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期貨市場定價效率
❶ 我國國內期貨市場的概況 以及期貨交易流程
1、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黃金、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料油
2、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大豆、玉米、豆粕、豆油、棕櫚油、聚乙烯
3、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PTA、菜油、強麥、白糖、棉花
4、中金交易所/交易品種:股指期貨(准備階段)
------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開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
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例如,你可賣出10手大豆期貨合約,當這一筆交易是你的第一次買賣時,就被稱為開倉交易。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開倉之後尚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未平倉合約或者未平倉頭寸,也叫持倉。開倉時,買入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多頭頭寸,簡稱多頭;賣出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空頭頭寸,簡稱空頭。
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約99%的市場參與者都在最後交易日結束之前擇機將買入的期貨合約賣出,或將賣出的期貨合約買回,即通過筆數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貨交易來對沖原有的期貨合約,以此了結期貨交易,解除到期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舉例而言,如果你賣出大豆2009年5月合約10手,那麼,你就應在2009年5月到期前,買進10手同一個合約來對沖平倉,這樣,一開一平,一個交易過程就結束了。這就象財務做帳一樣,同一筆資金進出一次,帳就做平了。這種買回已賣出合約,或賣出已買入合約的行為就叫平倉。交易者開倉之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了結期貨合約:要麼擇機平倉,要麼保留至最後交易日並進行實物交割。
❷ 如何提高我國資本市場效率提出的幾點建議
資本市場的功能在於最大限度的將儲蓄轉化為投資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最優化的資本配置。可見,資本市場是一個特殊形態的市場,是微觀和宏觀的結合體。從資本市場效率的形成過程來看,其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其間順次經過從儲蓄到投資、順暢的資本流動及合理的資本配置這三次驚險的跳躍。同時,上述三大跳躍也不是相互割裂的,它們之間在時間上繼起,在空間上共存。因此,筆者認為,資本市場效率是儲蓄與投資間的轉化效率、資本市場交易效率及資本資產定價效率的有機結合。其中,轉化效率是資本市場效率的源頭和基本前提;交易效率是資本流動性和最優配置的必然要求;定價效率則居於整個資本市場效率的核心地位,是資本流通及配置效果的集中體現。顯然,轉化效率和交易效率都是定價效率的必要條件和基本保證,而交易效率和定價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轉化效率的同向變化。也就是說,資本市場效率的三個組成部分是繼起共存、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因此,要提高我國資本市場效率,就必須同時提高上述三大效率。
一、提高儲蓄與投資間轉化效率的對策
提高儲蓄與投資間的轉化效率,其關鍵在於提高整個 社會 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以期在不削減正常消費的情況下提高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比例。從儲蓄的構成來看,儲蓄的投機性動機是儲蓄與投資之間相互轉化的原動力,在 經濟 人假設下其轉化為投資的必要條件是:預期資本收益率>平均儲蓄利率。因此,提高資本市場轉化效率的根本路徑在於:通過提高預期資本收益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落差以刺激投機性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其中,利率政策是一國宏觀貨幣政策的核心,利率的下調可以有效促進投機性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業經 實踐證明,但一國利率不可能無限下調。因此,提高我國資本市場轉化效率的關鍵在於提高預期資本收益率。降低資本市場的預期風險可以有效提高投資者的預期資本收益率。對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建立我國資本市場的誠信機制。健全的資本市場誠信機制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於 上市公司 收益質量的信任程度,從而降低其對於投資的預期風險水平。建立我國資本市場的誠信機制的核心在於加強獨立 審計 監督。目前 我國獨立審計的監督質量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 會計 師事務所限於執業水平或迫於壓力而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虛假問題 未能給予充分揭示。鑒於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我國獨立審計的監督質量:(1)提高 注冊會計師 的獨立性。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粉飾問題之所以未能揭示,往往是源於會計師事務所虛弱的獨立性。