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11月份大豆期貨價格

11月份大豆期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7-27 08:10:18

① 2005年11月黃豆價格

黑龍江海論市倫河鎮護掄村黃豆1.20元/斤

② 什麼是大豆期貨

跨市場套利,幾乎就不可能是個人可以實現的,這中間的影響因素太多,你完全沒辦法一一分析到位.

③ 大豆期貨的價格因素

1、 國際、國內大豆供需情況
2、大豆季節性供應: 大豆季節性供應:北方春大豆十月份收獲,但由於剛收割的大豆含水份較高,運往南方銷區易變質,不易儲存,需要曬晾後才可外運,故大宗外運要比農民上市遲一個月左右。同時,糧食部門或其它糧食經營單位根據當年產量豐歉及價格變動趨勢會有囤積或急售現象,給貿易市場價格帶來難以預測的變化。但基本規律是,供應充足或產量較多的年份,11-1月市場大豆較多,以後月份相對較少;供應短缺或生產量相對減少時,11-1月份市場大豆相對較少,以後月份供應相對均勻,這是囤積的作用引起的。
大豆季節性需求:大豆一年四季都有消費,而且消費量較大,近幾年消費需求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需求的季節性已越來越不明顯。一般在7-9月大豆的需求量相對較大 大豆價格季節性變化:11月由於新豆開始上市,價格不斷下降,到1月份由於新豆繼續上市,價格下降到最低,此後價格開始逐漸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若減產年份,9-11月份大豆價格上升較多。所以大豆貿易最關鍵的月份是當年9月至次年1月份,交易量大,價格變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產需情況,風險也最大,同時,這幾個月份對全年大豆價格起著主導作用,標志著價格變動趨勢。
3、 大豆相關產品
4、 國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規。各種政策和法規可區分為主產國政策、主要消費國政策、國內政策和國內主產區政策。

④ 期貨中大豆玉米等它們的單位價格是怎樣定的,是一噸多少錢嗎,最少買多少呢,

期貨中的品種上市的時候是根據實際價格,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定的價格,上市以後價格時刻在變化,是根據買賣交易時,買賣雙方的力量強弱在漲跌。期貨中是按1噸來算價格的,但是在交易時,大豆玉米按「批」為單位,1批=10噸最少買賣1批

