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期貨通
⑴ 期貨 關於通貨膨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問題
通脹時期避險資金會流入商品市場,尤其是流入黃金市場進行保值。另外通脹時期由於貨幣貶值,所以商品就會顯得便宜,而存在了一定的上漲空間。
通脹之後,通常都面臨著貨幣緊縮問題。央行通過再貼現,窗口指導和在資本市場的操作回籠多餘的資金。另外避險資金這時候也會投資到經過通脹之後顯得十分便宜的甚至破產的優質資產,也就是投資實業。這樣的話商品市場就會面臨資金短缺問題,面臨調整。
自1971年開始,大宗商品出現過兩輪大幅上漲行情。一輪是在1971-1980年,當時資本主義世界處在二戰後最嚴重的「滯脹」時期,經濟停滯不前,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嚴重,導致商品暴漲。CRB指數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點上漲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上漲幅度246%。其中原油由3美元/桶上漲到1980年的40美元/桶,黃金由35美元/盎司上漲到850美元/盎司。
而2003年以來,大宗商品再次出現暴漲,尤其是龍頭品種原油,從1998年底的10.72美元/桶,上漲到2008年7月11日的147美元/桶,上漲幅度巨大。表面上看是全球經濟大幅增長帶動需求增長引發商品上漲,經濟增長確實是商品上漲的一大重要因素,實際上更重大動力就是全球資金泛濫導致的通貨膨脹,這主要是由於在「9.11」之後,美聯儲長期將利率長期維持在1%,相當於向全世界輸出通貨膨脹。2003以來,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同時美元處於貶值之中,經濟增長與美元貶值是商品大幅上漲的兩大動力。
導致通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國廣泛使用信用貨幣,比如信用卡,貸款等,相當於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消費,無形中就增加了當前的貨幣流通量,而央行為了彌補未來的缺口,則在當前要發行大量貨幣,導致貨幣供應過多,不值錢了。
⑵ 大宗商品期貨有實物交割嗎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都可以進行實物交割的!但是有交割起點,各種交易品的起點不同!
⑶ 大宗商品和期貨的區別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非零售環節,具備商品屬性且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而在金融投資領域,大宗商品是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發作為工業基礎材料的商品,比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
⑷ 大宗商品現貨和期貨的區別
期貨與現貨相對應,並由現貨衍生而來。期貨不是貨,通常是指以某種大宗商品或金融資產為標的可交易的標准化合約。所謂現貨交易,是指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後就辦理交收手續,買入者付出資金並得到證券,賣出者交付證券並得到資金。現貨交易的特徵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以現款買現貨方式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