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期貨市場狀況
① 電力期貨市場的國外市場
縱觀全球期貨市場,一共有四家期貨交易所推出了電力期貨,他們分別是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和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ASX)。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生產、消費國,其電力期貨市場最為發達。
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力工業,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整個OECD成員國全年發電量為9513.1億千瓦時,火電、核電、水電和地熱或其他形式發電的比例分別為61.44%、23.62%、13.58%和1.36%。
美國的發電量為3954.4億千瓦時,佔OECD成員國總發電量的41.57%。在美國的發電能源構成中,核電在上世紀 80 年代得到迅速發展,其比重從 1970年的 1.42% 增至2004 年的 19.94%。盡管火電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勢,但仍是美國最主要的發電能源。
美國的電力系統發展十分迅速,形成了美國東部、西部和得克薩斯以及加拿大魁北克4個獨立的互聯系統,開發了雙邊合同、POOL模式和通過電力交易機構(PX)和ISO聯合運作三種主要電力交易模式,形成了提前1天、1h以及實時電力現貨市場及電力期貨市場,其先進的管理和運作模式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典範。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均針對美國的電力現貨市場推出了各自的電力合約,但設計合約的著眼點和思路卻截然不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根據電力交易自然形成的區域設計合約,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則基於PJM西部網路中心依據交易模式的不同設計合約。
1968年,為了制定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准則,美國成立了美國電力可靠性協會(NERC)。協會總部設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其主要任務是協調各電網的發展規劃和設計准則,進行負荷預測,組織典型事故調查,進行電網的統計分析等,以提高北美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協會下設 10個地區性安全協調委員會。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選擇其中的MAIN區域和SERC區域,建立了兩個電力期貨合約,即基於芝加哥聯邦愛迪生公司管轄區域(ComEdK)電力合約和田納西州流域管理局管轄區域(TVA)電力合約。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則另闢蹊徑,交易所注意到在美國東部賓州-新澤西-馬里蘭(PJM),PJM網路掌管著全球最大的電力市場,為包括特拉華州、伊利諾斯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密歇根州、新澤西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田納西州、弗吉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以及華盛頓在內的4.4億客戶提供服務。
這些能源公司運作著超過1000個發電站,產能達到137000兆干瓦。發電輸送網路遍布中西部地區、紐約州以及大西洋中海岸的各個州。PJM網路採用以中長期合同交易為主的方式,即時交易量僅占 15%。這與加州電力市場的模式完全不同。
