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氧化鏑
㈠ 中國稀土廉價扭轉了嗎
核心:中國的稀土可以說是上天賜予這么這片土地的寶物,而且中國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產品的國家。俗話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宣布對稀土出口實行限制,意在改變上述不正常狀況。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事實上,我國國土資源部從2007年起就已開始調控稀土產量。本月早些時候,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透露,將盡快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積極推進《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出台,配合商務部完善出口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化稀土產品出口稅號,嚴格稀土出口企業資質認定,完善稀土出口配額分配辦法,防止資源流失。
根據新的規劃,未來6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量,將控制在3.5萬噸/年以內,並嚴禁出口鏑、鋱、銩、鑥、釔等稀土金屬。同時,國家還計劃對稀土產業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在規范行業運作的同時,逐步建成20家左右的骨幹企業集團。
總結;筆者認為但稀土短缺,國民經濟只能餓死。我們不能為自己的後悔買單,而是要為自己的未來銷售,不能做後悔人。所以我們應該站到經濟高度,呼籲大家去保護我們的稀土,少一些盜采,多一些有序開采,少一些走私,多一些正規出口,少一些開采,多一些保護…
㈡ (2)金屬類礦產品價格下降趨勢明顯
鐵礦石 鐵礦石價格呈現出震盪前行的特徵。進口鐵礦石到岸均價為132美元/噸,上漲2.8%。年內最低價是1月的120.3美元/噸,最高價為3月的139.3美元/噸。國內鐵礦石價格(66%粉礦)平均為921元/噸,跌幅6.1%,呈波動下降態勢(圖2-47)。
圖2-47 鐵礦石價格走勢
一季度,由於下游鋼材需求量較好,且年初資金較為寬裕,進口礦價格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進入二季度後,隨著下游需求轉弱,以及對國外礦山的擴產預期,進口鐵礦石價格逐漸減弱;整個5、6月份鐵礦石采購均相對較弱,再加上6月份出現的資金問題,造成進口礦價格一度跌至110美元以下;8月末開始,下游鋼材需求轉弱,國外礦山產量增加,進口礦價格小幅回落,整個9月及10月均在130~140美元之間震盪。10月18日,鐵礦石期貨上市,為國內企業管理市場風險提供一個有效的避險工具;有利於改變我國鋼鐵企業在定價權上面臨的不利現狀;採用人民幣結算,有利於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利潤損失;鐵礦石期貨的推出加快了我國大宗商品金融化的步伐。國務院在同月印發了《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可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有利於鋼鐵產業順應國內外經濟發展新變化,滿足下游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要求;有利於行業提高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利於行業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
銅 銅價總體上延續了2011年以來下降的趨勢。國內銅均價為5.33萬元/噸,下降6.9%。銅價由2月的5.81萬元/噸降至7月的5.05萬元/噸,而後又小幅回升至12月的5.10萬元/噸。同期,倫敦金屬市場銅現貨均價為7325美元/噸,下降7.7%,下降趨勢與國內銅價相似(圖2-48)。
圖2-48 國內國際銅價格走勢
縱觀全年銅價走勢,2月之前,受益於外盤的大幅走高以及下游部分行業良好需求的支撐,國內銅市持續走高;2月中旬至6月底,銅市持續暴跌,致使其價格向成本線回歸,暴跌的主要原因在於供過於求的壓力,春節過後,下游需求遲遲未恢復,與需求放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產量與庫存的增加;7~8月,銅市反彈,下游需求增加,庫存下降;9月開始,隨著倫敦庫存的增加以及全球宏觀層面的風險增強,美聯儲減少購債規模預期升溫,導致銅價開始回落,並陷入震盪波動中,直到年末在倫敦庫存的減少以及國內工業數據向好的帶動下,銅市才小幅回升,行情轉好。
鋁 鋁價呈現震盪下降的態勢。國內鋁現貨均價為1.45萬元/噸,下降7.3%;同期,LME現貨均價為1846美元/噸,下降8.4%。從月度數據來看,兩地的鋁價均呈逐月下滑的趨勢,國內鋁價最高價為1月的1.50萬元/噸,最低價為12月的1.43萬元/噸(圖2-49)。
圖2-51 我國重要稀土產品價格走勢
一季度,氧化鏑價格持續下跌。由於下游熒光粉市場成交情況未改善,導致下半月市場價格支撐乏力,氧化銪、氧化鋱價格出現下行。二季度,由於市場打擊私礦,造成氧化鏑價格出現上揚趨勢,但由於市場整體需求有限,價格上漲困難。而氧化銪和氧化鋱價格則持續下跌,直至六月底有小幅回升,但上漲乏力。三季度因為市場傳言收儲和打擊私礦,三種稀土礦的價格都有大幅回升,9月,由於現貨充足,貿易商出貨價格偏低,致使市場整體被影響,價格普遍出現震盪下跌的現象。四季度,由於市場整體產能過剩,需求較少,導致市場價格不斷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