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一招鮮
1. 一招鮮是什麼意思
一招鮮意思是掌握了過硬的本領,有絕招,到處都可以謀生。
其中招的意思是:招數。
2. 期貨丬線一招先是什麼意思
同理;一技在手 吃喝不愁,其活力不知有K線的一招鮮,學久了,做的時間長了 ,你就知道不僅僅只有K線一招鮮,還有綜合性一招鮮,不管什麼技術吧?適合自己,能穩定盈利的就是最好的,也不用在費勁巴力學其他的 沒用
3. 一個在股市中成功的人說,一招鮮吃遍天,請問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呢
兩種理解方式:1,你在某種走勢分類研究中非常成功,那麼你只在這種走勢中操作賺大錢。
2,你發現了新的套利模式或操作手法,在這個套利模式或手法沒有被別人破解前,你將持續賺錢。
得到理念:要想成功,就必需在股市某一方面有所專研,領先於多數人。
4. 期貨交易系統如何做
1、交易系統要盡量簡單
我們最開始做交易的時候,都會把交易系統設計的很復雜,總擔心哪一方面沒考慮到錯失一些機會。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逐漸發現再完美的交易系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走勢一網打盡。有些東西必須要放棄。
我最初的交易系統用的是三重時間框架,最大的時間段用來看總趨勢,中間時間段用來進場,最小時間段用來出場。看起來沒有一點毛病。但是使用起來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尤其是最大時間段和中間時間段走勢不一致時,我往往會猶豫不決,放棄吧,有時漲跌的幅度真的很誘人,不放棄吧,不知道該如何開倉。
最後我就把三重時間框架改成了兩重時間框架,用一個時間段看勢,一個選擇精確的進場點和出場點。這樣能保證信號的唯一性。並且看起來比較簡單,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決定是否進場,有助於提高執行力。
2、交易系統要能夠過濾無效走勢
我覺得衡量一個交易系統是否優秀,就是看它過濾無效走勢的效果如何。眾所周知,在期貨交易中,大部分走勢都是為了迷惑投資者,真正適合投資者參與的走勢少的可憐。
投資者如果不加甄別的什麼走勢都做,那麼就會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就算你能夠嚴格執行止損,也會損失一些試單成本和手續費,還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糕。
因此我認為,交易者建立交易系統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把那些無效走勢過濾掉。當然不可能全部過濾掉,可以過濾掉一大部分。剩下的走勢也會有很多假突破、趨勢流產的現象。
但是通過嚴格的止損可以把虧損降到最低。如果再配上合理的止盈,就可以做到贏多輸少。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大部分交易者在做單的時候容易受情緒的支配,不能嚴格的遵守交易系統發出的信號。那麼再好的交易系統也變成了擺設。所以交易者要想在期貨市場有所建樹,不但要建立一套簡便易行的交易系統,還應該加強內心的修煉,讓自己盡量的遵守交易系統,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交易成績。
5. 什麼叫做一招鮮吃遍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自己有一招獨特的手藝
就能在社·會上混下去
也就是說想混好
自己得有一門出色獨特的手藝
用在足球上解釋比如就說加圖索吧
加圖索的手藝就是防守
不停地奔跑拼搶
加圖索之所以是世界頂級球星級別的
就是因為他有一手拿手的防守技術
說加圖索
一招鮮
吃遍天再合適不過了
6. 今招鮮與一招鮮與新招鮮的區別
今招鮮是蘇州人開的!08年上半年開了第1家!
一招鮮與新招鮮實際是一家的!同一個老闆!發源地在上海!
7. 一招鮮、找找先是什麼意思
意為在工作中有一種先於他人的思路、方法、策略,那麼就會在各項工作中領先他人。
一招鮮,招招先
8. 期貨交易有什麼技巧嗎
記得我在順樂投航學習交易技術時,老師說的,任何的投資或者投機都沒有捷徑可走。但是某些經驗、技巧是可以總結的。這需要別人給你啟發或者引導。
9. 有誰知道老薑的最新盤口語言培訓課程三大絕招「一招鮮」的下載地址謝謝!
《股票培訓課程---2009年老薑盤口語言「一招鮮」》最新[壓縮包]
摘要: 發行時間: 2009年11月18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
文字語言: 簡體中文
時間: 2009/11/18 發布 | 2009/12/11 更新
分類: 資料 課程講座
統計: 17494次 瀏覽 | 366次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81797/
10. 一招鮮,吃遍天講了些什麼
《莊子》一書中記載有這樣兩個技藝超群的人:一個是廚房伙計;一個是匠人。廚房伙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分解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
再看匠石,他的技藝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讓匠石削掉。那白灰薄如蟬翼,匠石揮斧生風,削灰而不傷郢人的鼻子。
古人講,凡是掌握了一門技藝,無論是做什麼的,都可以成名。只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自立。過去老人總對年輕人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薄技在身。」這是最平凡、最實在的生存真理。
一個人的一生往往因一事而成功。發明家因一項發明而成名,科學家因一項科研成果而譽滿全球,藝術家因一件藝術品而流芳百世,運動員因打破一項世界紀錄而享譽世界,電影明星常常以一部影片走紅,武林高手常常以一劍封喉……
譬如,一個作家往往以一部作品成名:一傳世,代表作往往也是成名作,而代表作往往只有一部甚至一篇。如曹雪芹以一部《紅樓夢》傳世,羅貫中以一部《三國演義》傳世,施耐庵以一部《水滸傳》傳世,吳承恩以一部《西遊記》傳世,司湯達以一部《紅與黑》傳世,哈代以一部《德伯家的苔絲》傳世,徐遲甚至以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傳世。他們當然不是只做了這一件事,他們都做了很多事,也寫了不止一部作品,但是,最能體現他們價值的就是這一件事、這一部作品。很多作家成名之後就很難寫出超過其成名作的作品來了。但這一部作品足以使他被世人記住,成為文化名流。
又如,一名歌手往往以一首歌出名。如香港歌手張明敏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以一首《我的中國心》一炮打響,此後盡管他再未露面,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二十多年,但是2005年他在美國再次登台,再次唱響那首《我的中國心》時,依然受到中國歌迷狂熱的歡迎。費翔也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以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一炮打響的。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張明敏和費翔只需要做一件事——在那個年代的春節晚會上唱好一首歌,而且只需唱一遍,這一輩子就成功了。
任何事情和行業都有自己的絕招,我們只需要比別人做得快一點、多一點、好一點就可以了。所以,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不必去做面面俱到的努力,你要尋找自己最容易成功的突破口,在這個突破口上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