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秈稻期貨價格的技術分析
⑴ 早秈稻期貨的早秈稻的品種介紹
早秈稻指的是生長期較短、收獲期較早的秈稻穀,一般米粒腹白較大,角質粒較少。早秈稻期貨合約的主要內容與小麥期貨較為接近:交易單位為20噸/手;報價單位為元(人民幣)/噸;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每日價格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最高交易手續費為2元/手(含風險准備金);採取實物交割的方式於指定交割庫進行交割。
⑵ 早秈稻期貨的相關知識
稻穀,在植物學上屬禾本科稻屬普通栽培稻亞屬中的普通稻亞種。它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我國水稻的播種面積約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4,產量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2,在商品糧中佔一半以上。產區遍及全國各地。
普通栽培稻可分為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秈稻粒形細長,長度是寬度的三倍以上,扁平,茸毛短而稀,一般無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稻殼較薄,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加工時容易出碎米,出米率較低,米質脹性較大而粘性較弱。粳稻則粒形短切,長度是寬度的1.4-2.9倍,茸毛長而密,芒較長,稻殼較厚,腹白小或沒有,硬質粒多,加工時不易產生碎米,出米率較高,米質脹性較小而粘性較強。
無論秈稻或粳稻,根據大米澱粉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粘稻與糯稻兩類。粘稻米澱粉中含直鏈澱粉10-30%,其餘為支鏈澱粉,米質粘性小而脹性大,其中粳稻米的粘性又大於秈稻米。糯稻米澱粉則幾乎全部為支鏈澱粉,米質脹性小而粘性大,其中粳糯米粘性最大。此外,粘稻米和糯稻米的色澤不同,粘米胚乳呈半透明狀(腹白除外),米質硬而脆,糯米胚乳則是蠟白色不透明(但陰糯半透明狀),米質疏鬆。
秈稻或粳稻,根據其生長期長短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類。早稻的生長期90-125天,中稻的生長期為125-150天,晚稻的生長期為150-180天。由於生長期長短和氣候條件的不同,同一類型的稻穀的品質也表現出一些差別: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鬆,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 此外,根據栽種地區土壤水分的不同,又分為水稻和陸稻(早稻)。水稻種植於水田中,需水量多,產量高,品質較好;陸稻則種植於旱地,耐旱性強,成熟早,產量低,谷殼及糠層較厚,米粒組織疏鬆,硬度低,出米率低,大米的色澤和口味也較差。
在我國糧油質量國家標准中,稻穀按其粒形和粒質分為三類:
第一類:秈稻穀,即秈型非糯性稻穀。根據粒質和收獲季節又分為早秈稻穀和晚秈稻穀。
第二類:粳稻穀,即粳型非糯性稻穀。根據粒質和收獲季節又分為早粳稻穀和晚粳稻穀。
第三類:糯稻穀,按其粒形和粒質分為秈糯稻穀和粳糯稻穀兩類。 稻穀經礱谷機脫去穎殼後即可得到糙米。
糙米屬穎果,它的表面平滑有光澤。在糙米米粒中,我們把米粒有胚的一面稱腹白,無胚的一面稱背面。糙米米粒表面共有五條縱向溝紋,背面的一條稱背溝,兩側各有兩條稱米溝。糙米溝紋處的皮層在碾米時很難全部除去,對於問一品種的稻穀,溝紋處留皮越多,可以認為加工精度越低,所以大米加工精度常以粒面和背溝的留皮程度來表示。有的糙米在腹部或米粒中心部位表現出不透明的白斑,這就是腹白或心白。腹白和心白是稻穀生長過程中因氣候、雨量、肥料等不適宜而造成的。 糙米由果皮、種皮、外胚乳、胚乳及胚所組成。果皮包括外果皮、中果皮、橫列細胞和管狀細胞,總厚度約10微米。種皮極薄,厚度約為2微米,結構不明顯,有的糙米種皮內含有色素而呈現顏色。外胚乳是粘連在種皮下的簿膜狀組織,厚度l、2微米,與種皮很難區分開來。胚乳是米粒的最大部分,包括糊粉層和澱粉細胞。糊粉層細胞中充滿了微小的糊粉粒,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不含澱粉。澱粉細胞中充滿了澱粉粒。胚位於米粒腹面的基部,呈橢圓形,由胚芽、胚莖、胚根和盾片組成,盾片與胚乳相連接,種子發芽時分泌酶,分解胚乳中的物質供給胚以養分。
糙米再經加工碾去皮層和胚,留下的胚乳,即為食用的大米。
⑶ 早秈稻期貨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8個主產區
不是每個商品都可以上市的,作為期貨合約的商品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例如,價格波動劇烈,易於儲存,不輕易被壟斷等等,估計上市應該在鄭州交易所上市,時間還需等待官方消息!~~~~期待它早日上市!~
⑷ 早秈稻期貨的早秈稻期貨對現貨商影響
