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的季節性因素
1. 期貨品種的周期性變化或季節性變化,望詳細一些
周期性的話品種更多一點,比如黃金有開采周期啥的,季節性的話主要是農產品居多:不如收割季,播種季的氣候 等等
2. 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期貨價格是指期貨市場上通過公開競價方式形成的期貨合約標的物的價格。
期貨價格是指交易成立後,買賣雙方約定在一定日期實行交割的價格。期貨交易是按契約中時間,地點和數量對特定商品進行遠期(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交割的交易方式。其最大特點為成交與交割不同步,是在成交的一定時期後再進行交割。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期貨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
1、供求關系:
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它的價格變化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供大於求時,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價格就上升。
2、經濟周期:
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還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降現象。
3、政府政策:
各國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會對期貨市場價格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4、政治因素:
期貨市場對政治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各種政治性事件的發生常常對價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5、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指公眾的觀念、社會心理趨勢、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
6、季節因素:
許多期貨商品,尤其是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亦隨季節變化而波動。
7、心理因素:
所謂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人稱「人氣」。如對某商品看好時,即使無任何利好因素,該商品價格也會上漲;而當看淡時,無任何利淡消息,價格也會下跌。又如一些大投機商品們還經常利用人們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並人為地進行投機性的大量拋售或補進,謀取投機利潤。
8、變動因素:
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
9、大戶操縱:
期貨市場雖是一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但仍難免受一些勢力雄厚的大戶的操縱和控制,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
應答時間:2021-0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商品期貨季節性影響了解的說系
我來給你解答下吧。
棉花 小麥的價格 一般是9-12月是高峰期,因為國家春季會發布收購的價格。
橡膠 銅 白銀 鋼材 一般都是和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的,你要說高峰和低峰的季節性 我覺得鋼材和橡膠都是9 -10月份。 而你說的銅的價格 不是6開工企業的影響,而是全世界的礦石廠家(必拓 淡水河谷 必和必拓)會在11月份簽訂下年的礦石價格,所以只要有操作,價格的波動就會顯示出來。
如果你要這方面的資料 我周一上班的時候給你一份
4. 影響期貨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八種影響期貨價格變動的因素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提投資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上面:
1.供求關系。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它的價格變化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供大於求時,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價格就上升。
2.經濟周期。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還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降現象。
3.政府政策。各國政府制定某些政策和措施會對期貨市場價格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4.政治因素。期貨市場對政治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各種政治性事件的發生常常對價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5.社會因素。社會因素指公眾的觀念、社會心理趨勢、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
6.季節性因素。許多期貨商品,尤其是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亦隨季節變化而波動。
7.心理因素。所謂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人稱「人氣」。如對某商品看好時,即使無任何利好因素,該商品價格也會上漲;而當看淡時,無任何利淡消息,價格也會下跌。又如一些大投機商品們還經常利用人們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並人為地進行投機性的大量拋售或補進,謀取投機利潤。
8.金融貨幣變動因素。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
5. 我國農產品期貨操作中,請問有什麼季節性因素呢
那還要具體來看的,期貨上近月的合約價格總是會向現貨靠攏的。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主要就是供需。影響農產品供需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播種、開花、結果、收割時期的天氣水分等因素
6. 期貨的根本原理與漲跌因素,簡單說就行了
