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期貨價格走勢
1. 請問 粳稻期貨的 粳稻1411和粳稻1501是什麼意思 是代碼還是品種
1411 1501 都是合約到期日。期貨合約以到期日對合約標注,即合約代碼。1411表示該合約會在14年11月下線,之後下線就不能交易,屆時會有新的月份的合約上線。一般的個人期貨投資者必須在14年10月,即離到期提前一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前保證該合約沒有持倉,只有企業法人交易者才能進入最後交易月。
1501原理同理。
2. 為什麼粳稻的行情這么妖
粳稻期貨這種行情主要是交易不活躍導致的。
3. 稻米的價格
2011年12月28日黑龍江地區稻米行情價格
目前,東北及江浙地區粳稻價格大多維持穩定,江蘇局部地區略漲,市場購銷趨向活躍,收購主體仍以糧庫及大型米廠為主。其中,東北地區圓粒粳稻根據出米率不同進廠價在1.35~1.38元/斤,超級稻進廠價在1.43~1.52元/斤。江浙地區普通粳稻進廠價在1.38~1.4元/斤;粳米價格整體高位穩定,東北地區圓米出廠價在2.02~2.08元/斤,長粒大米廠家價2.18~2.2元/斤。江浙地區粳米出廠價在1.88~1.90元/斤;南方地區秈稻價格始終保持高位穩定,當地糧庫逐漸退出收購市場。今日,部分地區稻穀及其產品行情價格(元/斤):
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圓粒粳稻收購價1.36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中長粒粳稻收購價1.42~1.43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長粒稻穀收購價1.47~1.48元/斤(水分16%,出米率67%),圓粒米出廠價2.00元/斤,中長粒米出廠價2.15元/斤,長粒米出廠價2.25元/斤,油糠出廠價0.76元/斤。
黑龍江虎林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出米率64%-66%長粒粳稻收購價1.42~1.44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價2.15~2.20元/斤,出米率64%-67%的圓粒粳稻廠家收購1.30~1.38元/斤,圓粒大米出廠價2.00~2.07元/斤。
黑龍江樺南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出米率在64%~67%長粒粳稻收購價1.41~1.46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價2.15~.20元/斤,出米率64%~66%圓粒粳稻收購價1.30~1.34元/斤,圓粒大米出廠價1.99~2.03元/斤。
黑龍江牡丹江大米加工企業出米率在64%~67%長粒粳稻收購價1.42~1.47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價2.15~2.20元/斤,出米率在64%-67%左右圓粒粳稻收購價1.31~1.36元/斤,圓粒大米出廠價2.00~2.05元/斤。
2011年12月28日江蘇地區稻米行情價格
江蘇興化地區晚粳稻廠家收購價1.36~1.45元/斤,大米出廠價1.92元/斤。
江蘇句容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優質粳稻穀到廠價1.42~1.43元/斤(水分16.5-18%,出米率70%),粳米出廠價1.96~1.98元/斤,油糠出廠價0.81元/斤。
江蘇連雲港地區貿易商粳稻收購價1.38~1.39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
28日,鄭州早秈稻期貨1205合約開盤2500元/噸,截至1130,中午收盤2497元/噸,下跌5元/噸,1209合約開盤2578元/噸,收盤2575元/噸,持平。
2011年12月28日吉遼局部地區稻米行情
吉林德惠地區大米加工企業超級稻收購價1.46~1.47元/斤(水分16%,出米率67~70%),跌1分/斤,超級米出廠價2.16元/斤,跌2分/斤。
遼寧營口大石橋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圓粒粳稻到廠價1.45~1.46元/斤(水分15%,出米率68%),圓粒米出廠價2.08~2.10元/斤,油糠出廠價0.83~0.84元/斤。
2011年12月28日皖贛地區稻米行情價格
江西撫州宜黃地區大米加工企業中秈稻到廠1.30元/斤(水分15%,出米率60%),中秈米出廠價1.90元/斤,出貨遲緩。
安徽淮南市場,普通稻穀收購價1.34元/斤,優質晚秈稻收購價1.38元/斤,普通晚秈米批發價2.10元/斤,優質晚秈米批發價2.34元/斤。
安徽宣城市場上普通雜交稻收購價1.32元/斤,優質雜交稻收購價1.42元/斤,普通雜交米批發1.90元/斤,優質雜交米批發2.10元/斤。
綜述:
黑龍江粳稻米價仍將平穩運行
上周(12月19日~23日),黑龍江哈爾濱地區普通圓粒稻穀收購價格為2800~2840元/噸,出米率66%以上、含水16%左右的長粒稻穀收購價格為2980~3060元/噸;齊齊哈爾地區普通圓粒稻穀收購價格為2760~2800元/噸,牡丹江地區為2740~27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
目前,東北米相對於蘇皖粳米和南方秈米缺乏競爭優勢,引致南方銷區零售環節東北米銷售緩慢,且當前鐵路運力持續緊張,除去高昂運費外,還需支付2000~5000元不等的請車費,東北米的銷售仍不理想,限制了部分加工企業的采購意願,預計當前銷區需求萎縮與運力緊張仍將對大米外銷帶來不利影響,加工企業壓價收購稻穀的心理也將顯現。
監測顯示,截至12月中旬,黑龍江省各類主體收購稻穀400餘萬噸,占當年總產30%左右,落後於去年同期100餘萬噸水平,今年總產可達1700餘萬噸。預計隨著元旦、春節日趨臨近,大米市場需求擴大的趨勢增強,各糧食經銷商要貨主動性加強,尤其是對優質稻米的需求將會增大,促使一些地區稻米市場購銷量增加,帶動優質稻米有小幅上揚的可能,但稻米市場價格總體平穩運行。
上周,江蘇北部徐州地區新粳稻收購價格為2740~2820元/噸,中部泰州地區為2780~2840元/噸,南部常州地區為2800~2880元/噸;安徽中東部蕪湖地區新粳稻收購價格為2800元/噸左右,均與前一周持平。
秈稻市場價格波動空間有限
