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期貨中國開放金融
㈠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對我國金融開放有什麼意義嗎
中行原油寶事件,用真金白銀給中國金融業上了一堂大課,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資本市場的血腥。
提示金融從業人員對金融開放後的各種資本游戲要保持高度的敬畏心,同時教育廣大投資者要加強對金融風險的自我管控和約束能力,不要陷入盲目樂觀的泥潭中。
總而言之,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對中國未來在全球的戰略定位至關重要。金融也是戰爭,保存實力很重要。檢視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改變和提升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強則不息。
㈡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這幾百億就這么沒了誰的責任
所有交易數據都在華爾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國投機者的膽量來自哪裡?有人說是方向判斷錯誤,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方向,如果有中國賣家有單未交割,你哪來的油交割,交割地買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點,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買不到。
現在的問題是這原油寶是中行的產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約,它只是參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數。那麼這問題很明顯。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經紀公司,還是經紀人操盤手?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是不會參與買賣的,他們拿的是合約的交易傭金。目前看應該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寶是產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規則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個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稱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樣玩砸了,不過人家不虧,反正拿了幾百億都花在國內了,老外一分錢好處美撈著,大不了以後不出國,美國人拿瑞辛也沒折,美國人對中概股是又愛又恨,畢竟投了中概股上萬億,這要是棍子掄重了,倒霉的還是自己的錢,所以開公司要學瑞辛,千萬不能學中行,把自己的錢放別人賬戶上等著殺,國人以後做生意得穩當點,只能把錢弄大陸來,只進不出,現在所有的中資在國際市場都是狙擊的對象,這一點在疫情過後會顯得更加明顯,當心當心當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㈢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誰損失最大,誰是最大受益者
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給中國投資者上了一課,原油期貨可以跌到負值,本金虧完還可以倒欠錢的行為。
這次原油寶事件讓中國投資者虧損超300億,這筆錢已經落入了做空機構,而且這些做空機構肯定是以美國為首,所以美國是最大贏家,這些錢都進了美國口袋。
見證歷史奇跡的一年
美國疫情嚴峻,讓整個美國都大動盪,美國股市在3月份出現4次熔斷,創出了歷史奇跡。
根據市場專業人士分析,這件事完全就是美國在背後做手腳的,並非是單單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原油市場供需嚴重失衡,才會出現原油暴跌,但暴跌至負值是無法讓人想像。
總結
通過原油寶事件可以告訴所有投資者一個道理,期貨投資風險是無法預估的,風險爆發之時一剎那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風險。
經過原油寶事件後,投資者們要提高風險意識,但國內各大金融機構同樣也要做好風險防控意識,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
㈣ 中行原油期貨怎樣收費
中國證監會2014年12月12日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具體上市時間未確定。這是國內正規期貨交易所的情況。你說的中行原油期貨不太清楚。可能做的是外盤原油期貨。
㈤ 中國為了兌現加入WTO的承諾,正在逐步開放金融市場,那麼以後中國銀行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這得從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力、國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及新資本協議方面進行研究。總體來說,大體可概括為:機遇——1、國內銀行遠遠高出外國銀行的儲貸比,使國內銀行有實力開展更多高收益業務;2、股份化與新資本協議的實施極大地提升了國內銀行業的管理水平,有利於國內銀行業走出去;3、人民幣升值壓力促使資本自由化由區域向更大范圍展開,國內銀行匯兌及更多表外業務將極大增長;等;風險——1、國際化處於起步階段,對外埠市場的管理存在風險;2、國內銀行業一直從事逆周期經營,對國際市場主流的順周期經營的管控存在風險;3、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對國內銀行業是一個過程,走出去面臨品牌缺失風險;4、國別及國際各種不可控力風險,等。
