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期貨市場發展
『壹』 國內原油期貨市場的未來發展和走向怎麼樣
是的,原油期貨3月份在國內上市了。其實一直以來,很多人將原油期貨視為掘金的新領域,尤其是在近兩年價格低迷的時候;再加上有國家政策支持,目前炒原油的人非常多。
個人認為,近一兩年內,石油恐怕很難有大的起色,期貨的話,最好謹慎買多。
一者,石油的的供大於求問題,始終未曾得到徹底改善。各個國家雖然表面上達成減產協議,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其實都在相互觀望;二者,目前的狀況,導致人們出現對經濟前景擔憂,主要是政治導致的貿易問題及新的增長點缺乏,也就是技術上的螺旋頂。
盡管如此,原油期貨的未來是很可期待的。明年的形勢,肯定會比今年好。而且從長期來看,石油重振雄風,只是遲早的事情。
你可以現在多練練手,等行情來的時候,才能夠一把抓住。
『貳』 現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發展什麼趨勢額
原油未來走勢,第一看全球經濟增速如何,歷史來看,全球經濟增速下滑的年份,2008年和2014年2018年下半年,原油價格都相對下滑,也是原油價格相對下跌幅度較大的年份。所以2019年原油價格走勢,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中國,歐盟,美國的GDP增速。
第二個你要考慮美國對伊朗的原油制裁力度如何,畢竟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6月都是因為美國對伊核協議的表態,逐步推高了原油相對價格。2017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將「不認證」伊朗遵守了伊朗核協議。下圖可以看出美國總統的表態後原油價格開始相對上漲。
『叄』 什麼是中國石油期貨的發展
中國在1993年,曾相繼開辦了上海石油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並在廣州聯交所掛牌交易石油期貨。其中,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的標准期貨合約有4個品種。1994年以後,國家對期貨市場進行清理整頓,這幾個石油期貨市場先後停止交易。2001年以來,我國期貨市場進入規范發展的新階段。上海期貨交易所確立了以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燃料油期貨為突破口建立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目標。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於2004年4月上旬,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燃料油期貨品種,並於8月25日開始上市交易。上海燃料油期貨上市的最初幾年,交易活躍,價格影響力不斷提升,經濟功能逐步發揮。2009—2010年,單日總成交量曾高達百萬手,單日總持倉量達幾十萬手。但隨著燃料油政策環境和消費結構的改變,燃料油期貨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
圖9.1紐約商品交易所
『肆』 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有哪些
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有:
1.市場競爭和開放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
2.經濟體系比較開放,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
3.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開放,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
4.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伍』 如何在石油期貨市場成為贏家
期貨是與人簽訂買賣合約,到期必須履約(或對沖);期權是買了一個買賣權力,到期可以行權(有利時),也可以放棄行權(無利時)。期貨:例如目前大米2元一斤,您看漲,可以與人簽訂一份買入合約(需要交納保證金),約定您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用2元買入大米,如果大米價格漲了,您就賺了,跌了,您就賠了,到期不管您賺賠,必須履約(或對沖)。期權:例如目前大米2元一斤,您看漲,可以與人買入一個期權(需要交付權利金,假設是0.1元),規定您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用2元買入大米,如果大米價格漲到2.1元以上,您就賺了,可以行權。如果價格是在2元以上,2.1元以下,您賠了部分的權利金,可以行權,如果跌到2元以下,您就賠了權利金,可以不行權。目前我們說的國際原油市場上的石油買賣價格是期貨價格,國際原油市場也有期權交易。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陸』 什麼是石油期貨市場
石油期貨是指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品質的石油的標准化合物,是期貨交易的一個品種。期貨交易通常並不涉及實物所有權的轉讓,而只是期貨合約所有權的轉移。
石油期貨市場是在石油現貨市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78年11月,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推出2號取暖油、6號重質燃料油合約,把交割地選在紐約港,一舉成功,開創了石油期貨的先河。
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是石油期貨運作比較成功的期貨交易所。其他石油交易所還包括新加坡交易所、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和迪拜商品交易所等。
