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碘苯氧乙酸期貨價格
A. 植物激素和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劑作用
植物激素有六大類
即生長素(auxin)、赤黴素(GA)、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乙烯(ethyne,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復雜、多樣。例如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發芽、生根、開花、結實、性別的決定、休眠和脫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節控製作用。
生長素:
吲哚乙酸可以人工合成。生產上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類似生長素的物質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D、4-碘苯氧乙酸等,可用於防止脫落、促進單性結實、疏花疏果、插條生根、防止馬鈴薯發芽等方面。愈傷組織容易生根;反之容易生芽。
B. 生長激素對月季花的生根作用
在植物中,吲哚乙酸通過酶促反應從色氨酸合成。十字花科植物中合成吲哚乙酸的前體為吲哚乙腈,西葫蘆中有相當多的吲哚乙醇,也可轉變為吲哚乙酸。已合成的生長素又可被植物體內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因而處於不斷的合成與分解之中。
生長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生長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長的部位,如禾穀類的胚芽鞘,它的產生具有「自促作用」,雙子葉植物的莖頂端、幼葉、花粉和子房以及正在生長的果實、種子等;衰老器官中含量極少。
用胚芽鞘切段證明植物體內的生長素通常只能從植物的上端向下端運輸,而不能相反。這種運輸方式稱為極性運輸,能以遠快於擴散的速度進行。但從外部施用的生長素類葯劑的運輸方向則隨施用部位和濃度而定,如根部吸收的生長素可隨蒸騰流上升到地上幼嫩部位。
低濃度的生長素有促進器官伸長的作用。從而可減少蒸騰失水。超過最適濃度時由於會導致乙烯產生,生長的促進作用下降,甚至反會轉為抑制。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不同,根最敏感,芽次之,莖的敏感性最差。種子中較高的脫落酸含量是種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的主要原因,在於它能使細胞壁環境酸化、水解酶的活性增加,從而使細胞壁的結構鬆弛、可塑性增加,有利於細胞體積增大。生長素還能促進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細胞的分裂與分化。生長素具有雙重性,不僅能促進植物生長,也能抑制植物生長。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過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2,4-D曾被用做選擇性除草劑。
吲哚乙酸可以人工合成。生產上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類似生長素的物質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D、4-碘苯氧乙酸等,可用於防止脫落、促進單性結實、疏花疏果、插條生根、防止馬鈴薯發芽等方面。愈傷組織容易生根;反之容易生芽。
C. 碘苯氧乙酸在水產養殖能↗用嗎
現在市場上的聚碘、優碘等碘制劑產品以其無殘留、無強烈刺激性、消毒調水等綜合復合性作用明顯等正越來越受到漁民朋友的喜愛,這些產品主要通過表面活性劑增效劑的作用切斷水中有害藻類、細菌、真菌的水平傳播途徑,去除水產品體表污物及鰓部黏液,改善由於有害藻類、老化藻類、細菌等引起的水質惡化,提高水體透明度,增強水產品體質和活力,增加食慾,促魚生長,保產保豐。
具體來講,碘制劑產品主要用途:一是用於水生動物、寄生蟲性高發池塘的消毒、殺蟲;二是用於水質惡化池塘的水質調節,優化藻相及微生物比例;三是池塘養殖及育保室工具的日常清洗。
碘制劑產品使用方法:可用水稀釋300-500倍,全池均勻潑灑,常規用量每畝控制在於120-150毫升,嚴重是可加到每畝200毫升。
碘制劑產品使用使用時要注意事項:一防缺氧,最好在晴天使用;二是使用時不要用金屬容器盛裝,防發生化學反應,降低葯效;三是高溫季節用量酌情減少,冷水性魚類慎用。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採納
D. 增產靈生長素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通用名稱增產靈、4Iodophenoxyaceticacid其他名稱增產靈1號、碘苯乙酸、肥豬靈化學名稱4碘苯氧乙酸、對碘苯氧乙酸分子式C8H7IO3分子量278.04化學結構——OHO=㊣㊣㊣㊣——㊣—O—I理化性質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熔點154~156℃,微溶於冷水,易溶於熱水及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等有機溶劑,遇鹼生成鹽,化學性質穩定,可以長期儲存。毒性低毒。小白鼠急性經口LD50為1872毫克/千克。對魚類安全。生理作用及功效類似於吲哚乙酸,具有加速細胞分裂、分化作用,促進植株生長、發育、開花、結實,防止蕾鈴脫落,增加鈴重,縮短發育周期,提早成熟。劑型95%原葯、0.1%乳油。
1.使用方式
噴霧、點塗、浸種。
2.適用作物
用於棉花可防止蕾鈴脫落,增加鈴重;用於小麥、水稻、玉米、高粱、小米等禾穀類作物,可減少秕谷,穗大粒飽;用於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可防止落花、落莢;用於果樹、蔬菜、瓜果,可促進生長,提高坐果率。
E. 果樹育苗有哪些常用的激素類葯劑
植物激素分兩大類。
一類是植物體內產生的,叫內源激素,另一類是人工合成的叫外源激素,也叫植物生長調節劑。
果樹育苗常用的激素有促進生根和苗木生長的兩類。
促進生根的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及萘乙酸鈉、萘乙醯胺(NAD)、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2-丙酸(2,4,5-TP)、促生靈(4-CPA)、增產靈(4-碘苯氧乙酸)。
對生根作用較大的是吲哚乙酸。
如促進蘋果M系砧木硬枝扦插、葡萄插條生根,可用100毫克/千克的吲哚乙酸或丁酸溶液處理插條下部。
促進苗木生長的有:赤黴素(GA,俗稱九二〇),能促進細胞伸長、分裂、加快營養生長。
九二〇的主要成分就是赤黴素。
幼苗期每隔15天左右噴1次50~10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會顯著加快幼苗生長速度。
6月份,苗木形成頂芽時噴赤黴素,可打破芽的夏季休眠。
用100毫克/千克赤黴素浸泡采後未乾的櫻桃種子24小時,可打破種子休眠,促萌發。
由於激素類葯劑多數不溶於水,只溶於酒精等,所以配製時應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加水配成母液,再用水稀釋到所需濃度。
