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加入期貨市場
Ⅰ 房地產期貨的可行性
您好,可以成為期貨的品種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產量充足穩定,可以標准化,易保存,方便運輸等。房地產期貨的推出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一 戶型無法標准化,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隨著改革開放,房地產指數的期貨也就是房產指數期貨是有可能上市的。
Ⅱ 為什麼房地產不能掛牌期貨
其實我們現在所買的期房就相當於它的掛牌兒期貨,它的道理是一樣的。
Ⅲ 期貨和房地產合作會給雙方帶來什麼好處
房地產和期貨的聯系也就螺紋鋼了。期貨可以根據房地產的發展情況的才推算下一期期貨螺紋鋼的行情波動情況。
Ⅳ 我想具體了解期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區別和聯系
這個真的很難回答哦。
期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但是也存在某種聯系。
比如房地產市場繁榮,
推動建材類期貨,比如螺紋鋼的上漲。
也會推動銅的上漲,因為新房就有新電器。
新電器就要消費一定銅。
區別太多了
Ⅳ 房地產是不是期貨
房地產的期房只能算是遠期交易。不能算是期貨,因為期貨是標准化的遠期交易。房地產沒有辦法標准化,因為影響因素太多比如採光、樓層、建築質量、裝修、面積、地段。都沒有辦法標准化。所以房地產不是期貨。希望幫到問主。
Ⅵ 上海 房地產和期貨
二手房不錯,我一朋友就是做二手房的,只要努力一年幾萬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Ⅶ 把房子賣了去炒期貨
我做為期貨經紀人也希望你在我這開戶
但我很直接很誠懇地告訴你,這絕不值得,
要是為了炒期貨把房子賣掉,這樣客戶做起期貨就會更困難,
因為心態已經不好了,90%會虧錢出來的
做期貨只能用閑錢或者小部分資金,堅持長期穩定收益才是硬道理
Ⅷ 如何根本解決房價為什麼不根據不推出房屋期貨我國為什麼沒有國有花的地產公司
首先你的思想很好!在這我要說的是!
第一.國有房地產公司有!
萬科就是國有的!
但是引導市場價格,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這是利益關系!
第二,你說的地產價格期貨的構思!我想不是沒有人想過,但是這點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地產是固定並個人遲有物品!如果弄成期貨化的定價模式!是行不通的!因為無法推出市場滿意的產品!邊不存在固定市場!
再者你說的這個市場,其實無形中已經存在,那就是大眾化房地產價格!
你要避免抄房,那是做不到的,就算有期貨一樣的市場,也無法做到防止抄做~因為那是資金的控制所導致的!期貨市場有定價模式,但是照樣有抄做,而且平凡!比如石油,07年的石油就被抄的很高!
第三~因為房地產的區域和特殊化,做為商品,是無法統一定價!因為其本質的不同!
Ⅸ 房產調控政策對期貨市場是利空還是利多
2005年至今,房地產調控一共經歷了五個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2005-2007年,房地產出現過熱跡象,上漲壓力較大,以「國八條」為開端,後又出台了「國十三條」和「9.27房貸新政」,房地產投資初步得到抑制,由2004年高點57%最低降至2006年低點19%,但價格上漲問題仍然突出,房地產投機行為仍較為頻繁。
第二階段:2008-2009年,次貸危機引致全球經濟衰退,為穩定經濟增長,政策開始轉向刺激住房消費,期間先後頒布了《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通知》及「國十三條」和「國四條」等政策,受此影響,房地產市場觸底反彈,房價大漲,銷量猛增,房地產開發投資也由2009年初的低點回升至2010年中的較高水平。
第三階段:2010-2013年,在一系列寬松政策刺激下,房價大幅上漲,投機氛圍濃烈,為避免當前局面惡化,以「國十一條」及隨後的「新國十條」、「新國八條」、「新國五條」為標志,新一輪調控開啟,部分城市開始限購,首付款比例及房貸基準利率上調,最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暫時抑制,從2014年1月起,全國新建及二手房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速開始緩慢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由2010年5月高點38.2%降至2013年10月的15.4%。
第四階段:2014-2016年,人口紅利消退,經濟面臨增速換擋,新常態下,為穩增長及去庫存,新一輪刺激政策來襲,新「9.30」和「3.30」新政出台,限貸限購政策放鬆,央行降息降准,資金面重回寬松格局。受此影響,2015年4月起,主要一二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大增,新建及二手房價格同比增速開始由負轉正,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卻並未跟隨銷售回升,二者相關性開始弱化。
第五階段:2016-至今,一二線房價暴漲,投機氛圍再次蔓延,並對實體經濟造成侵害,同時穩增長及去庫存目標基本達成,房地產政策再次收緊,央行隱形加息,限購、限貸、銷售政策密集出台,並推出了租售同權等新政策。「9.30調控新政」出台後,30大中城市房屋銷售面積迅速下降,新建及二手房價格增速也從16年11月起穩步下滑,調控基本達到應有效果,但在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的影響下,當地銷售仍維持穩定增長的勢頭,從而使全國房地產銷售增速降幅趨緩,最終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與調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
單純從政策角度看,國家對於房地產的刺激與抑制主要受宏觀經濟影響,而從當前的情況看,經濟增速下滑勢頭得到有效緩解,GDP增速穩定在6.9%,穩增長目標基本達成,鋼企負債情況明顯好轉,但同期居民負債率卻在顯著提高,長期貸款雖得到抑制但短期的消費貸卻在興起,部分地區居民負債杠桿率已達到了160%,債務危機這只「灰犀牛」離我們越來越近,因此當前時點下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會愈發嚴厲,在棚改貨幣化對三四線房屋銷售的推動作用減弱後,後期全國范圍內房地產銷售增速將面臨繼續下滑的風險。
而我們前面提及,2015年前,我們發現房地產開發投資大約滯後於銷售6-9個月,而從本輪調控效果看,這一規律不在有效,反而資金與投資的先關性卻在增強。在銀行貸款及發債受到限制後,居民按揭貸款及購房首付款成為了房地產開發的主要資金來源,2015年5月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的其他資金增速由-1.1%快速提升至2016年5月的39%,而同期我們看到房地產投資增速也由5%升至7%,但隨著首付款及貸款利率的提高,前面兩個資金來源開始出現回落,至2017年8月,其他資金增速已經下滑至13.4%,而同期的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合計值增速也將至9%,這其中還收到了貸款增速提升的支撐。
因此綜合看,拋卻其他原因,單純從政策和資金角度來看,四季度及2018年房地產投資將延續繼續下滑的勢頭。我們在這里之所以這么重視投資的預測,主要是投資決定著新開工及後期的竣工,而螺紋鋼需求主要與新開工有關,板材及玻璃則受到竣工的影響較大,對於鐵礦石和雙焦而言又與鋼材需求高度相關,因此對於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判斷是由分析房地產到黑色系商品的主要一步。在確定了投資的方向後,基本上對於後期黑色商品需求端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即從長期看需求回落無論是螺紋還是熱卷,玻璃或是鐵礦石和雙焦,從大的層面看其需求下滑已是大勢所趨,與之對應的中期利潤回落也是相對確定的,只是產業鏈位置不同,傳導速度和時間不同。而價格方面,則因各自供給端的變化,其價格供給彈性各有不同,短周期各自供給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