近幾年,國內外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企業如何制定經營計劃,依據什麼掌握商品價格的運行趨勢,以什麼方式來迴避價格波動的風險是很多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確實比以前大,這給企業制定經營計劃增添了難度。不過,自從有了早秈稻期貨後,公司積極參與期貨交易,通過保值業務操作,為企業擴大規模經營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另外,期貨市場為企業爭奪糧源,規避庫存風險,擴大市場渠道也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在2010年晚稻收購期間,市場通脹預期強烈,加上晚稻遭遇寒露風減產,晚稻上市初期公司就加大了收購規模,當時高企的市場價格也確實令企業膽戰心驚,但利用期貨市場賣出保值,企業的收購規模反而較往年擴大了。
期現貨結合經營為企業穩定收益帶來了極大的幫助,有期貨工具幫助企業掌握糧源,很多時候公司經營比沒有參與期貨交易的企業佔有優勢。在企業生產和計劃安排方面,通過利用期貨市場實現了優化組合。企業的大米加工及貿易在一年的各時段已能夠做到均衡分布,而不再是停留在以往的「下半年加工忙不完,上半年無糧可加工」的狀態。通過在期貨市場各合約上的進行保值操作,企業既保證了加工原糧的供應,又為產品爭得了定價空間。
⑸ 早秈稻期貨的早秈稻期貨合約草案
鄭州商品交易所早秈稻期貨合約
最小變動價位 1元/噸
每日價格波動限制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4%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合約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時間 法定節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後交易日 合約交割月份第10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 合約交割月份第12個交易日
交割品級 基準交割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稻穀》(GB1350-1999)三等質量指標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規定的早秈稻。替代品及升貼水:見《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
交割地點 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5%
最高交易手續費 2元/手(含風險准備金)
交割方式 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 RI
證監會批准早秈稻期貨在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具體日期是2009年4月20日。
⑹ 早秈稻的價格特徵
1、早秈稻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比較頻繁
由於價值較低,用途廣泛,不僅作為主要儲備用糧,而且工業屬性較強,2004年起購銷市場又完全放開,早秈稻價格不僅受國家政策、早秈稻供需格局等基本面因素影響,也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收購市場競爭、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種植成本和收益、物流運輸成本、國際市場價格以及天氣、自然災害和農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從而成為稻穀中一個比較活躍的品種,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頻率較高。
1996年開始,由於連年豐收,供大於求,早秈稻的價格不斷走低,從1996年的1700元/噸左右,一直跌至2000年9月的800元/噸左右,跌幅達50%以上。尤其是從2003年以來,受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國內早秈稻價格反復波動。2004年起,我國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早秈稻購銷市場主體明顯增加,競爭非常激烈。同時,由於早秈稻的需求方主要是各級糧食儲備、規模消費單位口糧以及米粉加工,糧食儲備受政府計劃約束相對比較穩定,但作為單位口糧和米粉加工的價格需求較具彈性,導致早秈稻的價格波動有所增大,繼2003-2004年40%左右的大幅波動之後,2005-2006年在國家最低收購價的主導下波幅明顯減小,但2006年底-2007年又展開一輪大幅上漲,2006年與2007年價差達300元/噸,波幅約21.4%。
早秈稻價格波動也比較頻繁。以全國主要早秈稻產區江西九江為例,早秈稻出庫價格從2003年6月份的920元/噸,漲至12月的1260元/噸,2004年3月份則漲至1760元/噸,之後逐步下跌,2005年最低跌至7月份的1320元/噸,2006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而2007年8月又漲至最高1760元/噸以上,進入9月,隨著中秈稻的逐步上市,早秈稻收購價格9月底普遍回落至1600元/噸附近。隨後在國際稻米價格的帶動下,早秈稻價格出現一輪快速上漲,一直漲到2008年收購季節的1900元/噸左右。
