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指期貨價格低於股票組合價格
『壹』 股指期貨買價和賣價是怎麼定的
股指期貨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種證券的價格,而這種證券就是這上指數所涵蓋的股票所構成的投資組合。對股指期貨進行理論上的定價,是投資者做出買入或賣出合約決策的重要依據。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價一樣,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在不同的條件下也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但是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變的,即由於市場套利活動的存在,期貨的真實價格應該與理論價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趨勢上是這產的。
為說明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原理,我們假設投資者既進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同時又進行股票現貨交易,並假定:
(1)、投資者首先構造出一個與股市指數完全一致的投資組合(即二者在組合比例、股指的「價值」與股票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資者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很方便地借款用於投資;
(3)、賣出一份股指期貨合約;
(4)、持有股票組合至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日,再將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於投資;
(5)、在股指期貨合約交割日立即全部賣出股票組合;
(6)、對股指期貨合約進行現金結算;
(7)、用賣出股票和平倉的期貨合約收入來償還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種股票市場指數為2669.8點,每個點「值」25美元,指數的面值為66745美元,股指期貨價格為2696點,股息的平均收益率為3.5%;2000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數期貨價格為2696點,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為2000年的3月19日,投資的持有期為143天,市場上借貸資金的利率為6%。再假設該指數在5個月期間內上升了,並且在3月19日收盤時收在2900點,即該指數上升了8.62%。這時,按照我們的假設,股票組合的價值也會上升同樣的幅度,達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貨交易的一般原理,這位投資者在指數期貨上的投資將會出現損失,因為市場指數從2696點的期貨價格上升至2900點的市場價格,上升了204點,則損失額是5100美元。
然而投資者還在現貨股票市場上進行了投資,由於股票價格的上升得到的凈收益為(72500-66745)=5755美元,在這期間獲得的股息收入大約為915.2美元,兩項收入合計6670.2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利率為6%的條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約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資期貨的損失5100美元,兩項合計6669美元。
『貳』 股指期貨套利的價格計算
股指期貨套利步驟
股指期貨進行套利交易基本模式是買股票組合,拋指數或買指數,拋指數,其套利步驟如下:
(1) 計算股指期貨合約的合理價格;
(2) 計算期貨合約無套利區間;
(3) 確定是否存在套利機會;
(4) 確定交易規模,同時進行股指合約與股票(或基金)交易。當股指期貨合約實際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股指期貨合約合理價格時,進行套利交易可以盈利。但事實上,交易是需要成本的,這導致正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上移,反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下移,形成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里套利不但得不到利潤反而會導致虧損,這個區間就是無套利區間。只有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高於區間上界時,正向套利才能進行。反之,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低於區間下界時,反向套利才適宜進行。
持有成本定價模型
持有成本定價模型是被廣泛使用的指數期貨定價模型,該模型是在完美市場假設前提下,根據一個無套利組合推導出的。指數期貨和約是一個對應股票指數現貨組合的臨時替代物,該和約不是真實的資產而是買賣雙方之間的協議,雙方同意在未來某個時點進行現貨交易,一方面,該協議簽定時沒有資金轉手,賣方要在以後才交付對應股票現貨並收到現金,這樣必須得到補償未馬上收到現金所帶來的收益。反之,買方要以後才支付現金並收到股票現貨,必須支付使用現金頭寸推遲股票現貨支付的費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指數期貨價格要高於現貨價格。另一方面,由於指數期貨對應股票現貨是一個支付現金股息的股票組合,那麼指數期貨合約買方因沒有馬上持有這個股票組合而沒有收到股息,賣方因持有對應股票現貨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減少了其持倉成本。因此,指數期貨價格要向下調整相當於股息的幅度,即有:
指數期貨價格=現貨指數價格+融資成本-股息收益
tS t時點指數現貨價格
TS 到期日T時點指數現貨價格
tF t時點指數期貨價格
TF 到期日T時點指數期貨價格
r無風險利率
D t時點到到期日T期間指數現貨股利在到期日T時點的復利總和
(()
1,
[()]i