期貨價格的基本信息

期貨市場的公開競價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腦自動撮合成交方式,另一種是公開喊價方式。在中國的期貨交易所中,全部採用電腦自動撮合成交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期貨價格的形成必須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所謂價格優先原則,是指交易指令在進入交易所主機後,最優價格最先成交,即最高的買價與最低的賣價報單首先成交。時間優先原則,是指在價格一致的情況下,先進入交易系統的交易指令先成交。交易所主機按上面兩個原則對進入主機的指令進行自動配對,找出買賣雙方都可接受的價格,最後達成交易,反饋給成交的會員。期貨價格中有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結算價等概念。在中國交易所中,開盤價是指交易開始後的第一個成交價;收盤價是指交易收市時的最後一個成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指當日交易中最高的成交價和最低的成交價;結算價是指全日交易加權平均價。 首先,需要了解美國農業部的組成以及主要職能。美國農業部由各類國家股份公司,如農產品信貸公司、聯邦機構和其他機構組成,是直接負責農產品出口促銷的政府機構,它集農業生產、農業生態、生活管理,以及農產品的國內外貿易於一身,對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實行一體化管理。其中,最直接和利益相關的就是負責農產品出口促銷,一言以蔽之,負責銷售美國國內農產品。如果確認了這一點,就可以毫無疑問地得出,美國農業部發布數據的初衷至少需要達到順利以及高價銷售國內農產品的目的。
其次,從大豆這個品種來分析美國農業部是如何達到其目的的。美國大豆一般在4月底種植,9月份開始收割上市,新年度大豆可能在8月份上市前就開始簽訂出口銷售合同,而銷售價格往往是通過CBOT期貨市場來確定。所以美國農業部8月份公布的供需數據就異常關鍵。根據歷年情況,我們發現美國農業部8月數據往往是利多期貨價格的。由於8月份是大豆生長的關鍵期——灌漿期,這時候天氣對大豆的生長異常關鍵,可以炒作的題材很多,比如亞洲銹病孢子、乾旱、後期霜凍等。所以美國農業部在8月份調低單產和產量的做法是冠冕堂皇的,從而調低對新年度期末結轉庫存的預測,間接拉動價格,為美國大豆高價出口打下伏筆。
對價格有決定性影響作用的是期末結轉庫存數據,發現,在7年中,除了2004年,其他6年期末庫存預測數據8月份預測都較7月份減少。其中2002年減少幅度最大,從627萬噸減少到421萬噸。
而期末庫存的減少主要就是通過變動產量來達到。分析8個年度美國農業部8月報告對產量的調節,我們發現,除了2007/2008年沒有變動和2003/2004年缺乏數據以外,其他6個年度8月份都調低了預測,而在9、10月份往往再進行上調。比如在2002年,產量預測減少幅度達到8%,從7784萬噸減少到7153萬噸。另外,產量變動,在8月份一般主要針對單產變動,對面積的變動相對較少,比如在2008/2009年度單產小幅下降0.9%,在2006/2007年,單產從40.7蒲式耳/英畝減少到39.6蒲式耳/英畝,減少幅度達到2.7%。
在美國農業部如此調整預測數據後,期貨市場確實應「聲」變化,CBOT大豆市場往往在8月份不是迎來反彈就是延續上漲。比如在2008年,CBOT大豆期貨在7月份迎來了歷史性的高點後下跌,而美國農業部8月12日公布的月度報告則使行情止跌反彈,8月報告配合後期天氣的炒作使CBOT大豆11月合約價格從116美分上漲到1374美分,反彈幅度達到17%。
作為期貨市場參與者,我們在了解美國農業部的意圖和公布報告的規律後,才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調整我們的投資策略。 經濟學中有個基本定律稱為「一價定律」。意思是說兩份相同的資產在兩個市場中報價必然相同,否則一個市場參與者可以進行所謂無風險套利,即在一個市場中低價買進,同時在另一個市場中高價賣出。最終原來定價低的市場中因對該資產需求增加而使其價格上漲,而原來定價高的市場中該資產價格會下跌直至最後兩個報價相等。因此供求力量會產生一個公平而有競爭力的價格以使套利者無從獲得無風險利潤。
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遠期和期貨價格的持倉成本定價模型。該模型有以下假設:
期貨和遠期合約是相同的;
對應的資產是可分的,也就是說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數;
現金股息是確定的;
借入和貸出的資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
賣空現貨沒有限制,而且馬上可以得到對應貨款;
沒有稅收和交易成本;
現貨價格已知;
對應現貨資產有足夠的流動性。
這個定價模型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期貨合約是一個以後對應現貨資產交易的臨時替代物。期貨合約不是真實的資產而是買賣雙方之間的協議,雙方同意在以後的某個時間進行現貨交易,因此該協議開始的時候沒有資金的易手。期貨合約的賣方要以後才能交付對應現貨得到現金,因此必須得到補償來彌補因持有對應現貨而放棄的馬上到手資金所帶來的收益。相反,期貨合約的買方要以後才付出現金交收現貨,必須支付使用資金頭寸推遲現貨支付的費用,因此期貨價格必然要高於現貨價格以反映這些融資或持倉成本(這個融資成本一般用這段時間的無風險利率表示)。
期貨價格=現貨價格+融資成本
如果對應資產是一個支付現金股息的股票組合,那麼購買期貨合約的一方因沒有馬上持有這個股票組合而沒有收到股息。相反,合約賣方因持有對應股票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減少了其持倉成本。因此期貨價格要向下調整相當於股息的幅度。結果期貨價格是凈持倉成本即融資成本減去對應資產收益的函數。即有:
期貨價格=現貨價格+融資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當融資成本和股息收益用連續復利表示時,指數期貨定價公式為:
F=Se^(r-q)(T-t)
其中:
F=期貨合約在時間t時的價值;
S=期貨合約標的資產在時間t時的價值;
r=對時刻T到期的一項投資,時刻t是以連續復利計算的無風險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連續復利計(%);
T=期貨合約到期時間(年)
t=時間(年)
考慮一個標准普爾500指數的3個月期貨合約。假設用來計算指數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換算為連續復利每年3%,標普500指數現值為400,連續復利的無風險利率為每年8%。這里r=0.08,S=400,T-t=0.25,q=0.03,期貨價格F為:
F=400e^(0.05)(0.25)=405
我們將這個均衡期貨價格叫理論期貨價格,實際中由於模型假設的條件不能完全滿足,因此可能偏離理論價格。但如果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那麼實證分析已經證明實際的期貨價格和理論期貨價格沒有顯著差異。

