效果?這裡面的原因我看有二:
一是把ABC法則教條化了。因為ABC法則使用的過於頻繁,漸漸地有些直銷商幾乎完全迷信現成的ABC法則,把它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不錯,ABC法則可以解除一般新人初期加入直銷,不了解這個事業環境而又想參與投入其中的難題,也可以幫助解決不易溝通的個案。但是我發現,ABC法則現在用得太濫,形式也太過教條,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於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熟悉的一幕:
小陳今天要將四年的大學同窗小王介紹給自己的上級老李,小陳做直銷其實也才一個月,認識老李也不到兩個月。一陣寒暄之後,小陳開始這樣按照ABC法則進行介紹了,李老師,這是我的新朋友小王,小王,這是我所敬佩的人生導師、XX公司的高級經理李老師……當小陳這樣介紹以後,小王心裡就開始嘀咕了,都認識四年了,還什麼新朋友,你和他才認識不到兩個月,就成為了人生導師了?小王開始有些反感。於是,只想草草應付過去,老李說的任何話,小王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針對這個場景,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採用一些讓周圍的朋友和上級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介紹。還是剛才小陳那個例子,我們可以製造一些和諧的氣氛,用一些比如柔和的口吻,小陳稍微換一種語氣就能達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他可以這樣給小王說:「我有一個朋友,也是很不錯的,一塊認識一下。我這個朋友和我共同做了一些事情,他給我很多幫助。」這樣,小王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也有可能你在邀約小王之前,把他的具體情況讓老李知道,老李主動和小王認識,氣氛也會好很多的。
我們再觀察一個典型細節:
「當A與C溝通說明的時候,B要在C的旁邊安靜專心聽A說明並不斷點頭認同,錄音,做筆記,微笑,千萬不要插話……」這就是我們很多直銷商所一直遵循的典型法則。B所扮演的只是一個很呆板的角色,在C看來,這是怎麼回事啊?以前他在我們這群朋友中,是非常善於言談、非常有思想的人啊,怎麼一進到這個行業,就變成只會點頭微笑的人了,莫非被他們「洗腦」了……於是,C就會很自然地產生反感的情緒,因為他不願意當自己進入了這個行業後會變的和B一樣。
ABC座位講究
ABC銷售法則中,座位是很講究的,A坐在主位,讓C坐在BA之間,且BC距離要近一些,因為C對B比較熟悉,對A是陌生的。
F. 在直銷中,什麼是ABC法則
直銷ABC法則(A
、Advisor顧問、專家;B
、Bridge橋梁;C
、Customer客戶)就是A、B、C之間的關系法則,邏輯思維不強的人可能會犯暈。其實,ABC法則是根據借力原理而創造。在正規直銷行業ABC法則中的C是保薦對象,B是保薦者,A則是保薦者借力的對象。借力的對象可以很廣泛,包括B的上層直銷商、各種說明會及其主講者、直銷組織成功者、公司的形象代表等等。在這種ABC的關系中,C角色代表的是需求,A角色代表的是希望,B角色代表的則是一座橋梁。B的作用就是在C需求與A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兩者達成充分的溝通,幫助C的需求找到實現的希望。從這個原則出發,B可以根據C的不同需求,藉助不同的A的力量。A、B、C之間的關系依靠人的力量變得更加密切,ABC法則成為直銷成功的利器。加猛網路直銷網路(直銷同城網)
ABC銷售法則中,座位是很講究的,A坐在主位,讓C坐在BA之間,且BC距離要近一些,因為C對B比較熟悉,對A是陌生的。
G. 超市商品管理ABC法則的分類標准
ABC法則是分類管理,簡言之,重要的重點管,不重要的一般管就行了。A類是最重要的,價值高數量大,種類20%左右、價值佔到總金額的70%左右;B類一般重要
H. 什麼是ABC分類法
ABC分類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全稱應為ABC分類庫存控製法。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類管理法、物資重點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們也稱之為「80對20」規則,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ABC分類法對企業管理的啟示及對管理者組織決策的影響有所介紹。
應 用 經濟學、企業管理
簡介
ABC分類法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首創的。ABC分析法是儲存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經濟工作中一種基本工作和認識方法。ABC分析的應用,在儲存管理中比較容易地取得以下成效:第一,壓縮了總庫存量;第二,解放了被占壓的資金;第三,使庫存結構合理化;第四,節約了管理力量。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時,發現少數人的收入佔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數人的收入卻只佔一小部分,他將這一關系用圖表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圖。該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決定一個事物的眾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識別出少數的但對事物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和多數的但對事物影響較少的次要因素。後來,帕累托法被不斷應用於管理的各個方面。1951年,管理學家戴克(H.F.Dickie)將其應用於庫存管理,命名為ABC法。1951年~1956年,約瑟夫·朱蘭將ABC法引入質量管理,用於質量問題的分析,被稱為排列圖。1963年,彼得·德魯克( P.F.Drucker)將這一方法推廣到全部社會現象,使ABC法成為企業提高效益的普遍應用的管理方法。