n
rTttii
iit
Sdw
De
P
-
=
=×),id為第i只樣本股在it時點發放的每股稅後現金股利,iw為
第i只樣本股在t時刻的指數權重,it為第i只樣本股發放現金股利的時點,Pit為第i只樣本股在時刻t的收盤價
在無套利條件下,t時點買入指數期貨和買入指數現貨成分股投資組合持有到T時點時,
兩種投資方式的凈現金流量應該相等:()/(1)()/(1)TtTt
TtTtSFrSDrS---+=+-+
整理得 (1)Tt
ttFSrD-=×+-
區間定價模型
在實際套利操作中,交易成本往往是不可忽視的,交易成本包括買賣手續費,資金成本和沖擊成本等。將交易成本納入到指數定價模型,利用無套利條件,就推導出指數期貨無套利定價區間,其中交易成本是以指數單位為基礎計算的:
(,)
(,)(,)
tPSFLtPLFSSCCSCC
FSt
BtTBtT
--++
≤≤
PLC為買入現貨指數的成本
PSC為賣空現貨指數的成本
FLC為買入期貨和約的成本
FSC為賣空期貨和約的成本
tS為在t時一單位標的資產的價格
(,)FSt為在到期日T時交割一單位標的資產的期貨和約在t時的價格
(,)BtT為從t時到T時的無風險貼現因子
若再考慮股利因素,且假設股利為非隨機變動情況,則變為:
11
(,)(,)
(,)
(,)(,)
TtTt
tPSFLtPLFSSCCBttdSCCBttd
FSt
BtTBtT
ττ
ττ
ττ
--
==
---+++-+
≤≤
dτ為在τ時支付的現金股利
股指期貨定價模型的缺陷
上面公式給出的是在前面假設條件下的指數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在現實交易中要全部滿足上述假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首先,在現實交易中再高明的投資者要想構造一個完全與股市指數結構一致的投資組合幾乎是不可能的;其二,在短期內進行股票現貨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較大;第三,由於各國市場交易機制存在著差異,如在我國目前就不允許賣空股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指數期貨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實際市場上是很難得到的,因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場在股息政策上(如發放股息的時機,方式等)都會不同,並且股票指數中的每隻股票發放股利的數量和時間也是不確定的,這必然影響到正確判定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
『叄』 股指期貨價格的與股票現貨價格時間差
股指期貨價格與股票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但在趨同之前,存在一個時間差。股票指數期貨與股票現貨價格的時間差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的變動在時間上不同步的現象。一般而言,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超前於股票現貨價格的變動。
出現這種現象有如下原因:
(1)小盤股的交易較小。在標准普爾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數中包含一些交易較少的小盤股,他們的存在造成了現貨指數的「老化」,即使得現貨指數不能充分反映股票市場的的變動。此外,現貨指數所反映得僅僅是每種股票已經過去的交易情況,而期貨指數恰恰相反,它反映的是人們對將來的預期,其變動自然具有超前性。
(2)現貨市場交易的高成本。與股票現貨市場進行比較,在股指期貨市場從事交易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在股票現貨市場上的交易,必須支付較高的手續費、買賣差價和流動性成本,特別是與對應的期貨指數交易相比較,買賣一組股票的交易十分不經濟。一般說來,現貨價格比相應的期貨交易貴10倍。因此,希望立即進行多種股票交易的市場參與者能在期貨市場上用更少的成本做得更快更有效。
(3)較低的期貨保證金。股指期貨交易只需要支付保證金,而保證金通常交易額的10%左右,甚至更低,這對於投機者和套利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他們可獲得比在股票現貨市場上交易得多的杠桿率。
總之,除了期貨價格變動本身具有的超前性外,由期貨交易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所決定的期貨交易的充分性也是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時間差形成的原因。
『肆』 股指期貨怎樣影響股市現貨價格
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弄清這些聯系,投資者才能勝券在握。
首先,來看股指期貨對現貨股票市場的影響。
現貨指數成分股的價格波動和成交量都相應增加股指期貨的套保和期現套利策略,都需構建現貨股票組合。並且,該股票組合走勢須與現貨股票指數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由滬深300(3469.066,-261.94,-7.02%)指數的計算方法可知,指數成分股中大盤藍籌股所佔權重較高,其與滬深300指數之間的相關性明顯高於小盤股。因此,構建股票組合時,大盤藍籌股將成為機構重點持倉對象。由此推斷,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後,大盤藍籌股價格和成交量波動都會明顯增加。
價值投資將成為市場主要的投資理念股指期貨推出後,投資者可利用股指期貨套保來對沖其股票組合的系統性風險。這樣,投資者就可以放心持有其現貨股票,不會因為現貨股票市場的短期調整而拋售股票。股票持倉時間的延長,將使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具有高成長性和業績優良的股票,從而使價值投資理念成為市場的投資主流。
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將影響現貨市場股指期貨價格在到期日,須和現貨指數價格趨同一致。因此,其後結算價是由現貨指數按一定方法計算所得。這種結算方式,會使現貨指數成分股的價格和成交量在到期日產生劇烈波動。而波動程度的大小,將取決於股指期貨後結算價的計算方法和標的指數成分股構成的復雜程度。由於滬深300指數期貨成分股較多,並且後結算價結算時間較長,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將會較小。即便A股市場出現了到期日暴漲或暴跌效應,投資者也不必恐慌,應以不變應萬變。到期日過後,股指又會趨於平穩。