⑥ 我有點不懂11月廠子賣出的2030元/噸的大豆合約怎麼來的感覺進入牛角尖了,求點撥

其實就是多頭套期保值。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9月份為了防止價格上漲,買進11月份大豆期貨,然後11月份把那個期貨賣掉。
這樣:現貨市場:每噸虧損 40元
期貨市場,每噸盈利 40元

最後其實,就是用2010元/噸的價格在11月份買了100噸大豆。

⑦ 大豆期貨最接近現貨市場價的應該看哪一欄數據

一般看近月的就可以了,現在是2月,就看1003的,農產品期貨包括大豆國內只有單數的合約也就是只有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的報價,看臨近的這月份就可以了

⑧ 什麼季節是大豆期貨的低谷主要什麼因素影響

如何分析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行情

農產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種、生長和收獲季節性周期,也恰恰是農產品這種特有的季節性供求關系變化使得其價格波動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時期內同向運動的趨勢性十分明顯。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這種季節性特徵把農產品走勢大體分為:播種生長階段、收獲季節、銷售淡季和銷售旺季等幾個不同階段。又因為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的指引,它們的基本面影響因素是一致的,走勢基本是聯動的,因此,下面我們以幾個品種為例,從季節性影響因素這個角度分別對其期貨價格走勢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種來說,根據自然規律從每年的4月開始,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開始播種,當年9月份開始收割。從10月份開始,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又開始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從這一種植生長周期可以總結出,每年的7、8月份屬於全球大豆的供應淡季,大豆青黃不接,消費需求旺盛,因此價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應旺季,現貨供應充足,價格多處年內低谷,這一規律從上圖CBOT大豆行情長期走勢中不難得到驗證。
仔細觀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來季節性走勢圖,首先我們可發現,國內外大豆價格的相關性很強,糾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來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國大豆需求激增,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消費。加之進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進口大豆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導致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勢聯動性增強;其次,我們還可以發現: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節性而形成的的階段性高點多出現在5月-8月,主要是因為每年3-5月是銷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應淡季,這樣高點出現在這期間就不足為奇;9-11月份進入大豆收獲季節,受供應壓力影響價格多處年內低點,產量確定後,隨著消費的增加,庫存的減少,價格有開始抬頭趨漲。不過,每年二月份多是過節時期,市場交投清淡,穀物價格通常盤跌。這些規律都很好驗證了大豆價格的季節性波動趨勢。目前正處於8月份,正是供應淡季,又由於目前國內大豆主產區黑龍江省嚴重乾旱,國內大豆減產基本定局,而美國大豆產區近期天氣也是十分炎熱乾燥,大豆天氣行情再度顯現,在大豆收獲季節來臨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因此依據這一特點可以估計在9--11月份供應壓力前大豆可能會形成一個短期高點。
接著再看玉米品種,玉米與大豆的生長周期相差無幾,從上圖可發現玉米最明顯的特徵是仲夏到收獲期間價格多是走跌。由於新年度玉米產量不確定性的影響,7月份的價格往往達到年內最高價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價格開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獲前景可觀,價格仍可持續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獲季節,由於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壓力最大,價格往往會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玉米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隨著變化。