此規則通過對同一類問題或項目進行排序,來認明其中少數爭議較大的。帕雷托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美國80%的人只掌握了20%的財產,而另外20%的人卻掌握了全國80%的財產,而且很多事情都符合該規律。於是他應用此規律到生產上。他的主要觀點是:通過合理分配時間和力量到A類-總數中的少數部分,你將會得到更好的結果。當然忽視B類和C類也是危險的,在帕雷托規則中,它們得到與A類相對少得多的注意。
ABC分類法又稱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項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
在ABC分析法的分析圖中,有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長方形,一條曲線,左邊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數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大小從左向右排列,曲線表示各種影響因素大小的累計百分數。一般地,是將曲線的累計頻率分為三級,與之相對應的因素分為三類:
A類因素,發生累計頻率為0%~80%,是主要影響因素。
B類因素,發生累計頻率為80%~90%,是次要影響因素。
C類因素,發生累計頻率為90%~100%,是一般影響因素。
應用與說明
ABC分類法是根據事物在技術、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列,從而實現區別對待區別管理的一種方法。ABC法則是帕累托80/20法則衍生出來的一種法則。所不同的是,80/20法則強調的是抓住關鍵,ABC法則強調的是分清主次,並將管理對象劃分為A、B、C三類。
1951年,管理學家戴克首先將ABC法則用於庫存管理。1951年至1956年,朱蘭將ABC法則運用於質量管理,並創造性地形成了另一種管理方法——排列圖法。1963年,德魯克將這一方法推廣到更為廣泛的領域。
1.ABC法則與效率
面對紛繁雜亂的處理對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雞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來的。而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對象,卻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庫存管理中,這一法則的運用就可以使工作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在一個大型公司中,庫存存貨的種類通常會很多,動則就可能是十幾萬種甚至幾十萬種。雞毛蒜皮一把抓的管理把管理者累得直不起腰,其收效卻甚微,而且可能出現混亂,進而造成重大損失:
第一,盤點清查非常困難,而且難以確保准確性。對於非重要的材料,比如低值易耗品,可能影響還不大,但對於重要材料,例如產品關鍵部件,如果計數錯誤,卻可能導致缺料,生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進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喪失市場機會,失去客戶。
第二,存量控制困難。重要材料的存量應該作為重點監控,確保不斷料又不積壓,非重要材料由於其重要性不高和資金佔用量小,則可以按一定的估計量備貨。如果實行一把抓式的管理,就可能將目光集中在大量非重要材料上,而疏忽了對重要材料的控制。
有一句俗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說的就是不會應用ABC法則的人在我們處理日常事務上,ABC法則的效率和高回報也是顯著的。面對眾多的問題,如果進行ABC分類,然後處理主要問題,次要的和不重要的問題常常也會迎刃而解。
2.如何進行ABC分類
我們面臨的處理對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量化的,一類是不能量化的。
對於不能量化的,我們通常只有憑經驗判斷。對於能夠量化的,分類就要容易得多,而且更為科學。我們以庫存管理為例來說明如何進行分類。
第一步,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
第二步,按照金額由大到小排序並列成表格。
第三步,計算每一種材料金額占庫存總金額的比率。
第四步,計算累計比率。
第五步,分類。累計比率在0%~60%之間的,為最重要的A類材料;累計比率在60%~85%之間的,為次重要的B類材料;累計比率在85%~100%之間的,為不重要的C類材料。
PS:根據2016版一級建造師考試用書《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P319【案例1A420162】價格累計比率在0%~75%之間的,為最重要的A類材料;累計比率在75%~95%之間的,為次重要的B類材料;累計比率在95%~100%之間的,為不重要的C類材料。請各位注意!
