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豆油期貨2008行情原因

豆油期貨2008行情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8-09 00:50:36

『壹』 2008年3月豆油價格猛漲是什麼原因

一是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特別是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
二是國內農產品的恢復性、補償性上漲。

三是成本推動價格上漲。

還會的。

『貳』 2008年的食用油還會漲價嗎理由呢

肯定要漲,理由如下: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國際市場食物油價格也呈現上漲趨勢。豆油、菜籽等期貨價格不斷創出新高,批發和零售價格也緊隨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國在分享上漲帶來的紅利同時,也出現了本國市場價格高企所引發的通脹的隱憂。

1.國際期貨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連創新高,近期價格處歷史高位。

今年以來,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類品期貨、加拿大溫尼伯商品期貨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國際上有影響的食物油期貨價格指數出現了大幅上漲趨勢。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礎產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貨品種。而菜籽油、棕櫚油等在國際市場都是被看作為替代品。因此,這里以CBOT大豆市場為例來說明價格走勢。從1月3日開市,到7月13日,開盤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盤948.1,上漲257.6(單位均為美分/蒲式耳),漲幅36.7%。其走勢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月10日CBOT大豆指數的最低點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點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國職業農場主組織(Pro Farmer)在其間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新產季大豆的種植面積可能急劇減少860至940萬英畝。第二階段:從4月24日的最低點732.2美分/蒲式耳開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達150.2美分/蒲式耳,而這一階段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天氣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階段:從6月22日的最低點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點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為130.9美分/蒲式耳。期貨價格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是因為6月29日美國農業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的報告,即:美國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計為6408.1萬英畝,較三月份的數據大幅削減305.9萬英畝,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測的6783.8萬英畝的平均值(預測區間為6600—6900萬英畝)。當天CBOT大豆各合約一度漲停開盤。

經過市場有計劃地進行播種面積——天氣狀況——播種面積的三個階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漲——種植面積增——下跌——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的循環模式,而現在出現了新情況是上漲——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再減少種植面積的惡性循環模式。

7月,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預計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產量達到2.221億噸,低於6月預測的2.253億噸,也低於2006年的2.361億噸。事實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幾個大豆主產國的大豆產量均有程度不等的減少,其中美國大豆產量調低至7140萬噸(6月預測7470萬噸,2006年為868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為4700萬噸(2006-2007年度為4720萬噸)。中國大豆產量預計為1560萬噸,也低於2006-2007年度的1620萬噸。不過巴西大豆產量預計達到6100萬噸,和6月預估值持平,也高於2006-2007年度的5900萬噸。

從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調低到了2.342億噸(6月預測為2.343億噸,2006年為2.252億噸)。全球大豆出口預計為7550萬噸,和6月預測持平,2006年為7050萬噸,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預計提高到1020萬噸(6月預測860萬噸,2006年為800萬噸),巴西預計為2970萬噸(6月預測2970萬噸,2006年為2460萬噸)。美國預計為2780萬噸(6月為2940萬噸,2006年為2970萬噸)。這也將導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降低到5187萬噸(6月預測為5400萬噸,2006年為6417萬噸)。

總體看來,報告印證了市場近期對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應吃緊的擔憂,這也使得市場對於任何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單產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種面積降低的因素都極為敏感。從最新的氣象預報看,美國西部玉米種植帶可能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國大豆關鍵的結莢期和灌漿期,炎熱乾燥的天氣將會導致大豆單產潛力受損。除了天氣因素,美國大豆價格的上漲也是為了鼓勵巴西農戶增加播種面積。一般預計巴西新豆播種面積將會比2006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但是從雷亞爾匯率持續走強來看,這顯然不利於巴西大豆種植收益提高,因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來出口,所以美元相對雷亞爾越是疲軟,農戶換回的收益就越少。現在雷亞爾匯率位於近7年來的高點,1雷亞爾可以兌換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達到1美元兌換1.8雷亞爾。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種季節開始前(也就是未來三到四個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的幾率很大,特別是如果美國中西部出現炎熱乾燥天氣的情況下,以便能夠鼓勵南美農戶盡可能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彌補美國大豆產量下降帶來的全球供應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價格基本上與CBOT走勢相同。自從2006年以來,馬來西亞粗棕油期貨價格飆升近80%,現貨價格創下了8年來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撐國際棕櫚油價上漲

