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價格被低估
A. 股指期貨的爆倉就是說跌到那個數字了才會爆倉對吧我虧到%多少,券商會讓我追加保證金
股指期貨爆倉是指期貨交易者 平倉了結手中的 頭寸後,達到:帳戶浮動盈虧>=帳戶總資金,也就是客戶權益<=0.由於 行情變化過快,期貨交易者未能在 虧損時及時 追加保證金,帳戶上的保證金已經不能夠維持原來的合約了,這種因保證金不足而被 強行平倉導致的保證金"歸零"俗稱:爆倉.
股指期貨爆倉是指股指期貨賬戶內的保證金低於要求。劵商會要求客戶補充資金,或者強制清倉。
B. 當股指期貨價格低估時,交易者可以通過什麼進行套利
你說的是貼水吧, 如果期指價格較現貨貼水較多,可以買入期指看漲合約, 同時融券賣出滬深300ETF
C. 股指期貨為什麼比實際股指高
股指期貨的標的是滬深300,一般期貨價格都要高於現貨價格。這裡面有部分是一個風險溢價所以股指期貨的價格要高於滬深300指數。
股指期貨(Share Price Index Futures),英文簡稱SPIF,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到期後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股指期貨是期貨的一種,期貨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
D. 股指期貨平倉虧了六十幾萬是怎麼算的
你這沒有圖,無法幫你解答。
E. 我聽朋友說做股指期貨的百分之九十多會虧死,怎麼回事
第一技術不到家,第二風險不容易控制!有杠桿!高風險高收益!賺的快賠的更快
F. 股指期貨表現為現貨溢價是否意味著股指現貨看跌
可以這么做,在6月份的合約交割前,兩者會趨於相等,不過到交割這段時間的風險你要抗的住,另外,沒有滬深300這么一個具體的股票,要做滬深300ETF。
G. 股指期貨下跌是否有利股票上漲
不利於。
指期貨:簡稱SPIF,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到期後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
各國股市在推出股指期貨後的短時間內都會有震盪。對於中國股市來說,在有股指期貨預期的情況下,如果股指期貨一天不推出,股指就會一直往上升,這是因為大的機構投資者手中需要「籌碼」,這也是幾個月來股指作賬式增長的原因。 不過長遠來說,股指期貨肯定對股市是有利的。
H. 股指期貨無套利區間指的是什麼
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來來分析:
1正向套利是指在指數期貨價格被高估、現貨價格指數被低估的情況下,賣空指數期貨同時買入現貨指數的交易模式。通過對正向套利機制的分析,可以得到股指期貨無套利區間的上界。
由於在t時刻的凈現金流為0,從而在T時刻一旦期貨和現貨市場的總盈虧大於零,就會存在套利機會。可以去期貨達人網了解更多。
2、反向套利中股指期貨無套利區間下界的確定
反向套利是指在指數期貨價格被低估、現貨價格指數被高估的情況下,做多指數期貨同時做空現貨指數的交易模式。通過對反向套利機制的分析,可以得到股指期貨無套利區間的下界。
3、股指期貨無套利區間
在分析了股指期貨無套利區間的上下界後,我們可以得到股指期貨的無套利區間為:
如果股指期貨價格在上述無套利區間范圍內,那麼價格是合理的,不存在套利機會。如果期指價格突破無套利區間上界,則存在買現貨賣期貨的正向套利機會,反之,如果期指價格跌破無套利區間的下界,則存在賣現貨買期貨的反向套利機會。
I. 股指期貨賬戶資金低於50萬會爆倉嗎
50萬只是開戶門檻,開戶的時候最少要50萬資金才能做股指期貨,開完戶你把資金轉一部分出去都可以。強平是所有期貨公司都設了一個強制平倉標准,低於這個標准才會被強制平倉。
交易所為了防範市場操縱和少數投資者風險過度集中的情況,對會員和客戶手中持有的合約數量上限進行一定的限制,這就是持倉限額制度。
限倉數量是指交易所規定結算會員或投資者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的最大數額。一旦會員或客戶的持倉總數超過了這個數額,交易所可按規定強行平倉或者提高保證金比例。
為進一步加強風險控制、防止價格操縱,中金所將非套保交易的單個股指期貨交易賬戶持倉限額為600手。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和套利交易的客戶號的持倉按照交易所有關規定執行平倉制度
強行平倉制度是與持倉限制制度和漲跌停板制度等相互配合的風險管理制度。當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的交易保證金不足並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足。
或當會員或客戶的持倉量超出規定的限額,或當會員或客戶違規時,交易所為了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將對其持有的未平倉合約進行強制性平倉處理,這就是強行平倉制度。
(9)股指期貨價格被低估擴展閱讀:
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藉助基差的定義進行推導。
根據定義,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也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期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前一部分可以稱為理論基差,主要來源於持有成本(不考慮交易成本等);後一部分可以稱為價值基差,主要來源於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事實上,在市場均衡的情況下,價值基差為零。
所謂持有成本是指投資者持有現貨資產至期貨合約到期日必須支付的凈成本,即因融資購買現貨資產而支付的融資成本減去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收益。