受制於市場競爭及地方政府管制等諸多因素的會計師事務所難以真正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經濟鑒證業務。通過建立審計市場的有序競爭機制可以有效緩解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惡意競爭的壓力,通過減少地方政府對當地上市公司的扶持可以有效緩解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 政治 壓力,從而提高其獨立性。(2)大力提高注冊會計師執業水平。上市公司審計業務日漸復雜,要求注冊會計師擁有更豐富的知識、 經驗和技能。一方面,注冊會計師應加強自身的後續學習 ,不斷補充新鮮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和執業水平;另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應提高自身的經營 管理 水平,樹立科學 的人才觀,防止人才的過度流失。(3)充分發揮法制的作用。應將審計執業行為真正置於經濟利益的約束之下,使注冊會計師既便是作為一個純粹的經濟人也「不得不 道德 」。更重要的是,要為因證券虛假陳述而合法權益遭致損失的廣大投資者提供強有力的 法律 武器。因此,應當引入注冊會計師的辯解性舉證而改變由弱勢群體申訴性舉證的做法,應當引入集體民事賠償制度以真正體現法律的震懾作用。 2、推動金融品種創新。投資者規避風險的需求總是與其獲利要求相伴相生的,在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套期保值和投機是兩項必不可少、相輔相成的投資行為。推動金融品種創新,大力 發展 金融衍生品種能幫助投資者有效規避資本市場風險,從而降低其對於投資的風險預期。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的金融品種單一,無法幫助投資者為其市場交易對沖風險。鑒於此,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金融品種創新:(1)股指 期貨 。投機者作為交易對家,從其對市場走向的判斷出發,承擔了套期保值者需要規避的風險,從而使投資者能有效對沖風險,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2)組合品種。組合品種是以基礎品種、衍生品種以及其他組合品種為組成部分的投資組合,其主要是利用分散化的投資原則,通過將資金按不同比例分散投資於各個市場和產品以達到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平衡。因此,組合品種能使投資者通過「專家理財」選擇績優投資工具而有效分散風險。
二、提高資本市場交易效率的對策
交易效率是指市場本身交易營運的效率,即資本市場能否為特定質量的交易服務產生最低的交易費用。因此,提高交易效率就是要在不減弱資本市場功能的狀態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費用。於我國而言,交易費用主要由一級市場的 融資 成本 及二級市場的交易成本兩部分組成。其中,融資成本是融資者從准備發行到資本入賬過程中所付出的融資費用總和,主要包括投資 銀行 的承銷費用及支付給 律師 、會計師、評估師等中介機構的中介費用。交易成本是投資者從交易准備到交易完成過程中所付出的交易費用總和,主要包括交易傭金和印花稅。可見,交易費用的降低可分別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兩方面入手:
(一)降低一級市場融資成本
1、發行制度向注冊制過渡。從制度經濟 學的角度來看,交易費用是一種制度安排。也就是說,交易費用除其顯性表現外,還包括在不同制度下的尋租費用。不可否認,由審批制向核准制的轉變曾經是我國證券發行制度的突破性進步,而2004年正式實施的股票上市保薦制度又將政府推薦改為 證券公司 舉薦,從而初步建立了中介機構的責任機制,有利於透明市場 環境 和規范市場秩序的形成。但是,更應該看到的是,現行發行制度仍過多強調人為因素而非市場標准,從而使得一級市場發行的尋租費用依然存在。同時,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必須滿足一定的高於一般公司的發行條件,這就誘使公司對其公開披露信息進行窗飾,由此產生高昂的包裝費用。根據資本市場的發展 規律 ,發行制度創新的方向必然是向注冊制演進。注冊制的突出特點是強化了中介機構的責任機制,強化了信息披露的公開性和真實性,從而也就可望極大的降低一級市場發行的尋租費用。同時,注冊制強調事後監督而非事前核准,因而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遏止IPO公司的窗飾行為從而降低融資過程中的包裝費用。
2、引入競爭以降低中介費用。與上市公司的發展速度相比,我國整個中介服務行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滯後。當前的證券行業特許制度存在諸多不足,使得我國的證券服務機構長期處於一種亞競爭狀態,政府不當管制的結果是中介機構管理運營的非科學 化和中介服務收費畸高。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廢止當前特許資格審批中以注冊會計 師或特許律師人數為單一核定標準的做法,改而建立一整套以當年經濟鑒證職能履行情況為核定標準的評估體系。此外,改事前核准為事後監管,全面放開證券行業服務資格,有能力完成經濟鑒證職能的服務機構均可成為市場准入主體,以從監管政策及市場競爭兩方面促進中介機構降低成本並提高服務質量,從而降低一級市場發行的中介費用。
(二)降低二級市場交易成本
如前所述,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交易傭金和印花稅。於傭金制度而言,自由化、靈活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目前 的交易傭金已由原來的「單一固定傭金制度」調整為「最高上限向下浮動制度」,進一步的改革方向是漸進的推行自由議定製度。因此,就現階段而言,降低二級市場交易成本的焦點在於對我國資本市場證券交易稅制的調整。從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來看,對稅制於市場主體行為扭曲效應的普遍認同,使印花稅呈下降趨勢,大部分國家已逐步取消了印花稅而代之以證券投資所得稅為主的 稅收 體系來調控市場。如果對印花稅做出適當調整,可以有效降低二級市場交易成本,促進資金的有效流動,具體調整對策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減免稅率。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供選擇:降低稅率、採用單筆定額稅、分別不同交易方式或對象徵稅。(2)單向征稅。出於刺激買方的目的,可以僅向賣方單向徵收從而鼓勵投資者購買證券。(3)時機成熟時以資本利得稅全面取代印花稅。資本利得稅是僅對證券交易獲益徵收的一種稅,其對於投資者市場交易的影響 范圍及影響程度均小於印花稅,可以在保證一定程度的 財政 收入的基礎上提高資本市場的交易效率。 三、提高資本市場定價效率的對策