股指期貨將助漲助跌現貨股指股指期貨價格通過套期保值策略和期現套利策略,向現貨指數傳遞漲跌。當股票市場整體下跌時,投資者就會賣出股指期貨套保,從而使股指期貨下跌速度快於股票指數。當兩者之間價差超過無套利區間時,期現套利盤就會買入股指期貨,並同時賣出股票,而股票的拋單又引發股票指數加速下跌。這種期現市場的價格傳遞,就是股指期貨價格助跌股票指數的根本原因。而程序化交易又將這種價格傳遞速度顯著提高,從而使股指期貨成為股市暴跌的替罪羊。反之,股指期貨也會通過價格傳遞來助漲現貨指數。
從上述四個方面可見,股指期貨推出前對股市的影響顯而易見。至於推出後股市走向,將取決於市場系統性風險高低。如果股市系統性風險過高,股指期貨將助跌現貨指數;如果股市系統性風險較小,在中國經濟和股市長期向好的背景下,股指期貨將助漲現貨指數。通俗地講,熊市助跌,牛市助漲。
『伍』 股指期貨中的指數套利交易有個問題、
書里可能沒有講細節,其實賣大盤指數 買進成份股是因為要降低風險,這個是一種風險管理
我做的是澳洲的個股現貨和股指期貨的套保可以做例子跟你分享一下
個股是澳洲最大的大盤股 很多國人應該也知道必和必拓(bhp)還有澳洲大盤 (s&p200)
對沖套利方法: 在指數和某些大盤股價差最大的時候 好比 bhp和s&p200(最好就是做超大盤股和指數 還有一個例子就好像google 和 nasdaq100的關系一樣) 好比說bhp下跌8% s&p200漲了2% 也就是說價差有10% 這個時候可以做空高位的s&p 做多地位的bhp 但是 數量要一樣 好筆做多1w塊bhp 也要做空1w的s&p 因為bhp可以做的放大是3%(也就是330塊的保證金)因為是做多所以每天的利息基本是-2塊 s&p200可以做的放大是0.5%(60塊的保障金)做空所賺的利息基本是+2塊 所以每天利息的部分可以對沖掉 一旦bhp和s&p200的價差變小就開始賺錢 反之 繼續做多低位的bhp做空高位s&p200 這樣的做法一般來說沒有很大的風險 (唯一的風險就是 bhp大跌 which is unlikely) 但是缺點就是limited return 還有就是time issue 因為不知道多久價差能變到最小 如果最後他們之間的價差 是0% 你的回報就是 1w的 5% 如果bhp反超s&p200那當然更好(因為你賺了超過5%)
你可能看完會問,為什麼不單一的做一個品種,做一個方向。其實一個做多,一個做空的理由就是為了降低風險,因為大盤跌了個股也會跌,所以一邊賺了一邊賠,至於為什麼在大盤跟個股價差大的時候用這種套利方法是因為這2個品種總是會有價值相同的時候(如果你是在大盤股和指數價值相同的時候隨便的做多一個,做空另一個就是在賭博了,是不是?)。
希望我說的不是太難懂^_^
『陸』 股指期貨的價格與它實際的指數是否一樣
您好,關於您的補充問題:
理論上股指期貨的價格(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得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如果持有投資的期限不足一年,則相應的進行調整。
股指期貨的價格基本是圍繞現貨指數價格上下波動,如果無風險利率高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將高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指數出現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無風險利率小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低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相對與現貨指數出現貼水幅度越大。
但實際上,由於各成份股的股息和分配時間的不同,期現市場上交易制度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往往會偏離理論價格。
第二,關於到期價格的問題:
因為股指期貨價格是未來某一時間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股指期貨價格就會趨向於股指現貨交割價格。如果臨近合約到期時,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出現超過交易成本的價差時,交易者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無風險套利,使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漸趨一致。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歡迎和我聯系(個人資料中有QQ號碼),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柒』 股指期貨價格的與股指現貨價格的關系
假如在股指期貨合約成交後股票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並一直持續到交割月,股指期貨合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並且下降幅度至少和股指現貨價格的降幅一致。否則,即在股指現貨價格下降時,股指期貨價格雖然下降,但幅度小於股指現貨價格的降幅,那麼股指期現價差就會大於持有成本,套利者就會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同時在股指現貨市場上買入現貨股票並持有到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賣出,這種套利活動會持續到股指期貨價格隨現貨價格的下跌而下跌,降幅至少與股指現貨價格下降相同為止。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一般性結論:在正向市場上,如果股指現貨價格下降,股指期貨價格也下降,而且因為股指期貨價格原本比股指現貨價格高,所以降幅更大,直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收斂一致。同樣,在正向市場上,如果股票現貨價格上升,股指期貨價格也上升,但升幅小於現貨價格,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合二為一。
