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發展順序
① 期貨平倉順序
原先買入的就賣出,原先是賣出(沽空)的就買入
看漲行情→買入開倉→ 賣出平倉
看跌行情→賣出開倉→ 買入平倉
補充介紹:平倉方法
止損平倉:有一定的盈利時提止損保護成本,然後隨著行情的發展根據技術圖形提止損,直至止損被打掉。此法適用於單邊行情。
次頂平倉:當觀察到價格無力再創新高,有回落跡象時即平倉。此平倉方法是止損平倉法的改良升級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握應有的利潤。
支阻平倉:當價格到達或即將到達下一個支阻位就平倉,不必等待沖擊結果。此法適用於震盪行情或者撈回調搶反彈。碰到單邊,支阻大多是無效的,必和大把的利潤失之交臂。
目標平倉:把每一次下單都當成是一個高勝算的賭局,下單同時設好止損和止盈,止盈目標起碼是止損的三倍,同時按照固定損失金額調整開倉頭寸。當持有一定的盈利時即提止損保護成本。假設盈虧比3:1(這是最起碼的),做單成功率只要達到25%即可達到盈虧平衡點。假設成功率7:3,那麼系統的整體風報比則為(7*3):(3*1)也就是7:1。此法同樣最適用於震盪行情。
② 國際期貨市場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簡單,明確)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過程。 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誕生;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期貨品種出現。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所誕生在英國倫敦,1876年成立;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市場帶巨大的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的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③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
19世紀中期,芝加哥已經發展成為美國中西部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在當時的現貨市場上,穀物的價格隨著季節的交替頻繁變動。每年穀物收獲季節,生產者將穀物運到芝加哥尋找買主,使市場飽和,價格暴跌。當時又缺少足夠的存儲設施,到了第二年春天,穀物匱乏,價格上漲,消費者的利益又受到損害,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種遠期定價機制以穩定供求關系,而期貨市場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期貨市場在農產品供給和需求的矛盾之中建立起了一種緩沖機制,這種機制使得農產品供給和需求的季節性矛盾隨之而解。
雖然30多年來,農產品期貨交易額所佔的絕對比例大大下降,但它仍然占據著國際期貨市場上相當的份額。國際上仍然在交易的農產品期貨有21大類、192個品種,其中相當一部分交易非常活躍,在世界農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中,成為相關產業鏈的核心。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農產品期貨品種仍然是我國期貨市場的主流,也是最有可能上新品種並獲得大發展的期貨品種,並且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這種格局都不會改變。因此,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產生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以揭示出農產品期貨對農業生產和流通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就顯得十分必要。
④ 舉例說明一下期貨交易過程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開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
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例如,你可賣出10手大豆期貨合約,當這一筆交易是你的第一次買賣時,就被稱為開倉交易。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
開倉之後尚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未平倉合約或者平倉頭寸,也叫持倉。開倉時,買入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多頭頭寸,簡稱多頭。
賣出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空頭頭寸,簡稱空頭。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
(4)期貨市場發展順序擴展閱讀:
交易流程:
期貨投資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承擔風險的能力,要具有堅強的意志、較強的自我約束力,能冷靜地處理自己的交易業務,不感情用事。期貨投資者面對瞬息萬變的價格行情要能夠鎮定和冷靜地分析與觀察,作出合理的決策。
期貨交易對投資者頗有吸引力的一個誘因就是期貨交易的杠桿作用,也就是以相對較少的資本控制期貨合約的整體價值,即用5%至10%的資金做100%的交易。但是,期貨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高收益的背後是高風險。
踏入期貨市場者要有承擔風險的意識,對可能出現的蝕本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 除此之外,由於期貨交易的規則和慣例與證券交易、一般現現貨交易等有許多異同之處,故踏入期貨市場者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期貨交易的必要知識。
⑤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是怎樣的
一個符合規則的期貨交易平台,下載期貨交易軟體,開戶、關聯、入金,操作。
⑥ 國際期貨市場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過程。 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誕生;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期貨品種出現。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所誕生在英國倫敦,1876年成立;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市場帶巨大的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的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1
⑦ 做期貨的步驟起始資金是
我覺得想要以期貨為職業的話,資金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看看自己適不適合做這個,另外就是自己目前的水平怎麼樣,一定要對自己有所認知。有的人並不適合做期貨,這個必須要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個。對交易沒有熱愛(當然渴望從期貨裡面賺錢也是一種熱愛),不願意付出而向得到回報的,閉門造車還整天瞎想的,我覺得都不適合也做不好交易。
有的人可能資金上不太寬裕,那麼如果想以交易為生,至少你不能讓家人都餓肚子吧?有的人明明沒有錢,還要貸款交易;有的家裡人極力反對,他自己水平不行還一意孤行,甚至還鬧到了最終離婚的地步,我覺得這樣做都不太適合。若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還是最好盡職盡責的上班為好。如果是年輕人孑然一身,敢拼敢闖的,我覺得按照自己實際的生活水平來說,資金不要超過1萬。如果有耐心,3000-5000就可以了,這種資金量已經能操作不少小品種了。如果有剩餘的資金,留作備用即可,不用全部投入。前期可能比較熬人,因為你池塘還不大,只能先躲在這里修煉,等到自己真正做出水平來了,資金相應的就變大了。
不過做期貨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我接觸到的不少人,做期貨都有這么一種情況。那就是老想著賺快錢,急功近利怎麼快就怎麼做。有時候你教給他一種方法,讓他好好研究,他覺得這種方式太慢,恨不得從開盤做到收盤。這種情況和之前說過的柳生向宮本武藏學劍有什麼區別呢?每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交易,做到最後依舊是虧損的,這樣反而得不償失,有用嗎?