定價效率是資本市場的核心效率,資本的優化配置是有效資本市場運營的最高目標。資本配置的簡單流程可以描述如下:(1)信息提供者為籌集資金或 報告受託責任履行狀況而向資本市場公開披露以 財務 信息為核心的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的信息;(2)信息需求者為選擇投資方向接受並分析 他們認為與自身決策相關的市場公開信息;(3)對於信息的不同理解導致信息需求者對資本資產未來預期產生不同的變化,並進一步引起資本市場上各種資產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引起資本資產價格變化;(4)以價格為坐標和導向,資本流向不同的證券資產,資本配置發生變化;(5)資本配置的變化又會與信息提供者產生互動的關系,信息提供者為使資本流向符合自身利益會改變提供信息的內容 或形式,以期影響資本配置。 可見,在以價格機制為核心的市場配置機制中,資本能否實現最優化的配置,其關鍵在於以下兩個方面:(1)投資者是否能夠獲得足夠多的信息;(2)投資者是否能夠准確分析所獲得的信息並由此產生足夠理性的 投資決策 。因此,提高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完善現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資本市場透明度。(1)加強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應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相關性並力圖反映經濟結果的真實性;(2)積極引入信息競爭機制,建立信息中介之間、機構投資者之間公正合理的競爭機制,通過競爭促使所有與價值相關的信息無偏的反映在證券價格之中;(3)引入即時報告系統,及時將可靠、相關的信息充分的披露出去,至於以何種形式並不十分重要;(4)增加企業 預測信息的發布數量,提高企業預測信息的可靠性。應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當局討論書,並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層對其發布的預測信息進行自我擔保。 2、提高投資者理解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其理性決策。(1)通過培植和扶持獨立的投資咨詢公司和專業的證券分析師等途徑加強對普通投資者的信息服務,使其從會計信息功能鎖定而導致的羊群行為中解脫出來;(2)創造條件吸引和擴大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多元化將加劇其市場競爭,從而使投資理念和行為更加合理化。其一要放寬准入限制,對各種所有制一視同仁;其二要建立關於私募基金的法律 規范,使得投資基金得以多種形式存在;其三要健全反欺詐的法律,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的監管。
❸ 期權交易能提高標的資產的定價效率嗎
中國目前上市交易的只有一個期權為中國上證50ETF股票期權,其標的證券為上證50ETF基金。 中國上證50ETF股票期權於2015年2月9日正式上市交易,為中國金融證券市場繼股指期貨後,又多了一種含有做空機制的金融衍生工具,豐富了中國金融證券市場的交易手段,對穩定金融市場有積極的作用。
❹ 期貨技術帖:趨勢如何看
機構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的願望取決於期貨市場的制度設計合理。期貨合約設計合理與否是保證期貨市場制度設計合理的首要因素。
期貨公司、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參與期貨市場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和投機,可以通過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進行實際交易的活動。期貨公司和投資銀行按照自有資產管理和代客理財交易需要在期貨市場對沖風險和投機。證券公司按照代客理財業務,需要在期貨市場投機。期貨公司和投資銀行的自有資產管理交易主要在場外市場,代客理財交易主要在期貨市場。證券公司代客理財交易主要在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商業銀行代客理財交易主要在外匯市場和期貨市場。期貨公司、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是國外期貨市場中主要機構投資者之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期貨行業發展趨勢與企業競爭力提升策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41.38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95.63萬億元。
基金公司主要是商品期貨基金、指數期貨基金和養老基金。商品期貨基金、指數期貨基金和養老基金參與期貨市場的主要目的是投機,可以通過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進行實際交易活動,因此成為期貨市場的主要投資機構。商品期貨基金在期貨市場按照投資設定目標需要投機與對沖。指數期貨基金在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按照指數化投資方式需要投機。養老基金在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按照既定目標需要投機。商品期貨基金、指數期貨基金和養老基金是國外期貨市場中主要機構投資者之一。