12月份,我國秈稻市場價格呈現穩定態勢。其中,江西撫州市場普通中秈稻收購價格為2640元/噸左右,優質稻「黃華占」收購價為2840元/噸,較11月份上漲40元/噸;南昌地區新季中稻收購價為2620元/噸,上漲20元/噸。湖南長沙市場早秈稻收購價為2520元/噸,較11月底上漲20元/噸;普通晚秈稻收購均價為2600元/噸,持平;高檔優質晚秈稻收購均價為3000元/噸,上漲40元/噸。
監測顯示,由於銷區市場對秈稻的需求較好,且「雙節」日益臨近,拉動了產區原糧的售價,農民售糧較為積極。隨著糧庫補庫任務陸續完成,市場上常規稻余糧減少,價格已基本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空間。且優質稻品種受國家政策扶持,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產量加大,市場供大於需,價格也存在下行的可能性。
目前,我國大米已進入傳統銷售旺季,需求將有所增加,銷售進度隨之加快,米價在需求推動下或將有小幅上漲的可能。秈稻經過階段性的調整,上下浮動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
節日臨近銷區大米購銷趨活
上周(12月19日~23日),國內重點銷區市場大米價格總體保持穩定,局部地區蘇皖粳米價格受節日需求拉動有所回升。監測顯示,銷區經銷商的備貨量已開始逐漸增加,市場購銷也較前期活躍。其中,北京市場東北圓粒大米批發價為4240~4340元/噸,長粒大米在4620元/噸左右,均與前一周持平。上海市場優質江蘇粳米批發價格為4300~4400元/噸,優質東北米為4540~4660元/噸,普通江蘇粳米為4040~4120元/噸,安徽粳米為4020~4100元/噸,均與前一周基本持平。
杭州市場黑龍江產長粒大米批發價格在5100元/噸左右,黑龍江產圓粒大米在4640元/噸左右,江蘇產粳米為4240元/噸,安徽產粳米為4060元/噸,安徽產晚秈米為3820~386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福州市場普通江蘇粳米批發價格為4360元/噸,普通東北米為4660元/噸,普通晚秈米為3900~39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廣州市場東北米批發價格為4380元/噸左右,普通晚秈米為3920~4020元/噸,普通早秈米為3820~38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
期市方面:鄭州早秈稻期貨午盤動態
28日,鄭州早秈稻期貨1205合約開盤2500元/噸,截至1130,中午收盤2497元/噸,下跌5元/噸,1209合約開盤2578元/噸,收盤2575元/噸,持平。
4. 糧食價格將如何
專訪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 糧食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價格大漲 糧食供需基本平穩庫存比較充裕 當前糧食宏調重點是「保供穩價」 徐淑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0年11月19日 第 05 版) 在國際糧價變動較大的情況下,秋糧是否會出現價格大起大落?在國內糧食市場出現價格波動時,宏觀調控部門如何應對?期貨市場在穩定糧價上能否有所作為? 對此,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在接受專訪時說,當前糧食宏觀調控工作的重點是「保供穩價」,既要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也要保護好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要在二者之間尋找一個最佳平衡點。 基本面不支持糧價大漲 問:當前是糧食收獲季節,如何預判2010年的秋糧形勢? 曾麗瑛: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可以得出這樣的基本判斷: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秋糧增產主要在東北的黑龍江。目前看,今年東北玉米、稻穀、大豆產量都會比上年有所增加。總體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秋糧收購有良好的物質基礎。 問:國內糧食市場出現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什麼?夏糧的減產帶給部分市場人士糧價持續走高的預期,如今秋糧的豐收對糧價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曾麗瑛:糧價上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有生產成本推動、需求增長拉動、品種結構矛盾方面的原因,也有通脹預期、流動性過剩、國際市場傳導、心理預期和資金炒作等方面的原因。 具體來說,各個品種的情況又不一樣。比如,冬小麥總產量2176億斤,比上年增加20億斤,是連續第七年增產,但國內價格仍然走高,應該說小麥價格上漲的原因並不來自於供求面。而玉米、粳稻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需求增長較快,在國家持續增加庫存糧食投放後價格已基本穩定。 總體而言,糧食價格的穩步上漲,有利於保護農民利益,有利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利於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這是我們共同的預期,也是糧食宏觀調控的目的之一。 但如果出現市場糧價大幅度暴漲,是不正常的,糧食市場的調控,既要防止價格大幅度的上漲,也要防止價格大幅度的下跌。既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又要保證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維護市場穩定,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當前,我國糧食供需基本平穩,庫存比較充裕,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價格大幅度的上漲,國家完全有能力保障市場供應。 問:2010年國際糧食形勢比較緊張,俄羅斯等一些國家禁止糧食出口,國際糧價一度暴漲。你怎麼看待國際糧價大幅波動可能對中國國內市場的沖擊? 