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商品期貨實物交割的表述
A. 金融期貨中的實物交割有哪些
金融期貨中的實物交割一般是現金交割.
金融期貨與商品期貨的6點區別
1.金融期貨沒有實際的標的資產(如股指期貨等),而商品期貨交易的對象是具有實物形態的商品,例如,農產品、金屬等。
2.金融期貨的交割具有極大的便利性。商品期貨的交割比較復雜,除了對交割時間、地點、交割方式都有嚴格的規定以外,對交割等級也要進行嚴格劃分。而金融期貨的交割一般採取現金結算,因此要簡便得多。此外,即使有些金融期貨(如外匯期貨和債券期貨)發生實物交割,但由於這些產品具有同質性以及基本上不存在運輸成本。
3.有些金融期貨適用的到期日比商品期貨要長,美國政府長期國庫券的期貨合約有效期限可長達數年。商品期貨價格,尤其是農產品期貨價格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非常明顯。
4.持有成本不同。將期貨合約持有到期滿日所需的成本費用即持有成本,包括三項:貯存成本、運輸成本、融資成本。各種商品需要倉儲存放,需要倉儲費用,金融期貨合約不需要貯存費用。如果金融期貨的標的物存放在金融機構,則還有利息,例如,股票的股利、債券與外匯的利息等,有時這些利息會超出存放成本,產生持有收益(即負持有成本)。
5.金融期貨的交割價格盲區大大縮小。在商品期貨中,由於存在較大的交割成本,這些交割成本給多空雙方均帶來一定的損耗。在金融期貨中,由於不存在運輸成本和入庫出庫費,這種價格盲區就大大縮小了。
6.金融期貨中逼倉行情難以發生。在商品期貨中,有時會出現逼倉行情,它通常表現為期現價格存在較大的差異,並且超過了合理的范圍。更嚴重的逼倉是操縱者同時控制現貨和期貨。金融期貨中逼倉行情之所以難以發生,首先是因為金融現貨市場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莊家不易操縱;其次是因為強大的期現套利力量的存在,他們將會埋葬那些企圖發動逼倉行情的莊家;最後,一些實行現金交割的金融期貨,期貨合約最後的交割價就是當時的現貨價,這等於是建立了一個強制收斂的保證制度。
(節選自中國期貨業協會《金融期貨基礎知識培訓講義》)【來源:證券時報】
B. 什麼是期貨交易的實物交割
期貨實物交割指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通過該期貨合約所載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了結到期未平倉合約的過程。
商品期貨交易一般採用實物交割制度。雖然最終進行實物交割的期貨合約的比例非常小,但正是這極少量的實物交割將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系起來,為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在期貨市場上,實物交割是促使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趨向一致的制度保證。
C. 關於期貨實物交割
買方:盤面獲利100元/噸,並以16900元/噸買入交割,折算一下就是以16800每噸買入,但是增值稅是以16900的價格標准(好象是16900/(1+0.17)面值發票)收到發票;
賣方:盤面虧損20元/噸,並以16900元/噸賣出交割,折算一下就是以16880每噸賣出,但是增值稅是以16900的價格標准(好象是16900/(1+0.17)面值發票)開出發票;
D. 期貨實物交割的概念介紹
實物交割,是指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於合約到期時,根據交易所制訂的規則和程序,通過期貨合約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將到期未平倉合約進行了結的行為。商品期貨交易一般採用實物交割的方式。
在期貨市場上,實物交割是促使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趨向一致的制度保證。商品期貨交易一般採用實物交割制度。通過實物交割,期貨、現貨兩個市場得以實現相互聯動,期貨價格最終與現貨價格趨於一致,使期貨市場真正發揮價格晴雨表的作用。
E. 商品期貨實物交割
商品期貨實物交割的時候可以用保證金抵嗎?還是要保證金押在賬戶上另外再給商品的錢?
——在交割程序中,保證金可以理解為訂金。越接近最後交易日,保證金比例會越來越高,直至100%,即保證金與交割價格相同。
商品期貨實物交割的交割價是按現貨價算出的,但是現貨價不是有很多嗎,有那個多供給者不是有很多不同的價嗎?那按那個算呀?
——商品交割價一般都是最後交易日的期貨結算價,所以參與交割的都要遵守這個唯一的價格。當然也有其他的特別的例外或規定。當然最終通過期貨交易的價格會跟交割價格有點區別,涉及的品牌的升貼水、商品等級的升貼水、稅等等。
在接近交割日時,期貨價無限接近現貨價,是怎麼做到的?現貨價應該變動沒期貨價那麼快,那到最後時候期貨市場虧的人怎麼會遵循無限接近現貨價這個原則呢?