2、早秈稻價格受政策影響較大,但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價格獨立性也較強
2004年以來,國家政策對稻穀價格的支持力度較大,呈現明顯的政策托市效果。2005年,自7月28日正式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收購預案之後,托市效果明顯,早秈稻由未啟動之前的62-65元/百斤迅速抬升至70元/百斤,拉動早秈稻市場價格上揚5-8元/百斤,基本回升到政策底價之上。政策收購控制大部分糧源,集中拍賣又調控了市場供給,穩定了銷售價格。
2006年,最低收購價政策公布較早,由於政策明朗,農民心中有數,低價不賣,加上各類主體積極入市收購,競爭相對往年激烈,加上受災減產等因素影響,導致早稻收購價格高開高走,同比提升3-6元/百斤。 2007年,南方新產早秈稻市場價格在國家政策底價保障、多元化收購主體積極入市、農民惜售、災害頻繁以及物價飛速上漲的支撐下,上市之初價格即高開高走,收購價由開秤之初的73-74元/百斤漲到77-78元/百斤,個別地方甚至達到了88元/百斤。到8月底各地收購價格相繼達到最高點,多在85~88元/百斤之間,創出歷史新高,致使最低收購價預案未能啟動。因此,盡管政策價格成為市場行情的主導價格,但諸多因素的影響,推動市場行情提升,也導致政策價格相應提高,並且將影響後市市場行情走勢。
2008年,受國家政策底價保障、多元化收購主體積極入市、農民惜售、災害頻繁導致產量下跌以及物價上漲、國際米價暴漲等因素的支撐,早秈稻收購價格繼續高開高走,開秤價格普遍在1900元/噸左右,比2007年的1500元/噸高出約27%,一些銷區則達到2100元/噸的歷史高點。在收購期結束後以及消費的淡季,早秈稻價格則明顯回落。
3、早秈稻價格季節性規律比較明顯 由於農產品生產具有周期性特點,因而農產品市場也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一般來說,3、4月份早秈稻加工企業正在消耗庫存,采購比較弱,早秈米消費也處於淡季,價格比較低迷;6月份左右,由於青黃不接,價格開始回升;7、8月份處於早秈稻銷售旺季,但由於收購競爭激烈,往往價格相對較高,出現反季節行情;9、10月份中晚秈稻上市後,早秈稻價格開始逐步回落;在年底前後的消費旺季,早秈稻價格又開始新一輪上漲。由於每年供需具體情況不完全一樣,偶爾也會因為供給嚴重下降而出現反季節行情。
⑺ 稻穀期貨的稻穀期貨——早秈稻
早秈稻指的是生長期較短、收獲期較早的秈稻穀,一般米粒腹白較大,角質粒較少。
早秈稻期貨合約的主要內容與小麥期貨較為接近:交易單位為10噸/手;報價單位為元(人民幣)/噸;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每日價格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最高交易手續費為2元/手(含風險准備金);採取實物交割的方式於指定交割庫進行交割。
⑻ 早秈稻期貨受益股票有哪些
【答案】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國家提高稻穀的最低收購價,農戶的收益會增加,有利於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擴大稻穀的種植規模,B正確;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影響,在市場中形成,A說法錯誤;C題目側重於價格變動的影響,選項與題意不符;D不是經濟學依據,與題意不符。考點:本題考查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⑼ 期貨的早秈稻 價格怎麼那麼低今天收盤是2600多。就是說每噸的價格如此。每斤稻米才有1塊6
比你算得還便宜,2600/2=1300,每斤1.3元。早秈稻口感很差,不受歡迎,價低是正常的。
⑽ 早秈稻期貨的早秈稻期貨標准化合約
交易品種 早秈稻 交易單位 10噸/手 報價單位 元(人民幣)/噸 最小變動價位 1元/噸 每日價格波動限制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合約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時間 法定節假日除外)
上午 9:00-11:30 下午 1:30-3:00 最後交易日 合約交割月份的倒數第七個交易日 交割日期 合約交割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至倒數第五個交易日 交割品級 基準交割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稻穀》(GB1350-1999)三等及以上等級質量指標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規定的早秈稻。替代品及升貼水見《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 交割地點 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5% 交割方式 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 ER 上市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