7月以來,國際棕櫚油市場大幅上漲,24度棕櫚油近月裝運港船上交貨(FOB)價格為每噸(下同)797.5美元,較前一周上漲22.5美元;33度棕櫚油FOB價格為792.5美元,上漲22.5美元;44度棕櫚油770美元,上漲10美元。

國際棕櫚油市場上漲的主要支撐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的帶動。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2007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數據,導致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對BMD棕櫚油起到支撐作用。第二、近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漲,使得棕櫚油在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機資金做多。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到2008年時強制要求在傳統燃料中摻混生物柴油,並且打算提供補貼,確保生物燃料項目獲得成功,這也對BMD棕櫚油市場形成支撐。第三、印尼調高棕櫚油出口基價,增加了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競爭力。印尼政府將毛棕櫚油的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每噸(下同)622美元上調至676美元;24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676美元上調為746美元;33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調至737美元。印尼上調棕櫚油出口價格有利於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對BMD棕櫚油市場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保持向上。

據德國《油世界》預計,2006/07年度全球10種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費量預計將達3.96億噸,高於3.92億噸的同期產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產量預計為5160萬噸,高於上年的4720萬噸。其中歐盟油菜籽產量預計達到1780萬噸,上年為1610萬噸;中國產量預計為1100萬噸,低於上年的1270萬噸。加拿大產量預計提高到980萬噸,上年為850萬噸;澳大利亞產量預計提高到140萬噸,上年為51萬噸。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全球油菜籽消費量增長明顯,預計為5220萬噸,上年為4910萬噸。油菜籽加工量預計為4900萬噸,上年為 4610萬噸。從期末庫存來看,預計今年為470萬噸,上年為530萬噸,庫存對用量比預計為9.0%,上年為10.9%。可見,今年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持續向上。

造成供需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場對生物柴油的炒作,從而預期菜油、豆油、棕櫚油需求將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將偏緊。這一點在去年末的市場反應中較為明顯,在德國,隨著能源價格下挫、植物油價格相對堅挺及2006年8月開始實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稅造成生物柴油生產利潤下降等,導致了生物柴油消費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價格出現了短暫的下跌。今年以來,由於豆油、菜油、棕油價格的大幅爆漲,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義。但是,不斷有新的預測調高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這無疑將給油菜籽供應帶來逼迫的氣氛,為其價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據。

4.周邊國家食物油價格上漲帶來供應緊張,通貨膨脹壓力加劇。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於作為烹調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價格飛漲,很多印尼人因為買不起,只能改煮無油之炊。已經迫使很多印尼窮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為世界最大棕油生產國之一,印尼會從油價上漲中獲利,但是因為國內食用油價格也水漲船高地上漲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萬萬的印尼普通百姓負擔不起。另外食用油價格上漲,也讓經濟政策計劃官員擔心會對通貨膨脹帶來沖擊。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價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0%,是構成消費物價指數的商品和服務籃子中,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塊。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進口國,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進口來滿足。由於今年油籽預計減產,這也使得印度對進口植物油的依賴性提高。印度食用油價格上漲,原因在於本地油籽產量降低,而且國際棕櫚油價格創下數年新高,也帶來明顯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價格近期持續走強,帶來了國內通漲率指標的繼續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發價格指數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為了平抑通漲壓力,已經將毛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70%調低到了60%,把24度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80%調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進口關稅仍然維持在45%。由於用於計算關稅的基礎價格依然維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這有助於降低這些食用油的進口成本,也有利於進口增長。