曾麗瑛: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國內市場關聯度越來越高,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對國內市場影響也越來越大。但當前,對於小麥、稻穀和玉米三大品種來說,國際市場的影響還不是很大,主要是這三大品種國內產需基本平衡。因此,在近幾年國際市場糧價出現暴漲暴跌時,國內市場糧價保持了基本穩定的局面。我想大家對此是看得很清楚的。 玉米進口增加是企業行為 問:我們注意到,增產的1300萬畝秋糧中,玉米達到1200萬畝,這會對接下來的玉米價格走勢帶來怎樣的影響? 曾麗瑛:當前國家玉米庫存充足,市場供應完全有保證,玉米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沒有大的改變。今年玉米增產已成定局,玉米供求基本面同樣不支持價格大幅度上漲。但當前影響糧食市場價格的因素比較復雜,我們對玉米市場價格還是要密切關注,適時適度做好市場調控工作,以保持玉米價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穩定。 問:既然玉米庫存充足,為什麼2010年玉米一度呈現加大進口的態勢?未來是否存在大量進口玉米的可能性? 曾麗瑛:據海關統計,2010年的1-8月,我國共進口玉米71.5萬噸。我國玉米年消費量在1.5億噸左右,國內玉米產量基本也保持在這一水平。今年國內玉米生產又獲得了豐收,國家玉米庫存充裕,因此,總體來看進口的數量不多,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並不大,主要是起到一些調劑作用。 當前,玉米進口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並不是國家需要進口玉米來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玉米經營企業是否會增加玉米進口,主要取決於企業經營的需要和市場價格。 增強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 問:面對當前國內外的糧食形勢,國家糧食局接下來會採取哪些措施來穩定調控目標? 曾麗瑛:一是積極抓好秋糧收購工作,落實好最低收購價等政策,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二是貫徹落實好相關政策,規范糧食市場秩序,保持糧食價格基本穩定;三是繼續做好政策性糧食的銷售工作,繼續分期分批安排政策性糧食競價銷售,並適時調整銷售品種、數量和底價,保證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四是加強儲備管理和應急保障工作,切實增強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和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五是加強產銷合作,指導銷區有序做好到產區采購工作,優化庫存地區布局,促進區域平衡;六是完善糧食市場監測和信息發布體系,擴大監測范圍,適時調整監測頻率,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加強信息引導,穩定市場預期。 問:如何評價當前中國糧食期貨市場的發展,期貨在穩定糧價方面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曾麗瑛:中國期貨市場走到這一步不容易。做期貨交易一般有兩個作用,鎖定風險和套期保值,在規范的期貨市場能夠發現價格。美國的農場主基本上都去套期保值,所以他們的期貨價格能夠反映出現貨價格的趨勢。而中國由於農戶生產規模較小,很少有農民去套期保值、鎖定風險。 我國糧食期貨市場參與度還不夠,發展潛力還很大。隨著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完善,我國糧食期貨市場在促進農民增收、糧食產業發展、服務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等方面也將發揮更大作用
5. 2o16年鄭州水稻期貨水稻8月份價格
鄭商所水稻期貨分為早稻;晚稻;粳稻三個品種。交易代碼RI;LV;JR。但三個品種都是僵屍品種。幾乎無人交易。而所有農產品期貨08合約都是冷門合約。所以沒有關注價值。
6. 江蘇各地的粳稻收購價格現況如何啊
根據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截止11月14日,江蘇稻米市場收購價趨漲。
綜合媒體11月15日消息,根據市場監測,上周江蘇稻米市場趨漲。南部地區溧陽收購價格比較混亂,一般每50公斤在122-132元之間,陳粳稻價格也跟漲,每50公斤由130元漲至133元,
中部地區南通普通粳稻收購價135元/百斤,上漲4元/百斤,優質粳稻收購價140元/百斤。南通市如皋地區搬經鎮萬富瑞英水稻合作社米廠出米率在70%的稻穀收購價在1.4元/斤,出米率70%以下的在1.37元/斤,挺堅。高郵市粳稻市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市場收購價格仍然保持在1.25—1.32元/斤。泰州主城區本地稻米加工企業的原料收購價130元/50公斤,挺堅。泰興市場晚粳稻已上升為1.35元/斤左右(水分16%以下、出糙率80%左右),價高量少。
北部地區蘇北糧油有限公司出米率73%的粳稻收購價1.35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的粳稻收購價1.3元/斤左右。徐州東部本地市場新產粳稻平均收購價格上漲到2.54元/公斤,個體糧食經紀人下村上門收購價格上漲到2.48元/公斤,集鎮收購大戶在門市收購的價格上漲到2.60元/公斤,大米加工企業就廠收購價格上漲到2.64元/公斤,國有商貿流通企業開秤收購價格上漲到2.54元/公斤。徐州市區收購價格為2.52元/公斤,豐、沛、銅山市場收購價格為2.54元/公斤,睢寧市場收購價格為2.70元/公斤,沭陽市場收購價格為2.48元/公斤左右,南邊洪澤市場收購價格為2.58元/公斤,挺堅。沛縣廣勤米業稻穀收購價1.35元/斤,比上周上漲0.05元/斤,出米率66-67%。出米率70%的稻穀收購價1.37元/斤,比上周上漲0.05元/斤,市場上可收購量少。宿豫市場粳稻糧食經營人收購價格為1.19元/斤,挺堅。淮陰粳稻價格由開秤時的1.15元/斤逐步走高至現在的1.35元/斤,部分出米率達70%及以上的粳稻,價格已高於1.35元/斤。沭陽粳稻收購價格為123.00元/50公斤),挺堅。連雲港地區新產梗稻,18左右水分車板價格1.38元/斤,出米68左右;22左右水分車板價格1.34元/斤,出米68左右。