主權基金主要是國家財富基金和宏觀產業基金。主權基金參與期貨市場主要目的是投機發出話語和保證產業發展,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實際交易活動。國家財富基金在期貨市場按照國家資金增值和獲得國際話語權需要投機。宏觀產業基金在期貨市場按照國家資金增值和保證既定產業穩定發展需要投機。主權基金也是國外期貨市場中的主要機構投資者之一。
保險公司主要是商業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參與期貨市場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實際交易活動。保險公司銷售收入保險需要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保險公司是國外期貨市場中的主要機構投資者。
減小期貨市場價格波動,提高期貨市場定價效率。機構投資者是專家團隊投資方式,會尋找盡可能多的信息,對市場進行理性投資,因此相比散戶投資,不會盲目投資,追漲殺跌和引發期貨市場大的價格波動,相反由於更加追求理性投資,會關注基本面的情況,機構投資者實現的是一種價值投資,其向市場傳達的信息更加理性。當市場出現不理性和虛假信息時,追求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會利用這一機會實現投資目的,減少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可以提高期貨市場的信息量和正確性,大大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對於期貨市場來說,機構投資者的加入可以提高期貨定價的權威性,大大提高期貨市場定價效率,這有利於提高現貨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組織生產和投資的能力。
滿足現貨企業需求,增進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機構投資者擁有專業的管理團隊,能夠在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利用各種工具設計套保方案。同時期貨市場由於機構投資者加入,持倉量更大,市場容量和深度大大提高,現貨企業進行套保時,邊界會更加寬廣,可以避免大規模套保盤無法在市場實現的問題發生。也可以防止期貨市場容量和深度小,導致期貨市場價格波動異常,會使期貨市場基差擴大,影響到現貨企業套期保值的效果。同時,避免在散戶為主的市場,散戶不願意進行價值投資,導致價格異常波動,套期保值者在需要減倉時無法實現。而機構投資者的出現,將提高期貨市場運行質量,增強期貨市場套保功能。此外保險公司利用期貨市場發行收入保險盈利,則為中小套期保值客戶提供避險的優良工具,使得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被更廣大現貨客戶所接受,並且極大提高了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效果。對於期貨市場來說,機構投資者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覆蓋面,大大提高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這有利於提高現貨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穩定經營的能力。
提高期貨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反映各方定價與需求。機構投資者的加入使各種類型非噪音投資信息會匯聚,各種類型機構的信息會反映在期貨價格中,期貨價格會更能反映市場各方訴求,現貨價格就會形成全區域的價格機制,期貨價格更能代表現貨價格,現貨價格也會更合理,根據期貨價格來生產和貿易的地域范圍會更廣,越來越多的現貨生產將完全按照期貨市場指導進行,基於期貨的現代商業模式也會開展,基差貿易也會盛行。同時,期貨價格會反映供求各方需要,市場平衡更容易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會大大提高,一旦出現供求失衡,期貨市場會立馬反映會吸引新的投資進入現貨產業,促使現貨定價合理。
促進全市場機制鏈形成,打通資本市場聯系。
機構投資者來自於資本市場,從事的是貨幣、外匯、股票、債券和期貨市場的投資,機構投資者允許進入期貨市場後可以按照不同市場收益的非相關性,進行投資組合,股票投資和期貨投資可以實現投資產業的現貨和利潤的鏈接,貨幣投資和期貨投資可以形成投資產業的利率和利潤的鏈接,有利於全市場投資籃子形成,可以獲得多市場非相關性帶來的穩定收益和風險小的好處。這樣促進全市場機制鏈形成,打通資本市場的聯系,可以極大提高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和投資能力,從而提高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打造實體經濟全產業鏈,促進產業與金融結合。機構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機構投資者加入期貨市場建立全資本市場聯通機制後就可以幫助現貨企業融資、生產、避險,通過產融結合,使現貨的需求與生產企業相結合,打造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在產業中實現生產企業的穩定生產,和拓展企業與下游需求的對接,有利於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這可以把現貨企業的經營效率大大提升,使資本與優勢企業結合,提高企業在市場變化中的競爭力,實現產業發展與現代金融的融合。
擴大期貨市場容量,滿足投資者的各種需求。
機構投資者由於專家團隊理財,利用合理信息投資決策,能夠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率,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客戶購買機構投資者產品進入期貨市場。同時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收益與風險水平產品,滿足不同投資偏好的投資者,可以將市場的閑置資金動員起來,獲得高的資金投資收益。可以擴大期貨市場容量和深度,滿足投資者的各種需求。
2.機構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的弊處分析
