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新股發行對期貨市場的反應

新股發行對期貨市場的反應

發布時間: 2021-07-19 09:21:58

Ⅰ 新股上市對大盤走勢有何影響大神們幫幫忙

新股上市對股市的影響:
一、 從理論分析,恢復新股發行是比較大的利空。

理論上認為,恢復新股發行,將明顯增加股票的供給。而從階段性看,股票價格的運動是受供求關系決定的。當股票供大於求的時候,股票價格將要下跌,當股票供不應求的時候,股票價格就上升。
而恢復新股發行,將增加股票供應。所以,對股票價格運動是明顯的利空。由於新股發行已經暫停了七個月,有三十多家已經批准上市的公司,沒有上市。有相當多的公司在急切等待上市。可以預計,恢復新股發行後,將有相當多的新股要上市。
所以,市場有理由相信,這是比較大的利空。
市場上也有不少的投資者,很擔心新股發行會給市場帶來不少的下跌,也紛紛在做空,或者先出來觀望。
二、近期市場反應,與理論分析明顯不同。
但是,近期的盤面走勢與理論分析是截然不同的。
5月25日公布將恢復新股發行後,上證指數就不斷上升,還突破了前期的高位,上證指數今天還創了這一輪上升行情的新高2828點。
而這幾天,公布新股發行隨時重啟後,包括今天大盤的走勢,也仍然是強勢、高位震盪洗盤。完全沒有把馬上要恢復發行新股,看作是利空消息對待。相反還有利空出盡是利好的明顯跡象。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
面對理論分析的重大利空,與行情不斷走好的實際情況。
有人認為是:管理層為了保證恢復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會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對沖其不利的影響。
有人認為是:恢復新股發行,只是影響大盤的供求關系,並不影響中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所以不怕。
也有人認為是:大資金才是決定性的,大資金要把大盤做上去,再大的利空,也可以當成是利好來炒。
我們萬隆證券網認為,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
恢復新股發行是比較大的利空,是理論分析的結果。而實踐中,我們明顯地看到:大盤是不斷上升的,並且有要加速的明顯跡象。
所以,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從盤面出發。要敢於放棄傳統的、明顯與當前實際不符的理論分析。要敢於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根據大盤不斷上升的強勢,放棄空頭思想,大膽地做多。
四、建議投資者以技術分析為主。
在理論分析明顯與當前實踐不符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以技術分析為主。當技術面發出買入信號的時候,應該敢於買入。
從盤面看,大盤的加速上升,很可能就是在:新股發行正式開始的時候。

Ⅱ 股票和期貨有啥關系嗎

期貨和股票都是金融工具,它們是獨立存在,但期貨有發行價格的功能,期貨價格漲跌會領先於股票價格反應,當期貨價格上漲時,相關股票也會上漲,當期貨價格下跌時,相關股票也會下跌。