通常情況下,我們使用ABC分析表來進行上述步驟。從表1可以看出,A、B、C、D、E為A類,F、G、H、I、J、K、L、M、N、0為B類,P、O、R為C類。
對於不同的對象,分類時採用的指標是不一樣的。上面庫存管理,採用的是存貨價值指標。對於客戶管理,可以採用客戶進貨額或者毛利貢獻額為指標。對於投資管理,可以採用投資回報額作為指標。
應用時機:
該工具經常被用於庫存管理,實際上,它和80/20法則一樣,是一個無處不在的管理工具,企業各項事務都可能用到它。
應用典範
西斯科(Sysco,北美最大的食品服務銷售企業)
在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西斯科位於第179位。
ABC法則更多地應用於倉儲和物流管理中,在以批發業務為主的西斯科公司,ABC法則的應用相當廣泛。
基本程序
開展分析
1.ABC分析的理論基礎。社會上任何復雜事物,都存在著「關鍵的少數和一般的多數」這樣一種規律。事物越是復雜,這一規律便越是顯著。如果將有限的力量主要(重點)用於解決這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少數事物上,和將有限力量平均分攤在全部事物上。兩者比較,當然是前者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而後者成效較差。ABC分析便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分析,將「關鍵的少數」找出來,並確定與之適應的管理方法,這便形成了要進行重點管理的A類事物。這就能夠以「一倍的努力取得7—8倍的效果」。
2.ABC分析的一般步驟。此處僅以庫存的ABC分析及重點管理方法為例。一般說來,企業的庫存反映著企業的水平,調查企業的庫存,可以大體搞清該企業的經營狀況。雖然ABC分析法已經形成了企業中的基礎管理方法,有廣泛的適用性,但目前應用較廣的,還是在庫存分析中。
ABC分析的一般步驟有: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制ABC分析表、根據ABC分析表確定分類、繪ABC分析
實施對策
這是「分類管理」的過程。根據ABC分類結果,權衡管理力量和經濟效果,制定ABC分類管理標准表,對三類對象進行有區別的管理。
具體步驟
收集數據
按分析對象和分析內容,收集有關數據。例如,打算分析產品成本,則應收集產品成本因素、產品成本構成等方面的數據;打算分析針對某一系統搞價值工程,則應收集系統中各局部功能、各局部成本等數據。打算分析鐵路安全,則應搜集影響鐵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鐵路相關人員的素質情況等方面的數據。
處理數據
對收集來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按要求計算和匯總。
制ABC分析表
ABC分析表欄目構成如下:第一欄物品名稱;第二欄品目數累計,即每一種物品皆為一個品目數,品目數累計實際就是序號;第三欄品目 數累計百分數,即累計品目數對總品目數的百分比;第四欄物品單價;第五欄平均庫存;第六欄是第四欄單價乘以第五欄平均庫存,為各種物品平均資金佔用額;第 七欄為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第九欄為分類結果。製表按下述步驟進行:將第2步已求算出的平均資金佔用額,以大排隊方 式,由高至低填入表中第六欄。以此欄為准,將相當物品名稱填入第一欄、物品單價填入第四欄、平均庫存填入第五欄、在第二欄中按1、2、3、4...... 編號,則為品目累計。此後,計算品目數累計百分數、填入第三欄;計算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填入第七欄;計算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填人第八欄。
確定分類
按ABC分析表,觀察第三欄累計品目百分數和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5一10%而平均資金 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為70一75%的前幾個物品,確定為A類;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20一25%,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也為20一25%的物品,確 定為B類;C類累計品目百分數為60一7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僅為5—10%。
繪ABC分析圖
以累計品目百分數為橫坐標,以累計資金佔用額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第三欄和第八欄所提供的數據,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曲線,則繪成ABC曲線。