總體上說,國外食物油價格仍然處在上漲趨勢之中,除了種植面積減少及天氣因素以外,美元持續貶值、全球面臨通脹威脅以及投資基金在期貨市場興風作浪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預計CBOT大豆市場很有可能達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叄』 影響豆油價格和豆油期貨價格變動因素那些

1、期貨方面:CBOT大豆期貨價格走勢影響,比較直接大連盤豆粕期貨走勢影響
2、基本面:成本因素供應方面需求方面
3、外圍及宏觀經濟的影響

『肆』 豆油期貨價格行情受什麼影響最大

(一)豆油的供應情況
1、大豆供應量: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游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產大豆,另一部分是進口大豆。
(1)國產大豆供應情況。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
2、豆油產量:豆油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豆油進出口量: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抬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一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4、豆油庫存: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一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1、國內需求狀況:我國是一個豆油消費大國。近年來,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餐飲行業景氣狀況:目前,我國植物油生產和消費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數不斷增加,餐飲行業的景氣狀況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
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
(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准,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伍』 豆油為什麼會漲價

受國際海運費上漲的直接影響,我國進口大豆、豆油的到港成本不斷攀升。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大豆油的價格不會下降,不過花生油和香油價格仍會保持穩定。受大豆期貨上漲的影響,國內大豆油也開始全面漲價,一天之內,5升裝的金龍魚大豆油從41元上漲到44元,5升裝火鳥大豆油從39元上升到43元,5升裝福臨門大豆油從39元上升到43. 5元,平均漲幅超過10%.
除了豬肉和雞蛋,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便是食用油了。遺憾的是,食用油也沒有逃離價格暴漲的怪圈,其漲幅甚至高於股票的漲幅。
發改委表示,目前中國食用植物油庫存較多,貨源充足。那究竟是商人囤油導致價格上漲還是原料價格飛漲?經過一系列調查。記者發現油料價格上漲的最大原因竟然來自一場悄無聲息的國際大豆定價權爭奪戰。食品佔CPI權重的30%強,而油料價格的上漲則直接拉動了CPI的增幅,因此作為CPI的調查之一,食用油的價格上漲波幅引起了記者注意。
據調查,僅僅是2007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5L胡姬花特香壓榨一級花生油的批發價漲8%,售價110元、5L金龍魚調和油從56元上漲至60元,5L的鷹嘜玉米油從60元漲到65元,5L的金龍魚玉米油從68元漲到70元,5L胡姬花壓榨一級花生油從88元漲到95元,而5L胡姬花特香壓榨一級花生油要漲到130元/瓶,漲幅近五成. 而在眾多的食用油品種中,口味已經被普羅大眾接受的多是花生油,菜油以及大豆油,而大豆油的銷量又占所有油脂銷量的60%,因此,本次調查記者便以大豆的漲幅作為樣本。失去大豆定價權如此全面的價格上漲,其原因主要來自於油料價格的上漲,而作為油料的花生、玉米以及大豆等,其價格為何漲幅如此劇烈? 一位熟悉大豆的業內人士說,「三年前中美爆發的『大豆戰爭』,讓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急劇萎縮,後來在國際上,我們就失去了大豆的定價權。」
從2001年下半年至2003年,由美國CBOT市場帶動,大連期交所的大豆合約從1700元附近起步,到了2003年8月,由於美國大豆產區天氣乾旱,其後美國農業部的月度供需報告出台,對行大豆情形成推波助瀾,2004年初至4月5日的最後上沖階段,美盤創出近16年的新高,同期大連期交所的大豆合約創出4100元的歷史紀錄。
此時,正值白宮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為緩和中美經貿關系,中國向美國派出農產品(行情論壇)采購團,采購了150萬噸大豆。當時中國代表團在4100元/噸左右的價格上簽下訂單。然而此後一個月,大豆價格跌至3100元/噸。