股票漲跌主要還有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期貨漲跌由供求關系、相關商品價格、政策等因素決定。
應答時間:2021-04-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股指期貨推出一年以來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影響 股指期貨作用於股市,可以影響股市短期走勢,但不能決定股市中長期方向,股市中長期走勢始終都是以宏觀經濟發展的狀況來決定的,只有國民經濟不斷走強,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強,其他任何的短期題材與消息,都只能對股市形成局部影響或短期影響,包括股指期貨在內。首先,對於股指期的實質必須有清晰的認識。股指期貨是一款基於股市的金融衍生產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的,與股市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系,但與股票是有本質區別的。股指期貨是一種合約,自身是沒有價值的,合約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結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價格,那是對應滬深300股票指數的價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個「虛擬」價格,而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價格,因為,「滬深300指數」本身就是一組「數」,數字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因而,沒有價值的價格,實質上就是人們頭腦中的一個「概念」,打個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鏡子的經驗吧,股指期貨指數與滬深300股票指數就是鏡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實實在在的實物,在這一系列聯系之中,那個「實實在在」的實物就是「滬深300股票指數對應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這個是真的有價格的,因為那300支股票的價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擁有這些「全部股票」的話,那麼,無疑,你將是這個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時代、何何地方「絕對」的「首富」,因為,那代表著你擁有中國效益最好的300家企業,其價值不菲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股指期貨指數,是一組「數據」,其價格與價值只是「水中月、鏡中花」,而股票卻是實實在在有價格和價值的,其所代表的價格與價值就是上市企業的「全部財富」。當然,這個「全部財富」指的是「普通股」股東權益的「全部」,而不包括優先股與「債權」的資產部分,這是另外一個論題,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講的「實質」區別其實是這樣的,由於股票是有價值的,因而股票的價格最終仍然是由這一「價值」決定的,這符合一般商品價值與價格的經濟規律,符合馬克思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價格始終圍繞價值呈現波浪起伏變化,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商品的內在實質,因此,股票的價值取決於上市公司創造財富的能力,而股票的價格則是短、中、長期各種綜合因素作用下的結果,股票的價格可以因為「股市本身的運行狀態」而產生與價值不相符的「價位」,但是,其基本走勢卻一定是受「價值」決定的,即受「創造利潤」與「社會貢獻」、「歷史使命」等決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貨呢,正是「股市運行軌跡」的另一種「再現」,只不過,由於法律法規的因素,對入場門檻進行了限制和入場者可以利用「杠桿」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貨市場更加的高深莫測、劇烈波動,如果用戰略戰術理論來形容股市與股指期貨市場的話,那麼,股市無疑就是戰略方向的長遠規劃,而股指期貨市場則無疑是具體戰役的決斗,是風火硝煙、刺刀見紅的過程,這里再一次論證了股市與股指期市的辯證關系,股市決定了中長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於股市,起到縮短和延長短期波動的作用,至於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樣發揮這一作用的,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實質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過對滬深300指數未來走勢的看法不同,從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劇烈」波動,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正是這個「劇烈」,道出了股指期貨的實質,股市是基於宏觀經濟的走勢而向前運行,而股指期指是基於股市的運行狀況進行「資本」的拼殺,股市裡的一點小小的波動,在股指期市裡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動盪,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趨勢將要轉變的「意象」,不過,也僅僅只是一種意象而矣,並不是真的會「轉變」,但正是這種「多變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稜兩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測」的韻味,或者是「魔咒」,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於股市的一種情況,再用一句話來概括,股市是經濟發展狀況的「展現」,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資本「博弈」的「展現」,是不管經濟發展好與壞,都可以「生財」的「道具」,哪怕經濟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縮水兩倍,所有的股票投資者都成為「輸家」,而在股指期貨市場里,只要你「買對了方向」,那麼,你還可以成為「贏家」,這便是股市與股指期市的實質區別之所在。這里似乎只是一句話,當然,這一段話也只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明確了「實質」的所指到底是什麼,隱約中,我用了一個很意思的詞,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資,但股指期貨則只能是「博弈」,請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貨是怎樣「反作用」於股市的。股指期貨是股市的一種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貨到底是怎樣反作用於股市的,大部分的人們卻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國、在股指期市推出剛好一年的現階段,是這樣的,當然,當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們越來越多時,逐漸地,「問題」可能會不再成為問題,不過,現在仍然是一個值得大家「搞清」的問題。