機構投資者規模大,吸金能力強,對金融資金系統會構成沖擊,必須強加監管。機構投資者實力巨大,籌資能力強大,運用資金規模大,對市場的影響巨大,如果發動市場操縱,很容易實現,因此對機構投資者監管力度要大,特別是私募基金的行為,要加強監管力度。而且機構發行產品能力強,如果機構進行過於虛擬化的設計,一旦產品發生違約情況,必然對金融系統造成負面沖擊,形成金融危機,因此對機構投資者要加強監管。
保險公司是國外期貨市場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其職能是通過收入保險為現貨客戶產品價值保險,然後對自身風險暴露在期貨市場進行對沖,可以滿足現貨客戶避險需要。在國外保險公司的業務發展已經與期貨緊密結合,保險公司是現貨客戶與期貨市場的紐帶,極大滿足了小的客戶想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需要。而在國內「保險+期貨」才剛剛進行試點,保險公司發展業務在期貨市場對沖風險需要還受到種種政策限制,還不是期貨市場的允許進入的機構投資者。因此響應中央「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戰略部署,為促進保險公司利用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應鼓勵保險公司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進入期貨市場套期保值。
期貨公司、投資銀行與證券公司主要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全市場資產配置,發揮期貨市場機構價值投資的作用,期貨公司和投資銀行可以充當場外市場做市商,都在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國目前期貨公司、投資銀行與證券公司都禁止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資產配置,期貨公司、投資銀行充當場外市場做市商的情形也很少,難以滿足現貨企業套期保值的需要,也無法滿足金融機構自身經營發展的需要,因此應根據國內期貨市場和場外市場發展需要適時放開期貨公司、投資銀行與證券公司的市場准入,是發展壯大我國金融行業的必要途徑。
商品期貨基金、指數期貨基金和養老基金主要利用期貨市場追求一定的穩定收益,回報投資者,發揮期貨市場機構價值投資的作用,滿足廣大中小投資者缺乏專業投資能力和獲得高額收益的需要。而我國目前禁止各種基金參與期貨市場進行投資,難以滿足廣大中小投資者投資期貨獲得合理回報的需要,而中小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存在盲目炒作和追漲殺跌是目前引發期市巨大波動的主要原因,因此從健康、穩定、規范發展市場的需要出發國內期貨市場目前需要放開商品期貨基金、指數期貨基金和養老基金的市場准入,是滿足我國人民財富增長需要的必要途徑。
國家財富基金和宏觀產業基金主要利用期貨市場增值、發出話語和保證產業發展,可以說,主權基金參與期貨市場是提高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而我國目前禁止主權基金參與期貨市場進行投資,難以滿足增值、爭奪國際定價權和保證產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從爭奪國際定價權和保證產業發展的需要出發國內期貨市場目前需要放開主權基金的期貨市場准入,是提高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和穩定增長的重要途徑。
機構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的願望取決於期貨市場的制度設計合理。期貨合約設計合理與否是保證期貨市場制度設計合理的首要因素。按照國外期貨市場發展經驗,期貨的交易月份一般設定三年的期貨合約上市月份;期貨標的覆蓋現貨市場主流品質的現貨特別是高品質的現貨要納入其中,並且期貨標的要隨時隨著市場現貨變化而變化,這有助於期貨基準價格可以涵蓋市場現貨主流,保證期貨市場的制度設計合理和最優效率的實現,有助於機構投資者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需要對接期貨市場,從而可以實現期貨市場對現貨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2.加大期貨市場對機構投資者的制度便利性
機構投資者資金實力雄厚,在期貨市場進行的往往是大額交易,但目前期貨市場為控制風險制定了嚴格的限倉制度,這不利於機構投資者進行期貨交易,因此為鼓勵機構投資者進入,應制定較為寬松的限倉制度,滿足機構投資者交易的需要。同時,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的保證金抵押服務,利用機構投資者資產實力大的優勢,積極發展各類資產抵押保證金服務的制度。建立大額交易和手續費減免制度,滿足機構投資者大額交易的需要和鼓勵機構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的行為,特別是進行套期保值。
國外發達經濟體已經建立了多層次商品市場體系,許多現貨企業和金融機構都積極參與場內外品種的交易,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已極大化。我國需要加快建立多層次商品市場體系,保證整個期貨市場在更高層次上穩定運行,滿足機構投資者的各類合法交易需求。
機構投資者參與期貨交易,客觀要求進行組織管理,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與組織體系。機構參與期貨交易的組織管理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也是決定交易是否成功的關鍵。投資的成敗與交易心理、交易方法和交易運氣三大因素有關。交易運氣是一種隨機風險,必須由團隊組合來過濾;交易方法和交易心理也只有靠團隊管理來健全。因此,機構投資要建立投資決策制度、投資計劃制度、投資計劃的執行和監督制度,用管理機制來保證投資管理的科學性、民主性與投資資產的安全性、效益性。
機構投資者資金實力雄厚,其不良行為會對期貨市場帶來巨大影響,從而帶來期貨市場的突發性下跌或上漲和期貨市場操縱的發生,要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就要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監管:第一,要制定機構投資者法律,對其從事期貨交易的產品和行為進行界定和監管;第二,期貨市場管理者要嚴格進行市場監管和風險控制,採取漲跌停板和持倉限制等措施,嚴格防控機構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的過度投機,防止機構投資者操縱市場;第三,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產品審查和教育工作,要求機構投資者理性融資和投資。
