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❶ 期貨市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貨交易最早產生於美國,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開始。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
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
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1)期貨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擴展閱讀:
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徵: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期貨市場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
2、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貨市場的風險與股票現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
3、風險的可控性
盡管期貨市場風險較大,但卻是可以控制的。
❷ 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或建議
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現狀有其特殊性,但從期貨功能發揮要求及未來發展要求來上,存在的問題顯而易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交易品種數量少
三家交易所保留的上市品種12個,掛牌交易的僅有銅、鋁、天然膠、小麥、綠豆、大豆、豆粕等7個品種。這種狀況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符,嚴重影響了期貨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並成為制約期貨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交易規模偏小
受清理整頓及相關入市資金限制、市場主體入市限制等政策影響,期貨市場規模曾不斷萎縮,2000年三家交易所總交易額為1.6萬億。盡管近兩年出現恢復性增長,市場規模小給人以小行業的印象沒有根本改變。
(三)市場流動性弱
除少數幾個掛牌交易品種市場流動性較好外,其它一些掛牌交易品種流動性差,存在或者投機性不足或者套保力量不足等問題,影響了它們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基本功能的發揮。
❸ 現在期貨市場上!上市產品分別的最小交易量是多少
交易所 交易品種 代碼 單位 最小變動波動 漲跌停板上
(噸/手)(元/噸)
交所 銅 CU 5 10 前結算價±6%
鋁 AL 5 5 前結算價±6%
鋅 ZN 5 5 前結算價±6%
鉛 PB 25 5 前結算價±6%
天然橡膠 RU 5 5 前結算價±6%
黃金 AU 1千克/手 0.01 前結算價±6%
螺紋鋼 RB 10 1 前結算價±6%
線材 WR 10 1 前結算價±6%
燃料油 FU 50 1 前結算價±6%
大連交所 黃大豆一號 A 10 1 前結算價±5%
黃大豆二號 B 10 1 前結算價±5%
豆粕 M 10 1 前結算價±5%
豆油 Y 10 2 前結算價±5%
玉米 C 10 1 前結算價±5%
棕櫚油 P 10 2 前結算價±5%
聚氯乙烯 V 5 5 前結算價±5%
LLDPE L 5 5 前結算價±5%
焦炭 J 100 1 前結算價±6%
鄭州 白糖 SR 10 1 前結算價±7%
棉花 CF 5 5 前結算價±7%
強麥 WS 10 1 前結算價±6%
硬麥 WT 10 1 前結算價±6%
PTA TA 5 2 前結算價±6%
菜籽油 RO 5 2 前結算價±6%
早秈稻 ER 10 1 前結算價±7%
中金所 滬深300 IF 300 0.2 前結算價±10%
❹ 國際期貨和外匯相比哪個更好賺錢期貨與外匯哪個風險大
外匯
外匯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日交易量達5.3萬億美元,它囊括了全球所有貨幣的交易。外匯市場沒有中央交易所,所有的交易都是在「場外」進行。
外匯市場一周7天都處於運轉中。當一個國家所在時區交易結束時,地球另一邊可能才開市。比如,澳大利亞悉尼在美國東部時間(EST)下午時間5:00開市,日本東京在EST下午時間7:00開市,英國倫敦在EST凌晨時間3:00開市,美國紐約則在EST上午時間8:00開市。而紐約市場閉市的時間又銜接悉尼開市時間。因此說,外匯交易者隨時都能進行交易。
外匯交易對執行速度的要求很高,而且交易可以即時進行。也因此,交易者可以根據市場的行情變化隨時調整交易,你獲得的報價都是根據即時市場行情來決定的。
外匯交易沒有最低傭金。交易者通常只需支付點差費用。目前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大多數經紀商都能提供相當低的點差。
期貨
期貨合約是金融合約的一種。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交割某種商品,買方買入一種期貨合約,意味著他同意將來以固定的價格買入一種商品,而賣方必須以約定的價格賣出這種商品。交割日期可以是一周、一個月、一季度甚至一年。期貨市場的交易者也可以進行雙向交易。
與外匯市場相比,期貨市場的規模要小得多,日均交易量約500億美元左右。因此,期貨市場的流動性相比外匯市場也要小得多,盡管如此,這部分流動性已經能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需求。
與外匯不同的是,期貨交易必須在交易所進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期貨合約交易量最大。除此之外,洲際交易所(ICE)和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也是交易量相當龐大的交易所。
期貨交易的交割價是無法確定的。期貨交易通常不會立刻進行,因此交易者很難確切知道自己能夠買入或者賣出多少商品。
期貨交易不僅需要支付點差,而且還要支付傭金費、結算及兌換費用等。這些費用能夠迅速累積,最終消耗交易者的盈利。
❺ 期貨市場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期貨市場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意義主要有利於促進我國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加速商品流通,促進信用體系建設。具體分為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上的意義,如下:
1、對我國宏觀經濟上的意義有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參考依據;促進該國經濟的國際化發展;有助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2、對我國微觀經濟上的意義有形成公正價格;對交易提供基準價格;提供經濟的先行指標;迴避價格波動而帶來的商業風險;降低流通費用,穩定產銷關系;吸引投機資本;資源合理配置機能;達到鎖定生產成本、穩定生產經營利潤的目的。
(5)期貨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擴展閱讀:
期貨市場的組織結構