粳米:
南部地區南京下關市場特等粳米4.08元/公斤,較上周上漲0.04元/公斤,標一粳米3.84元/公斤,較上周上漲0.20元/公斤,東北大米4.24元/公斤,與上周持平。溧陽陳粳米零售價格在1.9元/500克左右,新粳米市場零售價格在2元/500克左右。
中部南通普通粳米出廠價1.94元/斤,比上周上漲0.09元/斤;黃海農場的淮稻5號出廠價1.98元/斤,上漲0.05元/斤。
南通市如皋地區搬經鎮萬富瑞英水稻合作社旗下的「華東綠健」大米出廠價在1.97元/斤,萬家大米1.95元/斤,價格總體較上周上漲0.12-0.14元/斤。泰州主城區普通大米零售價在188-200元/50公斤,保持基本穩定。泰興市場大米加工企業加工的大米出廠價格為1.93元/斤,比上期上漲0.12元/斤;大米零售價為2.00元/斤,比上期上漲0.10元/斤。寶應地區大米市場價格保持平穩。其中:優質特一(武育粳)粳米零售價為4.00元/公斤,普通特一粳米零售價為3.60-3.70元/公斤。
7. 2010年12月黑龍江省延壽縣水稻價格趨勢
市場觀望水稻收購不火
水稻一直是我省的重量級商品糧,國內外很是關注。今年雖然我省收割水稻早於去年近20天以上,且質量普遍好於往年,但卻沒有出現去年火爆銷售的局面。
記者從省糧油市場了解到,目前我省水稻收購價格總體穩定,建三江地區新產普通粳稻收購價格為2.64元/公斤以上,哈爾濱地區長粒稻收購價格為2.76元/公斤以上,大部分地區普通水稻價格在2.60元/公斤以上。
據了解,哈爾濱延壽水稻收割結束之後,當地農戶惜售嚴重,水稻收購價一直在2.70~2.80元/公斤左右。大米加工企業認為水稻價高,多在觀望後市。這是當前我省水稻收購中加工企業心態的縮影。中糧設在我省的大型稻穀加工企業沒有展開大規模收購。據了解,去年此時,多元主體紛紛深入田間地頭收購,我省水稻已銷售六成以上,而今年各地銷量呈零星狀態。
糧油分析人士認為,當前黑龍江省水稻收購不暢的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種植成本上行,另一方面是去年龍江水稻高位運行,今年稻農普遍認為水稻價位不應低於2.60元/公斤,導致今年水稻價格高開,稻農高價惜售觀望氛圍濃厚。
而一些加工企業認為,當前國內呈現稻強米弱格局,即水稻價格高,而大米價格並沒有走高,如果高價收購水稻,加工後利潤空間小,同時有的企業還有去年的水稻原料,不急於收購新水稻。
此外,在國家嚴厲調控下,一些大型稻米加工企業為了「避嫌」,不願高調大規模收購水稻,只小規模入市,水稻市場購銷緩慢。
另外,國家為了避免搶稻局面出現,今年至今沒有出台鼓勵南方企業到東北采購水稻的鐵路運費補貼政策,我省水稻市場少了南方企業的身影。
玉米價格期待中走高
當前國際市場,美國玉米期貨價格不斷走高,國內玉米期貨價格也不斷上行,受此影響,我省玉米價又是上行勢頭。
據了解,肇東地區新季玉米已經開始脫粒上市,近期收購價格保持高位穩定。10月27日,水分32%左右的新玉米收購價格為1360元/噸,價格已明顯高於前期。由於農民觀望氛圍濃厚,企業收購緩慢,有的加工企業日收購量在100噸左右,數量明顯少於去年。據了解,由於去年我省玉米水分高,綏化、雙城等玉米主產區農戶積極賣糧,各地烘乾塔紛紛開動,而今年由於我省玉米質量好,農戶打算延遲出售玉米,等待價格走高,省內各地收購清淡。
糧油人士分析,當前我省現貨市場中玉米價格繼續攀升,全國均價已經達到每噸1985元左右。往年玉米豐收上市之際,價格相對低位,而受農民攀高價惜售等因素影響,當前市場中玉米供應量明顯不足,而玉米飼料需求又放大,與此同時國家是否會採取玉米托市收購政策至今不明朗,導致玉米價格走高。
預期前景大豆價好市穩
受需求影響,黑龍江省大豆油脂企業和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黑龍江省大豆價格企穩。
據省糧油市場介紹,去年,由於國家托市收購價格明確早,參與收購的大豆油脂企業多是經國家批准後入市收購,而今年國家大豆托市收購政策延遲公布,而多元主體看到大豆利潤前景,紛紛主動入市收購。當前哈爾濱、佳木斯等地區,一些油脂企業大豆收購價已經突破3.80元/公斤。除了油廠采購外,一些貿易商也積極入市收購,大豆價格已經企穩。據了解,哈市周邊呼蘭、巴彥等交通便利地區成為油脂企業重點收購地區,其中巴彥大豆質量好,山東等地油脂企業進入該地,收購價漲到3.90元/公斤,比同期噸價格上漲300元。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盪下,國內市場對大豆行情看好,近期內大豆價格不會走低。
8. 誰知道現在水稻價格如何
【南風金融網】 【水稻價格】2010年12月22日 黑龍江水稻價格走勢 預測 一、最新水稻價格參考: 黑龍江七台河 2010年一級粳稻穀收購價2640元每噸,比昨日下降20元每噸 2010年標二東北大米收購價4000元每噸 綏化城東農資供應站 2010年二級粳稻穀收購價2680元每噸 2010年特級東北米收購價4600元每噸 虎林市場 二級粳稻穀火車板價2800元每噸 標一東北米火車板價4040元每噸 佳木斯三江食品公司 二級粳稻穀收購價2660元每噸 標二東北米火車板價3780元每噸 哈爾濱糧貿 三級粳稻穀火車板價2750元每噸 標三東北米火車板價4000元每噸,都與昨日持平 二、近期水稻價格走勢分析: 圖為早稻1105合約期價走勢圖。(圖片來源:文華財經) 主要合約一周交易數據( 單位: 元/ 噸) 品種 周開盤價 最高價 最低價 周收盤價 漲跌 成交量 持倉量 持倉變化 ER1105 2330 2384 2330 2350 7 34.2 萬 95172 -9948 ER1109 2465 2526 2465 2489 13 85434 36386 1152 一周行情 本周早稻期價或仍將在區間內運行 上周早秈稻(2369,17.00,0.72%)期貨1105 合約價格周一、周二上周,但隨後周三期價受阻回落,周四、周五延續周三的弱勢格局。截止上周五收盤價2350 元/噸,持倉量減少9948 手至95172 手。 隨著稻米價格的沖高回落,農戶的惜售心理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市場收購進度有所加快。近期黑龍江虎林地區圓粒粳稻收購價在1.34-1.35 元/斤,建三江地區圓粒水稻收購價1.37 元/斤,均保持穩定。吉林松原地區普通圓粒水稻1.40 元/斤,較前期小幅上漲。安徽無為縣優質中晚秈稻收購價格1.18 元/斤左右,下跌0.02 元/斤。江西宜春地區早秈稻收購價格為1.07 元/斤左右,中晚秈稻經紀人收購價格為1.20 元/斤左右,晚米批發價格為1.88 元/斤,均持平。湖南省株洲市晚秈稻收購價114 元/百斤,持平;早秈米批發價1.65 元/斤,下跌0.03 元/斤;晚秈米批發價1.79 元/斤,上漲0.01 元/斤。杭州市場黑龍江產圓粒晚粳米批發價為2.25 元/斤,與月初持平。