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玉米期貨價格
1. 為什麼玉米期貨價格在漲現貨就不漲那
首先來說下目前玉米期貨漲的原因
1受最近美盤玉米期貨大漲,帶動國內的多頭投機性增加。
2美盤的上漲一部分是由於受歐洲及美國炎熱乾燥的天氣擔憂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受美盤小麥期貨上漲的推動。
國內的玉米期貨具有一定的投機性,不過目前的價位已經處於歷史相對高位。
國內主力借美盤上漲拉高期貨,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續性。
1玉米遠月1101合約下個產季 目前預期是基本可以達到國內的供需平衡,沒有減產的預期,也就沒有大幅上漲的基本面。
2國家的調控政策,玉米作為一個基本的農作物,也不可能讓你瘋炒。
3期貨反映的是對價格的預期,現貨主要考慮銷售,目前現貨的利潤已經處於歷史相對高位。高位接盤的人少,也就是說即使提高價格,也是有價無市。
4 進口的壓力,國家可以利用進口來調控國內價格,也是一些炒家有所忌憚。
2. 玉米期貨歷史價格走勢
上漲
3. 玉米期貨歷史最低價
2004年10月8日,最低價為1116,但此價格不太具備參考價值,因為那個時候預玉米期貨才上市幾天
4. 為了國內玉米期貨價格走在歷史高位,而cbot玉米卻處於歷史地位
玉米是一個我國相對來說自給自足的品種 主要是我國自產自銷,可是, 面對國外對國內農產品的不斷入駐, 國內的玉米很有可能以後跟著國外的盤子走了。
5. 請問期貨玉米的歷史最高行情是多少
大連期貨交易所玉米合約曾於2008年7月11日上摸至歷史最高價2050元/噸
6. 玉米期貨的交易手續費是怎麼收的
玉米期貨的交易費用為交易所按照固定每手2元收取,不同期貨公司在這個基礎上額外增加不等金額。一般均為4元左右。
一、玉米期貨的手續費計算公式:期貨公司收取客戶的手續費 = 交易所費 + 期貨公司傭金
二、玉米期貨的含義
1、玉米與豆粕是重要的飼料原料,其中玉米在配合飼料中所佔比重可達到60%左右,其價格波動對於飼料企業影響很大。
2、運用玉米期貨,可以有效利用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功能來引導玉米產地的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3、還能吸引社會游資分擔產業風險,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對於提高我國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玉米供求預測分析
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有玉米播種面積、技術應用、產業政策、市場價格等;影響玉米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數量、飼料需求、市場價格、工業發展等。
通過兩方面的因素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我國玉米仍保持基本自給。我國的能源、技術、生產能力可以保證玉米的基本自給,不會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玉米進口國。
2)供給不足將是長期趨勢,這是由我國人口與經濟增長的基本發展狀況及供給能力提高的限制共同決定的。
3)我國玉米價格將進一步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與國際市場價差逐漸縮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四、期貨價
1、概述
價格發現是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在此通過分析我國玉米期貨與現貨價格之間、我國玉米期貨與CBOT玉米期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來考察我國玉米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發揮。
2、玉米期貨的選取
玉米期貨合約都有到期日,價格不是長期連續的。為了克服期貨價格的不連續性,在此選取玉米期貨主力合約的連續月價進行分析,可以反映出這一期間我國玉米期貨價格的走勢。在國際市場中,CBOT是世界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在國際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依同樣的方法選取CBOT玉米期貨價格進行分析更具有代表性。
3、現貨價格的選取
與期貨價格選取時間相對應,現貨價格選取每月末現貨市場中大連港二等黃玉米的平艙價、吉林(長春)二等黃玉米的出庫價。
4、期貨與現貨價格
對玉米現貨與期貨價格作比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保持著一致的變動趨勢,現貨價格的增減幅度小於期貨價格的變動幅度。經過相關性檢驗,大連港現貨與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4,長春現貨與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1,前者相關性更強,在同一時點價差更小。相關性分析可得出玉米期貨市場運行效率較高,能夠充分發揮其價格發現功能。
5、期貨分析
大連與CBOT的玉米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3,相關性較高。可見,我國玉米期貨市場與世界發達期貨市場相比較,市場功能發揮比較充分,實現了與國際市場接軌。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我國玉米期貨品種不僅實現了與現貨市場的聯動,而且與國際主流市場高度相關。玉米期貨交易不僅使現貨市場融入了未來因素,也給國內市場融入國際因素。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品種價格發現功能有效,為玉米期現貨市場交易各方提供了有效的避險工具。
