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對白銀的影響
A.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美國有何影響
一、金融絕對霸權沒有了。
美國擁有全球金融霸權,是因為有石油美元立國,而人民幣美元將對石油美元構成壓力。這個道理很簡單,美元是准世界貨幣,全世界都認的貨幣,在世界上買啥都能買到,而這一切除了戰後建立的經濟秩序之功外,1970年代美國將蘇聯擠出中東並掌控中東局勢後,將美元貨幣錨由黃金轉移到石油身上功不可沒。
石油是經濟的血液,全球石油都用美元結算會導致全球貿易更多國際貿易使用美元結算,美國就能從全球經濟增長中獲利。
二、石油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過去,產油國在美國控制的市場以外是基本沒辦法交易的,因為根本沒有美國體系外的市場存在。但是,有了上交所的原油期貨,國際原油就有了美國體系之外的另一個可以交易的原油期貨市場選擇。
如此一來,美元控制國際油價的壟斷權被打破,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對國際原油的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三、對全球商品流動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自二戰以來,美國都擁有非常強的全球商品控制能力,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之後,這種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蘇聯解體後的一二十年,美國這種能力達到的頂峰。正是這種能力,美國在中國入世後充分利用了中國的人口紅利,獲得了巨大利益。
但是,隨著美國實力的下降,美國對商品流向的控制能力在減弱。譬如,就石油、工業品的流向而言,中國一樣有一定的發言權。特別是在上海原油期貨合約開始交易後,美國這種能力會進一步下降。當然,這種變化背後,也是中國海軍力量不斷增強的原因。
四、地緣影響力因此被削弱。
過去,美國在全球地緣的影響力靠的是政治、經濟和軍事三把刀。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美國在亞洲的貿易經濟影響力與中國已經差很多,美國在該地區維系經濟影響力主要靠投資和結算。但是,隨著中國資本輸出的能力不斷增強和人民幣結算規模的增加,中國經濟影響力在地區會越來越大。
伴隨著經濟影響力的提升,中國的軍事能力在大幅提升,中國的政治影響力也在大幅提升,這一切都意味著美國在地區的地緣影響力在被削弱。這一次,當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開始發力,中國的地緣影響力會進一步提升。
B. 影響白銀價格有什麼因素
一、供需影響因素
供需決定價格,白銀的供需因素無疑也是白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供應因素主要包括礦產、生產工藝、生產成本等等因素,往往很難有較大的改變,而需求因素則是和經濟波動密切相關的。關於礦產部分請詳見我們報告《中證研究白銀期貨系列研究報告之三:白銀產業鏈深度分析》。本報告僅闡述需求和成本對白銀價格的影響。
1.1需求對白銀價格的影響
由於白銀是一種工業商品,不論是從世界范圍,還是從國內市場看,白銀工業需求均佔到總需求30-40%的比例,這一比例高於黃金。因此經濟波動往往也伴隨著白銀需求波動。
工業需求受經濟影響變動也較大,在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低迷,使得當年的工業需求大幅回落至10440噸,近幾年來僅高於2002年時的工業需求。因此,經濟波動,尤其是電子工業的變化情況,進而對需求的影響,無疑是白銀價格重要的影響因素。
1.2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對白銀來說有一定影響,但相比其他因素,成本對白銀價格影響不大。白銀目前主要從銅、鉛伴生礦中冶煉的陽極泥中提取,原料成本方面在計算銅、鉛時大多已經包涵在內。在大型的銅、鉛等冶煉企業中,白銀都是作為附屬品生產,成本一般而言都較低。雖然近兩年國內的白銀生產成本(主要是人工等成本上漲)明顯增加,但依然具有較大的盈利空間,因此,成本對白銀的產量及價格影響不大。
二、通脹影響因素
在40%左右的供需影響因素外,類似黃金價格,通脹又是白銀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觀察這一因素的影響力度,我們分別從扣除通脹後的價格比較和不同白銀價格周期下,實際利率與白銀價格的關系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2.1扣除通脹因素後白銀價格的比較
我們以美國1976年1月的CPI為基期,那麼今年的物價指數是1976年1月的4倍,白銀價格則從1976年的4.30美元/盎司上漲到31美元/盎司,漲7.8倍。而扣除物價因素,將已經創出30年歷史新高的白銀價格進行折算,我們看到目前的白銀價格僅是1983年左右的水平,相比1979-1980年持續上行的情況相比,離48.7美元/盎司的最高水平,仍有較大距離。而再看較為典型的美國70年代滯漲情況,白銀也出現了1367.4%的漲幅。可見,通脹壓力是推高銀價主導因素
2.2實際利率與白銀價格的關系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通脹對白銀價格的影響,我們採用這樣一種思路來進行分析。我們將1974年以來的白銀價格劃分為12個周期(以1974年1月4日為起點,一方面受限於數據,再一方面之前白銀價格波動幅度相對偏小,這樣的起點選擇相對合理。進而以其後最高點為一段上漲行情;然後以最高點與最低為一次下跌行情。這樣可以過濾了中間一些小級別的波動,在日線上進行劃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白銀價格波動的12個周期中,我們看到僅有兩個周期出現了實際利率大於零,白銀價格仍出現上漲的情況,分別是1982年6月29日至1983年8月23日以及1986年11月26日至1987年4月27日,這1982年到1983年這段時間主要還是由於美國的通脹水平仍然較高,白銀較強的通脹功能推動銀價上漲;而在1986年11月26日到1987年4月27日,一方面是白銀在持續弱勢下跌之後具有較強的反彈需求。另一方面則是80年代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出現恢復使得白銀的工業需求有所增加。另外,我們也注意到還有兩個周期在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白銀價格仍出現下跌的情況,分別是2008年3月18日至2008年10月17日以及2011年5月3日至2011年9月26日。2008年主要是由於金融危機爆發,風險資產遭到拋棄,為保護資產,人們紛紛持有現金,因此導致白銀價格的下跌。而2011年5月到9月份則更多是經歷2011年2月-4月持續大幅上漲後的回落,而歷史經驗我們看到,如果負利率維持,白銀價格上行的概率仍然偏大。
C. 原油價格走勢主要受什麼影響比較大跟白銀,股票一樣的 嗎
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 1、供求關系(不用解釋太多吧),2、宏觀經濟(政策法規,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國際政治因素(地區動亂爭端,戰爭) 4、相關市場的聯動性(黃金,外匯(主要是美元),股票) 5、投機活動和國際游資 , 6、心理因素(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
D. 原油期貨上市對油價有什麼影響
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貨,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成績單。