若股指現貨價格高於股指期貨價格,這時交割月份較近的合約價格高於交割月份較遠的合約價格。我們把這種市場稱作逆轉市場或反向市場。之所以出現這種市場是因為近期對股票現貨的需求非常迫切,遠大於近期供給量;同時預計將來股票現貨的供給會大幅度增加;總之,反向市場的出現是由於人們對股票現貨商品的需求過於迫切,股票現貨價格再高也在所不惜,從而造成股票現貨價格劇升。這種價格關系並非意味著持有現貨沒有持有成本的支出,只要持有現貨並儲存到未來某一時期,持有成本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在反向市場上,由於市場對現貨及近期期貨需求迫切,購買者願意承擔、吸收全部持有成本而已;在反向市場上,隨著時間的推進,股指現貨價格與股指期貨價格如同在正向市場上一樣,會逐步接近趨同,到交割月份收斂一致。
總之,因為股指期貨價格是未來某一時間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股指期貨價格就會趨向於股指現貨交割價格。如果臨近合約到期時,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出現超過交易成本的價差時,交易者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套利交易,使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漸趨一致。
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但在趨同之前,存在一個時間差。股票指數期貨與股指現貨價格的時間差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的變動在時間上不同步的現象。一般而言,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超前於股票現貨價格的變動。
出現這種現象有如下原因:
(1)小盤股的交易較小。
(2)現貨市場交易的高成本。
(3)較低的期貨保證金。
總之,除了期貨價格變動本身具有的超前性外,由期貨交易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所決定的期貨交易的充分性也是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時間差形成的原因。
『捌』 股指期貨價格低於理論價格是可以選擇做空組合里的股票
目前不能大規模的做空股票
就算融資融券也存在成本問題和標的證券的流動性問題
理論上講也是不成立的
單純的做空股票是不保險的
如果反彈了 可能期貨跟股票都漲但是期貨漲的快現貨漲的蠻價差同樣會縮小 最終期貨跟現貨價格同樣會趨於一致
現貨價格高 期貨價格低
價差大預計價差收斂的時候
可以做多期貨 做空現貨
當然市場繼續走熊 價差放大同樣會虧錢的
『玖』 股指期貨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對股票指數期貨進行理論上的定價,是投資者做出買入或賣出合約決策的重要依據。股指期貨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種證券的價格,而這種證券就是這上指數所涵蓋的股票所構成的投資組合。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價一樣,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在不同的條件下也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但是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變的,即由於市場套利活動的存在,期貨的真實價格應該與理論價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趨勢上是這產的。 為說明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原理,我們假設投資者既進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同時又進行股票現貨交易,並假定: (1)投資者首先構造出一個與股市指數完全一致的投資組合(即二者在組合比例、股指的「價值」與股票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資者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很方便地借款用於投資; (3)賣出一份股指期貨合約; (4)持有股票組合至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日,再將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於投資; (5)在股指期貨合約交割日立即全部賣出股票組合; (6)對股指期貨合約進行現金結算; (7)用賣出股票和平倉的期貨合約收入來償還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種股票市場指數為2669.8點,每個點「值」25美元,指數的面值為66745美元,股指期貨價格為2696點,股息的平均收益率為3.5%;2000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數期貨價格為2696點,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為2000年的3月19日,投資的持有期為143天,市場上借貸資金的利率為6%。再假設該指數在5個月期間內上升了,並且在3月19日收盤時收在2900點,即該指數上升了8.62%。這時,按照我們的假設,股票組合的價值也會上升同樣的幅度,達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貨交易的一般原理,這位投資者在指數期貨上的投資將會出現損失,因為市場指數從2696點的期貨價格上升至2900點的市場價格,上升了204點,則損失額是5100美元。 然而投資者還在現貨股票市場上進行了投資,由於股票價格的上升得到的凈收益為(72500-66745)=5755美元,在這期間獲得的股息收入大約為915.2美元,兩項收入合計6670.2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利率為6%的條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約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資期貨的損失5100美元,兩項合計6669美元。 