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勢決定於股市,因為,股指期市自己是沒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於股市,但是,由於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參與者都是真正的大老闆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貨的標的對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開盤早於股市,收盤晚於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勢有提前股市「進程」的情況,因而,有引領股市短期走勢的「態勢」,特別是大盤風向處於或臨近變盤的階段,更顯出股指期市的這種「引領」效應。股指期市加劇了股市上下波動的「幅度」,延長了「即定趨勢」的「波長」,因而形成單日內上下震盪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勢上推高上漲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長盤整及漲跌周期時間的特徵,使股市呈現出與未推出股指期貨前「不太一致的走勢特徵」,比如,按經驗或者相關股市「法則」,本該漲到位了的,出現「漲後再漲」的情況,本該跌到位了的,出現「跌後再跌」的情況,而盤整周期的延長,更是表現得相當明顯,使一個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用一句股市行話來說,就是「助漲助跌」,但我理解的這種「股指期貨現象」,卻不僅止於助漲助跌。第三,股指期貨推出一年以來,帶給了股市哪些重要影響。2010年4月19日,我國正式推出股指期貨這一金融衍生品,伴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先後推出,它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愈趨成熟,向與國際運行了一兩百年的成熟市場接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國金融、證券業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貨是個新事物,從國家到個人投資者,都沒有成功運作的親身經驗,需要接受新形勢下新的洗禮,因而,市場主力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便充分學習、利用國外成功經驗,對我國A股市場進行了一次「現形教育」,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那可謂是「血的教訓」,因為,2010年4月19日之後,隨著我國股指期貨的正式推出,便吹響了新一輪大跌、深跌、狂跌的號角,使人們來不及「閃躲」,便被一劍刺中了心臟,雖沒有到達「一劍鎖喉」的地步,但已然是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了。這便是股指期貨從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於股市的「罪證」,當然,事後許多專家、學者仍然在研究這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聲音莫過於——此輪下跌的「罪魁禍首」其實並不是股指期貨,而是股市自身確實有下跌的需求,只不過,適逢股指期貨的推出,人們便把所有責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貨」的身上而已。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早在2010年初,國家便開始加大對房市、樓市炒作的「打壓」力度,先後發出多道「金牌令劍」,但是樓價、房價依然高企,股價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現了相當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經理王亞偉先生的極力「做多」,讓許多人對未來、對股指期貨的推出,充滿了幻想,正是這種「市場大部分人充滿幻想」的理由,讓主力莊家找到了「冤大頭」,從而開啟新一輪「籌碼的兌換」,因此,現在可以明白,依據股市自身運行的「法則」,確實已到了「滿城盡戴黃金甲」、「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貨「惹的禍」。但在我們看來,這也並不能成為「股指期貨」推卸責任的充分理由,因為,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就算是被主力莊家利用,也改變不了「隨著股指期貨正式推出......便開啟了新一輪下跌之旅」的事實,因而,股指期貨對於此輪股市的走勢形成了「事實的影響」,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貨4月合約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現「期指交割日效應」,造成當日股市大跌。這又是股指期貨「反作用」於股市的「又一罪證」。2010年6月後,股指期貨「交割日效應」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作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歸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盤中,應當重視股指期貨作為影響股市短期走勢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別是股市風向有可能出現「轉變」之時,更要注重對股指期貨及滬深300指數走勢的關注。當然,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反作用也並不是全部都是負面的,前面說過,股指期貨具有助漲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盤見底後,開啟新一輪上漲走勢以來,在2010年底能到達3000點之上的高位,這裡面便應該給股指期貨也記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這幾個階段的較長時期的橫盤,也應算上股指期貨的「一筆」,至於這個「一筆」,應當是「一筆功」還是「一筆過」,那就要因人而議了,因為,有些人在橫盤市中賺了錢,而有些人在橫盤市卻不賺錢、甚至虧了錢,但不管怎麼樣,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都應當算上股指期貨的「一筆」,因為,有股指期貨推出之後,每一次的橫盤,都顯得那麼「矜持」,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層意思在其中的,這里不多說,我的意思就是,這些個助漲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貨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貨在推出之後給股市形成影響的一個「梗概」,當然,並不能完全涵蓋所有,只能是淺嘗輒止、蜻蜓點水了,內中更有豐富的「血肉」,仍有待於諸友體會!最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那便是——股指期貨是一款金融衍生產品,源於股市,卻與股市有著本質的區別,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對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別是對股市短期走勢,更具有「引領功效」! 備註: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談體會、共學習、促進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領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體會了,那我上面的話,便自然也是你的了!

