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期貨市場
A. 蘇聯解體,蘇聯的紙幣變成廢紙了嗎
這個問題可以說好多喲。
首先可以解答的是,蘇聯解體後其市場流通的貨幣依然是盧布。
俄羅斯現在的貨幣是盧布,所以變成廢紙是斷斷不可能的。這個去查查資料就明了了。
但你的問題主要是在其貨幣貶值問題上。
在歷史上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哪個政府在領導國家,一定會有一種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我們知道貨幣是特殊的商品,它的意義在於它能夠根據國家的綜合國力及信用等因素與一定商品等價。
也就是說,一旦我確定商品和貨幣的交換比例,也就確定了這么多的貨幣一定能換到等額的商品。
所以你可以明白為什麼貨幣會存在變成廢紙的風險,就是當你手上的貨幣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換取等量的商品時,你的貨幣就成為廢紙了。
原因可以是戰爭導致商品的損失,可能是內亂導致的損失等等。
我們再可以看到為什麼蘇聯的解體會導致盧布的大幅度貶值。
蘇聯的經濟從現在的觀點上說是存在重大的偏頗的,極盡全國之力發展重工業,缺少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整個國家的收入依靠銷售石油從而的來。
那當時的蘇聯靠什麼值錢?對。高昂的石油價格及強大的重工業支撐的軍工。
那時的盧布可以換到昂貴的石油。
當美國當年將油價打到極低時,蘇聯因為收入無法跟上而解體。
那麼解體後的蘇聯還留下什麼?
沒有。
人民發現手中的盧布無法換取商品,他們的石油根本賣不出好價錢,所以導致了盧布的貶值,一度使盧布成為廢紙。
再者,更換貨幣並不是在新舊政府交替時才發生。很多的貨幣更換並不會引起過大的經濟動盪。
比如說咱中國更換人民幣時,不是一段時間新老貨幣都可以使用么,但最後通過銀行的收集貨幣最終會形成統一。
再有的例子就是最近朝鮮的貨幣更換,雖然朝鮮的經濟體並不令人恭維,其貨幣改革政策也並沒有很好的實施,換句話說是完全失敗的貨幣改革,但是也並沒有引起非常大的動盪。
咱們再說說我們國家的情況。
首先需要告訴你的是,中國現在的處境發生這種貨幣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十分十分的小。
至少你不用擔心你的人民幣變成廢紙。(現在還在升值呢。)
原因如下
首先中國現在擁有極其良好的經濟運行,其經濟實力為人不能忽視。一個國家的經濟強盛時不可能它的貨幣還在貶值,相反,其貨幣面臨的是升值壓力。
其次,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強大且與外國投資貿易關系緊密。簡單點說,別人要轟炸咱們恐怕炸掉的企業裡面一半都是有國外的合資,炸了我們就像炸他們自己一樣。另外,我們的中國製造恐怕馬上會斷貨,這也是別國無法承擔的後果。
所以你可以看到現在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復雜且緊密,一個國家無法完完全全的說與其他國家沒有交往。所以在強國之間的交易中,政權的覆滅和更替實際上並不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你可以放心持有人民幣的原因。
當然如果你需要了解應付這種惡性通貨膨脹的方法,我也可以給你簡單介紹一下。
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保值方法:黃金。
因為自古黃金是珍惜。世界上只有這么一點點。沒有多的了。
所以無論貨幣如何貶值,黃金的價值永遠不變。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房子,為什麼房價現在這么高,因為現在的通貨膨脹讓人心慌,受傷的現金如何可以保值不讓購買力流失,最簡單的是把現金換成實物,什麼實物是耐久且保值的?
沒錯。房子。
房子可以擁有七十年的不動產權利且滿足中國人天生的需要有個家的心理。
所以現在人們爭相發起搶購房子的熱潮,故而將房價推的如此之高。
好了,大概就是這么多。不知道你聽的明白不。如果不明白可以信息我,我一般都在。
B. 蘇聯解體的時候是怎麼處理貨幣的
是的,兌換新幣。蘇聯解體後,直到98年俄羅斯進行換幣改革,將所有原盧布的面額都變成原來的千分之一,即去掉尾數3個0。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見過新的俄羅斯紙幣。但據報,從2006年起,俄羅斯央行又發行新版面值為5000盧布的紙幣。這也是自1998年俄羅斯盧布實行貨幣改革以來,央行發行的最大面值的紙幣。蘇聯-俄羅斯,令人愛恨交加。 這是我在網上了解的內容,你可以去證實一下。另外祝你春節快樂、牛年行大運!
