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08年棉花期貨價格

08年棉花期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8-02 19:21:15

❶ 期貨中的開盤價的高開與低開能在之後的日內交易中告訴我們什麼信息

2008國內棉花購銷價格持續下跌。據有關方面監測統計,10月14日,國內3級籽棉收購均價2.73元/斤(折皮棉576元/擔),比9月初下跌0.15元/斤,其中新疆為2.61元/斤(折皮棉557元/擔),比9月初下跌0.19元/斤;標准級皮棉到內地紡織廠均價12,616元/噸,比9月初下跌937元/噸,跌幅6.9%。另據了解,目前新疆標准級棉產地交貨價在12,400元/噸左右。07年棉花種植成本上升較多,而棉價持續下跌,不利於保護棉農利益和穩定08年棉花生產。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決定近期在新疆收儲部分棉花。收儲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進行,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開設專場,收儲價格暫定為最高到庫(新疆庫點)價格12,600元/噸,比當前實際市場價格略高,預計將能起到托市作用,有利於穩定國內棉花市場。

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16日收盤上漲,收復觸及2年低位的失地,跟隨股市走勢。因空頭回補到收盤時推動大盤顯著走高。ICE12月棉花期貨合約16日收盤上漲203點,收報49.57美分/磅。3月棉花期貨合約收盤上漲151點,收報53.39美分/磅。棉花期貨開盤下跌,早盤走勢震盪。股市疲軟及商品市場價格下跌拖累大盤。不過,之後股市回升,帶動棉花期貨削減虧損。盤中棉花期貨一度跌至2007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並跌破2006年7月時的位置。但盤末反彈並最終受空頭回補帶動而走高。收盤接近日內高點。持續波動性的收盤將在近期持續下去。外圍市場的影響依然是主導棉花市場的主要因素。

棉花0901合約空頭趨勢下的寬幅震盪下跌行情,12300元下方空頭依然占據優勢地位。但在技術上,市場已經有出現轉機的可能,多空雙方對於當前市場後市運行有明顯分歧。預計後市短線將會出現技術性反彈的可能性較大,短期內有反彈測試12500元以上至12800元的短期下降趨勢的較強阻力壓制線。當前多空技術分水嶺在12300元,人氣分水嶺在12230元。日內12230元下方繼續維持偏空思路,下看12100元支持。盤中上破12350元則在技術上將有測試12500元至12700元技術阻力的要求,但日內超過12700元暫不適宜盲目追高。

❷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

❸ 棉花期貨交易時間 棉花期貨交易時間是什麼時候

棉花所有品種白天交易時間統一。
集合競價08:55~08:59;

撮合成交08:59~09:00 (不接受交易指令)

正常交易時間 上午 09:00-11:30;

下午 13:30-15:00 ;

