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貨交易為主的市場
『壹』 世界主要的黃金期貨市場有
http://www.cnstock.com/newgmxx/2008-01/16/content_2943176.htm
這里有詳細介紹
美國 倫敦 蘇黎世 東京
世界的黃金市場主要分布在歐、亞、北美三個區域。歐洲以倫敦、蘇黎士黃金市場為代表;亞洲主要以東京、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代表;北美主要以紐約、芝加哥和加拿大的溫尼伯為代表。世界各大金市的交易時間,以倫敦時間為准,形成倫敦、紐約(芝加哥)、東京連續不斷的黃金交易。
(一)美國黃金市場
美國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 投資增值獲利發展起來的。美國黃金市場由包括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芝加哥國際商品交易所(IMM)、底特律、舊金山和水牛城共五家交易所構成。
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目前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紐約商業交易所(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是由(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和(The Commodity Exchange, Inc)於1994年合並組成,是世界最具規模的商品交易所,同時是世界最早的黃金期貨市場。根據紐約商業交易所的界定,它的期貨交易分為NYMEX 及COMEX兩大分部,NYMEX負責能源、鉑金及鈀金交易,其餘的金屬(包括黃金)歸COMEX負責。COMEX目前交易的品種有黃金期貨、迷你期貨、期權和基金。COMEX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100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成色金。迷你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50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25美元/盎司。COMEX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世界金價的走向,實際黃金實物的交收占很少的比例。參與COMEX黃金買賣以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的買賣對金市產生極大的交易動力;龐大的交易量吸引了眾多投機者加入,整個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有很高的市場流動性。
(二)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中國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者主要是南非。倫敦黃金市場的特點之一是交易制度比較特別。狹義地說,倫敦黃金市場主要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簡稱LBMA),該市場不是以交易所形式存在,而是OTC市場。LBMA充當的角色是其會員與交易對手的協調者,其主要職責是作為時常與規則制定者之間的橋梁,通過其職員及委員會的工作,確保倫敦始終能夠滿足世界金銀市場革新的需求。其運作方式是通過無形方式——會員的業務網路來完成。LBMA的會員主要有兩類:作市商和普通會員。作市商目前有9家,均為知名投行,如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高盛世界、JP摩根等。LBMA黃金的最小交易量為1000金衡制盎司,標准金成色為99.5%。
(三)蘇黎士黃金市場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二戰後發展起來的世界黃金市場。由於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者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於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與借貸中心。蘇黎士黃金市場在世界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蘇黎士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三大銀行不僅可代客戶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三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蘇黎士黃金總庫(Zurich Gold Pool)建立在瑞士三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蘇黎士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一價格為蘇黎士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的波動無漲停板限制。蘇黎士金市的金條規格與倫敦金市相同,可方便參與者同時利用倫敦市場,增加流通性,其交易為99.5%的成色金,交割地點為蘇黎士的黃金庫或其他指定保管庫。
(四)東京黃金市場
日本黃金交易所成立於1981年4月,1982年開設期貨,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一黃金期貨市場,為日本的黃金業者提供了一個具有透明度和有效率的交易平台;之後在1984與東京橡膠交易所等合並為東京工業品交易所。1991年4月,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將黃金市場原有的日本傳統的定盤交易方式改為與世界主要市場一樣的動盤交易,同時引進電子屏幕交易系統,該系統完全實現了電子操作,遠程式控制制。交易所又在配備全新系統的基礎上,採用全電子化連續交易技術。2004年,黃金期權獲准上市,日本的黃金期貨市場更加活躍。據統計,2004年國外投資者在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所佔份額為12.50%,在黃金這個品種上國外投資者所佔比重為13.67%。在24小時的黃金交易市場中,東京市場成為倫敦、紐約交易時間外的亞洲時段的重要交易市場。日本市場與歐美市場的不同之處在於,歐美的黃金市場以盎司/美元計而日本市場以日元/克計,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交收純度為99.99%的金錠,在指定的交割地點交割。