農業部前期發布的《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2007~2015 年)》(以下稱《規劃》),提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生物質能產業要按照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積極發展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和氣化燃料,適度發展能源作物的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地確定發展重點和產業布局。這對前期國內利用玉米發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潑了一盆冷水,玉米期價也因此 從1700元/噸上方連續回落至1500元/噸以下。由於過渡打壓後,近期的東北農作物用地發生乾旱災害,導致玉米期價產生了"反季節"的上漲行情,但於8月10日將有"吉林省2007年輪換地方儲備糧競價銷售交易會",屆時將銷售輪出省級儲備玉米10萬噸,這對於玉米期價將是一個壓力。在供應季節來臨前玉米產生大幅度反彈的行情較小,上漲空間有限。
最後轉到國內外小麥品種上,以北半球冬小麥為例,其播種時間為10月上旬(寒露後)至下旬,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麥有兩個明顯的季節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獲季節來臨之前的春季這一時期慣於下跌。多數年景,小麥價格在1、2月份因資金回攏影響都會經歷季節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麥上市後的7月份一般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多處年內最低點;另一個趨勢就是從收獲季節的低點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麥消費逐漸進入旺季,價格傾向於上漲,春節左右因消費帶動價格到達年內高點。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麥集中上市壓力下,強麥期價產生了一個季節性低點,隨後變於七月底產生了強勁的上漲。
綜觀以上三個品種的季節性因素對價格變化的長期影響作用,盡管活躍的期貨交易可以削弱較明顯的價格運動趨勢,但特定時節的價格同向波動趨勢仍然十分明顯。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農產品的價格趨勢主要是受供給和需求兩個基本面因素影響。而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又是有季節性的,這樣每年從作物播種到收獲前夕,由於舊年度作物的庫存量與新年度作物的產量存在不確定性,作為具有預測效應的期貨交易往往容易隨著市場對天氣、病蟲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動;其後隨著收獲季節到來農產品每個品種的新年度產量情況逐漸明了,必然市場就開始面臨季節性的供應壓力,若是豐產年頭供應壓力則最重,價格也最弱。若是減產年頭則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上漲行情;新糧上市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期貨價格對需求、庫存等因素的反應越來越敏感,其趨勢性也越來越明顯,尤其進入消費旺季,市場的供需矛盾不斷得到深化,此時市場人氣越來越旺,持倉量迅速增加,期貨價格往往最強,當然其中也不乏對新概念題材的炒作。因此,季節性因素是我們在制定農產品操作計劃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分析上述幾個品種價格的季節性走勢是建立在對各品種長期數據統計的基礎之上的,盡管其整體體現出了農產品由供求主導的季節規律性,但其中不時也存在偶然現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獲季節的反季節上漲,主要是由於當時中國大量進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減產,一時間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創20幾年來歷史新低,處於那種供求嚴重失衡狀態,市場充滿了對未來供不應求的預期,季節性收獲壓力完全被抹煞,導致價格在收獲季節一路狂飆。此外,一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等突發因素,還有一些新概念題材的影響也容易導致價格的反季節性走勢。這就提醒我們,在分析相關農產品走勢時,也不能只簡單地依據其季節性走勢來操作,其他階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時時加以關注並能做出客觀評估。
總之,在世界范圍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農產品的季節性特徵表現突出,當大的供求面嚴重失衡時,季節性特徵往往容易被淹沒,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行情。季節性特徵是農產品的固有屬性,進行季節性分析可以為我們提供價格短期內的發展趨勢,但要把握其長期走勢還必須同時兼顧其它大供求面的影響因素。