F. 植物激素的性質 植物激素的本質是蛋白質么.
植物激素有五類,即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復雜、多樣.例如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發芽、生根、開花、結實、性別的決定、休眠和脫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節控製作用.植物激素的化學結構已為人所知,有的已可以人工合成,如吲哚乙酸;有的還不能人工合成,如赤黴素.目前市場上售出的赤黴素試劑是從赤黴菌的培養過濾物中製取的.這些外加於植物的吲哚乙酸和赤黴素,與植物體自身產生的吲哚乙酸和赤黴素在來源上有所不同,所以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有稱為外源植物激素.
植物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
天然生長素類主要有:吲哚乙酸、吲哚乙腈和4-氯吲哚乙酸等.
人工合成的類似物叫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有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萘氧乙酸、4-碘苯氧乙酸等.
赤黴素是一類屬於雙萜類化合物的植物激素.
細胞分裂素是一類具有腺嘌呤環結構的植物激素.其共同特點是在腺嘌呤環的第6位置上有特定的取代物.
脫落酸是一種具有倍半萜結構的植物激素.
乙烯 最簡單的烯烴,催熟
動物激素的化學成分比較復雜,它們有的是類固醇化合物,如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有的是蛋白質,如垂體激素、胰島素、甲狀旁腺激素等.也有的是不飽和脂肪酸,如前列腺素.
G. 元旦去開房,中午或者下午會警察回查房嗎
這個行動是機動的,不固定時間
H. 4-碘苯氧乙酸的作用
4-碘苯氧乙酸的作用是類似吲哚乙酸生理作用,能促進植株生長、發育、開花、結實,防止蕾鈴脫落,增加鈴重,縮短發育周期,提早成熟等多種作用。
I. 4-碘苯氧乙酸主要特性及主要用途有哪些
4-碘苯氧乙酸是苯氧乙酸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又名增產靈。純品為白色針狀或鱗片結晶,無臭無味,熔點154~156℃,工業品為淡黃色或粉紅色粉末,略帶刺激性臭味,原粉含量為95%,乳油含量為1000毫克/升,每瓶100毫升。對人、畜、魚類均安全。增產靈水溶液較穩定,配葯時在酒精或熱水中溶解,然後再稀釋。類似物還有對溴苯氧乙酸,又名增產素,其用途和特性同增產靈。
在番茄蕾花期用20~30毫克/升噴葯2次;用5~10毫克/升點塗幼果;在大白菜包心期用20~30毫克/升噴2次,可防止落花落果促進生長,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
J. 利用生長劑促進菜豆、豇豆、扁豆等的坐果
用2毫克/升防落素溶液噴濕食莢菜豆全株,可用於克服菜豆開花時氣候炎熱、乾燥而引起落花,有效防止落果,還可促進莢果增大,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應用效果最明顯。由於食莢菜豆開花時間長達幾周,需10~14天後再處理一次。
用5毫克/升防落素溶液處理扁豆幼莢,可促進坐果,增加莢豆持水力,正常情況下採摘後,在常溫下保存,可延長保綠、保鮮時間。收獲前4天,用400毫克/升防落素溶液噴施豆莢,由於豆莢內保持大量水分,可延長貨架期。
食莢菜豆盛花期每10天用5~2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噴一次,可防止落花落莢,延長莢果保鮮期。
在毛豆開花結莢盛期用20~30毫克/升4-碘苯氧乙酸噴灑,可減少花、莢脫落,提高種子百粒重。
在豇豆花期噴施5~15毫克/升萘乙酸溶液或6~12毫克/升對氯苯氧乙酸、12~25毫克/升赤黴素溶液,均能減少落花落莢,並提早成熟。由於結莢數增加,必須增施肥料,才能取得高產。
用80毫克/升2,4-D溶液浸泡10分鍾,取出風干,貯藏於9℃左右的加濕氣流系統中,可抑制豇豆營養物質轉運,也延緩了豇豆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