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典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非典帶來的影響之一,是部分員工將因生病、被隔離等原因而無法正常上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部分受影響的勞動力所佔比例還很小,暫時不會對供給造成真正的壓力。
受非典疫情影響,所有人才集市一律停辦。在有形人才集市暫時隱退的情況下,網路招聘的情況到底如何呢?
另外,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提供的相關資料也表明:非典對中國產業的影響,視產業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影響以服務業為重,對製造業的影響最低。而中國大陸的產業結構仍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居於次要地位。因此,中國大陸受非典的影響將小於新加坡、泰國等服務業所佔比重較大的國家。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的相關研究也認為,受疫情影響的主要是第三產業,然而中國的第三產業目前仍然不是主導產業,其發展是比較平穩的,盡管會有所收縮,但幅度不會太大。而第二產業作為中國的主導產業,目前的發展勢頭依然很好,企業尚未因此停工放假,因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大。
2. 玻璃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玻璃的發現很偶然,是歐洲航海在沙灘邊生活做飯後,船員們發現有亮晶晶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最原始的玻璃了,由於它亮晶晶的很好看,所以船員們就把它拿去賣錢,也想找到製作的方法,最後發現離開沙灘不行(主要是二氧化硅)具體生產制備工藝可以網路,在此就不贅述了。玻璃對於我們生活改變還是很大的,覆銀以後可以當鏡子取代了銅鏡;替代紙用於窗戶由於透明性使室內採光好,且能欣賞室外的風景;玻璃用於裝飾、汽車擋風擋雨、電視屏幕、手機貼膜等等。現在很多研究使其多功能化,比如low-e玻璃(低輻射玻璃)使其阻擋紫外線節能,還有變色玻璃,具有良好裝飾效果還節能,玻璃的發現,使用,研究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3. 2003非典期間,哪些期貨品種受影響
這有很多的, 你可以在交易軟體就可以查看的啊
4. 非典的出現對電子商務有什麼影響發揮了什麼作用
「非典」與電子商務「此消彼長」,就在北京大部分行業經濟低糜的時候,有這么一個行業的老闆卻樂得合不攏嘴,這就是「電子商務」。
五一節前前後後,北京市街面上出現了少有的交通暢通無堵塞現象,人們放了假也被迫躲在家裡,老百姓恨不得把超市都搬回家,就連柴米油鹽都買一次用一星期。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當然少不了,一直不景氣的電子商務似乎就這么又火了起來。非典再一次掀起了網上購物的高潮,而電子商務最主要的升溫點還在於隔離措施帶來了國內外貿易困難,電子商務無疑是持續貿易進行的最有效的措施。有人說:電子商務在這個時期「崛起」發的是「國難財」。咱們暫且不管說這話的人是那一路的神仙,也不管電子商務發得是什麼財,在經濟大幅度下滑的時候能有一些賺錢的行業對北京市的經濟怎麼也是一個彌補。但是,現在我的疑問是:電子商務真的能夠「崛起」嗎?或許應該說是「曇花一現」更加准確一些吧。
沒有人能夠預測非典影響還將持續多久,電子商務的這個春天是由非典吹綠的,當這場「非典風」由大轉小,由小變無的時候,電子商務是不是又該換季了呢?電子商務的經營者看來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各各鉚足了勁兒,准備搭這班「非典順風車」能賺多少賺多少,至於這班車能讓他們搭多久,完全聽天由命,全憑「車速」和「慣性」了。
但願「曇花一現」能「現」得長一點吧。
「非典」與ERP、CRM不必緊張,雖說電子商務會是「曇花一現」,可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不但不會凋謝,而且會「常新常綠」。有人將CRM、ERP作為電子商務的延伸,將其也歸到了電子商務的范疇里,我認為電子商務重「商」,ERP、CRM重「管理」,兩大類相差甚遠,最好還是不要混淆為好。
為什麼CRM、ERP的效力更長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近幾年來,中國的CRM、ERP市場持續發展,中國的企業信息化正處在成長階段,它有著光明的前景。雖然在中國的信息化道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失敗的教訓,但實踐證明,它是一條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企業管理人士對信息化的評價仍然是信心多於失望,嘗試多於抗拒,就象五六年前中國對電腦辦公的普及一樣,雖然就當時的情形而言,對人員素質和設備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始終是不能逆轉的潮流和軌跡,經過了這個通向簡潔的繁瑣過程,就進入新的企業發展層面。
另外,企業信息化正在走網路化的道路,電子商務在非典時期的復興得益於它的網路功能,如果企業已經實施了信息化管理,那麼企業本身就具備了異地辦公的能力,即便是在非典時期不能到固定的辦公地點工作,工作也不會被耽誤,當然外貿業務也不例外。企業信息化的優勢在於超規范的管理和實時的信息交流,它的實施將帶來超強的工作效率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對非典的適應性只是信息化管理一個小優點,而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管理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算是暫時得益,也不能引領大局。而非典的降臨也許會給那些持續觀望信息化發展的企業家一些刺激,但願也能對發展緩慢的中國信息化進程帶來些許促進。