按ABC分析曲線對應的數據,按ABC分析表確定A、B、C三個類別的方法,在圖上標明A、B、C三類,則製成ABC分析圖。在管理時,如果認為ABC分析圖直觀性仍不強,也可繪成如圖所示的直方圖。
案例分析編輯
人們以庫存管理為例來說明ABC法的具體應用。如果人們打算對庫存商品進行年銷售額分析,那麼:首先,收集各個品目商品的年銷售量,商品單價等數據。
其次,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並按要求進行計算,如計算銷售額、品目數、累計品目數、累計品目百分數、累計銷售額、累計銷售額百分數等。
第三,作ABC分類表。在總品目數不太多的情況下,可以用大排隊的方法將全部品目逐個列表。按銷售額的大小,由高到低對所有品目順序排列;將必要的原始數據和經過統計匯總的數據,如銷售量、銷售額、銷售額百分數填入;計算累計品目數、累計品目百分數、累計銷售額、累計銷售額百分數;將累計銷售額為60~80%的前若干品目定為A類;將銷售額為20~30%左右的若干品目定為B類;將其餘的品目定為C類。如果品目數很多,無法全部排列在表中或沒有必要全部排列出來,可以採用分層的方法,即先按銷售額進行分層,以減少品目欄內的項數,再根據分層的結果將關鍵的A類品目逐個列出來進行重點管理。
第四,以累計品目百分數為橫坐標,累計銷售額百分數為縱坐標,根據ABC分析表中的相關數據,繪制ABC分析圖。
第五,根據ABC分析的結果,對ABC三類商品採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ABC分類法還可以應用到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營銷管理等管理的各個方面。
在質量管理中,人們可以利用ABC分析法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採取相應的對策。例如,人們列出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包括,外購件的質量、設備的狀況、工藝設計、生產計劃變更、工人的技術水平、工人對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等。人們以縱軸表示由於前幾項因素造成的不合格產品占不合格產品總數的累計百分數,橫軸按造成不合格產品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因素。這樣,人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將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分為A類、B類和C類因素。假設通過分析發現外購件的質量和設備的維修狀況是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的A類因素,那麼人們就應該採取相應措施,對外購件的采購過程嚴格控制,並加強對設備的維修,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就可以把質量不合格產品的數量減少80%。
ABC分析法還可以應用在營銷管理中。例如企業在對某一產品的顧客進行分析和管理時,可以根據用戶的購買數量將用戶分成A類用戶、B類用戶和C類用戶。由於A類用戶數量較少,購買量卻占公司產品銷售量的80%,企業一般會為A類用戶建立專門的檔案,指派專門的銷售人員負責對A類用戶的銷售業務,提供銷售折扣,定期派人走訪用戶,採用直接銷售的渠道方式,而對數量眾多,但購買量很小,分布分散的C類用戶則可以採取利用中間商,間接銷售的渠道方式。
應當說明的是,應用ABC分析法,一般是將分析對象分成A、B、C類三類。但人們也可以根據分析對象重要性分布的特性和對象的數量的大小分成兩類、或三類以上。
起源
ABC分析法是指將庫存物資按照重要程度分為特別重要庫存(A類物資),一般重要物資(B類物資)和不重要物資(C類物資)三個等級,根據不同類型的物資進行分類管理和控制的方法。ABC分析法是帕累托理論在物流管理領域中的應用。在18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威利弗雷德,帕累托在一項對米蘭財富分布的研究中, 發現20%的人控制了80%的財富,而80%的卻只佔有20%的財富,他將這一關系用圖表的方式表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定理。該分析的核心思想就是決定一個事物的眾多因素中,少數因素對事物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多數屬於對事物影響較小的次要因素。1951年,管理學家戴克將其應用在庫存管理,命名為ABC分析法。後來,朱蘭將其引入到質量管理,用於質量分析,被稱為排序圖。到了1963年,管理大師德魯克將其推廣到全社會,使其成為普遍使用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