期貨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所;期貨經紀公司;期貨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
1、期貨交易所
期貨交易所是為期貨交易提供場所、設施、服務和交易規則的非盈利機構。交易所一般採用會員制。交易所的入會條件是很嚴格的,各交易所都有具體規定。
2、期貨結算所
當今各國期貨結算所的組成形式大體有三種:結算所隸屬於交易所,交易所的會員也是結算會員;結算所隸屬於交易所,但交易所的會員只有一部分財力雄厚者才成為結算會員;結算所獨立於交易所之外,成為完全獨立的結算所。
3、期貨經紀公司
期貨經紀公司(或稱經紀所)是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並提供有關期貨交易服務的企業法人。在代理客戶期貨交易時,收取一定的傭金。作為期貨交易活動的中介組織,在期貨市場構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期貨交易者
根據參與期貨期交易的目的劃分。基本上分為兩種人:即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
❻ 為什麼期貨合約對應的現貨市場要具有一定的規模
你好,商品期貨的另一個名字叫大宗商品期貨交易。
一般期貨的品種都是工業用品或者民用用品,用量比較大的才行。期貨金融衍生品就是為了防止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暴跌影響生產。期貨和現貨價格能進行對沖,所以現貨市場要有一定的規模,如果現貨規模太小那就不行了,沒有這個意義了。
❼ 為什麼期貨市場和債券市場有那麼多的跳空呀,股票和外匯市場則相對較少
流動性不足鬧的,不是想賣的時候賣出去,就是想買的時候買不進去,你可以看看股票換手率低迷的時候那走勢也是常橫著,要麼跳空,跳多的
❽ 期貨市場的成交量「大」和「小」意味著什麼
期貨里,你要觀察的還有持倉量,成交量,價格的三者變動關系。
分了四種可明確的情況:
1 成交量上升(表明成交活躍) 持倉量上升(表明資金入場積極)價格向上推動(表明多頭積極開倉,推動價格上漲)可做多
2 成交量萎縮 持倉量下降(表明資金出場) 若此時價格下跌(表明多方積極平倉離場)可做空
3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也上升 價格下跌 (表明空頭開倉積極)可做空
4 成交量下降 持倉量也下降 價格上升 (表明空頭積極平倉)可做多
還有兩種待觀察的狀況,此兩種狀況需要結合圖形分析:
a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下降 價格上升 圖形如在底部(說明空方主要平倉,多方觀望為宜)如果圖形處在頂部(依然說明空方在平倉,大漲前夕)
b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下降 價格下降 此時多方平倉主動,如果有資金入場,持倉量上升,價格可反彈。
前四種情況最可靠。後兩種不是非常確定。
❾ 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和解決對策
哈,是寫論文用吧,這種題目你怎麼能指望在這里得到詳細答案。
大體給你一個思路吧: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期貨公司規模普遍偏小,業務單一,服務結構雷同。
以日本為例,期貨經紀數量嚴格控制,形成良性競爭,產生規模化相應,而諸多國內期貨公司的存在導致中國期貨在國際話語權的不足
國外期貨經紀大多採用多層次多樣化結構,也就是分工細化,發達國家期貨市場已經形成豐富的三級監管體系,而在國內目前實質上是證監會的一級監理
業務上中國期貨業務單一,禁止自營,國外期貨公司大多是全能型金融公司,包括經紀,結算,基金管理,顧問,場內交易等,這導致國內期貨公司收入來源窄小,不利於快速發展
大致先這些吧,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❿ 如何正確看待與對待期貨場外市場
發展場外市場的必要性
首先,期貨場內市場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不匹配。近年來,隨著期貨產品體系的豐富和完善,我國期貨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但與發達成熟市場相比,我國期貨市場發展仍相對滯後。例如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的面不廣,眾多企業還沒有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這主要是因為衍生品市場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在當前場內市場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並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下,規范發展場外衍生品市場,將利於市場價格指引體系及價格避險體系的完備。
第二,有利於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場外市場的蓬勃發展,通常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對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急劇增長,場內衍生品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二是場外交易具有較為寬松的法律監管環境,交易方式靈活,成本低。目前我國期貨品種並不完善,市場主體參與程度不充分,而失衡的投資者結構也制約著市場功能充分發揮。發展場外衍生品市場,可拓展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更好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第三,場外市場空白被不法機構佔領,部分地區的地方交易平台缺失有效監管,對整體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由於缺乏有效監管,部分地方交易平台與市場 三公 原則相背馳,淪為投機聚集地,既不利於實現價格引導與風險管理,也對我國整體市場的建設產生負面影響。
第四,金融市場創新發展的客觀需要,解決期貨市場 小行業、大市場 的困局。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成交規模不斷創出新高,而同期全國期貨公司凈利潤總額並未有效增長,甚至不漲反跌。期貨公司創新業務陸續開閘,但業務結構依然單一。OTC市場是對衍生品市場體系的補充和完善,與國內現有的期貨、證券市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和配合。加快發展多層次期貨市場,將利於解決期貨市場 小行業、大市場 的困局。
第五,建設陽光化的場外市場,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我國衍生品市場,存在 管制嚴格,但監管仍有不足 的情況,建設陽光化的場外市場可與期貨交易所市場形成互補。
如何發展多層次的期貨市場
根據產品形態,金融衍生品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掉期、期權等類型。這些衍生品根據交易場所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場內市場(交易所市場,ETD)和場外市場(櫃台交易市場,OTC)。
場外市場可選擇的市場組織形式,主要有四種:
一是交易所下設。對於某些場外衍生品的組織形式,可借鑒股票市場主板和中小板、創業板的做法,在現有交易所下設立板塊,運行獨立、代碼獨立、監察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