㈥ 中行的原油期貨,為何慘遭華爾街欺壓
主要是中行在這次石油戰中並沒有用很好的風險意識去對待這次石油價格戰,相比於中國的其他銀行,中行在這次的石油價格戰中反應遲鈍,在移倉日期上中行的不以為然態度直接讓中行的心態崩了。
中行直接在這次石油博弈中讓自己被美國資本家爆倉血虧了一把,所以說我們國家的金融行業還是對風險意識准備不足,所以說此後的我們必須加強這種安全意識的學習。
㈦ 為什麼只有中行的原油期貨被收割,而工行等其他銀行沒有被收割
其實目前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金融規則上還是非常非常稚嫩的(具體的大家可以去看眉山論劍陳平教授對國內金融機構的完整分析——《中國有沒有可能搶佔世界金融制高點》)。另外對於稚嫩這點,我們還可以從中行的官微上得到驗證,原油寶是一個期貨合約,學過金融的應該都知道,期貨是金融衍生品中風險最高的產品之一,但是在中行2018年的官微上,對於原油寶的推廣竟然寫到:「對於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賺錢的產品推薦呢?當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寶」,說句實在話,我一個學金融經濟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金融方面工作的人,到現在我也就敢觸碰一下基金、股票。對於外匯、期貨、期權、貴金屬這些根本不敢去碰,因為風險太大,特別是加杠桿的操作,但是中行竟然建議投資小白參與原油寶,真的是為了賺手續費,啥都不管不顧了。
綜上所述,工行等其他銀行之所以沒有被美國收割,主要是因為移倉日期較早跑得快,而中行跑得慢了,被空頭針對性爆倉了一把,才會一下子虧損那麼多。
㈧ 中國金融開放又出哪些信息
就在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商業銀行與保險機構,申請落地中國的消息出來後沒兩天,又有兩條消息傳來:一是,5月2日,中國央行確認,第一家外資支付機構,已經向中國央行提出業務申請。這意味著,外資支付機構已經邁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二是,同一天,有消息傳出,一家外國公司已經開始在中國申請徵信業務許可。
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近年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眾所周知的微信與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已經在這個領域獲得了令人眼饞的利潤。螞蟻金服因為掌握了支付寶,而估值千億美元,已經超越了美國諸多金融企業,而微信的財付通,其體量一點不遜於支付寶,當然,其實際估值也應該在此上下。即使如此,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潛力等待挖掘。對於中國國內龐大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外資以前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但現在看來,很快,外資就可以進來參與競爭,分一杯羹了。
而中國的徵信市場,則更是剛剛起步,不論是企業徵信,還是個人徵信業務,都有極其廣闊的空間,很多方面仍然是空白,這方面的市場潛力,恐怕一點也不亞於第三方支付。而與第三方支付不同的是,這方面國內並無強大的優勢對手,也就是說,外資如果進來,則基本是一片藍海,利潤巨大。
所以,中國在這兩個領域的開放,是真的非常有魄力、有膽量。
㈨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被國外資本收割了三百多億,得到了什麼教訓
關於中行原油寶這件事情經過媒體報道以後,在那段時間里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的。要知道原有寶智慧樹是有很少的投資者會購買的,但是沒想到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中國銀行原油期貨直接被外國的資本大佬收購了300多億。關於這件事情,有不少人都認為這將會成為世界金融史上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件,雖然說牽連到的投資者只有幾千人,但是卻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
其實作為投資者這是避免不了的,這種情況隨時可能說有就有,賺了錢也就賺了,可以自己偷著樂,但是一旦虧錢了他們也就不樂意了,馬上就找上了政府。既然選擇做了高風險的投資,那麼就應該對自己負責,要做好承擔風險的准備。總而言之,如果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在投資這方面就應該多用一些心,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或者是准備就盡量別投資,有些東西一定要弄清楚以後再去做,不要跟風。還有很多人都比較相信專家,在這方面最相信的應該就是自己,要不然受罪的就是錢包。
㈩ 在中國銀行買的理財會不會受原油期貨影響
如果你欠中行保證金的話,理財產品一般會被強制贖回補足保證金的,不過這種操作也經法院判決之後才會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