如果非典真的能夠給企業領導帶來一些刺激的話,那麼企業家們都會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價值。企業家在這個時候願意實施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有兩個:其一,利用網路化的管理解決異地辦公的問題;其二,企業家報有在非典之後也能提高企業整體管理能力,增加效益的願望。因而,企業家要求信息化產品能夠越快使用越好,這就要求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速度要快;再者,目前中國信息化管理尚不成熟,企業家對信息化仍持「試一試」的態度,加之非典突如其來,已經造成企業嚴重的損失,企業不太可能拿出過多的資金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設上,這就意味著信息化的低成本要求。
諸如、用友這樣的大企業的產品通常需要較長的建設時間,價格也比較高,不太適合當前的需要,倒是中小型的信息化廠商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安裝和實施,產品成本也不高,而相較而言,他們的產品功能在中國信息化發展階段也能夠滿足企業的需要,是合適的企業信息化產品。
中國信息化的道路曲折漫長,「非典」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中只是一個短短的小插曲,借著這支小插曲,希望能夠多少帶動中國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令中國的信息化管理早日上一個新的台階。 (來源:支點網)
5. 非典對經濟的影響
非典的危機比1998年大洪水和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因為它直接威脅到中國最大的都市圈:廣州,香港和北京,或許還有山西、內蒙古等地方。應全面反思非典瘟疫流行的深層次原因,全面估計其影響。要說非典對經濟的破壞性,旅遊業首當其沖。假設減少2000萬人外出旅遊,每人少消費1000元,就是200億元。旅遊行業消費乘數極高,在國際為7,即旅遊者每消費1元錢,可以帶動7元社會消費。在中國乘數為5左右,因此200億元旅遊收入的減少意味著1000億元消費需求的減少。其他方面如航空和會議經濟的損失類似於旅遊。既使醫葯和通訊收入大幅度增加,其總量和乘數效應卻遠低於旅遊和航空業。
6. 非典對中國的危害
小標題作文?先解釋下非典的危害:非典差點將中國毀了!記得當年非典時期,各地學校放假——學校教育幾近停滯;市民爭相購買板藍根,消毒液——一度引發群眾恐慌,通貨膨脹;娛樂,公共場所大多關閉或無人理睬——城市表相荒涼;最嚴重的是各大外資企業都有撤資傾向,幾近無人來華——經濟活動(國家命脈)嚴重受挫!
7. 影響玻璃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宏觀經濟波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已經完成了三輪周期運動。周期的波峰年是1978年、1984年、1992年和2007年;周期的波谷年是1981年、 1990年、1999年和2009年。
周期的平均長度是9-10年。在最近的一輪經濟周期中,2007年是波峰年,2008年和2009年是經濟周期的收 縮期。如果不發生突發重大事件,我國新一輪經濟擴張期也將長達7-8年。 宏觀經濟的周期循環與玻璃價格的上漲和下跌有直接的聯系。
產能增長
在好的形勢下,一些企業盲目投資擴張,隨後陷入低谷,產能過剩帶來行業風險。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我國浮法玻璃產能快速增長。初步預計2012 年約有15條生產線投產,新增產能約6300萬重量箱。玻璃具有連續不間斷生產的特徵,產能的穩定釋放,明顯超過了來自房地產、汽車、出口等下游市場需求 的增長。
下游需求的影響
玻璃及其加工製品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運輸、裝飾裝修、電子信息、太陽能利用及其他新興工業,其中70%左右的浮法玻璃用於建築和裝飾領域,汽車及新能源領域中玻璃的應用也在逐漸擴大,因此下游房地產行業、汽車以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變化對玻璃需求影響較大。
上游價格
原料價格上漲,支撐玻璃價格,效益下降;原料價格下跌,效益增加,使得價格有下探空間。 純鹼、煤炭、重油、天然氣、電等原料燃料價格上漲以及人員工資等財務成本增加,導致玻璃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這將影響玻璃的價格
區域分布特點
a)近年來生產線建設由集中走向分化;
b)受到淘汰落後產能因素影響華北地區產能增加較快;
c)東北、西北地區產能相對穩定;
d)受運輸成本影響,長途運輸的產品日趨減少。
8. 分析「非典」對電子商務產生了哪些影響
「非典加速了傳統交易方式的改變」,杭州中化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德良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感言,他認為,盡管「非典」不可避免為企業帶來損失,但「非典」因素的影響,也讓商業機會信息數增長了3-5倍。企業若能突破傳統經營方式,仍然能夠獲得商機。
同時,在企業經營受「非典」制約下,企業尋求的在虛擬世界經營方式,不受時空限制、毋需人員接觸,同時趁機發展網上交易和電子商務,對企業是一種新的機遇。於是,有人提出,一度冷落的電子商務時代會因「非典」疫情的威脅而提前到來。

回顧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可謂歷盡坎坷。1999年底,正是互聯網高潮來臨的時候,國內誕生了370多家從事B2C的網路公司,到2000年,變成了700家,但隨著納指下挫。
2001年,人們還有印象的只剩下三四家。隨後電子商務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冰河時期」。誰都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能讓電子商務重放異彩,把網上交易的種種好處適時放大。
9. 發生大的疫情會怎樣影響股票期貨市場走勢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