在加州電力市場化模式中,電力用戶可以直接與發電商簽訂購電合約,電網向發電商開發並為用戶提供輸電服務。電力市場的運營通過新成立的兩個機構:加利福尼亞電力交易所(PX)和加利福尼亞獨立系統運營者(ISO)來進行。為了競爭的公開性,防止發電商和零售商操縱市揚,加州電力市場採用實時電力交易方式,排斥了中長期合同,使巨大的電力市場處於即時交易狀態。一天分成48個時段,每個時段電價不同,即時平衡。當電力處於高峰負荷時,市場和電價處於十分不穩定狀態。 新加坡能源管理局表示,目前正在考慮在新加坡建立一個電力期貨市場,以允許業者對沖他們在市場上的定價風險,同時為金融公司和能源交易商提供一個新的商機。能源管理局認為,該期貨市場能提高透明度,並幫助進軍電力市場的新電力公司和電力零售商降低風險。
新加坡能源管理局的官員認為,一個由市場推動的、具備競爭力的能源交易平台能幫助減少信息不對稱,為新的業者降低進入市場的壁壘,使他們更容易進行對沖,同時也能幫助提高電力市場的競爭力,並為消費者和最終用戶帶來優惠。對於現有的業者來說,則能享有更多選擇,他們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對沖和風險管理,以減少場外交易的信用違約風險和多方違約風險。
當地分析師認為,新加坡下一步應該合並天然氣和電力市場,因為新加坡非常依賴燃油,如此一來,發電廠即可以固定的價格購買天然氣並出售電力,這也將鼓勵發電廠簽署長期合約。據了解,新加坡的電力市場大約有75%的銷售是公開競爭的,政府正在研究讓市場完全放開競爭的可行性。
② 國外的期貨市場,和國內的特點一樣嗎
1,國內確實存在主力控盤行為,短暫操縱也存在,但這並不能說國內市場不行,大家的研判結果不一致,資金配比不對等,確實容易導致一時的價格出現失真不合理情況,但是操縱是很難長久而且幅度不會大,現在一切都很透明,價格最終肯定是會回到有效,關鍵是你判斷的對不對。國外一樣有大資金操控市場,不然哪兒來的炒作等等,沒有不合理就不會有合理,國外的商品管理基金,對沖基金,期貨投機基金等等他們也是資金優勢巨大,即使都沒操縱但是那影響力和影響程度也幾乎像操縱,還有高盛摩根等等這些投資銀行,誰能證明自己是干凈的。
2,國內的技術分析就是來源於歐美,沒有太大差別,關鍵就是看是誰在運用,心態,判斷,素質等等都會影響技術分析的效果,所以技術分析無論國內外都不是一點不錯的,這些東西大家都懂,可是期貨上賺錢的人卻很少,東西都不是絕對的,成功也不會是一兩年就可能成熟混出來的。
3,這本書在國內市場適用,理論都沒區別,但是靠書本靠著照搬,你會我也會,這點是不夠的。
③ 國外期貨市場風險介紹
國外期貨市場風險現狀及發展趨勢和國內差不多
④ 鋼鐵期貨在國外開展現狀
中國鋼鐵業現狀分析與未來預測
中國鋼鐵業的產量已經連續9年居世界之首,但這絕不表示中國是鋼鐵強國。
產量的輝煌掩蓋不了鋼鐵業的內在危機,其危機的要害表現在兩個問題上。一是能耗大,每生產一噸鋼所用的礦石、煤炭、電力等資源遠遠高於發達國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隨著這些年鋼鐵業發展,一些地方大煉鋼鐵,單位鋼材消耗資源量在遞增。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低附加值的長型鋼材佔了60%以上,而汽車、機床、家電等行業所需的高檔鋼材要大量進口。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鋼鐵企業規模太小,達不到規模經濟所要求的產量水平,也不具備創新能力。所以,鋼鐵業發展的結果是進口大量礦石,加工成低檔鋼材之後又大量出口,我們消耗了寶貴的資源,造成煤電的全面緊張,留下了污染,只賺到了微不足道的利潤。
鋼鐵業的這種超常規發展不符合我國實現持續增長,建立節約型經濟的總方向。所以, 7月20日國務院公布《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實行鋼鐵新政,是極為有意義的。其中提出的合理控制生產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品種結構等對我國鋼鐵業發展都有戰略指導意義。
那麼,如何實現這個鋼鐵新政呢?在計劃經濟中這種產業戰略調整可以通過指令性計劃來強制實現。只要上面有絕對權威,下面完全服從,調整起來還是相當快的。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方法就不見其有效了。記得從2003年底,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就是鋼鐵業的過快發展,但時至今日效果並不明顯。在今天計劃體制的作用正日益衰落的情況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成為普遍現象,行政命令手段正在失靈。看來調整鋼鐵業發展戰略,更多還要依靠經濟手段。在經濟手段之中,最有效的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價格。