一、根本原理:
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
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二、漲跌因素
影響期貨漲跌的原因很多,每個品種分析的都不一樣,以下按玉米舉例子
(一)供需關系
1、玉米的價格主要通過供求平衡關系決定。一般而言,當玉米供給大於需求時,玉米價格將會下跌,而當玉米供不應求時,玉米價格則會上漲。
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40%以上,中國的產量占近20%,南美的產量大約佔10%,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產量和供給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玉米的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最重要的因素。
美國、中國、歐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費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對玉米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
2、玉米的進出口
對國內而言,玉米進口會增加國內供給總量,玉米出口會導致需求總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對我國玉米價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來我國玉米出口有逐步減少的趨勢,我國玉米的進出口政策變化,對我國玉米的進出口也有較大的影響。
對國際市場而言,需要重點關注美國、中國、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國的玉米出口情況和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主要進口國家地區的玉米進口情況。
3、玉米庫存的變化
玉米結轉庫存包括政府(含期貨交易所)和民間的結轉庫存。一般來說,如果玉米庫存增大,供給寬松,價格將下降;而如果玉米庫存減少,供應緊張,價格將上升。
4、牲畜和家禽的飼養量
玉米的消費主要來自飼料、口糧和工業加工,其中飼料佔到70%以上。由於牲畜和家禽飼養是玉米最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飼養量上升,則玉米價格看漲;反之則看跌。
5、高企的油價和低廉的玉米價格為燃料乙醇的玉米深加工帶來機遇。1噸燃料乙醇大約需要3.2噸~3.3噸玉米。國家規定乙醇汽油價格與同標號汽油價格一樣,扣除770元/噸的加工成本,在原料玉米價格不超過1308元/噸的情況下,乙醇汽油就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二)政策、環境、成本因素
1、玉米產業政策的影響
玉米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政策對玉米的價格也有一定影響。如今年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免徵農業稅試點、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擴大良種補貼品種、對土地實施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和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等重大政策,將大大提高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因而未來我國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將保持穩定。
2、玉米投入與產出價格的相對關系
玉米的投入與產出比,會影響到農民的玉米種植季節性,進而會影響到玉米的種植面積與產量。玉米的生產成本主要由種子、化肥、機耕、農葯、灌溉、脫粒、送糧、人工、農業稅、(鄉村)統籌提留款等構成,上述價格的變化也會對玉米的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3、天氣的變化
作為三大農產品之一的玉米,影響其供給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氣候條件。如果種植季節降雨過多或生長季節降雨不足,都可能明顯地降低玉米產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價格的上漲。
反之如果風調雨順,則玉米將豐產豐收,可能導致玉米價格的下跌。重點需關注美國和我國每年4-9月玉米播種和生長期間的天氣變化情況。
4、禽流感等突發性事件的影響
禽流感等突發事件影響到家禽對玉米的消費,而消費減少,自然會對玉米價格有一定的壓製作用。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運和戰爭,也可能影響到玉米的生產、出口或進口。
5、運輸成本
由於原油價格堅挺,使得船運費大幅提高,而中國的地理位置優勢在競爭中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導致美國玉米出口成本顯著提高,出口競爭能力顯著減弱。
目前美灣至日本和韓國的巴拿馬級別貨輪運費達到60美元/噸,中國至韓國的運輸費用僅為15-18美元/噸。由此中國玉米在亞洲的需求量將大於美國玉米,從而影響大連玉米的價格。
(三)相關商品價格的影響
玉米價格與其他穀物價格之間的關系,包括玉米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系和玉米與大豆的種植比價關系。玉米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系,它可以通過小麥/玉米價格比率來表示出來。玉米和小麥都可以作為飼料,消費替代關系明顯。
小麥價格傾向於保持在玉米價格的115%左右,但該比率的變動幅度較大。而東北地區作為我國大豆和玉米的主產區,農民一般通過比較兩者的種植比價關系,來選擇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面積,一般來說,大豆和玉米的種植比價在3:1左右。
近幾年來尤其是去年,由於大豆玉米比價上揚,農民種植大豆效益明顯高於玉米,所以今年黑龍江省許多農民紛紛減少玉米的種植面積,轉而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
(四)市場因素
1、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玉米價格對大連玉米價格將有一定影響。從CBOT 32年玉米月線連續圖表縱向價格空間角度看,總體在 370-210美分間寬幅振盪,振幅100-350美分,波段趨勢清晰。
370之上屬高價區,210之下屬低價區。370美分之上壓制較重,210美分支撐較強。
2、市場投機因素的影響
在玉米市場尤其是在玉米期貨市場上,由於多空雙方對未來價格認識的分歧,玉米價格的變動通過心理的預期得以體現出來,市場的投機因素對玉米價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3、經濟周期的影響