(1)紐約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827年,是世界上經營金融商品、鉑金系列金屬產品和石油產品期貨的最大交易所。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首次成功上市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份能源期貨合約——取暖油期貨合約。1983年,該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原油期貨合約。此後它成為世界能源期貨期權交易的最主要場所(圖9.1)。
(2)倫敦洲際交易所。其前身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成立於1980年,是繼美國之後發展起來的。由於倫敦是歐洲石油貿易的中心之一,以及倫敦的期貨交易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等原因,使得國際石油交易所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能源交易所。2001年6月,國際石油交易所被美國洲際交易所收購,成為美國洲際交易所的全資子公司。
(3)新加坡交易所。其前身為新加坡黃金交易所,成立於1978年。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轉運和煉油中心,其獨特優越的地理條件和龐大的煉油能力,使它成為世界石油交易的一個熱點,成為亞洲地區和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之一。
(4)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日本的石油期貨起步較晚,至1999年才推出第一個石油期貨合約。但後來發展較快。
石油期貨貿易具有三大功能:價格發現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轉移風險功能。
『柒』 石油期貨市場怎樣
石油期貨市場是在石油現貨市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石油貿易量不斷擴大。當時一直沿用的即期石油現貨交易,雖然價格是現實的、明確的,但用戶所需的量沒有保障。中遠期現貨交易合約在實踐中不斷發展,並可以進行有限轉讓,從而具有一定的避險功能。但由於其轉手仍不方便,不能進行現金結算,並不能完全解決價格風險問題,於是石油期貨交易應運而生。
石油期貨自1978年產生以來,至今已有28年的發展歷程。在這段時間,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跌宕起伏,石油期貨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期貨市場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與其他商品相比,石油期貨交易的歷史雖然較短,但由於石油工業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及其特徵,石油期貨價格已經同黃金價格、利率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起,成為衡量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
早在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的1974年,美國紐約棉花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就推出了一個原油合約、C級船用燃料油合約和一個粗柴油合約,但由於交割地選在遠離美國本土的阿姆斯特丹,再加上當時油價比較平穩,這些合約上市失敗。後又經精心策劃,在1978年11月,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推出2號取暖油、6號重質燃料油合約,把交割地選在美國本土——紐約港,一舉成功,開創了石油期貨的先河。1983年3月3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又推出了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油期貨交易合約,也獲得很大成功。自此以後,石油期貨貿易迅速發展。
石油期貨市場的優勢在於:一是期貨克服了即期現貨和遠期合約量不穩、價格不準的弊端;二是期貨的發現價格、套期保值、轉移風險和優化配置的功能廣受歡迎;三是期貨市場管理嚴格,「游戲規則」透明,市場流動性大,給參與者留有很大的經營運作空間。
目前,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新加坡交易所(SGX)、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等都是石油期貨運作比較成功的期貨交易所。市場功能發揮充分,得到各國現貨商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同,在國際現貨貿易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紐約商品交易所 紐約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827年,是世界上經營金融商品、白金系列金屬產品和石油產品期貨交易的最大的交易所。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首次成功地上市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份能源期貨合約——加熱油期貨合約,此後它成為世界能源期貨期權交易的最主要場所。
20世紀70年代,油價的劇烈波動給西方國家經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急需相關衍生工具予以避險。1978年11月1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推出了加熱油期貨交易,該合約在上市兩年後交易量迅速上升,取得了巨大成功。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和1980年的兩伊戰爭使世界石油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大量現貨企業認識到期貨市場的保值作用,紛紛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而NYMEX的加熱油期貨無論在合約設計還是規則制訂方面都較為科學,吸引了大量套期保值者的參與。同時,石油價格的劇烈波動也為市場投機者提供了較好的獲利空間。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後,NYMEX的石油期貨取得了巨大成功,交易量逐年遞增,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期貨品種。