福州市場安徽產中秈米批發價1.74 元/斤,基本穩定。 此外,各地反映部分國有糧企開庫收購,但由於個商入市謹慎,收購量有所下降。江西南昌地區晚秈稻收購價格為112.3 元/百斤左右,高出1 元/百斤,同比高20.2 元/百斤,漲幅22.4%;個體糧商收購均價為113.7 元/百斤,高出0.3 元/百斤,同比高20 元/百斤,漲幅21.3%。 另據市場監測顯示,江西省九江市南義、范鎮等地常規晚秈稻收購價為110 元/百斤,優質稻115 元/百斤,受國家出台控制措施和國有糧企的收購達到一定量的影響,近期收購量略有減少。九江市武寧縣國有糧食企業收購晚秈稻價格為105 元/百斤,周比上漲5元/百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3 元/百斤;個體糧食企業收購晚秈稻102 元/百斤,周比持平,比去年同期上漲9 元/百斤。 稻穀價格繼續受到近期調控措施的影響。期貨盤面,預計本周早稻1105 合約期價向下考驗2335 元/噸,倘若獲得支撐,近期將在區間2335—2385 元/噸。
9. 誰知道年前與年後稻穀的價錢趨勢
稻穀的價錢趨勢
11月下旬,國內小麥市場交易異常活躍,市場價格全面上漲。本旬全國糧食批發市場三等白小麥1646元/噸,比上期上漲3.02%;鄭州市場三等小麥平均價為1615元/噸,比上期上漲2.22%。
本旬,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空前火爆。在投放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參會企業參會空前踴躍,本旬兩次交易的成交率鄭州分別是81.22%和94.37%,安徽分別是86.33和94.24%,與月初的20%左右相比,漲幅相當可觀。在成交率不斷提高的同時,成交價格也出現了一定幅度提高。以鄭州市場為例,兩次交易成交混合均價分別是1525.7和1527元/噸。盡管僅比月初的1494元/噸上漲2%左右,但這是在投放量迅速加大的基礎上形成的,這足以說明此次小麥市場行情上漲勢頭的強勁。究其原因:首先,目前正值國內麵粉消費旺季,麵粉價格有所上漲,由於麵粉加工企業目前小麥庫存較低,無論產區,還是銷區的加工企業采購積極性均出現明顯提高。其次,農民手中小麥余糧較少,加之目前農民多以出售玉米等秋糧為主,市場小麥供應較為短缺。參與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是目前麵粉加工企業的采購小麥的主要渠道。第三,「買漲不買落」的心理因素導致在行情上漲時,企業的采購積極性會隨之高漲。第四,國內整體物價水平上漲拉動、其他糧食品種以及油脂油料價格上漲幅度均高於小麥等因素,給小麥價格留下了上漲空間。但是,由於投放量持續增加,企業資金有限等因素的制約,小麥市場如此火爆的局面將會得到一定的緩解,前期漲幅過大的地區價格可能會有所回落。
玉米:需求不減價格繼續上漲勢頭
11月下旬,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價格漲幅明顯,旬末農民惜售心理開始緩解。本旬全國糧食批發市場二等玉米平均價為1661元/噸,比上期上漲3.55%;鄭州市場二等玉米1685元/噸,與上期相比下跌5.98%。
本旬,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帶動下游產品澱粉、酒精價格也大幅上漲,反過來進一步支持了玉米價格的上漲。目前,東北玉米收購仍以深加工企業為主,由於農民惜售,深加工企業原料庫存緊張,本旬繼續提價收購,以保證收購數量。華北黃淮地區玉米上市量增加,但由於收購主體競爭激烈,玉米價格繼續上漲,深加工企業強勁的需求仍是價格上漲的關鍵。由於玉米價格上漲幅度大於小麥價格,近期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有所上升。
據悉,鑒於近期大幅上漲玉米價格,國家准備在南方主銷區、養殖大省和冀魯豫等第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儲備玉米,預計數量在200萬噸以上。此外,經過此輪價格上漲,目前東北地區2006年庫存玉米已實現了順價銷售,農發行決定限期收回貸款,促使企業加快銷售庫存玉米。旬末,華北黃淮地區農民惜售心理開始有所緩解,加之山東、河北陸續有東北玉米到貨,價格明顯低於當地產玉米價格。政策調控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緩解市場供應壓力,但目前農民惜售才是供求關系的主要矛盾,農民售糧心態的變化值得密切關注。預計短期內政策調控的作用,國內玉米價格上漲態勢將會得到抑制,部分地區可能會有所回落。
稻米:國內稻米市場呈現「南強北弱」
11月下旬,國內稻米市場較為活躍,價格呈現「南強北弱」局面。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標一早秈米平均價格為2480元/噸,比上期上漲1.13%;標一晚秈米為2631元/噸,比上期上漲0.21%;標一粳米為3050元/噸,與上期持平。
本旬,最低收購價稻穀集中銷售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周一、二、四、五一周四天的網上掛牌交易,這種方式成交情況明顯好於前期。目前,最低收購價稻穀僅餘280萬噸左右,且2005年中晚秈稻佔到七成以上。分區域來看,江西、湖南兩省已所剩無幾。從當前小麥生產狀況來看,這兩個省份稻穀價格可能會是國內稻米價格上漲的領頭羊。本旬,受玉米、小麥價格上漲的影響,南方稻米價格也有所上漲,尤其是江蘇產粳稻米價格。但東北地區精到價格繼續低迷。此外,據統計,截至11月25日,13個中晚秈稻主產省共收購2007年新產中晚秈稻1103.5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573.9萬噸,占總收購量的52%,比上年同期減少167.7萬噸。預計隨著國內稻米消費旺季的到來,稻米市場行情,尤其是優質稻米價格將趨於強勢,東北粳稻價格也有望止跌。
大豆:政策調控力度加大市場觀望氣氛加重
11月下旬,由於有消息稱國家加大了海外采購力度以加強內國內大豆和豆油的供應,本旬初,現貨市場在期貨市場的帶動下,主產區收購價出現振盪,後在外盤的支持下站穩並繼續向上。本旬全國主要糧食批發市場三級大豆平均價為4284元/噸,與上期相比上漲2.3%;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三級大豆平均價為4500元/噸,與上期相比上漲5.89%。