C. 蘇聯解體對黃金市場的影響字數要到word2張紙要現實的別自己胡編的~截止到晚上的哦
黃金價格是國際性的,所以蘇聯的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價格是同步的,從1989年到1993年黃金
1989年是411美元/盎司 392 354 333 390 這是對應當時的價格, 你可以自己下載一個行情軟體來的看了,要是不清楚了,進群了解
D. 蘇聯解體時利用金融漏洞賺錢的人叫什麼
不是被某個人賺了,而是被寡頭們分了。蘇聯以前是一切財產國有,解體後國有的東西都被蘇聯人拿去賣了,什麼飛機,坦克,導彈,軍事機密,統統廉價賣給國外個人公司。
蘇聯的改革是休克療法,相當於把人打個半死,然後重新給他救活,很容易讓國家和個人元氣大傷,俄羅斯到現在還沒修復好,而且好像越來越差,蘇聯留下的底子都被吃空了
遠不如中國的漸進式改革
E. 蘇聯解體前後的經濟問題
蘇聯後期親資本主義的力量主要在俄羅斯共和國。他們意識到,必須使蘇聯解體,才能獲得巨大的權力。蘇聯精英相信,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會使他們成為富人。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蘇聯的高級官員,比如切爾諾梅爾金,當了多年的總理,他80年代當天然氣部長,92年就成為天然氣壟斷公司的擁有者,掌握了40%的天然氣儲備,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1990年11月1日盧布官方匯率在30年後第一次大幅度貶值,由1美元兌0.6盧布貶到1美元兌1.80盧布。1991年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俄羅斯為重整經濟使用了"休克療法"。政府被迫放鬆銀根,增發18萬億盧布。這是1991年貨幣發行量的20倍,直接導致高達2000%的通貨膨脹,舊盧布幣值急劇下降。1993年,蘇聯政府不得不發行新的貨幣以挽救經濟。1994年11月25日,盧布的官方匯率已降到1美元兌3235盧布。到了2000年,新發行的盧布替換舊盧布為1:1000,也就是說1美元 = 28000舊盧布。
十年間,盧布從1:0.6貶值為1:28000,多少倍,大家自己算
F. 前蘇聯解體時他們的股市有崩盤嗎
蘇聯認為股市是資本主義的產物,是不好的東西,因此蘇聯根本就沒有股市,更談不到什麼「崩盤」。
G. 蘇聯是在什麼情況下解體的 蘇聯解體時什麼最保值
蘇聯解體(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指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冷戰結束。
最保值是石油。為了打擊蘇聯經濟,西方壓低石油價格,造成蘇聯出口石油一年虧算400億美元,蘇聯解體後,石油價格一路飆升,從十一二美元一氣漲到一百多美元,遠比黃金漲的多。
H. 前蘇聯解體發生在哪一年是什麼原因
蘇聯解體是在1991年12月25日。
1991年以來,國內外政治界、學術界許多人士對蘇東劇變的原因、影響和後果進行了多視角的探視和研究,已經出版的著述和發表的論文數量浩繁,觀點各異。大體上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思想理論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知識分子沒有表達意見的自由,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脫離本國國情。
政治領域中,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群眾;在經濟發展上,計劃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片面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
在對外關繫上,搞大國主義、霸權主義,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全面擴軍備戰,與美國爭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實力,等等。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蘇聯不承認私有財產也不尊重和保護一切私有財產與公民權利,違背了國際歷史文明的發展潮流。
至於改革失敗的原因,戈爾巴喬夫在2015年歸結為兩點:
1、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啟動實質性改革,對積重難返的蘇聯模式來說為時已晚;
2、急於求成,他推動的改革開始後,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會矛盾的激化,當時蘇聯 社會並沒有做好相應的准備。
(8)蘇聯解體期貨市場擴展閱讀
1992年,曾短暫出任俄羅斯總理的蓋達爾曾說:「蘇聯沒錢了」!據他回憶說,當時蘇聯政府沒錢了,居然在儲戶沒同意的情況下去銀行提取他們的存款。當然戈爾巴喬夫寫書的外匯也在裡面。因為蘇聯外匯不夠用,而且大量印鈔。導致這種情況出現,必然與腐敗有一定關聯。
據雷日科夫在他的書中寫道,蘇聯幹部特權現象太嚴重,而且時間長,二戰後就形成了特權階層,而且享有既得利益,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赫魯曉夫曾試圖糾正特權腐敗,但最後失敗了。
其實,赫魯曉夫就是被那些不甘心放棄腐敗特權的人趕下台,因此在特權階層的支持下,勃列日涅夫又來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後,雖然趕上蘇聯大發展時期,但他也給各級幹部貪腐創造了有利環境。
於是勃列日涅夫時期,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官僚群體,這些群體間互相攀親聯姻,建立各種聯系,以保住他們的固有利益,這樣做的結果,就讓蘇聯官員與民眾距離越來越來越遠。
戈爾巴喬夫執政後,也意識到特權問題,但他並沒有像赫魯曉夫那樣從幹部隊伍下手,而是從經濟改革入手。戈爾巴喬夫的自由化經濟改革,不僅沒有消除腐敗,反而使特權與經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腐敗。
就如蘇聯歷史上有名「共青經濟」,就是在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下,居然形成了一個個股東化的大公司。有些官員、D員、T員成為企業家,還有的一夜暴富成為寡頭。
難怪在這種特權腐敗下,當「8.19」事件發生後,葉利欽逼戈爾巴突喬夫下台時,戈爾巴喬夫並不關心國家命運,而是關心自己的房子、車子、警衛等諸多待遇。
蘇聯解體後,在俄羅斯民眾流傳一句話:「蘇G是唯一一個在自己的葬禮上致富的D」。此句話精闢地概括了蘇聯時期嚴重的特權腐敗問題。可見在國家利益面前,蘇聯特權階級的官員並不在乎國家的安危,而是在乎自己的個人財富和以後的生活。
I. 蘇聯解體時什麼最保值
理論上黃金最保值,但是那個時候蘇聯的黃金儲備被美國人敲了一棒子,當時國際金價下跌導致蘇聯即使動用黃金儲備也造成了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