「當時中方由於信息不通暢和缺乏國際貿易經驗,片面聽信美國公布的虛假研究報告,從而在國際豆價大幅下跌前夕在高價位上吃進了大批大豆。」黑龍江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田仁禮說。這個時候,美豆如潮湧入,豆價持續暴跌,山東依靠進口大豆的加工企業幾乎全軍覆沒,國內種植業也遭受重創。2006年主產區黑龍江的大豆種植面積比2005年減少25%,2007年又比2006年減少600萬畝,總產量由130億斤降至92億斤。
種植面積連年銳減掀起新一輪題材炒作,豆價再度攀升,同時也加深了國內市場對進口的依賴。油籽雜志《油世界》11月28日發表報告預計,中國在2007/2008年度的大豆進口量將從2006/2007年度2872萬噸增至3400萬噸,以彌補國內產量損失所帶來的供需缺口,並抑制國內高企的大豆價格。
「3年前美國人在高價位上把大豆塞給中國,讓你狠跌3年,跌得你種植面積萎縮了,現在美國人又趁勢再拉高,再逼你高位吃進,再讓你狠跌,我們可能被人家玩於股掌之上。」一位觀察大豆市場3年的分析人士說。
大豆危機導致「產業失竊」
中國原有的大豆加工企業大多分布於東北大豆主產區附近,隨著中國加入WTO,大豆市場開放,然而當廉價進口大豆大量湧入時,這些加工國產大豆的企業陷於劣勢地位,因為國產大豆不但出油率比進口大豆低2到3個百分點,而且是依賴農戶小規模生產,成本高於美國的機械化種植。為了擺脫困境,加工商們紛紛來到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銷區,依託港口建廠,轉而加工進口大豆。在中國大豆壓榨能力大肆擴張之時,世界大豆的總體生產水平又正處於下降周期,因此眾多壓榨企業爭搶原材料,反而加劇了定價權的丟失。
由於在國際大豆的期貨市場中缺少話語權,國內的大豆價格始終要伴隨著國際價格的變化而變化,而在今年國際豆價屢創新高的同時,國內的大豆產量大幅的銳減。而豆農對於種植大豆又散失了信心,使得種植面積大幅減少,2006年黑龍江的大豆種植面積比2005年減少25%,2007年又比2006年減少610萬畝,減少了12%。
作為豆油的原料,大豆價格隨國際價格起落,其波動反應必然也就輻射到我國的食用油領域。因此在今年我國油價持續上漲來看,其直接的原因是:喪失國際定價權!
國儲油雙刃劍
大豆油一度是北方超市裡的搶手貨,原因是大豆油比花生油便宜得多,然而在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三大食用油中,要論起漲價的速度,還是大豆油數第一。
而在整個油料作物方面,近幾年的生產規模萎縮是其中重要的因素。2006年,我國油料種植面積比上年減少了1000多萬畝,2007年比2006年又減少了1000多萬畝,產量下降,再加上國內的需求增長,油料自給率低,只有40%多,因此2007年在時逢大豆價格上漲時期,其他食用油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為了平抑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國家糧食部門曾在2007年9月份首次將國家儲備油以競標的形式投向市場。全國投放總量達到20萬噸,其中豆油17.8萬噸,菜籽油2.2萬噸。作為分會場的華南糧食交易中心負責人陳總經理向記者坦言,國家打開糧食儲備,其目的是為了供需關系基本平衡,希望能夠以此開控制油價的上漲,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不會產生多大的平抑物價的效果。
2007年9月28日的競標現場,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的會場里聚集著南方部分省區的油商,當時巢湖、蘇州、東莞地區的大豆油的起拍價都在8150元/噸—8750元/噸之間。一個起拍單位通常是1000噸左右。負責拍賣的儲備部劉經理事實上在肯定國家的這一做法:「這是國家第一次公開賣國儲油啊!而且來競拍的都是食用油的加工企業,競標成功後,他們必須承諾在一個月內將所競得的食用油向市場投放。這么一來,市場的缺口就相對小了,價格也就自然低了起來。」
而從廈門專程趕來競標的陳喬在為一家食用油企業服務,在他眼裡,這事實上並不是一件要為市場做善事的商業機會,「國際大豆(價格)一直在漲,而且後市也在看漲,這樣的一批油下來,我們做加工的當然負擔就小了!」據陳喬透露,事實上來競標的大多都是食用油加工企業,也有一些大型的食用油品牌廠家的人,比如南方的金龍魚和北方的魯花等廠家,在他看來,這樣的競標會,其實是一場降低企業風險的盛宴,「主要是這個價格(競標價格)比市場上的價格低,與此同時,後市看漲的預期很強烈。」而對於能否通過國儲油的公開發售以平抑食用油價格上漲,陳喬答得很直接:「不會。」這時,蘇州的中央儲備量直屬庫的大豆油正以8510元/噸的價格起拍,通常這樣的起價,成交價都會在9000元/噸左右成交。
負責研究我國糧食產業的研究員胡鋒也同意這一觀點,由於食用油並沒有太大的季節差異,因此需求總體是平穩增長的。國儲油的競拍,只是減少了企業的風險,油企不會因此而將這批油降價出售,特別是在後市看漲的情況下。
截止至2007年12月27日,我國的豆油的價格正在10000元/噸上堅挺地走著。其中沈陽的價格達到了11700元/噸,廣州的出廠價也達到了11800元/噸。天津、山東、張家港、廈門等地的價格也都在1100~12000元/噸左右。與前一天相比(12.26日),沈陽的價格上漲了200元/噸,廣州的價格也上漲了400元/噸,全國這一天的漲幅在400~500元/噸之間。與2007年9月底的那場競標相比,每噸已經高出了2000多元。