⑨ 黑龍江現在大豆價格及今後走勢

國際基本面消息:10月27日信息 美國農業部公布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顯示,截至10月25日當周,大豆生長優良率為65%、收割率為44%。 美國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4,377.8萬蒲式耳。 農業咨詢機構Celeres稱,截至10月23日,巴西大豆播種完成20%;五年同期平均播種進程為12%。 10月26日,阿根廷大豆現貨價格下跌,其中,羅薩里奧港大豆價格下跌20比索至每噸960比索。 10月26日,印度大豆期貨市場價格上漲,其中,11月大豆合約上漲2%,成交在每100公斤2193盧比。 巴西Safras預計該國2009年大豆播種面積為2,280萬公頃;2008年大豆種植面積為2,170萬公頃。 10月27日,河南部分地區大豆市場價格上漲,其中,永城地區毛糧收購價上漲0.05元/斤左右至1.85元/斤左右。 10月27日,黑龍江地區大豆市場價格穩中有漲,其中,友誼油廠大豆收購價上調20元/噸至3,600元/噸。 10月27日,黑龍江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平穩, 其中,五大連池地區大豆村屯收購價格為3.44元/公斤。黑龍江綏化部分地區大豆市場價格持平,其中,北林地區商品豆收購價3.62元/公斤-3.66元/公斤。黑龍江青岡地區大豆市場價格平穩,大豆收購價格3.60元/公斤。黑龍江東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其中,密山地區大豆收購價格為3.65元/公斤。黑龍江東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其中,伊春地區大豆村屯收購價格為3.50元/公斤。 10月27日,國內部分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格穩中有漲,其中,天津港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格3,900元/噸。 省內行情:10月16日信息 綏化大豆收購價格行情 青岡地區糧點商品豆收購價1.84-1.86元,過4.0篩子,較周初1.83元上調2分左右,貿易商出貨情況良好,但收購不理想,主要是農民受國儲繼續收購影響,價格預期增高,因此普遍惜售。 綏化張唯地區糧點商品豆收購價1.83元,過4.0篩子,價格相對平穩,糧點收購量不大,主要是農民受減產預期影響,多數觀望,惜售心理加重。 鶴崗大豆收購價格行情 寶泉嶺地區新豆已批量下市,整體收割進度在70%左右,糧點商品豆收購價1.72元,過2.0篩子,價格較周初小副上漲2分左右,日收購50噸,糧點多數在觀望,僅有一家在收購。另據貿易商反映,今年新豆質量較好,豆瓣少,雖然前期受災嚴重,但後期長勢良好,不過產量可能要明顯減少,當地九三油廠尚未收購。 哈爾濱大豆收購價格行情 依蘭縣地區:村屯毛糧收購價1.71-1.72元/斤,糧點毛糧收購價1.75-1.76元/斤,商品豆2.0清選收購價1.79元/斤,基本與前期持平。據悉,當地大豆收割進度接近尾聲,但今年大豆質量一般。 巴彥縣地區:糧點過4.0商品豆收購價1.8元/斤,最高能夠達到1.82元/斤,水分要求14.5以內,較前期有所下滑,村屯毛糧視水分不同收購價1.7-1.75不等。據悉,由於農戶對當前價格不認可,糧點日收購量有限。 雞西大豆收購價格行情 雞西地區:糧點毛糧收購價1.75元/斤左右,村屯毛糧收購價1.72元/斤。據悉,當地大豆收割進度較慢,大豆上市量較少。 牡丹江大豆收購價格行情 寧安地區糧點商品毛糧收購價1.80元,村屯價1.78元,清選1.86,價格相對偏高,當地減產比例較大,預期在30%以上,農民惜售嚴重,貿易商普遍觀望,放緩收購進度。 