交易所休盤時間上午 10:15-10:30。

白糖、棉花、菜粕、甲醇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21:00至23:30。

❹ 棉花期貨的品種,cf805,cf807是代表什麼啊

cf0805代表08年5月合約,cf0807代表08年7月合約。

❺ 08年棉花收購價格比去年是漲還是降了求大神幫助

2007年,我國棉花價格呈現在波動中小幅上漲的走勢,新棉集中收購期收購價格高於上年同期。受供求關系及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預計2008年棉花價格水平將呈現上漲態勢。 一、2007年棉花價格運行情況 (一)棉花收購價格呈平穩上升走勢,集中收購期平均價格大幅高於上年同期。前三季度328級棉花收購價格在每50公斤(下同)580元到620元范圍內波動,平穩中小幅上漲。在新棉集中收購期,第一階段,9月份新棉開秤後,價格低開低走,月初主產區328級籽棉新棉收購價格平均為629元,較上年同期低 7.71%,之後一路下降,到9月底價格降至610.76元。第二階段是從10月初到11月中旬,價格由降轉升、持續上漲,11月中旬為642.96元,達到本年度新棉收購最高價格水平。第三階段是從11月到年底,價格呈現總體平穩、略有下降態勢,12月下旬為619.87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6.02%。9-12月份新棉收購價格平均為628.09元,較上年同期上漲7.60%。全年棉花平均收購價格為609.87元,較上年下降 2.82%。 (二)現貨銷售價格波動較大。10個省區市棉紡企業到廠價格呈現上漲、回落、走高、調整狀態,1-3月逐月走高,4月份有所回落,5月份開始價格反彈,8 月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價位後,9-12月份價格水平穩中小幅波動、略有下降。12月份,10個省區市棉紡企業328級、229級棉到廠均價分別為 13614元/噸、14074元/噸,較年初分別上漲7.04%、7.05%;其中8月平均價格分別為14191元/噸、14511元/噸,是全年的最高價位。 (三)期貨價格在波動中走高。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價格在波動中走高,其中次近期合約收盤價格由年初的13500元/噸上漲到12月份的14440元/ 噸,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別上漲6.96%、3.36%。國際市場棉花期貨價格上漲幅度大於國內市場,其中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31日次近期合約收盤價格為 69.57美分/磅,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上漲24.48%、22.07%。 二、2008年棉價走勢分析及預測 受成本上升、國內外棉花供求情況及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預計2008年我國棉花價格總水平在波動中上漲,但價格大幅上漲和走低的可能性都較小。 (一)2007/08年度國內棉花產量仍保持較高水平,但種植成本仍會繼續增長。國內外權威機構預測,2007/08年度我國棉花豐產的可能性較大,中國棉花協會預計全國棉花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產量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美國農業部在2008年1月份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棉花產量為751.2萬噸,雖然比 12月的報告數據有所調減,但仍高於上一年度。受農資等價格上漲的影響,今年棉花種植成本仍會保持增加態勢。有資料顯示,2007年我國每畝棉花種植成本預計為930.8元,較上年度上漲7.07%,其中,種子費增加6.21%,化肥費用增加3.12%,農葯費用增加2.79%,租賃作業費用增加 1.97%,人工成本費用增加10.57%,土地費用成本增加5.39%。 (二)國內棉花需求增長速度開始趨緩。我國棉紡織業逐漸顯現出增長放緩的特徵。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150.7億美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回落8個百分點,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561億美元,增長15%,比上年回落3.7個百分點。2008年仍將繼續保持這種放緩的態勢。中國紡織品進口商會預測,受國際貿易環境、能源和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預計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將減緩到15%左右,對棉花需求不會有大的突破。此外,紡紗配棉比例大幅下降也是棉花需求下降的原因之一。2007年我國化纖總產量可能突破2100多萬噸,而且仍以15%以上的增幅遞增,特別是粘膠短纖、滌綸短纖產能的增長尤為突出,相應的紡紗棉配比例趨於下降,如果按照2007年化纖產量推算,國內企業紡紗配棉比在55%以下,低於以往60%以上的比例。 (三)國際市場棉價呈現上升趨勢,對國內市場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近幾年,國際棉花庫存隨著產量增加而呈現上升局面,2004- 2007年棉花的期末庫存都維持在1000萬噸以上的高水平上,但這種格局將在今年有所變化。據美國農業部估計,近五年全球棉花產量的峰值出現在 2006/07年度,全球產量為2657.8萬噸,期末庫存的峰值也出現在上年度,達到1327.3萬噸。而在2007/08年度,由於需大於產,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認為,本年度全球棉花產需缺口136萬噸,而庫存為1175萬噸,較上年度下降10.37%;本年度國際市場棉花價格為67美分/磅,比上年度高8美分。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近兩年來,小麥、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都出現大幅上漲現象,無論國際還是國內棉花價格已經被低估。棉花和其他農產品比價關系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棉價繼續上漲。 三、幾點建議 為促進今年棉花生產,努力保持棉花價格在一個相對合理、穩定的水平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棉花生產、需求及價格監測,保證統計數據的相對准確性,為進一步做好宏觀調控奠定堅實基礎。2006/07年度棉花產量修正幅度較大,如有關部門將棉花產量由650萬噸上調到770萬噸,上調幅度達到120萬噸。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國植棉地域遼闊且比較分散,統計起來相對困難等。但統計數據出現的這種誤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後勢的判斷和宏觀調控的政策實施。對需求的判斷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棉花生產、需求數量方面的監測,並通過一定的手段來驗正監測數據的真實准確性,為做好宏觀調控和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二、密切關注棉花市場、行業、價格,警惕階段性、結構性價格大幅上漲。從供求基本面情況看,棉花價格應該是保持穩步上漲的態勢,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但我們所面臨的供求關系不僅有全局的,還有局部的,不僅有靜態的,還有動態的。去年市場普遍認為國內供求之間存在幾百萬缺口,潛在需求十分強勁,但後來事實證明,理論性質的缺口,未必能成為事實,而階段性和結構性供求變化,才會對價格產生實在的影響力。需要警惕的是一旦這種變化在某個階段被放大,市場反應往往超過預期。具體來看,近期持續縮減的進口、原料庫存的低位徘徊一旦達到質變,將可能帶動棉花價格急速飆升。 三、關注新情況、新問題,充分利用各種調控手段,努力保持棉花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近年來,國家通過配額、收儲、關稅等多種手段調控市場,對保持棉花供求總量平衡、維護價格基本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今年我國棉花產業面臨的問題與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整個經濟環境有所變化,包括目前出現的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和預期、從緊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可能進一步升值等,對我國棉花產業鏈將有較大的不確定影響。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完善、發展現有的政策調控手段,努力保持棉花價格不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❻ 2006年12月份湖南常德棉花價格