所以我還是覺得,想要成為職業的,就要擺正姿態,不要整天的瞎想。有機會就做,符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就做,沒有機會就等著。如果小資金的時候就坐不住,到了資金大的時候,尤其是虧錢的時候,估計更坐不住。
⑧ 簡述期貨市場產生的過程
一般認為,期貨交易最早產生於美國,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開始。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為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個中心,南北戰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對面討價還價進行交易。這樣,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在收獲季節農場主都運糧到芝加哥,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暴跌,使農場主常常連運費都收不回來,而到了第二年春天穀物匱乏,加工商和消費者難以買到穀物,價格飛漲。實踐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以防止價格的暴漲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儲運設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穀物,等到穀物濕度達到規定標准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當地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穀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著巨大的穀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系,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同樣也面臨著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的交割時的遠期價格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的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商的買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的買家,為他們的穀物討個好價。一些非穀物商認為有利可圖,就先買進遠期合約,到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買遠期合約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的收入,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還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和現貨中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准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標准期貨合約。合約標准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准化。標准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通過對沖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製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的市場流動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標准化的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總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
隨著期貨交易的發展,結算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起初採用的結算方法是環形結演算法,但這種結算方法既繁瑣又困難。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和現代期貨市場的誕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⑨ 期貨的運作流程和技巧,通俗的講講
就比如說青菜,在菜場買現在是3元一斤,那麼你只能現在按照這個價格買。菜農也會跟著這個價格賣。現在拿到期貨上說,你比如說後天要去買青菜,那麼後天青菜的價格你是不知道的,今天是3元一斤,那麼後天可能是4元一斤,或者是2元一斤,但是你現在不需要青菜,而你後天才要,但是你又擔心後天價格,那麼於是有了期貨市場,也就是一個場所讓你進行後天的青菜交易,意思就是期貨市場給你這么一個合約,你只要買了這個合約那麼到了後天你就能憑借這個合約的錢去交易,這樣保證了你能以現在的價格去買入後天新鮮的青菜,而不需要你現在就買入青菜,屯在家裡。
具體交易:你根據宏觀消息的判斷,後天青菜要漲了,要漲到5元一斤,那麼你今天買的價格是3元那麼你肯定希望能3元買到後天5元的青菜,那麼你就在今天買下一個合約,也就是用3元錢買下後天可以買青菜的合約,等到了明天你覺得青菜後天可能漲不到5元,反而要跌,而今天價格是4元,那麼你就可以現在把這個3元買到的合約給賣掉,以4元的價格,那麼你就賺了1元,這就是期貨市場上運作的過程
還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加我好友。
⑩ 期貨交易遵循的程序和規則
操盤技巧:
1 趨勢為王,逢低做多,逢高做空;
2 盡量避免滿倉操作,要留一定的預備資金;
3 心態平和理性,避免賭氣交易,想要賺取每一次的差價是不可行的,切勿虧損扛單;
4 順大勢,逆小勢。堅持自己的賺取交易模式,反做;
5、連續交易,跟隨交易,克服貪欲和恐懼,重在執行。
交易的過程中,行情波動變化很快,很難達到心中預定數目,這個過程中承擔著心理壓力和資金風險的壓力,讓我們的心態變的搖擺不定、猶豫不決,喪失判斷力,一旦出錯,就會接二連三的出錯,有了我們老師的指導和分析支持,操作就會有方向感,止盈止損堅決,反做,積小利成大利,是最安全穩定的盈利法寶。
正確的交易方法:
1.快進快出,止盈止損,切勿扛單,扛單必死;
2.賺到就走的好處就是不管賺多少反正沒虧損,規避了風險;
3.止損的好處就是判斷失誤能及時調整,不會死虧硬扛到爆。
恆指期貨交易規則
開盤時間:恆生指數早盤時間9:15-12:00,午盤時間13:00-16:15,夜盤時間17:00-23:45。大恆指一個點位價值50港幣,小恆指一個點位價值10港幣,最小變動單位:一個點
交割:當月合約交割日為每月倒數第二個交易日,結算日則為每月的最後交易日。
交易規則:日盤交易,恆生指數無漲跌幅限和熔斷機,波動可以高達上千點,夜盤交易,漲跌幅限定在收盤價的+5%,無法鎖倉操作。
保證金:目前恆生指數一手保證金3000人民幣左右,振幅在2000-1萬點之間。
恆生指數期貨特點:恆指有比較久的歷史1986之間接近有30年的市場交易歷史,交易機成熟,日盤交易不設漲跌幅,波動幅度大,國際期貨盤子,交易手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