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經濟周期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組成,玉米的價格也會隨之而波動。
4、價格連動
玉米和各穀物之間的連動是較主要的連動方式。
(6)商品期貨的季節性因素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特徵:
1、雙向性
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買。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在熊市中,股市會蕭條而期貨市場卻風光依舊,機會依然。)
2、費用低
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徵收印花稅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手續在萬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亦不足交易額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費用是成功的一個保證)
3、杠桿作用
杠桿原理是期貨投資魅力所在。期貨市場里交易無需支付全部資金,國內期貨交易只需要支付5%保證金即可獲得未來交易的權利。由於保證金的運用,原本行情被以十餘倍放大。
假設某日銅價格封漲停(期貨里漲停僅為上個交易日結算價的3%),操作對了,資金利潤率達60%(3%÷5%)之巨,是股市漲停板的6倍。(有機會才能賺錢)
4、機會翻番
期貨是「T+0」的交易,使您的資金應用達到極致,您在把握趨勢後,可以隨時交易,隨時平倉。(方便的進出可以增加投資的安全性)
5、大於負市場
期貨是零和市場,期貨市場本身並不創造利潤。在某一時段里,不考慮資金的進出和提取交易費用,期貨市場總資金量是不變的,市場參與者的盈利來自另一個交易者的虧損。
在股票市場步入熊市之即,市場價格大幅縮水,加之分紅的微薄,國家、企業吸納資金,也無做空機制。股票市場的資金總量在一段時間里會出現負增長,獲利總額將小於虧損額。(零永遠大於負數)
7. 季節性生產都有哪些影響因素
季節性生產是指根據自然季節交替,某些季節生產,其他季節停產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季節性生產主要指作為期貨交易對象的商品生產的季節性。例如,作為農產品的小麥、玉米、紅豆等以及同農產品相關的畜產品,其生產過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的季節性限制,我們就說這種產品的生產屬於季節性生產。
決定季節性生產的原因有:
(1)原材料供應受季節制約,特別是農副產品原料收獲受季節影響,如榨糖、水果加工,必須是甘蔗、甜菜、各種水果上市季節。
(2)社會需求量受季節的制約,如棉衣、棉鞋在冬季需求量比較大。
(3)受工藝條件的制約,如有些產品需要在特定季節加工釀制。季節性生產按照季節性生產的組織程度,可分為單一產品的季節性生產、單一產品的淡旺季節生產、多種產品輪換的季節生產三種類型。
季節性生產的組織和管理具有周期性、變異性和投入、產出不均衡等特點。組織好季節性生產,不僅可以保證原材料供應充足,出產產品率高,銷量多,而且有些易腐、易爛、運輸不便的產品,可以就地就近組織加工,提高經濟效益。季節性生產的產品特點是,其產量、價格及其期貨價格都將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其規律是,不管是現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在收獲季節,其價格都將下降;而在消費季節,其價格都會上升。
8. 什麼季節是大豆期貨的低谷主要什麼因素影響
如何分析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行情
農產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種、生長和收獲季節性周期,也恰恰是農產品這種特有的季節性供求關系變化使得其價格波動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時期內同向運動的趨勢性十分明顯。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這種季節性特徵把農產品走勢大體分為:播種生長階段、收獲季節、銷售淡季和銷售旺季等幾個不同階段。又因為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的指引,它們的基本面影響因素是一致的,走勢基本是聯動的,因此,下面我們以幾個品種為例,從季節性影響因素這個角度分別對其期貨價格走勢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種來說,根據自然規律從每年的4月開始,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開始播種,當年9月份開始收割。從10月份開始,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又開始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從這一種植生長周期可以總結出,每年的7、8月份屬於全球大豆的供應淡季,大豆青黃不接,消費需求旺盛,因此價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應旺季,現貨供應充足,價格多處年內低谷,這一規律從上圖CBOT大豆行情長期走勢中不難得到驗證。
仔細觀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來季節性走勢圖,首先我們可發現,國內外大豆價格的相關性很強,糾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來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國大豆需求激增,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消費。加之進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進口大豆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導致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勢聯動性增強;其次,我們還可以發現: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節性而形成的的階段性高點多出現在5月-8月,主要是因為每年3-5月是銷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應淡季,這樣高點出現在這期間就不足為奇;9-11月份進入大豆收獲季節,受供應壓力影響價格多處年內低點,產量確定後,隨著消費的增加,庫存的減少,價格有開始抬頭趨漲。不過,每年二月份多是過節時期,市場交投清淡,穀物價格通常盤跌。這些規律都很好驗證了大豆價格的季節性波動趨勢。目前正處於8月份,正是供應淡季,又由於目前國內大豆主產區黑龍江省嚴重乾旱,國內大豆減產基本定局,而美國大豆產區近期天氣也是十分炎熱乾燥,大豆天氣行情再度顯現,在大豆收獲季節來臨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因此依據這一特點可以估計在9--11月份供應壓力前大豆可能會形成一個短期高點。