全球棉花總體豐產,但供需格局基本平衡,消費需求將是棉花價格走勢的主導因素。

我國棉花產量已基本確定,減產、質量欠佳等因素使得新年度棉花缺口放大,棉花消費產不足需、依靠進口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巨大的供需缺口、剛性的消費增長和高企的皮棉收購價格,使得國內棉花價格的下跌空間有限。
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方式和國家調整紡織品產業結構的政策導向,使得近半年內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
從長期來看,美國取消棉花出口補貼將使國際棉花價格的重心整體抬高,促進世界棉花價格的穩定上漲。
紡織品貿易摩擦長期存在,其對棉花價格的影響將限於短期,但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一部分:走勢回顧
縱觀2005年,棉花可謂本年度農產品中的"明星品種",不僅棉花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的特徵得到較為理性的體現,也讓眾多棉花現貨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期貨市場在其生產經營中的重要地位;另外,隨著棉花期貨交易的日益活躍,國內棉花期貨市場得到了健康、穩步的發展,與國際棉花價格的連動性也越來越強,進而促使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聯系愈加緊密。
2005年棉花價格的波動較為頻繁且波動幅度較大,僅在05年1月到5月,棉花價格上漲3305元/噸,漲幅達26.03%;而5月到8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棉花價格下跌1815元/噸,跌幅11.34%。截至發稿日,鄭棉終於擺脫了12月初在短短一周內暴跌400元/噸的弱勢,展開振盪上揚的行情。下邊,筆者主要從基本面分析的角度,就近期棉花市場出現的熱點問題淺作探析,以期為投資者提供更為理性的參考。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
1、全球棉花總體豐產,但供需格局基本平衡,消費需求將是棉花價格走勢的主導因素。
USDA(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顯示:2005/06年全球棉花產量達2444.8萬噸,為歷史上的第二高產年度,而消費量預計為2500.5萬噸,全球供需缺口約60萬噸,供需格局基本平衡。結合農產品價格"需求導向型"的特點,2006年上半年棉花價格走勢的主導因素將是棉花的消費需求。
2、我國棉花產量已基本確定,減產、質量欠佳等因素使得新年度棉花缺口放大,棉花消費產不足需、依靠進口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據ICAC(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12月全球棉花供需報告預測,2005年中國棉花產量為580萬噸,較上年減少9%,消費量將達到900萬噸,佔全球總量的37%。同時,據國內相關數據,2005/06年度國內播種面積減幅達12.4%,國內棉花最終產量為550萬噸,減幅達13%,再加上今年收獲期部分產棉區受連續陰雨影響,棉花減產且質量欠佳,本年度棉花供需缺口將在320萬噸以上,較去年增加一倍多。可見,我國棉花消費產不足需、依靠進口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3、巨大的供需缺口、剛性的消費增長和高企的皮棉收購價格,使得國內棉花價格的下跌空間有限。
我國強勁的紡織服裝生產帶動國內棉花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1998/99年度我國的棉花消費量為430萬噸;到2004/05年度,我國消費量增加到820萬噸,年增幅在10%左右(見下圖)。與此同時,在國際貿易環境日趨緩和的情況下,05年我國棉花消費仍呈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2005年1-11月,我國累計紡紗量為1270.5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88萬噸,增幅29.4%。
另外,今年籽棉平均收購價格在2.9元左右,使皮棉倉單成本維持在14300之上;即便是前期國內外棉花有1000多元的差價,但就12月15日所出台發放配額辦法的基準價來計算(首批89.4萬噸進口棉配額的滑准稅起征點為5%),一般貿易進口棉港口提貨價為13000元/噸左右,再加上運費等其它費用,328B級進口棉花的價格也在14000元之上。
所以,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國內棉花價格的下跌空間將十分有限。
4、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方式和國家調整紡織品產業結構的政策導向,使得近半年內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
根據2005/2006年度進口棉關稅外配額發放辦法,進口棉的配額將根據供需情況分批發放,首批89.4萬噸的配額將在12月31日前發放,占年度供需缺口的27.9%,可以看出,如果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將有足夠的棉花使供需趨於平衡,當然,這是在明年棉花播種面積和產量不會出現較大變動的前提之下。
另外,本年度滑准關稅的繼續使用、進口棉基價的提高,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希望通過棉花的價格機制使國內紡織企業的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和升級,進而更加健康發展的政策導向,所以,在棉花供需基本面沒有較大變化的前提下,近半年內棉花價格雖說會振盪上揚但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
5、從長期來看,美國取消棉花出口補貼將使國際棉花價格的重心整體抬高,促進世界棉花價格的穩定上漲。
近年來,在美國政府對本國棉農和棉花出口的巨額補貼下,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的廉價美國棉花的出口量佔世界棉花貿易量的40%以上,進而使國際棉價長期維持在低位運行。隨著12月18日於香港閉幕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上發達國家將於2006年取消棉花出口補貼、2013年底前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等重要協議的達成,從長期來看,這將有利於國際棉花的價格重心整體抬高。
6、紡織品貿易摩擦長期存在,其對棉花價格的影響將限於短期,但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005年是紡織行業貿易環境較為曲折的一年,可以預計,明年乃至更長時間里,歐美等主要紡織品進口國在享受中國的廉價紡織品的同時,出於保護對本國紡織產業、維持地區就業及社會穩定等因素的考慮,將會利用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手段,繼續對中國紡織品實施限制進口政策。
與此同時,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立足於擴大內需、保證周邊市場份額、努力拓展歐美市場的產品出口格局,隨著我國棉花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和日趨合理,諸如貿易摩擦等政策性因素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將限於短期,但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三部分: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全球棉花總體豐產但供需基本平衡的情況下,由於我國棉花巨大的供需缺口、剛性增長的消費需求及較高的棉花成本,棉花價格的下跌空間將非常有限,並且有望在2006年初,即下一年度世界棉花播種面積最終確定之前,在消費需求的拉動下,出現振盪上揚的格局。另外,鑒於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方式和國家調整紡織品產業結構的政策導向,國內棉花價格在基本面沒有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出現大幅上漲行情的概率較小,棉花價格有望維持在14500~16500元/噸的區間內運行。