❺ 對於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歷程了解知多少
由中國期貨協會編制的09年新版期貨市場教程中,將我國期貨市場20年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1、理論准備與試辦(1987-1993)
介紹此階段,必須介紹期貨市場發展的原因,即中國期貨市場建立的背景——產生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沿著兩條主線展開,即價格改革和企業改革。
農產品價格的搞活,使得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此時,政府需要一個市場手段來防範農產品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因此一批學者提出了簡歷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設想。
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商業部等部門根據中央領導的只是,組織力量開始對期貨市場的研究,並成立了期貨市場研究小組,系統的研究了國外期貨市場的現狀和歷史。組織人員到國外期貨市場進行考察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期貨市場理論知識。
❻ 我國主要期貨市場有那幾個
期貨市場:
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責,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並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黃金、銅、鋁、鋅、燃料油、天然橡膠、鋼材等七種期貨合約。
大連商品交易所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范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啤酒大麥,正式掛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中金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對於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發揮金融市場功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上市的期貨品種為股指期貨(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
鄭州商品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的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在現貨遠期交易成功運行兩年以後,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貨交易。1998年8月,鄭商所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三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上市交易的期貨合約有小麥、棉花、白糖、精對苯二甲酸(PTA)、菜籽油、綠豆等,其中小麥包括優質強筋小麥和硬冬白(新國標普通)小麥。
FX168財經網為外匯黃金原油期貨資訊以及行情,並且有相應的技術分析。
❼ 期貨早盤競價交易的規則是
競價交易制度又委託驅動制度,其特徵是:
開市價格由集合競價形成,隨後交易系統對不斷進入的投資者交易指令,按價格與時間優先原則排序,將買賣指令配對競價成交。
與"指令驅動"的競價交易制度相對的是"報價驅動"的做市商制度,這兩種交易制度是現代證券市場的交易機制兩種基本類型。
❽ 2000年後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概況
WTO後中國期貨市場:現狀、問題和對策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投資者,無論是商品生產者還是需求者,無論是證券市場的參與者還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都迫切地需要規避價格風險的手段,這給中國的期貨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入世後資本市場的開放將使中國期貨市場直接面對國內外游資的沖擊,市場發展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市場是否能承受住入世的沖擊,是否能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取得跨越式發展。
一.期貨市場發展現狀
2001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喜慶的一年:北京申奧成功、男足首進世界盃、中國正式加入WTO,等等;2001年對中國期貨市場來說也是喜慶的一年:經過六年的規范整頓之後,市場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交易額和交易量比2000年增長近一倍,期貨市場在沉靜多年後逐步重新受到社會和投資者的關注。盡管從交易量來看市場似乎已經走出了低谷,在政府重拳規范治理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但要說市場信心已完全恢復還為時尚早,從圖1可以看到由於期貨市場各類風險事件頻發,市場起伏跌宕,要想達到或超過1995年的歷史高位,市場還得先在質上給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資料來源:2001年及以前的統計數據來自《中國證券期貨年鑒》,1995-2001,2002年數據來自鄭州商品交易所研發部。