國內行情:10月27日信息 報價單位 產地 價格 ( 元 / 噸 ) 哈爾濱 國產 3660 油廠價 沈陽市 國產 3700 油廠價 石家莊 國產 3720 油廠價 扎蘭屯市 進口 3580 進廠價 秦皇島 進口 3960 進廠價 濟南市 國產 3840 成交價 東莞市 進口 3880 成交價 成都市 國產 3920 成交價 西安市 國產 3920 成交價 分析省內大豆市場的現狀,導致大豆價格回暖的主要原因有: 一、省內油廠大豆庫存不足,且油廠為了充實豆油庫存不得不大量收購大豆。由於節後省內油廠豆油庫存偏低,且部分企業三級豆油已經斷貨,與此同時省內一級豆油價格有小幅上調,因此豆油壓榨企業紛紛加快生產進度。雖然節後豆油市場購銷清淡,但很多油廠認為後期的豆油價格將會繼續走強。在油廠大面積復工的帶動下,以及較高的生產積極性的影響下,大豆的需求自然與日俱增。 二、國儲收購政策為大豆價格反彈提供支撐。據了解,現在第三批大豆收儲尚未大規模開展,因此農戶對於糧庫的期待比較高。受國儲庫即將大量收購大豆的影響,油廠收購大豆將會面臨困難。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油廠調高大豆收購價格。但由於國儲年後還未大量收購大豆,因此各地大豆價格繼續維持穩定,很多豆農對後期大豆價格看漲的信心較大。 三、國內外乾旱天氣為產區大豆價格反彈提供信心,而進口大豆價格縮小與國產大豆價差成為推動國內大豆消費的關鍵。近期國內外乾旱比較嚴重,尤其南美地區,持續乾燥天氣造成糧食作物產量下調,因此給國內大豆價格帶來利好,增強了競爭力。受天氣乾旱的影響,進口大豆到港價格不斷上升,目前到我國港口價格為 3500元/噸~3700元/噸之間,與國儲大豆收購價格差不斷縮小。 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產區部分大豆正在暗中集中到一部分大戶手中,因此後期油廠收購的進度和力度仍要受到國家政策和美盤走勢的影響。與此同時,國際原油價格、美豆庫存和南美天氣條件的變動都繼續影響國內產區的供求關系,但有權威機構發表預測說2月份大豆市場仍然利多。在產區豆農心中,第三次大豆收儲進展成為農戶是否出手大豆的關鍵。 在美盤大豆強勢上攻和我國第四批大豆收儲政策的聯合發力下,黑龍江產區大豆價格不斷上揚,市場需求也不斷放大。據黑龍江大豆協會統計,截止5月26日省內大豆行情穩中有升,油廠和貿易商收購積極,油廠報價上調2-5分/斤,漲至1.74元/斤-1.80元/斤。農戶手中余糧所剩不多,短期內大豆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現貨需求積極 糧源有限 受國內油粕行情好轉的影響,產區油廠的開工積極性有了顯著提高。產區油廠因擔心後期無豆可榨因此提價收購。其中26日龍江福開機報價3540元 /噸,陽霖3480元/噸,佳木斯吉慶開機3500元/噸,以及九三在鶴崗地區優質豆收購價為3520元/噸、油豆收購3360元/噸。與此同時,銷區食品企業的積極入市收購也為產區大豆市場漲價提供條件。據了解目前產區形成國儲、油廠、食品企業 「三足鼎立」的市場狀態,三方為滿足自身的需要展開激烈的競爭,其中油廠的大豆收購價格從4月底均價1.65元/斤上漲到如今的1.75元-1.80元 /斤,豆油價格的大幅攀升為油廠的壓榨利潤提供保證。 按照黑龍江第四批大豆收儲100萬噸的指標,黑龍江大豆余糧將基本售罄。但由於受油脂壓榨利潤大幅回升的影響,油廠積極的入市收購行為增加了黑龍江大豆市場活躍度。其中油廠和國儲庫的市場糧源之爭使得油廠不斷提高大豆收購價格,而農戶的惜售心理也給各收購主體增加收購難度。據筆者調查了解,佳木斯、鶴崗、密山、寶清等地農戶普遍反映大豆余糧均不多,且余糧分布零散,沒有出售大豆的農戶還是在觀望市場變化,期望價格繼續走強。而也有農戶表示現在對於高質量大豆的需求較強,要想賣上好價還是得提高大豆質量。 產量因素助推豆價上漲 近日阿根廷農業聯盟稱,受嚴重乾旱影響該國2008/09年度大豆產量預計減少至3050萬噸,這遠低於其之前預估的5000萬噸。與此同時,市場預期美國大豆的剩餘量將不足1億蒲(摺合272萬噸),使豆類獲得支撐。國際大豆可供應量的減少,使得國際大豆價格呈現漲勢,並向我國國儲大豆收購價靠攏,進而有利於我國國產大豆的市場銷售。 