接著再看玉米品種,玉米與大豆的生長周期相差無幾,從上圖可發現玉米最明顯的特徵是仲夏到收獲期間價格多是走跌。由於新年度玉米產量不確定性的影響,7月份的價格往往達到年內最高價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價格開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獲前景可觀,價格仍可持續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獲季節,由於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壓力最大,價格往往會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玉米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隨著變化。農業部前期發布的《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2007~2015 年)》(以下稱《規劃》),提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生物質能產業要按照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積極發展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和氣化燃料,適度發展能源作物的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地確定發展重點和產業布局。這對前期國內利用玉米發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潑了一盆冷水,玉米期價也因此 從1700元/噸上方連續回落至1500元/噸以下。由於過渡打壓後,近期的東北農作物用地發生乾旱災害,導致玉米期價產生了"反季節"的上漲行情,但於8月10日將有"吉林省2007年輪換地方儲備糧競價銷售交易會",屆時將銷售輪出省級儲備玉米10萬噸,這對於玉米期價將是一個壓力。在供應季節來臨前玉米產生大幅度反彈的行情較小,上漲空間有限。
最後轉到國內外小麥品種上,以北半球冬小麥為例,其播種時間為10月上旬(寒露後)至下旬,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麥有兩個明顯的季節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獲季節來臨之前的春季這一時期慣於下跌。多數年景,小麥價格在1、2月份因資金回攏影響都會經歷季節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麥上市後的7月份一般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多處年內最低點;另一個趨勢就是從收獲季節的低點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麥消費逐漸進入旺季,價格傾向於上漲,春節左右因消費帶動價格到達年內高點。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麥集中上市壓力下,強麥期價產生了一個季節性低點,隨後變於七月底產生了強勁的上漲。
綜觀以上三個品種的季節性因素對價格變化的長期影響作用,盡管活躍的期貨交易可以削弱較明顯的價格運動趨勢,但特定時節的價格同向波動趨勢仍然十分明顯。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農產品的價格趨勢主要是受供給和需求兩個基本面因素影響。而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又是有季節性的,這樣每年從作物播種到收獲前夕,由於舊年度作物的庫存量與新年度作物的產量存在不確定性,作為具有預測效應的期貨交易往往容易隨著市場對天氣、病蟲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動;其後隨著收獲季節到來農產品每個品種的新年度產量情況逐漸明了,必然市場就開始面臨季節性的供應壓力,若是豐產年頭供應壓力則最重,價格也最弱。若是減產年頭則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上漲行情;新糧上市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期貨價格對需求、庫存等因素的反應越來越敏感,其趨勢性也越來越明顯,尤其進入消費旺季,市場的供需矛盾不斷得到深化,此時市場人氣越來越旺,持倉量迅速增加,期貨價格往往最強,當然其中也不乏對新概念題材的炒作。因此,季節性因素是我們在制定農產品操作計劃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分析上述幾個品種價格的季節性走勢是建立在對各品種長期數據統計的基礎之上的,盡管其整體體現出了農產品由供求主導的季節規律性,但其中不時也存在偶然現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獲季節的反季節上漲,主要是由於當時中國大量進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減產,一時間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創20幾年來歷史新低,處於那種供求嚴重失衡狀態,市場充滿了對未來供不應求的預期,季節性收獲壓力完全被抹煞,導致價格在收獲季節一路狂飆。此外,一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等突發因素,還有一些新概念題材的影響也容易導致價格的反季節性走勢。這就提醒我們,在分析相關農產品走勢時,也不能只簡單地依據其季節性走勢來操作,其他階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時時加以關注並能做出客觀評估。
總之,在世界范圍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農產品的季節性特徵表現突出,當大的供求面嚴重失衡時,季節性特徵往往容易被淹沒,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行情。季節性特徵是農產品的固有屬性,進行季節性分析可以為我們提供價格短期內的發展趨勢,但要把握其長期走勢還必須同時兼顧其它大供求面的影響因素。
9. 影響商品期貨的因素有哪些
一、市場結構和供需基本面
二、經濟周期
三、儲備貨幣因素
四、貨幣流動性
五、投機因素
六、預期因素
10. 如何分析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行情
主要是根據農產品的種植和收貨情況,從供需方面分析農產品的季節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