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金融期貨市場
⑴ 韓國綜金社是什麼
綜合金融社的簡稱,也就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企業,包括各大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部分財務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各類保險公司等等。
綜金社,一般字幕組會這么翻譯,比如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影片中,IMF要求韓國「綜金社」停業,停業就是破產,由於韓國中小企業和個人都是通過「綜金社」交易和貸款,讓「綜金社」由經營困難的現狀改為停業狀態,將導致韓國許多中小企業和個人家庭破產,國內民族資產無力,外國資本就可以更好進入韓國掌控經濟了。
⑵ 全球有哪些期貨交易所
你好,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交易所之間出現了多次的合並和重組。如今最有影響力的期貨交易所包括:
⑴ 美國市場
以芝加哥和紐約為主: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以農產品和國債期貨見長)、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以畜產品、短期利率歐洲美元產品以及股指期貨出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指數期權和個股期權最為成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以石油和貴金屬最為出名)、國際證券交易所(ISE:新興的股票期權交易所)。
2007年6月,CME和CBOT的合並計劃獲得美國司法部的批准,2007年7月9日,CME和CBOT股東投票決議通過兩家公司合並,CME成為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⑵ 歐洲市場
主要是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國國債和歐元區股指期貨)和泛歐交易所(Euronext:主要交易歐元區短期利率期貨和股指期貨等),另外還有兩家倫敦的商品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礎金屬)、洲際交易所(ICE:主要交易布倫特原油等能源產品)。
⑶ 亞太期貨市場
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中國的內地以及香港和台灣地區為主。
日本期貨市場主要包括以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主要是能源和貴金屬期貨)、東京穀物交易所(主要是農產品期貨)等為主的商品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主要交易國債期貨和股指期貨)、大阪證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日經225指數期貨)和東京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短期利率期貨)為主的期貨交易所。韓國期貨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韓國交易所集團下的KOSPI
200指數期貨與期權,交易量近幾年名列全球第一。新加坡交易所集團下的期貨市場上市的主要是離岸的股指期貨,如摩根台指期貨、日經225指數期貨等。印度主要期貨品種包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貨和個股期貨以及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貨。澳大利亞期貨市場主要是當地的股指和利率期貨。中國內地目前有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屬、能源、橡膠等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大豆、玉米等期貨)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小麥、棉花、白糖等期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將上市金融期貨品種,首先將上市滬深300股指期貨。香港地區的期貨市場主要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團下的恆生指數期貨、H股指數期貨為主。台灣地區的期貨市場主要包括在台灣期貨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貨與期權。
⑷ 中南美及非洲期貨市場
中南美主要是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利率、匯率期貨)和巴西期貨交易所(交易各類金融和商品期貨)。非洲期貨市場主要是南非的證券交易所下屬的期貨市場,上市當地金融期貨品種。
⑶ 請問為何韓國交易所的金融股指期貨交易量佔全世界首位而不是美國、歐洲或日本
韓國的股指期貨,需要的資金量很小,而且操作簡單。
參與的人很多。
⑷ 全球主要股指期貨市場有哪些
國內股指期貨主要有:IF滬深300指數,IH上證50股指期貨合約,IC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
世界各國重要的股指期貨品種。
道瓊斯工業指數
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通常人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有可能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什麼這么說,因為道瓊斯指數是分了四種類別的,分別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和平均價格綜合指數。
道指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價格指數,在全球股指期貨市場有著舉重若輕的位置。
標准普爾500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與道瓊斯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
標普500指數也是影響力比較大的指數,它的優勢是代表性強和精準度高,這種合約標的交易的投資者非常多,包括在中國市場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可以多空雙向交易,交易時間並非24小時不間斷,而是按照芝加哥交易所的交易時間執行行情報價都是與國家行情一致的。
新華富時A50指數
接下來介紹與A股市場關聯比較大的新華富時A50指數,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由新華富時指數公司編制,以2003年7月21日為基期,於2004年1月正式對外公開發布。A50指數是根據新華富時A股指數編制規則,從A股市場選擇合格的最大50家公司組成的指數。
由於A50指數與A股的聯系比較強,因此A股的走勢常常與A50指數的走勢相互影響,如果是炒過股票的股民,可以選擇與A股關聯比較大的新華富時A50指數、滬深300股指期貨嘗試。
德國DAX指數