期貨市場和其它資本市場一樣,其基本功能發揮情況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系程度將決定它是否能在國際化過程中經受住考驗。下面分別考察上海銅、大連大豆和鄭州小麥三個市場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情況1。
1. 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
商品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的發揮取決於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下列圖表說明了各個市場的情況。
圖2和表一說明上海銅期貨市場的走勢和現貨市場非常緊密,這表明期銅市場起到了很好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從各階段看,第二階段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比其他兩階段差,第三階段的相關系數較前兩階段都高,說明上述兩個功能的發揮越來越好。
圖2 滬銅期貨、現貨價格走勢表 1 滬銅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704 0.9598 0.9307 0.9822
資料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其中期貨價格為三月合約日收盤價,現貨價1993年-1998年2月23日采自國家物資信息中心,之後采自安泰科《中國金屬通報》時間區間 1993.03.01-2001.12.28
從圖3看出,連豆市場期現貨價格相關性較好,但表2表明從1996年3月到2001年1月間雖然二者總的相關性不錯,為0.8288,但期間變化很大,1999年為0.7181,1999年後只有0.1092。而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二者的相關系數也不超過0.5。這說明大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不是很好。
圖 3 連豆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2.連豆期貨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8 0.7181 0.1092/<0.5①
資料來源:大商所市場部。大豆現貨價格為吉林玉米批發市場、黑龍江糧油批發市場的每周現貨價的算術平均價,期貨價格為每周各合約結算價加權平均價。
分析圖4和表3,發現1996年以前鄭麥市場功能發揮比其他市場好,相關系數為0.97,但1996年以後就遠不及其他兩個市場,尤其是1999年以後相關系數僅為0.19,市場完全沒有發揮其基本功能。
圖 4 鄭麥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3 鄭麥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931 0.9720 0.8559 0.1892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為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貨價格為鄭商所小麥交割月價格的每旬平均值,現貨價格為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小麥車板交貨價。
從以上分析得出,國內三個交易所在價格發現這一基本功能上表現各異。滬銅無論是總的情況還是各個階段表現最好,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強,市場運行平穩,連豆和鄭麥總區間和前兩個階段表現還好,但第三階段很差。
2. 國內外市場關系
從圖5和表4可得,滬銅從上市以來一直和全球最大的金屬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保持著非常好的相關關系,滬銅價格不僅很好的反映了國內市場的供需情況,而且反映了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這說明滬銅市場和國際聯系緊密,是一個相對開放的,較成熟的市場。
圖 5 上海和LME三個月合約價格關系
表 4 上期所和LME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542 0.9193 0.9128 0.9449
資料來源:上期所信息部,時間為1993.03.31-2002.02.28
由於缺少相關詳細數據,對連豆國內外關系的分析引用大商所研發部的資料,不能分階段對比。從圖6和表5中看出,連豆與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聯系比較緊密,相關系數達到0.85左右,這說明作為中國大豆期貨價格很好的反映了國際期貨價格,能同時反映國內外的供需狀況,是一個較成熟的市場。
圖 6 大商所和CBOT的S0109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5 大商所與CBOT各合約相關系數統計表
合約
S0109
S0111
S0201
S0203
相關性
0.913
0.917
0.805
0.794
資料來源:大商所研發部,他們研究的是幾個代表性合約2000年到2001年與CBOT對應合約的相關情況。
從圖7和表6可得,鄭商所期貨價格和國際期貨價格的相關性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三階段,相關系數僅為0.053,而且鄭商所小麥價格一直比CBOT高,這一方面說明小麥期貨作為最大的在交易期貨品種,和國際的聯系不緊密,市場開放度不夠,不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說明我國小麥現貨市場和國際市場存在差距,由於小麥是最大的糧食品種之一,國家和地方存在一定的保護政策,使得各地的現貨市場以及國內外的現貨市場出現分割,造成信息流和物質流不能同步,從使市場間長期維持較大差價,資源不能被有效配置。
圖 7 鄭商所和CBOT近交割月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6 鄭商所和CBOT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4530 0.5806 0.6357 0.0534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區間為1993年6月到2001年12月,數據由劉少華老師提供。