『貳』 黃金期貨怎樣交易
超黃金期貨的步驟一般有三種:開設賬戶、下達指令和執行與結果通知。
1、開設賬戶
投資者一般要向黃金期貨交易所的會員經紀商開立賬戶,簽署風險《揭示聲明書》、《交易賬戶協議書》等,授權經紀人代為買賣合約並繳付保證金。經紀人獲授權後就可以根據合約條款按照客戶指令進行期貨買賣。
2、下達指令
指令包括品種、數量、日期、以及客戶意願價格。關鍵性指令有:
(1)市價指令。指按當時交易所的價格進行交易
(2)限價指令。這是一種有條件指令,只有市場價格達到指令價格時才被執行,一般買價指令只有在市場價格低於一定水平時才執行,而賣價指令只有在市場價格高於一定水平才執行。如果市場價格沒有到達限度價格水平,該指令就不能被執行。
(3)停價指令。該指令也是客戶授權經紀人在特定價位買賣期貨合約的指令。買的停價指令意味客戶想在市場價格一旦高於一定價格時,就立即以市場價格買入期貨合約;一個賣的停價指令意味著客戶想在市場價格一旦低於一定價格時,就立即以市場價格賣出期貨合約。
(4)停止限價指令。指客戶要求經紀人在交易所價格跌至預定限度內的限價賣出,或上漲到預定限度內以限價補進的指令。這一指令綜合了停價指令和限價指令的特徵,但相對於限價指令來說有一定風險。
(5)限時指令。該指令也是一種有條件指令,表明經紀人在多長時間內可以執行該指令。一般情況下,除有說明外,指令均為當日有效,如果一個指令在當日的交易盤中未被執行,那麼該指令就失效或過期。
(6)套利指令。該指令用來同時建立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如對一定數量黃金建立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只是期貨合約的到期日不同。
3、執行與結果通知
『叄』 我國的黃金交易市場包括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上海黃金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
1、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
2、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國唯一合法從事貴金屬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3、天津貴金屬交易所2013年是白銀等貴金屬交易市場並由交通銀行來資金三方託管的合法金融機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同一個性質。
『肆』 國家批準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有幾家
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工商總局、銀監會和證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黃金交易所或從事黃金交易平台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設立黃金交易所或在其他交易場所內設立黃金交易平台等相關活動進行規范。
為維護黃金市場秩序,《通知》明確,除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外,任何地方、機構或個人均不得設立黃金交易所(交易中心),也不得在其他交易場所(交易中心)內設立黃金交易平台。正在籌建的,應一律終止相關設立活動;已經開業的,要立即停止開辦新的業務。
『伍』 中國黃金交易市場包括上海黃金交易所,還有哪個市場
你好
目前國家規定的合法的黃金交易場所
只有上海黃金交易所
以及上海期貨交易所。截止到2013年1月5日
其他的交易場所都是非法的
無效的
。
交易場所有兩個
但是正規的交易品種
不止兩個
一般都是銀行的作為主流
首選的是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白銀TD
以及紙黃金
紙白銀
黃金定投
以及黃金期權業務。其次就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
黃金白銀期貨
望採納
『陸』 主要黃金交易市場在哪裡
1、倫敦金市:倫敦貴金屬市場協會
倫敦是世界四大金市之首,歷史達300年之久,是現時世界上最大的現貨黃金市場。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一個固定之交易所。由於倫敦金市沒有固定之交易場所,亦即隨時隨地均可交易。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本地倫敦金]是指世界各地沒有固定交易場所或交易時間的黃金交易,並非要到倫敦進行買賣或交收。相對於美國之期金,這種形式被稱為「現貨黃金」。
在倫敦,倫敦金市主要是由五大金商及有資格向他們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商店,還有各個加工製造商等銷售網路組成。五大金商相互買賣,其它小金商則依附大金商買賣。交易時,由金商根據各自的買盤和賣盤,報出買價和賣價。最通行的買賣倫敦金方式是客戶無須交收實金,持有黃金現貨後到期只需按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和按價格升跌的幅度在平倉時獲得盈利或支付虧損。
在夏季,倫敦黃金的開市時間為北京時間下午3:30至子夜12:00收市,冬季為下午4:00至翌日凌晨1:00。
2、紐約金市:紐約商品交易所
美國的黃金市場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紐約交易所最大的特點在於以期貨形式作買賣,他們提供的價格對現貨市場的金價有很大影響。在紐約,期金交易並沒有實質的黃金市場,金市歸附在紐約期貨交易所之內,而黃金只是期貨交易所內其中一種商品。
紐約黃金市場的成交月分均以雙數之月分;一般而言,較遠期月分之金價水位較高,同時成交亦較少。目前,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黃金產品包括:黃金期貨、迷你期貨,黃金基金和黃金期權。由於紐約期金市場由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為主,龐大的交易量吸引各方的投資者加入,做成紐約黃金市場具有極高的市場流動性。
在夏季,紐約期金的開市時間為北京時間晚上8:20至翌日凌晨2:30收市,冬季為晚上9:20至翌日凌晨 3:30。