五、合約規則
1、國家標准變臉
2009年3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新的《玉米》(GB 1353-2009)和《大豆》(GB 1352-2009)等國家標准,新標准已於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大豆標准中,主要修改項目有11項,玉米標准7項。在新的大豆國家標准中,對原標准適用范圍進行了修訂,調整不完善粒分類和歸屬,對大豆分類進行了修改;對質量指標進行了修訂,提出了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的質量指標,增加了判定規則標簽要求等;新標准以完整粒率作為定等指標,雜質、水分、色澤氣味為限制指標。大豆異色粒指標調整為類別控制指標,即類別控制指標為≥95%。
在新的玉米國家標准中,主要調整了等級級數、修改了容重測定方法,增加了水分大於18%的玉米容重測定等方法,調整了不完善粒指標,增加了檢驗規則和標簽標識要求等。新國標依然以容重作為定等指標,不完善粒、雜質、水分、色澤氣味為限制指標。互混指標沒有改變,但調整為類別指標,即類別控制指標為大於等於95%。
2、系統修改合約相關規則
由於新國家標准相關條款為強制執行內容,故現行的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玉米期貨合約質量標准等規則需要進行相應修改,從而響應政策要求,與新國標相銜接。從這次修改可以看出,新的合約相關規則在執行國家新標准同時兼顧對原期貨合約相關規則的繼承,考慮了現貨貿易和行業慣例,擴大了商品可供交割量,利於促進市場功能的發揮。
本次國家新國標及新期貨合約從形式上看修改較大,但對市場的實質影響都不大。如現行的期貨合約質量標准與新國標並沒有沖突,大豆新老國標定等指標「純糧率」與「完整粒率」指標可以通過公式相互轉換,玉米新老國標定等指標「容重」的測定也可按相應數值進行換算,其換算出來的部分商品在級別上雖有差異,但在期貨交割時升貼水標准與原合約規則升貼水標准基本相當。同時,為保持市場的穩定性和價格的連續性,修改後的合約質量標准自新掛牌合約開始執行,已掛牌合約仍舊執行原規則,符合「老糧老辦法,新糧新辦法」的行業通行做法,避免了因合約規則的修改而給市場帶來震動。鑒於包裝物標簽標識為新國標強制執行標准,故與現貨商品流通相統一,新注冊的標准倉單自2009年9月1日新國標生效時執行。
7. 玉米價格創歷史新高,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玉米價格創歷史新高,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我認為有這些:
1、多次的自然災害,比如台風等,造成了玉米收獲期延遲,無法及時的上市,造成市場的斷供;
2、玉米現在的收割成本比較高,花的費用大,所以企業提升了玉米出售的成本,造成了價格的上漲;
3、現在市面上對於玉米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就算提升了玉米的價格也有企業花錢收購;
4、還有一點就是要說道期貨價格,資本炒作造成了玉米價格持續升高。
玉米價格持續升溫一定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們國家也算是玉米生產的大國了。主要是玉米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家禽家畜的飼料需求量很大。供需關系,有需求哪怕價格高他也能賣掉。
玉米價格的不斷上漲不是單純一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玉米在我們國家來說種植面相對還不夠廣,還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供求關系才是是玉米上漲的主要原因。玉米的價格基本來說還是漲了不少,希望明年可以多種植一些玉米,讓玉米的價格也稍微降降溫。
8. 我們的玉米能賣到多少錢以後玉米還能漲錢嗎
多位玉米深加工企業負責人這樣說,政策托高玉米價格,造成企業原料成本提高,導致企業產品沒有競爭力,生產有了虧損,國家就應該補貼。而最終實踐中形成這樣一個現象:保護農民利益——提高玉米價格——給深加工企業補貼,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玉米價格嚴重脫離市場,而玉米深加工企業也必須依賴政策補貼才能生存。
「國家應該採取措施讓生產歸生產,市場歸市場,更注重發揮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生產、調節供求。」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處長宋海河表示。
「農產品和玉米深加工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補貼依賴症』,必須實施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破解玉米及部分農產品的兩難局面。」劉笑然說。由於國家庫存高,用糧企業依賴性增強,原來飼料企業庫存保持3至4個月,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保持5至6個月,而現在加工用量狀態被打破,飼料企業隨買隨加,貿易企業紛紛退市,不再存糧,深加工企業也僅有一周的加工量。
據中新網報道,全國秋收已近收官。作為秋收主要作物,今年玉米的產量將再度提升,但迎來豐收的主產區農戶們卻高興不起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河北、吉林等省采訪獲悉,目前玉米收購價格明顯低於往年,嚴重挫傷糧農種糧積極性,甚至有土地流轉種糧大戶開始毀約棄租。同時,玉米庫存持續高企,不斷蠶食深加工行業的利潤。多位專家指出,玉米等幾大主糧目前在價格形成機制上存在諸多積弊,需要加速完善和改革當前的臨儲政策,用市場之手來解決問題。
玉米量增價跌傷農心
「現在價格太低了,想等一等再賣。」河北省成安縣辛義鄉東霍村農戶李慶說,今年玉米價格太低,壓縮了他大部分的利潤,「賠本倒是賠不了,但是利潤沒了。」