❼ 2009年籽棉走勢

08/09年度棉花市場行情分析

日期:2008-10-13 13:47 作者: 來源:中國棉花信息網

十一前後,筆者到河北南部及魯西北棉區的棉花地和棉花加工企業看了看,得到一些棉花圈、供銷社朋友們的熱情接待和幫助,在此深表感謝。本人歸納了一下個人看法,存在以偏概全或草率定論的成份,請朋友們指正:

1、2008/09年度國內棉花產量真得能同2007/08年度持平?筆者今年沒有到新疆去,不敢枉下結論,但從河北南部和山東西北部來看,棉花的單產同比增長的希望不大,河北南部根花和中期花都不多,秋桃的長勢不錯,但十一前後的降溫,對棉花的生長和質量造成影響山東德州地區棉花採摘進度十一後達到70%以上,但相當一部分棉農反映,從收回家的數量估算,籽棉產量同比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所下降,棉農認為問題集中在棉種的質量和前期降雨及棉花重茬、早衰上。江蘇單產上升,但植棉面積大幅下降安徽棉花單產和質量雙下滑,湖北、河南的形勢同安徽、江蘇等是「牆里牆外」的關系,湖南和山西、陝西的豐產難改大局——筆者認為內地減產至少在20—30萬噸而新疆北疆氣溫下降、對採摘進度和質量產生一定影響,因此08/09年度國內總產不會超過750萬噸。

2、資金並不是影響和制約棉花加工企業收購籽棉的「瓶頸」,從對幾個市級、縣級棉麻分司的調查來看,通過第三方監管或財產抵押等方式或多或少都拿到了農發行貸款,但受棉籽「上竄下跳」以及全球商品期貨下瀉施壓的影響,哆哆嗦嗦不敢收,如某公司400型大廠,到十.一前只收了10多萬斤籽棉,軋花機根本開不起來而一些個體200型廠和400型廠卻靠自有資金開秤收購、加工,但基本全是據棉紡廠「訂單加工」,加工出來一批走一批,夠一車裝一車,決不存貨,筆者曾到東光某收購了500萬斤以上籽棉的400型廠參觀,其折算下來的加費每噸260元左右,快進快出的利潤每噸250—300元,400型大包比周邊小包的銷售價高120—200元/噸,軋花廠隨時根據油脂廠的反聵調整收購價。