本旬國內大豆市場現貨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市場整體購銷量不高,觀望情緒成為主流。主要原因是,期市的振盪使油廠和貿易商猶疑不決,加上擔心後期國內可能增加進口數量,部分開始停收;而看好後市的豆農則繼續囤豆惜售,不肯輕易出貨。因此,油廠和貿易商從農民手中收豆的速度因此放慢。由於國家對糧油市場的調控,出於對走勢不明的擔心,主產區黑龍江的部分油廠開始暫停收購;而由於期現價差縮小,再加上運費及其他費用,在國產期貨交割標准大豆的貿易上,部分貿易商利潤出現大幅縮水,這對其出貨積極性造成了極大打擊。綜合來看,充斥市場的觀望心理造成了本旬國產大豆成交進度的遲緩,而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估計不易改觀,預計近期國內大豆現貨市場行情將呈整體平穩、局部小幅波動態勢。
食用油:國內油脂油料市場繼續保持強勢
11月下旬,受國家將增加食用油供應消息面的影響,本旬初期國內油價出現短時回調,後繼續上漲。全國主要糧食批發市場二級豆油平均價格為10450元/噸,與上期相比上漲2.16%;二級菜籽油平均價為10149元/噸,與上期相比上漲0.66%;二級花生油平均價為17000元/噸,與上期基本持平。
本旬國內豆油市場表現相對堅挺,受外圍期貨市場提振以及國內大豆整體供應仍偏緊的影響,價格較上周略有反彈,但是調整壓力則逐步加大。市場整體需求仍不理想,特別是宏觀調控壓力的加大令市場持續觀望,短期內市場仍有進一步震盪趨弱要求。
本旬,由於菜籽供應有限且進口菜籽成本易上難下,加之隨著溫度下降,棕油等低價油難以摻兌,菜油市場需求有望穩步增加,因此,雖受國家調控,增加豆油的供應量以平抑油價,菜油有小幅回落的可能,但從供需面來看,菜油市場支撐強勁,後市其堅挺運行態勢仍將延續。
本旬馬來西亞毛棕櫚油期貨市場因缺乏基本面消息支撐而沖高回落,並有效跌破了3000令吉大關。受此影響國內的棕櫚油現貨市場也因需求不足影響而全面下跌,目前主要港口現貨價格保持在8600-8900元之間,由於經銷商手中均有一定庫存需要消化,多數以退市觀望為主,短期內市場仍將以震盪趨弱為主。
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交易價格
2007年11月下旬單位:元/噸
品種等級本期平均價上期平均價本期與上期比%
白小麥(普通)31615.001580.002.22%
黃玉米21685.001590.005.98%
大豆(油脂業)34500.004250.005.89%
豆粕二級3950.003750.005.34%
花生仁29000.008400.007.15%
早粳米標一3050.003030.000.67%
早秈米標一2535.002510.001.00%
綠豆(雜)27050.006570.007.31%
註:以上價格均為賣方火車板交貨價格,包裝另計。表中白小麥為符合GB1351-1999標準的小麥。
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平均交易價格
2007年11月下旬單位:元/噸
品種等級全國
本期平均價上期平均價比上期%
白小麥(普通)31646.431598.263.02%
黃玉米21661.251604.363.55%
大豆34284.444188.332.30%
花生仁286808153.336.46%
菜籽油二級10148.8510083.040.66%
豆油二級10450102302.16%
花生油二級1700017000平
粳米標一3050.003050.00平
早秈米標一2479.672452.111.13%
晚秈米標一2631.42625.960.21%
註:以上價格均為賣方火車板交貨價格,包裝另計。
一句話消息
1.為應對近期食用油價格大幅上漲,甘肅省糧食局將於12月18日在省糧油批發市場公開銷售省級儲備食用油200萬公斤,每家企業限購200噸。據該省糧食局的糧油價格監測周報顯示,到11月19日,全省四級菜子油批發均價每百公斤為593.79元,比上周上漲33.43元;全省四級菜子油零售均價每百公斤為628.5元,比上周上漲35元。另據了解,我國其它部分省份在春節前後也將有部分儲備油投放市場。
2.2008年豆油、棕櫚油、菜子油進口資質審核工作將於近日啟動,繼續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和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聯合組成的植物油進口協調組負責。進口企業2006、2007年已經取得的進口資質,2008年繼續有效,不用再申請。
3.油世界11月27日指出,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產量為3952萬噸,將低於同期的消費量4002萬噸,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由於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供不應求的狀況將使得全球豆油庫存降至363萬噸,而上一年度期末庫存為411萬噸。此前,該刊物對2006/2007年度全球豆油的產量及消費量預估分別為3675萬噸和3665萬噸。07/08年度全球豆油市場將供不應求。
4.國家為保障市場小麥供應,充分滿足企業用糧需要,根據目前托市小麥銷售情況,計劃12月5日(周三)競價銷售的第52批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數量由250萬噸調整到35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進口小麥銷售數量仍維持20萬噸不變。其中: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含有關會場)競價銷售最低收購價小麥180萬噸(河北、湖北兩省2006年小麥80萬噸,江蘇、安徽、山東三省2007年小麥10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進口小麥14萬噸;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競價銷售河南2006年最低收購價小麥17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進口小麥6萬噸。因此次交易數量較大,交易時間預計在周三、周四兩天進行。
5.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中國10月份進口大豆2,845,430噸,同比提高27.3%。主要從阿根廷進口了1,022,745噸,從巴西進口了1,011,674噸,從美國進口了769,936噸,從烏拉圭進口了37,991噸,從加拿大進口了3,083噸。2007年1至10月份進口了24,540,411噸,同比提高4.5%。另據統計,中國10月份大豆出口量為11,479噸,同比降低44.3%。目的地主要是日本(4,122噸),韓國(3,682噸),越南(1,502噸),香港(673噸),美國(621噸),朝鮮(196噸)。2007年1至10月份出口了376,048噸,同比提高28.9%。