『陸』 影響期貨走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1、國內期貨受外國市場上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有哪些?
上期所:銅(LME銅)、鋁(LME鋁)、鋅(LME鋅)、燃料油(原油)、橡膠(原油、日膠)、黃金
大商所:大豆(美黃豆)、豆粕(美豆粉)、豆油(美豆油)
鄭商所:PTA(原油)

具體是受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因素很多,而且不同品種會有不同。我大概給你說幾點:
A、供求關系(商品主產國產量、庫存;商品主要消費國的需求量)
B、匯率變化(商品時以貨幣來標價的,外匯波動會給商品價格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美元匯率的變動)
C、商品主產國國家政策(關稅、出口退稅等)

2、是不是進口的品種都會受外盤影響?
比如,大豆的主產國是美國、巴西,我國大豆70%靠進口。美國大豆豐收,美國大豆價格下跌的同時,我們國內大豆期貨價格也會下跌。 基本上我們要進口的商品受外盤的影響大。
------------------------
友情提示: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商品期貨市場。國內期貨市場在國際商品價格定價中期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柒』 影響大豆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

歷史上來看影響大豆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氣因素特別是大豆生長時期的天氣,全球經濟情況,石油價格。

原油價格上漲帶動農資成本上升,比如化肥,農機用油成本提升,從而推高農產品價格;(2)原油替代品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上漲,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作為替代品的工業需求上升,推動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2007--2008年的大豆上漲和大豆用於生物燃料的使用量增加有關)

豬周期對大豆需求影響。當豬肉價格較高的時候,養殖戶可以承受較高的價格,當豬肉價格較低的時候,養殖戶對飼料價格的承受能力有限,同時豬肉價格下降的時候也容易促使養殖戶使用更多的豆粕替代品。

深度解析影響大豆漲跌的主要因素

『捌』 為什麼我的軟體只能看到豆油期貨2008年開始的走勢圖

因為豆油就是2008年才上市的,之前沒有的

『玖』 豆油期貨歷史最高是多少

2008年3月3日 豆油最高點15409元/噸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