Ⅳ 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期貨市場反應的是某種產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預測該產品的緊缺與過剩預期,而其價格也會隨著該產品的緊缺與過剩預期而變化,股票市場是經常發展的晴雨表,反應的是預期經濟發展的好壞情況,而其股價也會隨著預期的好壞而提前反應即漲跌當某種資源供大於求時,其價格就會往下走,反之就會上漲,股票價格也會隨資源價格的波動而波動

Ⅳ 發新股對市場行情影響大嗎

發新股對市場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新股發行的連續漲停和凍結資金會影響股市下行,這要看整體股市流通盤貨幣總量和場外資金投入變化。
2,新股發行會刺激次新股板塊全線進入普漲,2014年大盤股經歷多年套牢後拉升也釋放了更多流動資金,
和機構隨國家戰略從新布局產業機構,滬港通,申港通,製造業強烈要求國際化市場競爭,
或者A股對外全部開放,或者T+0模式實施等很多有刺激作用的因素,股市不會如08年--12年那樣寂靜,資本市場活躍度會更強,
全球黃金,石油,期貨,等很多金融經濟貿易因素的大幅波動,都會傳導給股市,哪國股市活躍哪國吸引的外資就多,
但是同時股市的波動也會加大,所以傳統平穩的多空戰並不會適應新的股市,變化性更強;
總體感覺2015股市是會有很大波動中上升趨勢,大小散戶都是風險很大的,即使機構也會失誤很多,因為隨時都可能有更大的資本入市,
2015感覺保守投資者更適合長線,,短線操作難度極大
3,對傳統打壓建倉的機構,公募,私募基金等會是更大的考驗和警告,因為熊市的操作模式對散戶有效,
但對於牛市做空吸籌的模式風險是很高的,千億盤的藍籌都能瞬間漲停,誰還能知道這些資本會瞬間在哪個股爆發,,
4,如果T+0實施,股市單日成交量還會被放大,也許驚呼的就不是單日萬億了,但相對A股總市值也沒有值得驚呼的
5,新股發行也許就是空頭凍結時期,也正是股市快速拉升時期,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

Ⅵ 請教股票和期貨的關系

期貨與股票的關系:

理論上,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是兩個獨立的市場,但期貨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所以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會提前於股票指數反應,商品期貨會領先於股票版塊的反應。

期貨與股票的漲跌關系主要影響是讓股票市場投資者有一個對沖風險的平台工具;

股指期貨可以做空,開盤比股票早15分鍾,收盤比股票晚15分鍾都讓投資者有足夠的機會和時間去對沖風險。

期貨是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因此股指期貨的漲跌肯定是領先於股市的漲跌,未來的行情可以藉助股指期貨來判斷。做空機制也讓股市投資者多了一個對沖的工具。

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Ⅶ 新股發行對股指的影響

新股上市對股市的影響:
一、 從理論分析,恢復新股發行是比較大的利空。
理論上認為,恢復新股發行,將明顯增加股票的供給。而從階段性看,股票價格的運動是受供求關系決定的。當股票供大於求的時候,股票價格將要下跌,當股票供不應求的時候,股票價格就上升。
而恢復新股發行,將增加股票供應。所以,對股票價格運動是明顯的利空。
由於新股發行已經暫停了七個月,有三十多家已經批准上市的公司,沒有上市。有相當多的公司在急切等待上市。可以預計,恢復新股發行後,將有相當多的新股要上市。
所以,市場有理由相信,這是比較大的利空。
市場上也有不少的投資者,很擔心新股發行會給市場帶來不少的下跌,也紛紛在做空,或者先出來觀望。
二、近期市場反應,與理論分析明顯不同。
但是,近期的盤面走勢與理論分析是截然不同的。
5月25日公布將恢復新股發行後,上證指數就不斷上升,還突破了前期的高位,上證指數今天還創了這一輪上升行情的新高2828點。
而這幾天,公布新股發行隨時重啟後,包括今天大盤的走勢,也仍然是強勢、高位震盪洗盤。完全沒有把馬上要恢復發行新股,看作是利空消息對待。相反還有利空出盡是利好的明顯跡象。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
面對理論分析的重大利空,與行情不斷走好的實際情況。
有人認為是:管理層為了保證恢復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會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對沖其不利的影響。
有人認為是:恢復新股發行,只是影響大盤的供求關系,並不影響中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所以不怕。
也有人認為是:大資金才是決定性的,大資金要把大盤做上去,再大的利空,也可以當成是利好來炒。
我們萬隆證券網認為,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
恢復新股發行是比較大的利空,是理論分析的結果。而實踐中,我們明顯地看到:大盤是不斷上升的,並且有要加速的明顯跡象。
所以,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從盤面出發。要敢於放棄傳統的、明顯與當前實際不符的理論分析。要敢於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根據大盤不斷上升的強勢,放棄空頭思想,大膽地做多。
四、建議投資者以技術分析為主。
在理論分析明顯與當前實踐不符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以技術分析為主。當技術面發出買入信號的時候,應該敢於買入。