3、蘇黎世金市:瑞士銀行
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的地位僅次於倫敦。二次大戰後發展起來的蘇黎世金市,憑著中立國家的背景及特殊銀行體系的原因,成為了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繼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中心。蘇黎世金市因而成為四大金市之一。
蘇黎世金市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蘇黎世黃金總庫就是建立在上述三大銀行的非正式協商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三大銀行除了是現貨黃金的交易市場,同時銀行亦會參與黃金的投資性買賣活動。蘇黎世黃金市場在每個交易日任一特定時間,根據共需狀況定立當日交易金價,這個價格就是蘇黎世的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波動,不受漲停跌版限制。
4、香港金市: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香港金市被國際評為第三大黃金市場,目前已超過一百年歷史,同時是黃金買賣種類最多元化的黃金市場,亦是全球唯一在周六開市的金市。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看中了香港的優勢,紛紛來港設立分公司,形成新一代的最優秀的倫敦金市場。在香港,不論實金還是倫敦金交易,金銀貿易場都是最具有認受性及權威性的市場機構。
作為四大金市之一,亞洲區最主要的黃金市場,香港市場每日報價均被其它交易市場密切關注。在國際社會,香港黃金市場正好填補了紐約及芝加哥市場收市及倫敦市場開市前的空擋,成為國際黃金市場不可分離的一環。香港除了推行自由外匯政策外,更具備完善的財務及通信服務,是中外經貿交流的最好橋梁。對國內投資者而言,香港是投資黃金的不二之選。
在2011年12月5日,金銀業貿易場更新交易時間為:
公開叫價產品交易時間:上午9時-中午12時;下午2時-下午5時;
電子交易產品交易時段:上午8時正至翌日凌晨3時30分(包括周六凌晨)。
『柒』 全球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在什麼地方
目前,世界上已經形成七大黃金交易中心。它們是:
蘇黎世:瑞士蘇黎世由於其銀行業雄厚實力的支持,20世紀30年代就已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之一。自60年代起,蘇黎世成為世界第二大黃金交易市場,瑞士三大銀行的共同努力,使得蘇黎世一直保持著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地位。
倫敦:英國倫敦黃金市場堪稱世界最古老的黃金交易市場,已有近300年的歷史。1968年以前,其在南非黃金的收購上及黃金儲備上都居於壟斷地位。但在1968年,倫敦金市臨時停市,給了蘇黎世市場一個機會,由此倫敦金市結束了它的壟斷時代。
紐約: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自1974年12月31日黃金非貨幣化以後,該市就在世界黃金交易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在美國購買實金往往由小黃金交易商提供服務,因此通過電話進行期貨交易就成了交易主體。
東京:日本是一個貧金國家,其黃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自1973年後,日本黃金交易商允許直接進口黃金。到1980年,日本黃金市場全部解禁,因而得到迅速發展。日本的黃金期貨市場有著重要的作用。東京的黃金交易量相當於紐約的三分之二。
新加坡:新加坡的實金市場成立於1869年,1973年後,新加坡成為自由黃金交易市場。1992年,新加坡的黃金進口量佔全球黃金總交易的20%,更確立了該國在實金交易上的重要地位。
香港:香港高度發達的首飾製造業註定了該地在世界黃金市場的重要地位。香港的"金銀業貿易場"日交易量為15-20萬兩。
7)悉尼和墨爾本:悉尼和墨爾本作為黃金交易中心,是基於澳大利亞產金大國的優勢地位。
『捌』 我國黃金交易市場包括
我國黃金交易市場起步晚,發展還不完善,但是經過國家認證的主要有三大黃金交易市場。
1、香港金銀業貿易場,香港金銀業貿易場(The Chinese Gold and Silver Exchange Society)成立於1910年,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組織與規模不斷成長擴大,以至今日,建立了恆久的基業。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是香港金與銀等貴金屬的交易場所。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上環孖沙街12-18號金銀商業大廈三樓。貿易場目前有會員171家,可以獨資、合夥或有限公司形式經營,當中30家為金集團成員。
2、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國唯一合法從事貴金屬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建立,使中國的黃金市場與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一起構築成中國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為中國黃金市場的參與者提供了現貨交易平台,使黃金生產與消費企業的產需供求實現了銜接,完成了黃金統購統配向市場交易的平穩過渡。
3、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2013年是白銀等貴金屬交易市場並由交通銀行來資金三方託管的合法金融機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同一個性質。
『玖』 黃金市場的參與者有哪些
(一)黃金市場的含義
黃金市場是交易雙方集中進行黃金買賣的市場。
黃金市場提供即期和遠期交易,允許交易商進行實物交易或者期權期貨交易,以投機或套期保值,是各國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黃金市場的主體
黃金市場的主體指黃金市場的參與者。