國內方面,產區嚴重的乾旱問題成為大豆漲價的又一推動力。今年,省內大豆播種面積減少近20%左右,大豆產量降低成必然。而現階段省內持續的乾旱已經影響了大豆的出苗情況,為後期大豆市場供應量減少埋下伏筆。結合國內外大豆產量的降低,而又要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大豆需求,大豆後市價格看漲成為部分貿易商普遍的共識。因此,貿易商和加工企業加大補庫力度來應對後期可能出現的糧源緊張。 進口豆價格上揚 國產豆需求增加 截止26日,國內部分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報價穩中有漲,均價在3600元/噸-3650元/噸。市場可供分銷數量依然不多,據悉目前僅有小型糧商手中有少量貨源。而有關專家表示,現在進口大豆成本上升得非常快,已經高於國儲收購價了。目前進口大豆的到廠價格已經達到4000元/噸,而國產大豆則大概是3800元/噸左右,進口大豆已經無利可圖。此外,由於下游需求不旺,貿易商的出貨情況並不好。進口大豆價格上升,為國儲大豆順價銷售提供支撐,後期國產大豆也將會重新被市場所認可。 來自市場的消息稱,中國計劃從下個月開始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轉而增加從巴西進口大豆的數量。與此同時,我國進口大豆數量也將逐漸減少,一方面是6、7、8月是飼料消費淡季;另一方面是國儲大豆的拋售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並且進口豆與國產豆差價縮小,國產大豆市場需求趨於正常。 據中期期貨分析師表示,大豆盤面從 5 月 4 日至 5 月 20 日之後形成旗形標志,這是典型的看漲形態,從技術的角度,我們認為大連大豆主力合約仍有上漲的空間,但是畢竟因為上揚的空間有限,同時美盤有可能隨時就面臨挑頭下挫. 國內產區大豆現貨市場在美豆持續反彈及政府收儲減少流通貨源的影響下,產區油廠增加備貨量,貿易商入市熱情提高,內外價差回歸理性吸引外省采購量增加,產區大豆現貨價格穩步上揚。 8月10日,黑龍江東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其中,寶清地區大豆村屯收購價格為3.34-3.36元/公斤。 綜合媒體8月10日消息,8月10日,黑龍江東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其中,鶴崗地區毛糧收購價格3.45元/公斤,農民惜售心理濃厚,成交清淡,收購主體以觀望為主。 伊春地區大豆收購市場穩定,村屯收購價格為3.40元/公斤。 雙鴨山地區大豆收購價格平穩,其中寶清地區大豆村屯收購價格為3.34-3.36元/公斤,油豆收購價格為3.40元/公斤;饒河地區商品豆收購價格3.40-3.42元/公斤。 黑龍江東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其中,伊春地區大豆村屯收購價格為3.50元/公斤。 綜合媒體10月14日消息,10月14日,黑龍江東北部地區大豆市場價格基本平穩,鶴崗地區毛糧收購價格3.45元/公斤,農民惜售心理濃厚,成交清淡,收購主體以觀望為主。 伊春地區大豆收購市場平穩,村屯收購價格為3.50元/公斤。 雙鴨山地區大豆收購價格走高,其中寶清地區大豆收購價格為3.40-3.44元/公斤,為村屯收購價格,當地部分農戶對大豆銷售有觀望心態,多數地區尚未出現貿易商收購行為。 今後走勢很難確定,如果真的摸的準的話,那買期貨要比買實際大豆要盈利的多。所以,日後的走勢,也只能持觀望態度。

⑩ 大豆期貨會像股票一樣停牌嗎復盤後有漲跌幅限制嗎

你理解錯了!期貨是合約到期以後就按合約期限終止了!五月中旬應該是合約到期了!而十一月下旬開盤時應該是新合約上市,而不是你所說的復盤!五月的合約只會成為歷史合約!價位當然不一樣了!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