3、即使籽棉收購價跌到2.90元/斤以下,農民棄棉種糧的積極性也不高,一方面是種冬小麥和玉米兩季的投入比一季棉花要大,而且集中收割期間勞動強度不小,另外對一部分棉農而言,種棉多為了「活錢」,9月後可隨時填補家庭支付再者隨國內經濟形勢由防「通脹」轉向「防緊縮」,包括農產品在內的所有商品呈現下跌、回歸理性的勢頭,玉米、小麥、大豆等等售價全線回調,10月8日河北、河南等地玉米的收購價滑至0.80元/斤左右,新疆則低至0.77元/斤以下,全年度「平開低走」的趨勢形成,糧棉比價出現一定幅度傾斜,但還沒逼到棉農痛下決心的地步。

4、棉紡織企業「麻桿打狼——兩頭害怕」。一方面在采購新棉和2007/08年度新疆棉時盡量壓價現款價格,一方面擔心因棉價下跌推倒整個產業鏈「多米諾股牌」,造成棉紗布的銷售價大幅下挫,壓空眼前還算不錯的利潤,各地中小棉紡織企業融資困難,民間資金、高利貸壓垮了部分廠家堅守或「二度開機」的信心。目前一些棉花企業、棉紡廠反映,即使農發行貸款足額下發,今年也不敢用,企業資金鏈緊張只是表面現象,下游銷費終端嚴重萎縮才是問題的關鍵。

10月6、7兩日鄭期成交量的巨幅放大,顯然是浙江大地期貨公司及其它炒作力量的短期行為,資金實現在大進快出,國家可能收儲的消息面刺激作用並不強,在全球商品市場遍插「綠旗」的情況下,國內棉花市場險些玩了回「中原突圍」的大戲,但隨8日資金獲利後大量外逃,「插曲」結束,鄭期和撮合再回「空逼多」行情。10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日決定:從10月15日和10月9日起分別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和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存貸款基準利率雙雙下調的舉措為近十年來罕見,而全球7大央行共同減息救市說明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已無可避免。筆者分析,對中國而言,2008年下半年並只是金融風暴到來折「前奏」,2009年才是「重災區」,棉紡織行業將加速洗牌和淘汰,中國的棉花產業向「自給自足」靠攏。對棉花走勢,個人認為:

一、棉價隨同整個商品市場補跌的趨勢短期不會有根本改變,棉價加速下跌加快收儲政策的出台,但恐怕難以托住底部,國內三級棉破12000的阻力不大,棉農成為這場博奕的「犧牲品」。

1、有關部門討論的最低收購保護價,在部分地區籽棉採摘進度達到50%以上出台,「黃花菜涼了半截」,按9月底,農發行各省級分行陸續對外公示了2008/2009年度新棉收購的貸款上線和貸款風險控制線為每公斤4.8元—5.6元(新疆為5.4元/公斤),顯然兩條「紅線」低於棉農的預期,在種植成本和人工費用大幅上升的前提下,棉花又成了「多收三、五斗」的代表,政策出台不及時和執行不徹底加大了棉農和棉花企業的擔心。

2、農發行新棉收購貸款上線標准基準暫定為500元/擔,可以根據市場變化決定上下浮動,最高可以上浮50元/擔,實施第三方監管的棉花,收購貸款上線則最高可以上浮60元/擔,因此1噸皮棉的貸款上限為11200元,而2007/08年度江蘇、河北、安徽省等省執行的上限是570元/擔,即11400元/噸,比本年度高了200元/噸,說明國家也在有意壓低棉價,降低棉花企業風險。

3、收儲的前提是「棉價過低」,從湖北省農發行制訂的「貸款上線為500元/擔,不上浮貸款風險控制線為11500元/噸(標准級籽棉價格控制在2.6元/斤以內)。」來看,三級皮棉到廠價12000將是國家認定的底部,而近日新疆329和地產三級棉的到廠價均滑落至12500—12800元/噸,離國家劃定的「警戒線」仍有500元/噸以上的差距。

4、隨經濟危機空降歐州,並向亞太地區蔓延,各國給紛啟動救市計劃,全球期貨商品下瀉的腳步雖有所放緩,但離谷底尚有一段空間,棉花期貨更多的是受經濟因素左右,脫離簡單的供需層面。

二、中國的棉花問題出在消費上,一味的調高產量不過是政府為了「自圓其說」棉紡織廠的真正壓力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消費市場和消費信心的大幅萎縮,資金鏈緊張只是個表現形式,有很多企業表示,現在即使農發行肯大幅放貸,自已也不敢用,一是機器開足了,只能增加紗布庫存,現在基本都是按訂單生產,沒訂單就停機二是貸款的利息太高,一般產品的銷售利潤降至「腳面」以下,目前能「自保」的多是新產品和浮動匯率訂單。據8月USDA和Cotlook的報告測算中國2008/09年的棉花消費量分別為1150萬噸、1058萬噸,與筆者的估測至少相差100萬噸。