從國際經驗上來看,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國際金商、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各個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以及在黃金期貨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經紀公司。
1.國際金商
國際金商是對黃金市場影響最大的市場參與者。
國際金商與世界各地的黃金供應者和需求者都有密切的聯系,對黃金的定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倫敦黃金市場上的五大金行,即洛希爾國際投資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德意志銀行、美國匯豐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
五大金行自身就是一個黃金交易商,由於其與世界上各大金礦和黃金商有廣泛的聯系,而且其下屬的各個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顧客有聯系,因此,五大金商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不斷報出黃金的買價和賣價,但同時也要負責規避金價波動的風險。
2.銀行
參與黃金交易的銀行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僅僅為客戶代為買賣和結算,本身並不參加黃金買賣,以蘇黎世的三大銀行為代表,他們充當生產者和投資者之間的經紀人,在市場上起到中介作用。
另一類是做自營業務的,如在新加坡黃金交易所(UOB)里,就有多家自營商會員是銀行。
3.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也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工具結合後以高風險投機為手段並以營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對沖基金實際是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一些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利用與各國政治、工商和金融界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較先捕捉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利用管理的龐大資金進行買空和賣空,從而加速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化,進而從中獲利。
(三)各種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
黃金市場中的各種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主要包括專門出售黃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專門購買黃金消費的(如各種工業企業)黃金製品商、首飾行以及私人購金收藏者、專門從事黃金買賣業務的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等。
如此眾多的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和買賣黃金的目的各有不同,有風險厭惡者希望規避風險,減少黃金市場價格的波動,也有風險偏好者希望價格波動幅度足夠大,從而可以獲取高額投機收益。
(四)經紀公司
經紀公司是專門從事代理非交易所會員進行黃金交易,並收取傭金的經紀組織。
有的交易所把經紀公司稱為經紀行。
在美國紐約、芝加哥和中國香港等地的黃金市場,有不少經紀公司本身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出場內代表在交易廳里為客戶代理黃金買賣,收取客戶的傭金。
『拾』 國內主要的黃金交易市場有哪些
1、上海黃金交易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國合法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交易所實行會員制組織形式,會員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登記,從事黃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從事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及其製品的企業法人並具有良好資信的單位組成。標准黃金、鉑金交易通過交易所的集中競價方式進行,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撮合成交。非標准品種通過詢價等方式進行,實行自主報價、協商成交。會員可自行選擇通過現場或遠程方式進行交易。
2、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能,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並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等11種期貨合約。上海期貨交易所現有會員398家,其中期貨經紀公司會員佔80%以上,已在全國各地開通遠程交易終端250多個。
上海期貨交易所依循「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方針,圍繞「建成規范、高效、透明的,以金融衍生品交易為主的綜合性期貨交易所」的戰略目標,嚴格依照法規政策制度組織交易,履行市場一線監管職能,致力於創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市場機制,營造公開、公平、公正和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是人們在進行黃金期貨交易過程中主要選擇的交易場所。
3、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同時它也是香港金與銀等貴金屬的交易場所。在一百多年中的發展歷史中,貿易場的組織和規模不斷成長擴大,成為了香港乃至整個亞洲地區重要的黃金交易中心。
貿易場目前有會員171家,可以獨資、合夥或有限公司形式經營,當中30家為金集團成員。根據各自不同的經營實力和服務能力劃分成不同的行員等級從而更好為投資者提供交易選擇空間,保證了交易環境的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