以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y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在單利計息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表示為:
F=S*[1+(r-y)*△t /360]
舉例說明。假設滬深300股票指數為1800點,一年期融資利率5%,持有現貨的年收益率2%,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物的某股指期貨合約距離到期日的天數為90天,則該合約的理論價格為:1800*[1+(5%-2%)*90/360]=1813.5點。
J. 99%的股民都認為大跌是股指期貨引起的,但專家卻認為股指期貨反而阻止大盤下跌
中國國內投資環境的一個缺陷是缺乏可以鎖定長期效益的投資工具。股指期貨的出現,為國內股市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它能夠幫助股市鎖定長期投資的回報。
按照先鋒基金創始人約翰·博格爾的說法,在股市投資中,持有才是投資,交易則是投機。股市中的頻繁交易,無非是想抓住市場時機,其集體結果就是形成了市場的流動性。沒有流動性就沒有二級市場,沒有二級市場則沒有一級發行市場,股票市場無從談起。所以,投機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壞事。只是第一,你必須比其他大部分人聰明,才能在這種零和游戲中獲勝,第二,你的獲益必須大於交易成本,才有盈利可言。
中國股市的一個特點是資金大量頻繁進出股市。一有風吹草動,投資者和機構就拋售股票,換持現金。由於國內沒有健全的債券市場以及相對較高的手續費,從股票到利息很低的現金的倒換,會抹掉多年積累的投資收益。投資者這樣做當然有他的道理,股票在下跌嘛。但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他自己就是股市的一個組成部分,他的行為實際上導致了股市的進一步下跌。由於群體運作,股市作為一個整體因此遭受到本來不必有的損失。全體投資者都成了輸家。國內的股市同經濟發展的趨勢常常反向運行,同這種投資習慣不無關系。
股指期貨的主要功能並不像許多人所說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了股市下跌也可以贏錢的機會。它的主要功能是為那些在股市中對合理的股價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又不願意因為一旦股市超跌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提供了尋求保護的工具。有了這樣的市場,投資者就不必通過拋售股票來避免可能出現的虧損。如果大部分投資機構都這樣做,股市的價格就能夠維持在真正反映經濟發展現實的合理水平上。
自從有了股指期貨等可以用來規避風險的衍生工具,西方的投資觀念逐步有了根本的變化。股市有兩個特點: 第一是長期趨勢總是上漲的。第二是短期波動是不可預測的。由於有了股指期貨,短期的風險就可以計算和防範。於是,投資的目標就逐步從追求回報轉向規避風險。換句話說,通過合理的資產分散化,你讓市場來管理在上行方向的收益;作為資產管理者,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防範風險上。只要比別人輸得少,你的盈利就會比別人高。
股指期貨提供的是一個工具,一種進行套保和管理風險的途徑。如何利用這個市場,取決於股市的投資者是否願意將自己的投資理念提高一步。沒有榔頭,你只能用磚頭敲釘子。有了榔頭,你還是要用磚頭,那你就不能怪榔頭不是一個好工具。無論抑制房價泡沫也好,回收流動性也好,或者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也好,這些經濟形勢的變化都給國內股市帶來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在這種形勢里,與其是將股市的漲跌同股指期貨的交易牽強附會地拉扯在一起,不如捷足先登,認真研究如何利用股指期貨存在的優勢,保護和增進股市投資的收入。
中金所目前的股指期貨交易,無論就交易量、持倉量和參與者而言,都只能說是建立起了一個市場的骨架。它還達不到對股市起實質性影響的規模。說它是骨架,是因為它的交易量和價格曲線的平滑程度,說明這個市場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容納機構投資者的深度和廣度。在美國的市場里,股指期貨市場中的持倉量,反映出的是股市中有多少資產是在這個指數的管理之下。它是股市機構投資者而不是期貨市場自身的成熟程度的鏡像。
按照教科書的講法,在一個期貨市場里只有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這兩種類型的參與者。但是,在現實的市場中,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在成功的衍生品市場里,除了這兩類參與者外,通常存在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交易者,也就是所謂的「做市商」。他們當然也是以盈利為目的,但是,他們並不對市場的運行方向下注。也就是說,他們所做的,是進行無風險或低風險的套利。在全電子盤的交易中,以這種方法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往往是「高頻交易者」或「日內交易者」。在我們交易所里,做市商提供的流動性佔了整個交易量的一半之上。在中金所過去幾個星期的交易中,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個明顯趨向是,不少參加交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套利或者其他方法將交易控制在無風險或者是低風險的范圍之內。換句話說,他們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在市場中實際起到的是「做市商」的功能,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投機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