1、2007年中國對歐盟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額佔中國紡服出口總額的16.84%,人民幣兌美元雖不斷升值,但對歐元卻連續貶值,但2008年以來,歐元卻大幅貶值,一個月竟達到10%以上,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遭受重創,對美、對歐出口配額大量剩餘,很多企業為了完成創匯指標「硬著頭皮」接單。

2、美次貸危機只是全球經濟衰退的一個導火索,正從歐美發達國家燒向亞州,中國外匯儲備大幅貶值(至少10%以上),做為創造貿易順差的大戶——紡織品服裝業受到的沖擊不言而喻,企業面臨接單難、難接單、不接單更難尷尬局面,反正站著、坐著、躺著都活不下去。

三、對2008年下半年乃至2009年中國經濟的擔心愈發加重,棉花、棉紡織業只是這個大環境下相對薄弱的一環,有人打的比喻是:中國受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才剛剛開始,為歐美買單也剛剛開始,這陣風才剛刮到天津,離北京還有100多公里。中國政府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幾乎動用了所有的金融工具,從調控到放鬆,從防通脹到防通縮,從冷眼旁觀到被動救市,因此筆者對2009年的棉紡織業仍不看好,棉花消費能力很可能從「軟著陸」到「硬著陸」,相當一部分紡織服企業難以熬過這個「冬天」。

1、美國金融危機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日前公布的美國消費信貸出現了10年來的首次下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更是稱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惡化,更可怕的是,這一切就像傳染病一樣在歐洲乃至全球市場傳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呼籲各國採取全面行動,防止全球經濟陷入長期下滑。

2、相當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降息對解決危機作用有限,很可能僅是讓經濟放緩的速度變慢,防止其過快下滑,但下滑的趨勢並不會改變。此輪降息,是中國首度與全球央行同步行動,與之相比,在此前即使有協調,也會有點時間差。業內分析,此次同步降息僅僅是第一步,中國可能更多參與到全球央行的其他同步行動。

2008/09年度棉企紡企一個都不能少

發布時間:2008-8-6 11:34:59 中國棉花信息網 文字選擇:

一、 基礎棉花信息:
1、 從種植面積、產量、天氣等基本信息預測年度供應形勢
a:2008/09年度棉花種植8468萬畝,同比減3.15%,中儲調查降4%,其中新疆兵團753萬畝,降91.3萬畝,江蘇減種35%
b:2008/09年度產量722萬噸,同比降5%,其中新疆280萬噸,河南和江蘇減產較大
c:山東、河北、江蘇等內地棉區前期雨水多,坐桃低,棉花上市期估計推遲10—15天,內地棉區基本在9月20日前後集中上市,山西、陝西等地8月中下旬前後可開秤、加工
d:2007/08年度棉花供應:760+255(進口250—260間)+44(期末—期初,USDA)=1059;2006/07則為1021萬噸,同比增3.6%
f:對2008/09年度產量的估計:USDA:773;ICAC:806;本網:722;cotlook:750——關鍵看後一個半月的天氣
2、 從紡紗量、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判斷棉花消費能力
a:至6月底,本年度紡紗量1744.85萬噸,全年破2100萬噸不成問題;但疑問頗多,6月份紡紗量創紀錄的達到199.9萬噸?
b:2006/07年度,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晴綸短纖等供應總量約880—900萬噸,而棉花供應1021萬噸,全用來紡紗(不計損耗)只有1900—1920萬噸,而當年紡紗量為1903萬噸?增長 200多萬噸的紡紗量只需38萬噸棉花?
c:2002、2003、2004年我國棉紡織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均在100%以上,2005年、2006、2007年分別降至55.5%,19.8%,13.32%,2008年1—6月份增幅降至兩位數以下
d:2007/08年度中國棉花消費水平增長OR下降?新增的產能大還是減、停產的比例高?本網認為需求下降30—50萬噸
f:新疆棉和高等級美棉、澳棉需求低於預期,說明高支紗、高支高密坯布遭遇出口瓶頸;另外是產業升級盲目、過快
3、 從種植、收購、加工、棉副產品、運輸成本來估算棉花價格
a:2008/09年度棉花種植物化成本增多少?70—120元/畝,增幅20%以上,以500斤畝產計算,籽棉價格上漲0.15—0.20元/斤
b:決定2008/09年度籽棉收購價格的主要是棉籽價格?對棉籽價格造成直接影響的是原油、大豆、玉米等相關產品的價格,美元貶值、地緣政治和基金炒作——上漲仍是主題
c:成品油價(93#汽油普漲0.85元/升)、人工成本上漲(揀三絲和軋花)導致1噸皮棉的成本40—50元;以300公里計算,運輸費用上漲45元左右—合計近100元
4、 從國家針對棉花、棉紡的政策分析
(1) 針對棉花:
a:新疆棉移庫運輸補貼政策,自2007年度至2010年度,需其它措施配套:可能抬高新疆籽棉收購價,投資新疆的棉紡織廠搬回內地?
b:良種補貼涵蓋的范圍在縮小——棉種價格上漲,補貼面積下降和棉農對「良種非良」的認識
c:棉花進口滑准稅,從臨時進口關稅到兩稅合一直至全面取消是個必然過程,前提是給予棉農足夠的植棉補貼和保護
(2) 針對棉紡:
a:適當控制人民幣升值速度,至6月底,升值幅度超過20%——商務部向國務院建議,給出口企業喘息時間和打壓熱錢流入,熱錢流入同人民幣升值相互強化
b: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上調2%。1、自8月1日開始實施,但調整范圍和作用低於預期,看似我們直接補貼的是紡織企業,實際上補貼的卻是國外的消費者;2、難逆轉2008年下半年紡織形勢;3、成為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讓步的底墊;4、退稅能否及時退給企業?
c:貨幣從緊政策的轉向——通貨膨脹壓力有可能走向中期或者長期化,貨幣政策的從緊態勢將會持續,經濟增速下滑與通脹壓力高企是主要困境,短期國家從貸款上救市的希望不大,但政策的靈活性會增強,中小企業會得到一定救助;
(3)出口形勢:2008年5、6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的同比增幅分別為9.67%和-4.18%,但若以人民幣結算,其同比增幅分別為-0.54%、-12.46%,2008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硬著陸」——必然要出口退稅上調,棉紡廠進項稅統一以及進口紡機免關稅等政策

二、 深入分析棉花形勢:
1、 利用基礎信息,判斷年度棉花的走勢,准確的做出中軸線,選擇買入或賣出時間
a:判斷棉價的高點或低點沒有意義,重要的是中長期走勢,做一個面而非一個點,2008/09年度軋花廠仍賺加工費,流通企業沒空間
b:短期關注下游產業形勢(尤其是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比供需、成本更有效——棉花消費進入滯漲、下滑期,一些外商估測2008/09年中國棉花需求1020—1030萬噸,本網950—980萬噸
c:新疆棉移庫補貼措施將使外棉,特別是高等級外棉的進入遇到阻力,取得國內經營權外商家數增多,操控數量加大(2007/08年度至少30萬噸,新疆棉15萬噸以上,約占國內棉花流通量的1/10)
d:內地棉花產業要向新疆轉移?內地飲用水、灌溉用水水位下降(東北、華北和西北較重);土壤沙化日重;棉花用工雖長,但強度不大;新疆壓縮植棉面積——種棉仍是部分地區首選
2、 從原油及農產品(大豆、玉米等)的走向判定棉價趨勢
a:2007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40%,2008年1季度再漲16%,全球糧食供應壓力增大,印度、俄羅斯等40個國家發布了限制出口措施
b:發達國家加大玉米、大豆等生物能源的推廣和開發,2006年,美國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共4200萬噸,2022年將達到1.8億噸
c:大豆的定價權已喪失、油脂廠多用進口大豆,國際穀物市場都在下降探底;菜籽油高位回落,對油類市場形成打壓——通脹的壓力下,棉籽的價格仍有沖高的動力,但肯定要低於2007/08年度
3、 從全球、中國經濟環境(主基調)把握棉紡、棉花總體方向
a:宏觀調控是收緊還是放鬆?國內的通脹由外圍國際大環境輸入和國內經濟結構內在問題引起的,通脹壓力有可能走向中期或者長期化,對棉花、棉紡行業的貸款、融資「易緊難松」
b:紡織工業的「拐點」已現?真正困難的是2008年下半年和整個2009年,上半年長三角、珠三角大部分紡織企業已處於「零利潤」狀態,,1/3棉花企業、1/3棉紡廠將在2008年底前淘汰
c:對部分大中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可能會加大,主要在出口退稅和進口紡機免關稅和信貸上,國家領導7月初對江浙粵魯密集的集體調研,相信政策隨後出台
三、 棉花買賣操作中厚積薄發:
1、 利用多層次信息——電子盤上規避風險:對套期保值充分理解和運用
a:中國期貨市場目前沒有期貨投資基金,棉花期貨95%以上是散戶
b:現貨商缺位,套保力量不足,而國外大棉商則100%在紐期上做套保
c:市場資金擴容速度趕不上品種擴容速度
d:,《期貨交易暫行條例》依然禁止證券公司等金融類企業進入期貨市場
f:需要棉花企業和棉紡廠提高認識,在已成熟的撮合市場鎖定利潤空間
2、 建立自已的信息渠道——指導籽棉收購、加工、流通和銷售
a:2008/09年度3.50元/斤的籽棉收不收?棉農同軋花廠間的僵持局面短期難解——自已給收購價劃個范圍,2.90—3.30元/斤,隨棉籽的價格調整,專家=磚家
b:2008/09年度誰成為棉花經營的主體?軋花廠VS棉紡廠,棉價抵抗風險的能力下降,流通企業這個「蓄水池」越來越小
c:關注軋花成本,更要關注下游棉紡織形勢
3、 軋花廠充分利用資金——做兩波行情
a:加工時期「快進快出」,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擴大加工量,只賺加工費
b:在棉花 「拐點」出現後的第二或第三高點進入(需要一定的判斷能力,一般出現在5、6月份),做一輪推漲行情
4、 棉企認清形勢,聯合抗「外」——爭取國棉定價權
a:外商把經營國產棉做為身份和實力的標志——資金優勢和套期保值是其法寶
b:資金短缺的大中型軋花廠很或能投入外商懷抱
c:政府應該扶持一些棉區、省份內的龍頭棉花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至少要把65%以上的棉花資源掌握在手中
d:融資渠道變窄,對農發行資金的依賴度繼續上升,能否10.1前下發,有關部門表示將在資金上大力支持棉花收購、加工,但軋花廠和流通企業敢不敢用,何時用是個關鍵。
來源:中國棉花交易網 http://www.socotton.com