鋼鐵業發展如此之迅速,且難以控制,達不到規模經濟水平的中小鋼廠紛紛上馬,還在於有經濟利益驅動——有300%的利潤連上斷頭台都不怕,何況行政命令呢?從需求來看,國內建築業、製造業等等的迅速發展和國外需求使鋼材需求劇增。這使鋼材的市場價格上揚,短期內使鋼鐵成為暴利行業。另一方面,鋼鐵業所用的電力價格要受到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極為有限。這就為一些耗能的鋼鐵廠留下了相當的利潤空間。在能活下去,而且活得相當「滋潤」的情況下,企業再小也不願意和別人合並,更別說被兼並了。
實現鋼鐵新政的核心是企業通過合並或兼並做大。在鋼鐵業中,大不一定強,但只有做大才能做強。企業規模小,節約資源、開發高檔產品、進行技術創新統統談不到。企業做大可以靠原有企業的擴大,但更重要的還是合並或兼並。要使小企業甘於被兼並不能靠自願,要靠「逼」。只有當他們活不下去時,企業的合並或兼並才有可能。這種「逼」不是政府用行政手段逼,而是由市場來逼。對於鋼材的市場需求價格,政府難以限制,只能通過宏觀調控抑制鋼材需求來使價格下跌。這種作用是間接的,難以在短期內見效。政府現在還控制電價,而且現在電力全面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電價,尤其較大幅度地提高鋼鐵業用電價格,可以讓那些能耗大的中小鋼鐵企業活不下去,不得不走合並或兼並之路。這也會逼著大企業在節約能源、提高鋼材質量上下功夫。產業結構調整不得不靠這種有點「殘酷」的方法來實現。
不少人擔心這種做法會對中國鋼鐵業的打擊太大了。應該說,那些達到了規模經濟的大企業是可以經受得住這種沖擊的,無非在短期內利潤有所減少而已。受到沉重打擊,甚至活不下去的是那些能耗高、效益低的中小企業。也許中國鋼鐵業的總量水平會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但這是為鋼鐵業長期健康發展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有所得就有所失,何況這種做法的得要遠遠大於失。
⑤ 中國的證券行業跟期貨行業那個發展前景更大 國外的證券,期貨行業目前情況是怎麼樣 我國期貨目前的狀
如果談現在的市場規模,期貨遠不如證券,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證券客戶一個多億,期貨客戶僅300萬左右。證券總市值30萬億左右,期貨市場全部保證金不足1500億。這就是現在的狀況。至於為什麼期貨發展的不如證券,這是前期行業不規范,國家兩次大規模整頓造成的。
如果談發展前景,就不一樣了,證券市場,幾近飽和,接下來的就是手續費惡性競爭。但期貨可以說剛剛開始。
期貨市場現在人才相對於期貨市場的發展速度來說可以說極度匱乏。有些地方新建營業部甚至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營業部總經理,而不得不讓總部的人異地履職。而證券從業十年夠資格當經理的數以萬計。兩者對比前景可想而知。
本人同時具備證券和期貨從業資格,選擇的是期貨,提問的這位仁兄,你掂量著辦吧。
⑥ 國外期貨市場哪家最好啊,我想炒國際期貨,怎麼樣
你先把國內的期貨炒炒好在說吧,還炒國際期貨呢~~
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期貨市場了。所以你先在國內炒成功了,在說炒國際的,不然你炒國際的一樣是虧錢的
⑦ 請問誰能給我一份關於國內外期貨市場的分析資料越詳細越好,萬分感謝..
去網路文庫搜索吧,你說的太含糊,是不是想說國內外期貨市場的發展史和現狀,這個一般的教科書上都有,至於怎麼分析,這個問題大了去了
⑧ 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和解決對策
哈,是寫論文用吧,這種題目你怎麼能指望在這里得到詳細答案。
大體給你一個思路吧: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期貨公司規模普遍偏小,業務單一,服務結構雷同。
以日本為例,期貨經紀數量嚴格控制,形成良性競爭,產生規模化相應,而諸多國內期貨公司的存在導致中國期貨在國際話語權的不足
國外期貨經紀大多採用多層次多樣化結構,也就是分工細化,發達國家期貨市場已經形成豐富的三級監管體系,而在國內目前實質上是證監會的一級監理
業務上中國期貨業務單一,禁止自營,國外期貨公司大多是全能型金融公司,包括經紀,結算,基金管理,顧問,場內交易等,這導致國內期貨公司收入來源窄小,不利於快速發展
大致先這些吧,希望對你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