德國DAX指數就是法蘭克福指數,是由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推出的一個藍籌股指數。該指數中包含有30家主要的德國公司。更多的資料你可以去期貨達人網進行了解。DAX指數是全歐洲與英國倫敦金融時報指數齊名的重要證券指數,也是世界證券市場中的重要指數之一。
DAX30與美國標准普爾500、法國CAC-40股指及英國倫敦金融時報100股價指數一樣是以市值加權的股價平均指數,由於代表性強,也頗受投資者歡迎。
除了上述所說的股指期貨品種外,還有日經225指數、法國CAC指數、恆指、韓國200指數等,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價格指數,投資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或者熟悉的指數交易,警惕市場風險,新手注意管理好資金和控制倉位。
⑸ 為什麼期貨外匯在韓國不發達
感覺很多不如歐美西文國家發達的原因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
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曾經輝煌一時,號稱日不落帝國,倫敦很早就是世界的經濟中心,現在雖然英國影響力變小了,但余熱還在,倫敦的金融地位仍然很重要。
再就是美國,由於美國本土在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沒受到影響,還大發戰爭財,美國崛起,一個國家強大了,影響力自然就大。
16世紀荷蘭強大的時候,阿姆斯特丹也曾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唐朝強大的時候長安也非常繁華,只是唐朝的時候還沒有金融行業而已。
綜上所述,讓人感覺不發達的原因是自身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如果國家強大了自然各方面的影響都顯得強大。
⑹ 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的上市程序及時間
經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決議,公司提交上市預審申請書,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KRX)在接收預審申請後1-1.5個月對擬上市公司進行可行性審查及認可,並將結果通知擬上市公司及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接到KRX上市認可通知後,擬上市公司向金融監督委員會提交有價證券備案書,既可進行公募。目前自簽訂主承銷商合同到上市所需時間大約為9個月。根據韓國法律規定,在向KRX提交上市預審申請書前6個月,擬上市公司應與具有韓國境內股票承銷業務許可證的主承銷商簽訂主承銷合同。目前該制度正在改善,若此限製取消,上市時間可縮短為3個月。KRX接受按照國際會計准則或美國通用會計准則編寫的財務報表,但向韓國財政經濟部、金融監督委員會及KRX遞交的資料必須以韓文書寫。
中國證監會和韓國金監會在2001年6月簽署了《證券期貨監管合作安排》。KRX在2003年分別與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簽訂了《諒解備忘錄》,中國企業去韓國上市不存在法律障礙。
⑺ 世界上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及交易品種有哪些
現代有組織的商品期貨交易,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和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之成立為開端。除了這兩家交易所外、在世界上影響較大的期貨交易所還有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等。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
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
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
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
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了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
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
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
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貿易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
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
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是世界上
最大的錫和銅的生產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又迫切地需要從
國外的礦山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由於穿越大洋運送礦砂的貨輪抵達
時間沒有規律,所以金屬的價格起伏波動很大,金屬商人和消費者要面對巨大的風險,
1877年,一些金屬交易商人成立了倫敦金屬交易所並建立了規范化的交易方式。從本
世紀初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公開發布其成交價格並被廣泛作為世界金屬貿易的標
准價格。世界上全部銅生產量的70%是按照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價為基準進
行貿易的。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前身為農產品交易所,由一批農業經銷商於1874年創建。當時
在該交易所上市的主要商品為黃油、雞蛋、家禽和其他非耐儲藏農產品,1898年,黃
油和雞蛋經銷進出農產品交易所,組建了芝加哥黃油和雞蛋交易所、重新調整機構並
擴大上市商品范圍,後於1919年將黃油和雞蛋交易所易名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1972
年,該交易所為進行外匯期貨交易而組建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推出世界上
第一張金融期貨合約。此後,在外匯期貨基礎上又增加了90天短期美國國庫券期貨,
和3個月期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合約交易。該交易所的指數和期權市場部分成立於
1982年,主要進行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該部分最有名的指數合約為標准·普爾
500種股票指數(S&P500)期貨及期權合約。1984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與新加坡國
際金融交易所率先在世界上進行了交易所之間的聯網交易、交易者可在兩個交易所之
間進行歐洲美元、日元、英鎊和德國馬克的跨交易所期貨交易。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並,