NYMEX的加熱油期貨歷年交易量1982年,NYMEX又推出了世界第一個原油期貨合約——輕原油期貨合約,由於它是以美國著名的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為主要交易標的,因此又被廣泛地稱為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與英國布倫特原油、中東原油並稱為全球三大基準原油,在美國已經形成比較發達的現貨市場體系,中遠期貿易十分活躍。因此,NYMEX的輕原油期貨(WTI)的推出立即吸引了廣大石油現貨商的參與,交易規模迅速上升,其價格也成為全球原油現貨貿易的重要定價依據。2004年,NYMEX的WTI原油交易量為5288萬張,
NYMEX的輕原油(WTI)期貨歷年交易量是全球交易規模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
1986年,NYMEX在能源期貨方面繼續拓展,又推出了無鉛汽油期貨合約。無鉛汽油在經歷上市初期的沉寂之後,於近幾年開始活躍,交易規模迅速上升。2004年,該合約的年成交量分別為1278萬手,日均成交量為51315張左右,與加熱油期貨合約交易量比較相近。1990年,NYMEX又推出天然氣期貨交易,也獲得了較大成功,2004年成交量為1744萬張,成為NYMEX中僅次於WTI原油期貨的重要能源品種。近年來,NYMEX又推出了以英國布倫特原油為交易標的期貨合約,採用現金交割方式,進一步豐富了NYMEX的能源品種結構。
國際石油交易所 國際石油期貨市場成立於1980年,是繼美國之後發展起來的。由於倫敦是歐洲石油貿易的中心之一,以及倫敦的期貨交易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等原因,使得國際石油交易所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能源交易所。1981年4月,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推出重柴油期貨交易,合約規格為每手100噸,最小變動價位為25美分/噸。重柴油在質量標准上與美國取暖油十分相似。該合約是歐洲第一個能源期貨合約,上市後比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穩步上升的走勢,2004年交易量達到936萬手。1988年6月23日,IPE推出國際三種基準原油之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上市後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過輕柴油期貨成為該交易所最活躍的合約。2004年,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達到2546萬手,位居全球能源期貨品種的第二位,布倫特期貨價格已成為國際石油現貨貿易價格的重要參考。
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歷年交易量新加坡交易所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前身為新加坡黃金交易所,成立於1978年。1989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的第一份能源期貨合約——高硫燃料油期貨合約上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轉運和煉油中心,其獨特優越的地理條件和龐大的煉油能力,使它成為世界石油交易的一個熱點。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迅速成為亞洲地區和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之一。
東京商品交易所 日本的石油期貨起步較晚,遲至1999年才推出第一張石油期貨合約。1999年,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推出了汽油、煤油期貨,當年成交量分別達到1065萬手和362萬手。2001年又推出了中東石油期貨合約。該合約以中東石油為交易標的,合約規格為1000桶/手,採用現金交割方式,交割結算價為國際權威機構P1atts報出的當月迪拜和阿曼的日原油貿易價格的平均價。
中東作為世界石油的主產區,中東原油也是與北海布倫特、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油齊名的全球三大基準原油之一,亞太地區使用的原油約70%來自中東。在良好的現貨背景下,TOCOM的中東石油期貨取得了初步成功,2004年,TOCOM的汽油期貨交易量為2365萬手,煤油期貨交易量為1304萬手,中東原油期貨交易量為228萬手。石油期貨上市前,日本的石油現貨市場已基本放開,各石油公司都可以進口和經營石油,為石油期貨的運作打下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捌』 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有哪些
您好,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有:
1.市場競爭和開放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
2.經濟體系比較開放,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
3.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開放,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
4.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玖』 研究石油期貨市場的緣由
能源在大宗商品里比重是最重要的,石油在能源里又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