❽ 2008年棉花的價格會上漲嗎

2008年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或下調

在2008』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棉花貿易洽談會上,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史建偉通過圖表向代表直觀地展示了國內棉花市場近年來的運行走勢情況。
從2001年-2008年的七、八年時間里,國內棉花市場價格經歷了幾次大的起伏。2004年春節後不長的時間內,國內棉花價格指數一度達到17400元/噸的高位,後即出現暴跌。 2007年8月下旬,棉花價格短期內達到了近三年來同期最高。隨後,2007年9月30日,棉花價格指數跌至本年度最低12990元/噸。國慶節後棉花價格止跌上漲,到10月下旬上漲了近600元/噸。從去年10月至今,價格在13500-13800元/噸之間小幅波動,市場保持相對穩定,中國棉花價格指數變化幅度不到7%,而紐約期貨價格變化幅度是60%。
分析後市,史建偉認為棉價很難出現大幅度變化,根本原因就是需求不足。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現在的市場經過了近幾年的波動挫折以後已經變得更加理性化。二是國家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抑制通貨膨脹,所採取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包括從緊的貨幣政策、出口退稅率降低、滑准稅進口政策、貸款利率提高等等,加上人民幣升值、各種要素價格上漲等因素,使得棉花產業鏈下游的承受力下降,同時還貸壓力又使得上游企業難以長期支撐。
紐約棉花期貨價格可能拉動國內價格漲跌,但是國內的因素將起到主導決定的作用。他預計,2007年度棉花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水平,大幅度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❾ 08年5月,美元貸款利率多少

其實,美元貸款利率每家銀行是放開的。也就是說,同人民幣貸款利率受人民銀行限制不同。美元貸款利率國家是沒有規定的。每家銀行都根據自己的情況報價的。
而且08年的時候,美元貸款利率無固定利率,一般都是報LIBOR加點的。
我當時在某國有銀行放款時利率一般視情況不同,採用3個月LIBOR+200BPS至600BPS不等。即:當時的LIBOR+2%到6%。
08年5月的LIBOR你可以在網上查到

美國的存貸款利率都是比較低的,活期利率可以忽略,美國銀行利差很低,因為美國人基本不存錢,銀行也不靠利差賺錢,1.5%左右。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
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我國的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利率經國務院批准後執行。 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利潤在借款企業和銀行之間的分配比例,因而影響著借貸雙方的經濟利益。貸款利率因貸款種類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時也與借貸資金的稀缺程度相聯系。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