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主要有英鎊、德國馬克、美元、日元、瑞士法
郎、歐洲貨幣單位、義大利里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70種英國股票期權、金融時報100
種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以及金融時報250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該交易所雖然成立
時間較晚、但發展速度驚人,截至1996年,已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期貨期權交
易所。
繼美、英之後,日本、法國、德國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相繼建立了期貨市場,
並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期貨交易中心地位的角逐,新加坡、巴西、南非、菲律賓等新興
國家和中國香港也先後建立了自己的期貨交易所,韓國、泰國、印度和我國的台灣省
等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期貨交易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6年底,全世界從事期
貨交易的交易所共77家,其中,綜合性期貨交易所11家。從事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期
權交易;商品期貨交易所32家專門從事商品期貨期權交易;金融期貨交易所34家,從
事金融期貨期權交易,1996年交易量列世界前十位的期貨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芝加哥
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巴西商業
期貨交易所,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德
國期貨交易所,日本東京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和西班牙股票交易所。
⑻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
一、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商品期貨——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
1、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
1. 穀物期貨——小麥、玉米、大豆
2. 經濟作物——棉花、咖啡、可可
3. 畜禽產品——黃油、雞蛋、生豬、活牛、豬腩
4. 林產品 ——木材、天然橡膠
2、金屬期貨: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
1.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國際定價權)、錫、鉛、鋅、鋁、鎳、白銀
2. 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1974年推出,國際定價權)、白銀、銅、鋁
3、能源期貨: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2.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二)金融期貨
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1、外匯期貨(第一種金融期貨)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
2、利率期貨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
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
3、股指期貨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
(三)期貨期權
1. 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
2.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對現貨商、期貨商均有規避風險的作用。
3. 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4. 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權錢交易)方興未艾(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5.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二、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趨勢
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浮動匯率製取代固定匯率制,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市場經濟貨幣化、金融化、自由化、一體化(電子化的結果)的發展趨勢,利率、匯率、股價頻繁波動,金融期貨應運而生,使國際期貨市場呈現一個快速發展趨勢,有以下特點:
1. 期貨中心日益集中——國際中心:芝加哥、紐約、倫敦、東京;區域中心:歐洲大陸、新家坡、香港、韓國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體現在交易品種增加,交投活躍,成交量大,輻射面廣,影響力強等方面。
1. 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2. 全球交易量增長速度非常快;
3. 交易量呈現加速增長現象;
4. 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的迅猛增長主要來自於美國以外的交易所。
5. 金融期貨的發展勢不可擋
2006年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中,金融期貨、期權的比例高達91%,商品期貨、期權的比例僅為9%。
1. 期權交易後來居上
2000年,全球期權(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交易總量第一次超過了期貨交易的總量。
在期貨交易中,無論時買進還是賣出期貨,其面臨的高風險與高收益是對稱的,即買賣者可能大贏也可能大虧。然而,在期權交易中,兩者得到了分離。
1. 聯網合並發展迅猛(原因:1經濟全球化2競爭日益激烈3場外交易發展迅速)
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1. 交易方式不斷創新——公開喊價和電子化交易
2. 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3. 改制上市成為潮流——其形成根源是競爭。
2000年底,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成為美國第一家公司制交易所。
其他改制的著名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納斯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