6.最低收購價小麥第51次競價銷售交易會於2007年11月28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河北、江蘇、山東、湖北設分市場)成功舉行。此次交易會計劃拍賣數量為126.47萬噸,實際成交119.18萬噸,總成交比率94.24%。其中:06年白小麥成交36.22萬噸,成交比率90.87%,成交均價1598元/噸;07年白小麥成交13.60萬噸,成交比率97%,成交均價1590元/噸;06年紅小麥成交1.11萬噸,成交比率100%,成交均價1530元/噸;07年紅小麥成交1.54萬噸,成交比率100%,成交均價1494元/噸;06年混合麥成交37.05萬噸,成交比率93.87%,成交均價1491元/噸;07年混合麥成交29.66萬噸,成交比率97.34%,成交均價1552元/噸
7.安徽此次計劃銷售35.49萬噸,成交33.43萬噸,總成交率94.20%。其中:06年混合麥成交19.38萬噸,成交比率100%,最高成交價1580元/噸;最低成交價1440元/噸,成交均價1507元/噸;06年白小麥成交2.07萬噸,成交比率67.65%,最高成交價1680元/噸,最低成交價1500元/噸,成交均價1560元/噸;06年紅小麥成交1.11萬噸,成交比率100%,均以1530元/噸成交。07年混合麥成交9.33萬噸,成交比率91.11%,最高成交價1560元/噸;最低成交價1440元/噸,成交均價1496元/噸;07年白小麥全部流拍;07年紅小麥成交1.54萬噸,成交比率100%,最高成交價1530元/噸,最低成交價1440元/噸,成交均價1494元/噸。
8.山東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12.20萬噸,全部成交。其中:06年混合麥成交0.63萬噸,最高成交價1570元/噸,最低成交價1490元/噸,成交均價1570元/噸;06年白小麥成交2.93萬噸,最高成交價1590元/噸,最低成交價1560元/噸,成交均價1568元/噸;07年混合麥成交1.06萬噸,最高成交價1600元/噸,最低成交價1590元/噸,成交均價1590元/噸;07年白小麥成交7.58萬噸,最高成交價1750元/噸,最低成交價1550元/噸,成交均價1593元/噸。
9.湖北計劃銷售19.46萬噸,均為混合麥,成交17.04萬噸,成交比率87.56%,最高成交價1580元/噸,最低成交價1420元/噸,成交均價1471元/噸。
10.河北小麥交易結束,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33.87萬噸,實際成交31.22萬噸,成交比率92.18%。其中:白小麥成交31.22萬噸,最高成交價1710元/噸,最低成交價1500元/噸,成交均價1603元/噸;混合麥全部流拍。
11.江蘇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25.45萬噸,均為07年小麥,實際成交25.19%,成交比率98.98%。其中:混合麥成交19.17萬噸,全部成交,最高成交價1710元/噸,最低成交價1440元/噸,成交均價1578元/噸;白小麥成交6.02萬噸,最高成交價1630元/噸,最低成交價1540元/噸,成交均價1587元/噸。
12.28日河南最低收購價小麥、進口小麥拍賣成交結果,計劃銷售119.85萬噸,實際成交113.1萬噸,成交率94.37%,最高成交價1780元/噸,最低成交價1400元/噸,成交均價1527元/噸。
13.國家將在銷區、養殖大省等地投放中央儲備玉米.據悉,今年國內玉米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由於天氣原因,玉米脫粒晚於常年,造成短期性供求偏緊,價格上漲。為了滿足國內飼料需求,穩定玉米價格,近日國家將指令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在南方主要銷區、養殖大省和冀魯豫等地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儲備玉米。有關人士預計此次投放數量將在200萬噸以上。另據反映,近期國內玉米價格上漲,東北地區糧食企業庫存2006年產玉米已經實現順價銷售。農發行即將出台新措施,要求貸款企業加快庫存玉米銷售,限期回收貸款。
托市麥競銷火暴麵粉市場「籠罩」觀望氣氛
11月初,因小麥價格持續上漲,提振了麵粉價格走高,但是,隨著近期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大量投入市場競價銷售,麵粉經銷商也對後市持觀望態度,密切關注原糧價格行情,不再盲目「簽單」。
據中華糧網信息顯示,11月中旬主產區麵粉價格略有上漲,進入下旬則基本保持穩定。目前,河北金沙河特一粉出廠價2200元/噸,半月前為2120元/噸;河南海嘉神象特一粉出廠價連續十多天穩定在2320元/噸,前期為2240元/噸;山東恆豐特一粉出廠價兩周前上漲了40元後,一直維持2280元/噸。
分析原因:一方面,雖然當前小麥市場收購難度加大,但同時托市小麥競價銷售持續火暴,使小麥市場供應壓力得到一定緩解。11月28日全國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計劃銷售量246.32萬噸,比上周增加約80萬噸,實際成交量232.28萬噸,總成交比率94.3%。充足的市場供給,給用糧企業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為迎接元旦、春節麵粉消費旺季,一些麵粉經銷商前期已簽下的大量訂單,還沒有完全履約。看到原糧價格漲勢受到政策調控影響,麵粉經銷商不再看漲後市,於是紛紛持觀望態度。山東發達麵粉銷售負責人高經理介紹,最近雖然每天銷售量仍有幾百噸,但是遠沒有月初的訂貨量大,經銷商比麵粉加工企業「更關心」小麥價格走勢,目前大家都在觀望,看小麥行情給後市麵粉「定價」。
據悉,因小麥市場競價銷售持續火暴,國家仍將加大市場供給力度,將於12月5日舉行的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會,計劃銷售量已由原定的250萬噸增加到了350萬噸,其中河南170萬噸,安徽市場180萬噸。