——如果期貨價格跟現貨價格差別太大就會導致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套利。反過來說,因為有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套利,所以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會相差太大,而是兩者趨於一致。在交割月份,期現價格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到一起,這個不是說一天或者和幾個小時就調整好的。
F. 期貨的實物交割過程
期貨實物交割指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通過該期貨合約所載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了結到期未平倉合約的過程。商品期貨交易一般採用實物交割制度。
雖然最終進行實物交割的期貨合約的比例非常小,但正是這極少量的實物交割將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系起來,為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在期貨市場上,實物交割是促使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趨向一致的制度保證。
期貨的實物交割過程:
(一) 第一交割日
1. 買方申報意向。買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書。內容包括品種、牌號、數量及指定交割倉庫名等。
2. 賣方交標准倉單。賣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將已付清倉儲費用的有效標准倉單交交易所。
(二) 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標准倉單。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據已有資源,按照「時間優先、數量取整、就近配對、統籌安排」的原則,向買方分配標准倉單。
不能用於下一期貨合約交割的標准倉單,交易所按所佔當月交割總量的比例向買方分攤。
(三) 第三交割日
1. 買方交款、取單。買方必須在第三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貨款並取得標准倉單。
2. 賣方收款。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00前將貨款付給賣方。
(四) 第四、五交割日
賣方交增值稅專用發票。
G. 關於期貨實物交割的問題
實際交割貨款=交割貨款+溢短結算貨款;
實際交割價=實際交割貨款÷數量;
黃金溢短結算
期貨:你作為賣出方,進行交割(291.89-294)*30*1000= - 63360
現貨:你將黃金入庫(有溢短結算,說白了就是你的黃金 30手*1000* 成色 就是你賣給別人黃金有溢短)
8820000(交割貨款)=294*30*1000
實際交割貨款=交割貨款+(-)溢短結算貨款;
8681100=8,820,000-138,900(入金形式)
289.37(實際交割價)=8681100/(30*1000)
我說的只是我認為可能的情況,實際是不是這樣,最好讓期貨公司人員給你解釋。
希望不會誤導你……哈哈
H. 什麼是期貨的實物交割環節
期貨交易的是一種標准化的合約,裡面規定了商品的具體品級、規格、質量(數量)、交割時間、升貼水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是保證合約到期時能夠使得倉單和物品能都進行交割。相當於你拿合約去換實物。期貨的交割環節,一般是指期貨合約到期,持買單的人,去指定場所提貨,持賣單人則是去指定場所交貨,詳細規則根據每個品種的不同而不同,你可以去交易所查看合約,裡面都有詳細規定,特別是附件裡面。
I. 期貨市場如何進行實物交割
交割是指:至期貨標准合約規定的最後交易日後,對持有的未平倉合約以實物交收形式了結期貨買賣義務的一種平倉形式。交割方式主要有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兩種,目前國內商品期貨交易中僅有實物交割一種方式。
實物交割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合約買賣雙方在規定的地點,採用倉單與貨款交換的方式交收實物、履約平倉。各交易所的各種期貨商品均有指定交割倉庫負責交割驗貨、開具倉單、向買賣雙方提供倉儲條件。由於國內各交易所均採用電腦撮合方式進行交易,因此在交易清算及實物交割程序方面大同小異。一般分為匹配、交割兩個步驟。
1、匹配。國內大部分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最後交易日結束後,全部未平倉合約由計算機自動給買賣雙方配對交割;也有一些交易所在合約交易結束前規定有匹配日,在匹配日中,計算機按照先申請者優先、持倉期長者優先的原則對提出交割的買方和賣方進行匹配,若申請交割的買方或賣方不足時,計算機系統按持倉期長者為先的原則從未申請實物交割的賣方或買方選擇匹配,直到所有實物交割申請者匹配上為止。匹配上的交割雙方取得進行票據交換和實物交收的資格,相應的持倉部位則自動退出交易系統,並由交易所公開具體配對雙方的單位名稱、交割地點及交割數量。交割地點如有多處,大多數交易所規定交割地由賣方指定。此後在規定交割期限內,買賣雙方須將實物交割全額貨款和標准倉單交至交易所指定的交割部門,由交易所統一辦理資金劃撥和倉單交付等手續。
2、交割。實物交割通常採用票據交換方式。交割雙方必須在指定交割日期到指定地點辦理票據交換手續。期貨合約的賣方須提交倉單、質檢單、發票,而期貨合約的買方須提交支票。倉單可由賣方將實物運進指定交割倉庫獲得,也可由賣方按市價直接在指定倉庫購買。
J. 期貨中實物交割的情況
你的計算獲利方式是沒錯的。
由於實物交割量大,需要物流、倉儲等。所以個人交易用戶普遍不具備實物交割的能力,所有交易所規定個人交易用戶不進行實物交割。到期自動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