通過以上分析,從和國際市場的相關性角度來看,滬銅市場比較成熟,而且在不斷進步,連豆市場稍差,鄭麥市場則幾乎和國際市場不相關。結合期現貨關系分析,可以認為在規范程度和市場功能發揮程度方面,滬銅最成熟,連豆次之,鄭麥最後。
二.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
雖然兩次治理整頓使中國期貨市場從無序到初步規范化發展,雖然中國期貨市場在2001年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恢復性增長,但以上結果表明中國期貨市場離規范和成熟還很遠,市場存在以下問題:
1.市場法制不健全,市場信用不夠。中國期貨市場已經經過了12年的發展了,但「期貨法」始終不能推出,和證券市場相比,期貨市場的立法和執法都嚴重滯後了。
2. 現貨市場不發達,國內缺少大型的規范的現貨批發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也不夠,削弱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的效果。當代的經濟越來越全球化,這就要求市場的價格不僅要能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情況,而且還要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狀況。成熟的現貨市場和遠期市場是期貨有序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46],只有成熟的現貨市場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只有成熟的遠期市場才能培養人們的套保意識,只有有了具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和良好的套保意識,期貨市場才能很好的發揮其基本功能。
3. 期貨市場中品種結構不合理,缺少金融期貨等衍生品,限制了期貨市場的規模擴張。現在交易的12個品種中只有小麥和銅屬於大品種,但因交割標準的限制,實際符合標準的現貨量也不是很大,這使得現貨大戶或資本大戶有力量操縱市場價格。從國際的經驗來看,金融市場最終主角是金融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貨、匯率期貨、利率期貨和相關的期權,而這些產品中國市場都沒有。
4. 融市場開放程度不夠。我國利率和匯率都沒有實現市場化,金融行業對境外資本又一直採取禁入態度,所以限制了國內外游資的流動性,造成市場缺血。
三. 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為了應對WTO後市場地挑戰,筆者認為中國期貨市場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 加強市場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和自律體系。一方面要盡快出台《中國期貨法》和相關法規,完善法制建設,另一方面則要建立行業自律體系,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
2. 加強糧食和相關產業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發達的現貨市場。首先在對農產品的補貼上政府可以考慮借鑒發達國家差價補貼或是幫助農民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等經驗來替代定價收購。這樣一是能使我國農業政策和世界接軌,適應加入WTO以後逐步開放市場的挑戰;二是能使我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更全面的反映整個市場的供求狀況,有利於現貨市場的完善和形成權威的現貨價格信號,從而為期貨市場提供正確的信息。其次要加快糧食批發市場整合步伐,建設現代的大型糧食批發市場。
3. 培養理性的市場主體,保證期貨市場健康發展。我國現階段從事期貨經紀業務的公司大多剛達到證監會要求的資本底線,嚴重限制了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要借鑒證券市場發展的經驗,在市場規則的指導下培育大型的期貨公司和專業投資集團,以保證期貨市場快速理性的發展。在發展現有投資機構的同時,考慮建立期貨投資基金,為期貨市場增資。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不是缺少資金,而是缺少有效的投資方式,國際資本市場和國內股票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建立投資基金可以加快市場完善的步伐。
4. 開發和恢復上市更多的期貨品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我國現在新品種上市還是審批制,不能由市場說話,應該參照國際經驗,引入核准制,讓市場決定期貨品種的存亡。即使暫時保留審批制,經過多年的治理整頓,當年造成風險事件的主客觀環境都已得到改善,應該順應市場需要,盡快推出這些期貨品種,以適應加入WTO後各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競爭。
5. 加快資本市場的整合和開放步伐,為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中爭取一席之地。我國資本市場不僅和國外有割裂,就是國內的各個市場,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股票市場、利率市場、期貨市場和保險市場等等幾乎互相隔絕,尤其是期貨市場和其他市場之間更是如此。一方面要放鬆對資金自各市場間流動的限制,包括在國內外市場間的流動的限制,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本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開發聯系各個市場的金融產品,現階段主要是推出金融期貨,如股票期貨、股指期貨和利率期貨等,為資金流動提供渠道。只有有了充分的市場流動性和多樣的投資工具後,才能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只有有了規范運作的市場環境和適度的規模,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