以兩桶油為代表的境內外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都積極參與原油期貨交易,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業內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上市,能更直觀的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為國內成品油定價公式提供基準價格,進而推進成品油行業價格機制改革。
兩桶油積極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原油期貨總成交量為27.8萬手,持倉量為8198手,總成交金額為1159.23億元。
從成交趨勢來看,原油期貨交易日趨活躍,相比開市前兩日,後三天成交量明顯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與殼牌公司簽署了中東原油供應長約。該批中東原油長約貨這成為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掛牌交易後,首筆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的實貨合約,推動上海原油期貨在亞洲石油市場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努力推動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供需關系的基準價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聯油)達成了品種為含硫油、交易量為10手(1萬桶)的首單原油期貨交易。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陳彩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允許海外國際投資者參與的期貨品種,這是中國融入世界原油定價體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代表著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公司,正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兩個領域積極參與交易,努力推動我在原油進口以原油進口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實現上海原油期貨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價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動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制,加快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投資和運營機制。
這意味著油氣改革在今年將繼續向深水區邁進。我國現有成品油價格是參照國外原油期貨的價格,以1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對應的調價幅度是否達到50元/噸為門檻,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於採納的是國外原油品種,因此既不是國內供需的真實反映,也不夠及時。
而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反映國內的真實供需情況,使得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有了權威的參照,並及時做出價格上的反饋。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趙桂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際與國內在消費結構、消費習慣及消費季節等方面的差異,難以反映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真實供求狀況;此外,成品油進出口貿易壁壘會導致國內外價格聯動存在差異。如果成品油期貨上市,能更直接的指導成品油現貨市場價格,有利於煉廠進行風險管理與市場研判。
而原油期貨上市後,是以人民幣做結算的,也就是說,我國在逐步擁有原油定價話語權的同時,國內主營及地方煉廠的原油加工成本或將下降。
「有市場人士擔憂成品油價格會出現相應回落,其實這種擔憂沒有必要。」趙桂珍還指出,因為國家是允許境外資本參與中國原油期貨交易,一定程度上將會活躍原油期現貨市場價格。原油期貨價格將會與成品油價格產生聯動性,不久的將來,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將會被提上日程。
E. 邱亦昊:歐佩克對原油什麼影響,白銀是漲勢跌
(政)變的最好武器。慈禧太後,一生中發你,我把殺人當作——呸—
F.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美原油有什麼影響
單從國際原油價格行情波動上來看,中國原油期貨3月26日上市對油價行情波動的影響近乎於無。相反,國際原油價格行情波動直接影響中國原油期貨價格(石油人民幣)。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加深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系,同時,也令國內原油價格更加符合中國原油市場的實際需求。例如,國內成品油調價,在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後,預計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或機制,將更加中國市場需求。
從原油市場角度來看,中國原油期貨正式掛牌交易後,全球原油市場料有大的變化,因「美元石油」再非一家獨大,「石油人民幣」將應運而生,中國原油期貨上市不僅令場聯系更加密切,同時也令中國市場消費需求更為合理,原油進口數量或受影響,從而影響全球原油市場份額的競爭。
G. 原油下跌對金屬期貨的影響
原油和金屬期貨都是國際重要原物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密切的相關性。
因此,就出現了金屬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
金屬的交易者可參考原油價格漲跌來掌握銅價。
如果說油價合理的上漲,表現經濟緩步復甦,那麼油價的上揚會帶動金屬價上漲。
但如果油價上漲到合理的水平後仍持續飆升,投資人會轉而關心油價的飆升對未來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這時油價的上揚反而成了金屬市場的利空因素。因此輕原油期貨與金屬期貨也有連帶性的波動。
H. 原油價格上漲對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嗎
您好,原油的上漲,會使期貨各品種成產成本提高,從製造到運輸。比如農業的拖拉機,播撒農葯的飛機等基礎費用的增加,又比如,成品向倉庫運輸過程中,也會提高運輸的費用,而原油甚至是很多化工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原油上漲可以說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
I. 原油價格如何影響期貨白銀
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這兩種價格都以美元為國際結算價格,美元指數下跌,相對原油和白銀價格上漲!第二,原油是工業血液,而白銀有儲藏保值屬性,所以當美指不變時,全球經濟交易增長旺盛,那就在價格上表現為原油價格上揚,白銀下跌!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