眼下河北的秋糧大部分收獲完畢,秋種工作正有序進行。記者在河北采訪了解到,農戶反映今年玉米長勢良好,產量穩中有升,但價格卻節節走低。以新玉米為例,價格從剛上市的1.1元/斤左右已經下降到目前的0.8元/斤左右,價格明顯低於往年,也低於農民預期,農戶出現惜售情況。基層農戶還反映,種糧比較效益本來就低,又遇今年糧價大跌,農戶利益受損嚴重。這導致種糧大戶不得不調整種植結構,縮減種植面積,種糧積極性降到冰點。
還有一些種糧大戶說,玉米價格低迷,但是並沒有企業趁機收購。因為在企業看來,玉米價格還將繼續走低,目前有價無市,買的不願買,賣的不願賣。
邯鄲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稱,按照目前的價格行情,農戶一畝地一年純收入在300元,大戶由於存在規模效應,收入在500元至600元,種糧比較效益本來就低,今年低迷的玉米價格還將導致農民收入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遭到打壓。
對於後市價格,多位種糧大戶表示不樂觀,價格有可能持續偏弱,種糧大戶有減少大田作物種植面積的打算。
邯鄲種糧大戶李波流轉土地5000畝,他說,今年玉米價格偏低,刨除各種成本,僅僅保本,本來有擴大流轉土地面積的打算,面對現在的價格行情,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此外,為維持運轉,他打算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目前流轉的土地中有百分之二十種植蔬菜,明年打算將這一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業內人士分析稱,由於流轉大戶種植成本居高不下,每年的租金壓力普遍較大,加之缺少貸款抵押物,目前大戶的資金鏈普遍吃緊,已經出現毀約棄租現象。普通農戶看到種糧效益低,更不願意種地,農民不收種,大戶退租退不了。
成安縣農業局副局長張書廷說,今年玉米價格如此低,近年來少見,種糧比較效益本來就低,又遇糧賤傷農年景,各方需要慎重考慮如何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政策性糧食大量積壓倉庫爆滿
此前國家發改委、糧食局、財政部、農發行聯合發文,公布本年度玉米收儲價格。其中掛牌收購價1元/市斤,比去年平均價1.12元/市斤下降10.7%,這一決定的宣布導致玉米期貨市場價格也應聲而落。
據悉,從2008年開始,國家在東北地區推行玉米臨時儲備政策。在當年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臨儲政策對於保護農民種植積極性,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由於過去我國臨儲玉米價格只漲不跌,該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愈顯著,糧食庫存問題逐漸激化。
據測算,截至目前我國臨儲玉米結餘量在1.5億噸水平,由於大豆、棉花、雜糧等種植區域向玉米轉移愈發明顯,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我國新季玉米產量有望達到2.32億噸,再創歷史新高。而國家交易中心今年拍賣情況顯示,本年度至今累計拍賣成交玉米量僅為586萬噸,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000萬至3000萬噸規模。
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處長宋海河告訴記者,目前分公司轄區各種性質糧食嚴重超負荷。「泄庫泄不下去,深加工能力嚴重開工不足,飼料用糧也大幅減少,再加上低成本的替代品增多,造成糧食庫存主要是玉米的倉庫爆滿。」
據了解,雖然今年吉林省出台了針對糧食加工企業的扶持補貼政策(企業每加工一噸玉米中央財政補貼100元/噸,地方財政再補貼50元/噸),但由於價差遠遠超過補貼幅度,政策成效不明顯,競價拍賣成交量低,市場購買力嚴重不足。
自5月上旬開始,國家已經連續12周向吉林省投放臨儲玉米拍賣指標,雖然今年國家將臨儲拍賣時間較上年提前近兩周左右,但總成交量僅為135.44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75%以上。「成交量低直接反映出當前市場需求疲軟,享受補貼後的企業仍然虧損,很難有拍賣的興趣。」中國糧食協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說。
從吉林省情況看,飼料、深加工企業嚴重虧損,酒精加工企業虧損600元至800元/噸,澱粉加工企業虧損100元至300元/噸,多數企業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不僅消費不足,今年以來國家一直沒有安排跨省移庫,導致騰倉倒庫一直沒有渠道,出現了庫存爆滿,銷不動、調不出、儲不下現象。「估計今年玉米產量至少3000萬噸,目前分公司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已經沒有空餘倉容,加上租庫收購人員有限、委託收購風險隱患多,大量積壓的糧食將出現管不了、管不好的問題。」宋海河說。
宋海河告訴記者,目前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庫存量大,點多面廣,有2430萬噸糧食露天儲存,露天貨位多達4萬余個,特別是有的庫點利用非標准倉儲糧,缺少機械通風、電子檢溫等功能,缺乏儲糧經驗,極易出現糧堆發熱、結露、生蟲、生霉甚至壞糧情況,還有的企業消防、防雷設施不符合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生產隱患。
9. 玉米期貨交易時間玉米連續是什麼意思
玉米期貨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其中10:15--10:30為交易所中間休息 ,下午13:30--15:00。
期貨連續是合約中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的K線連成的,也就是說哪個合約的成交量最大,期貨連續上的K線就是這個合約的K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