Ⅷ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對股市有何影響

在近日召開的2009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明確表示,將深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堅持市場化導向,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強化各主體責任,完善價格形成和股票承銷機制。新股發行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市場基礎性制度,能否建立起一個合理而完善的發行制度,不僅關繫到股市能否正常地發揮其投融資功能,更關繫到股市能否真正為實體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當前新股發行制度中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合理的市場化定價機制,這不僅對市場的穩定運行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也造成上市企業的良莠不齊。目前雖然新股發行有詢價制度,但對詢價人的認購情況沒有強制性的限制,使得詢價階段機構投資者報價與實際投資需求相脫節,詢價制度基本流於形式。

在這樣的環境下,打新的收益率被提升到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所謂的"新股不敗"由此而來。由新股發行帶來的高定價、高市盈率、高溢價不僅推高了我國股市的整體風險,也正是這樣的收益率以及極低的風險程度,使得大量的資金一窩蜂地囤積在一級市場,嚴重打亂了整個市場的正常資金流動秩序。回想當年中國石油IPO,3.3萬億元的資金凍結在一級市場;而在股市低迷時上市的中國南車,其凍結資金量也達到了2.2萬億元。如此大量的資金出現無規律地流動性緊缺,對市場的沖擊自然不小,這也造成了一旦有新股IPO,市場往往會出現大跌的情況。另外,由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價格存在巨大價差,有些公司為了上市不惜一切代價。上市後第一年盈利,第二年虧損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公司甚至連最後一塊遮羞布也不要,上市後直接出現虧損。這顯然不利於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發行制度對於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不足。從申購渠道來說,機構擁有戰略配售、網下申購與網上申購三條途徑,而個人投資者只能參與網上申購。而從中簽所需要的資金來看,機構也佔有更大的優勢。以中國南車為例,理論上保證中1000股需要動用資金80.74萬元。而在此之前IPO的中國石油保證中簽的資金需要86萬元,而中國神華則高達155萬元,這對於一般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很難承受的數字。而想要成為一個成熟市場,在監管上就應該重視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目前過於向機構傾斜的發行制度,顯然不利於股市的良性發展。

既然目前新股發行制度存在著缺乏合理市場化定價機制以及對於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不足的缺陷,那麼未來的制度改革就應該格外的注意這兩個方面。具體來說,有這樣幾個措施可以考慮。

首先,加強發行時的審核,改進目前的詢價制度。監管部門不僅要對保薦機構研究報告製作、路演推介組織以及信息披露等提出監管要求,認真核實每一個上市公司的資質,也要對詢價對象的資格和報價行為加強監管,應該對詢價對象的申購情況做出一定的限制,例如定價過低時限制其購買比例;對於那些詢價過程中報價高於發行定價卻未申購,或是報價與申購行為不相符的機構做出嚴肅的處理等等。以敦促這些詢價對象遵循誠信原則,改進自身的詢價工作。

其次,通過增加首發可流通數量的方法來縮小一二級市場之間巨大的溢價差距。目前吸引巨量資金參與打新的原因,主要在於巨大的無風險套利空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完善詢價機制很難完全解決,畢竟資本是要追逐更大的利益,想要詢價機構做到一二級市場價格接軌是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就需要從供需兩方面入手,通過提高首發股的流通比例,來稀釋一部分市場泡沫,減少市場整體的風險。

最後,要進一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現有基礎上提高網上配售比例,加大回撥力度。同時可以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在超額網上申購時,首先滿足中小散戶的投資需求;無論資金量大小,每一個有效賬目都配送一定額度的股票等等傾向於中小投資者的申購方法。只有讓更多的中小投資者能夠在新股發行中獲得利益,才能更好的消除市場對於IPO的恐懼心理,維護股市健康穩定運行。只有建立起一個合理完善的新股發行制度,才能從源頭上改善整個股市的環境。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