隨著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計劃銷售數量連續大幅增加,小麥市場價格強勁漲勢將得到抑制,麵粉價格上漲有一定的壓力。但是,隨著元旦、春節消費旺季逐漸到來,市場需求將增加,也對面價有所支撐,麵粉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來源:中華糧網)
麵粉提價引發方便麵再度漲價
信息時報11月28日報道,近日麵粉漲價一成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部分掛面、方便麵等商品的價格下月起將上漲。廣州已有個別超市收到了統一方面的提價通知,稱桶裝面將漲價0.3元/盒。據悉,這是繼7月底因棕櫚油漲價而上調售價以來,方便麵企業的第二次集體漲價。
統一桶裝面擬下月提價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部分商超機構,發現包括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品牌在內的方便麵仍維持7月底八月初的價格水平。不過,好又多超市南洲店內的工作人員卻向記者透露,下個月,上述品牌方便麵的零售價將有小幅變動。
隨後,記者又從一家名為「利客隆」的社區型超市處獲悉,該超市已收到統一方面的提價通知書。通知書明示:下個月起,12杯裝的統一桶裝方便麵每箱將提價3~4元(即每盒桶裝方便麵漲價0.3元),袋裝方便麵則暫不提價。記者留意到,統一本輪提價將成為其今年下半年以來發起的第三波漲價。此前,在今年6月份,統一公司已對1元左右的平價面好勁道系列產品進行了第一波調價,平均漲幅達20%;在8、9月份,則進行了第二波的調價行動,對象是1.5元/包以上的高價面,平均上調幅度為13%.利客隆負責人擔心,在統一等大品牌提價之後,其它品牌方便麵屆時也會跟風而動,因為「以前就有過先例」。
麵粉漲價引發本輪提價
7月底方便麵集體漲價緣於棕櫚油價格上揚,業內人士指出,引發新一輪方便麵漲價的主因則是麵粉漲價。市內一家大型食品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麵粉下半年比上半年上漲了10%,僅這個月就比上個月的價格上漲了5%.而記者從白雲山農批糧油市場了解到的數據亦顯示,上月25日還賣2.14元/公斤的標麵粉,昨日報價已經飆升到了2.75元/公斤,漲幅達到28.5%.
「近期的麵粉、食用油價格上漲,確實對我們方便麵企業的影響很大,但是是否漲價還要再做研究。」昨日下午,記者采訪從廣州康師傅、統一企業、華龍日清等方便麵企業處得到的都是這種含糊其辭的答復。廣州康師傅有關負責人稱,到目前為止,他們方便麵的價格仍然維持今年8月提價後的價,至於近期是否會再次提價,他們將等待總部的通知。統一企業負責方便麵的一位工作人員則稱,近期麵粉、食用油價格上漲,可能牽涉到他們方便麵。而華龍日清也表示,需要進一步核實才能告知。(來源:信息時報)
農民惜售較重新季玉米收購市場價揚量稀
11月下旬以來,國內玉米價格繼續延續10月末以來的反季上揚態勢,無論產銷區玉米價格均有一定漲幅,特別是關內產區及南方銷區玉米價格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目前,產區新季玉米收購市場較為清淡,盡管收購主體競相提價,但收購數量仍顯稀少,情況很不理想,甚至部分企業因原料短缺或虧損被迫停產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除了暖冬天氣影響新玉米上市、企業收購態度較為謹慎等因素影響以外,農民惜售心理較重一直成為新糧上市以來主導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下面筆者將結合近期國內產銷區玉米行情變化情況作以簡要分析。
種植成本高漲變現需求較低,農民對玉米價格有較高期待
今年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大幅攀升,柴油、化肥等農資價格也出現相當幅度的上漲,同時種子、農葯價格也同比大幅增長。據有關部門調查資料顯示,與往年相比,2007年玉米種植人工成本增幅相當大。在春播時各類農資價格上漲趨勢明顯,其中種子價格漲幅在10%左右,農葯平均漲幅在15%以上,個別農葯甚至超出兩倍。預計2007年玉米種植成本將提高272元/公頃,其中燃油費增加220元,占玉米生產成本增加量的80.9%。同時不少農民租地費用也是水漲船高,據了解,黑龍江省玉米每畝租地費用已經漲至200多元。玉米種植成本提升使得農民對玉米價格有了較高的期待。同時,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的負擔大幅減輕,收入增加,使得農民變現需求大大降低。加之由於上一年度玉米價格出現反季節上漲走勢使先賣者吃虧,所以農民現觀望者居多,不急於出手。
周邊農產品價格及物價上漲,加重農民玉米價格看漲預期
今年秋糧上市以來,東北地區新大豆、花生、高粱價格普遍上漲,當前價位與上市之初相比,上漲幅度普遍超過100元/噸,農民認為玉米價格也會上漲,待價而沽。其中受大豆減產、油脂需求旺盛的影響,今年大豆收購價格已經創下歷史記錄,目前產區大豆收購價格高達2.2元/斤,且仍有繼續上漲的勢頭。在此背景下,農民對玉米價格也出現了較高的預期。一方面,雖然今年大豆價格高漲,但是由於大豆單產的下滑,每畝大豆收益並沒有顯著的提高,種植大豆的收益與往年持平或者略有增加,不少農民就把增收的希望寄託於玉米的收購價格上。另一方面,盡管玉米遭遇旱災,但受種植面積的影響,玉米的產量並沒有大幅減少,同時質量卻是近幾年較好的,農民在看到大豆價格走高的同時,也希望質量好的玉米賣個好價錢。另外,今年以來,國內農副產品雞蛋、肉類價格大幅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明顯。近日,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2%,全年將達4.5%。同時,原油、有色金屬、證券、期貨等市場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上升,在這種背景下,農民認為玉米價格也會相應上漲。
10. 在手機上怎麼查糯稻期貨價
手機上能查,但是需要下載軟體。可以下載文華財經隨身行或者E通華安手機版。但是要看清楚有沒有所說的品種。目前期貨品種當中只有早稻、晚稻、粳稻。
溫馨提示:請遠離非法集資、違法配資、代客理財、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誘導交易、非法咨詢/喊單、提供交易軟體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期貨公司總部,歡迎追問!開戶、原油/鐵礦/PTA/股指/手續費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