在上述安全例中,簡單比較一下投資者的盈利和損失,就會發現無論是投資於股指期貨市場,還是投資於股票現貨市場,投資者都沒有獲得多少額外的收益。換句話說,在上述股指期貨價格下,投資者無風險套利不會成功,因此,這個價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貨合約價格。 由此可見,對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得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如果持有投資的期限不足一年,則相應的進行調整。 現在我們順過頭來,用剛才給出股票指數期貨價格公式計算在上例給定利率和股息率條件下的股指期貨價格: F=2669.8+×(6%-3.5%)×143/365=2695.95 同樣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公式給出的是在前面假設條件下的指數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在現實生活中要全部滿足上述假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為首先,在現實生活中再高明的投資者要想構造一個完全與股市指數結構一致的投資組合幾乎是不可能的,當證券市場規模越大時更是如此;其,在短期內進行股票現貨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較大;第三,由於各國市場交易機制存在著差異,如在我國目前就不允許賣空股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指數期貨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實際市場上是很難得到的,因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場在股息政策上(如發放股息的時機、方式等)都會不同,並且股票指數中的每隻股票發放股利的數量和時間也是不確定的,這必然影響到正確判定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 從國外股指期貨市場的實踐來看,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往往會偏離理論價格。當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大於理論股指期貨價格時,投資者可以通過買進股指所涉及的股票,並賣空股指期貨而牟利;反之,投資者可以通過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牟利。這種交易策略稱作指數套利(IndexArbitrage)。然而,在成離市場中,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和理論期貨價格的偏離,總處於一定的幅度內。例如,美國S&P500指數期貨的價格,通常位於其理論值的上下0.5%幅度內,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風險套利的情況。 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只要了解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指數、無風險利率、紅利率、到期前時間長短有關。股指期貨的價格基本是圍繞現貨指數價格上下波動,如果無風險利率高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將高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指數出現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無風險利率小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低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相對與現貨指數出現貼水幅度越大。以上所說的是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但實際上由於套利是有成本的,因此股指期貨的合理價格實際是圍繞股票指數現貨價格的一個區間。只有在價格落到區間以外時,才會引發套利。
『拾』 關於股指期貨的,股票價格指數不是反映市場所有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嗎那麼股指怎麼會有期貨啊
很多人認為股指期貨合約是與股票價格指數的衍生品,那麼也是一種投機工具,而且期貨是進行杠桿交易的,因此本很多投資者用來進行投機炒作之用途.
但是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設計的內在邏輯導致了股指期貨合約價格在接近合約到期日的時候一定要向股票指數回歸,因此二者相關性很強.同時期貨可以賣空(先賣後買,通過標價格的下跌來獲得盈利),因此除了投機屬性以外股指期貨還具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對沖風險.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套期保值.
因為現貨市場上我們不能直接買賣股票指數(如上證綜指),所以表面上看即使能夠進行套期保值,我們也只能對指數進行套期保值,那麼,對於股票和股票組合進行套期保值就需要利用貝塔系數調整策略作技術上的處理之後才可以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
簡言之,股指期貨合約因為和大盤指數具有較強的向慣性,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和約進行投機交易,在經過技術處理以後可以通過制定策略對我們的股票或者股票組合進行套期保值,此外還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合約價格和股票指數價格的不完全同步性進行相關的套利交易.
想怎麼用就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