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港指期貨行情對比

港指期貨行情對比

發布時間: 2021-04-09 00:23:01

❶ 誰能幫忙找下香港恆生指數和期貨近十年漲跌的數據資料(不是走勢圖哦)。

恆生指數期貨的特點:

一、雙邊買賣,可買升亦可買跌,避免其中規限,是成熟穩定的市場

二、投資成本輕(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只需投資3%—7%左右的資金運作,相當於放大15—40倍,以小博大。

三、 買賣及開戶程序簡單

四、可以控制虧損的幅度(設定止損單)不會因為沒有買家和賣家承接而招致更大的損失,沒有漲跌停板的限制。

五、投資收益無須繳稅、免稅

六、香港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而不是一個公司、一個行業的行為,能公開、公平、公正的客觀交易。

七、靈活性大,可以作長、中、短及超級短線投資,資金出入便利,可隨時調離資金作其它投資。

八、回報率高,回收期快,變現能力超強。

恆生指數期貨投資的優越性

投資方式
流動性
投資成本
風險性
交易費用
成長性
收益率

銀行存款







股票







房地產







恆指期貨







三、香港聯交所 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
依託於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香港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斷提升。至2005年11月底,香港交易所在全球及亞太區的交易所的排名為:

全球排名
亞太區排名

總市值
9
2

交易量
6
2

集資額
3
1

資料來源: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

2004年全年,香港主板和創業板的股權總籌資額(包括新股發行、供股、配售、認股權行使等)分別為2656.68億和52.72億港元。至2004年12月底,主板上市公司達89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204家。
從投資者結構分析,根據2003年交易所年報披露的信息,機構在香港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本地和海外的機構投資者分別佔28%和35%,合計佔63%,本地和海外的個人投資者分別佔30%和4%。如果按地域分;海外投資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合計佔39%。
經過十幾年年的發展,香港市場已逐漸從一個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的離岸市場發展成一個中國內地上市公司本土市場。因香港的機構投資者多為海外投資者(或在香港運作的海外機構),而被投資的中國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內地。隨著中資公司在香港市場中比重的提高,即產生了一個離岸股票市場(即主要投資者和被投資公司均來自本土市場以外的第三地)。由於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運作環境的差異和溝通的障礙,這種離岸的股權投資存在著巨大的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風險,這也是過去十幾年中香港市場的中資股股價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經過十幾年年的發展,海外投資人對中國經濟環境的了解及中國公司市場化、規范化運作程度的提高,投資人和上市公司的溝通障礙減少。依託於兩岸三地大中華產業圈的形成,香港、中國內地及台灣產業一體化程度的提高,香港市場實際上已成為兩岸三地上市公司的本土市場。香港市場的國際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及其對國際資金的聚集能力已使其成為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首選市場。過去十年中,在香港上市集資逾百億港元的企業有12家,其中11家是H股或紅籌股公司.而香港市場再融資的便捷性也是吸引眾多大型公司的重要因素。如中國移動(0941)上市後,在二級市場上的再集資合計超過3,000億港元。
香港上市集資逾百億港元的企業(1993年7月15日至2004年12月31日)

排名
代碼
企業名稱
上市年份
上市時集資額(億港元)

1
0762
中國聯通
2000
436

2
0941
中國移動(香港)
1997
327

3
0386
中國石油化工
2003
267

4
2628
中國人壽
2000
267

5
0857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
2000
223

6
2388
中銀香港(控股)
2002
205

7
2318
中國平安保險
2004
143

8
0981
中芯國際
2004
139

9
0728
中國電信股份
2001
118

10
0883
中國海洋石油
2001
110

11
0066
香港地鐵
2000
108

12
0906
中國網通
2004
101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香港市場已成為內地企業首選的海外融資市場,內地企業上市也越來越成為香港市場的主要增長因素。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內地企業在香港市場所佔的比重和交易活躍程度:

2004年中資股(包括H股、紅籌股及注冊在海外的非過國有企業)佔香港股票市場(主板和創業板)的各項比例

佔香港證券市場的比例
按年同比增加

上市公司數目
(304家 ) 28%
22%

全年新上市公司數目
(44家)63%
29%

市值
30%
20%

股份每日平均成交金額
49%
60%

首次上市集資額
79%
47%

上市後集資額
20%
629%

自1993年1月起總集資額
49%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2004年成交額最高的公司

排名
代碼
公司名稱
成交額(億港元)

1
0005
匯豐
3,796

2
0013
和記黃埔
1,528

3
0857
中國石油股份-H股
1,416

4
0941
中國移動
1,276

5
0016
新鴻基地產
1,108

6
2628
中國人壽-H股
992

7
0001
長江實業
985

8
2388
中銀香港
913

9
0386
中石油化工-H股
808

10
0728
中國電信-H股
687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2004年成交額最高的10家公司當中,6家是內地企業。隨著2005年以後新一輪的中資大盤股(保險、銀行、電網等)上市後,中資股在香港金融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

❷ 恆指期貨走勢和大盤走勢一樣嗎

大盤是深戶走勢,恆指是恆生指數,就是港盤的指數 都不是一個指數,肯定走勢不一樣.

❸ 恆生指數和恆指期貨你知道多少

恆生指數是香港藍籌股變化的指標,亦是亞洲區廣受注目的指數。同時,它亦廣泛被使用作為衡量基金錶現的標准。恆生指數是以加權資本市值法計算,該指數共有三十三支成份股。該三十三支成份股分別屬於工商、金融、地產及公用事業四個分類指數,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所有上市股份總市值約百份之七十。

鑒於香港股市日益受到注目,其相關 對沖工具的需求亦不斷上升,香港期貨交易所早於一九八六年五月推出恆生指數期貨合約,隨後於一九九三年三月亦推出恆生指數期權合約,於一九九七年度,恆生指數期貨的成交量達世界第六位。該股市指數期貨合約是根據恆生指數及其四項分類指數:地產、公用事業、金融及工商而定。合約價值則等於合約的現行 結算價格乘以五十港幣,當月合約 交割日為每月倒數第二個 交易日,結算日則為每月的最後交易日。

恆生指數期貨是金融指數期貨,是期貨的一種,擁有期貨的特性,其標的物是HIS恆生指數,於1986年5月6日公開發布,受恆指50隻成分股走勢影響。恆生指數期貨的制度更加完善,整體運行平衡,技術分析也就更為有效。盈利時間長(9:15-12:00 13:00-16:30 17:00-23:45);交易更加靈活,可雙向交易買漲買跌,牛熊市皆可賺錢;T+0交易模式,無漲跌幅限制。

與國內股票市場相比,A股只能做多賺錢,就算方向做對,10萬元每天也就賺四五個點左右,而且還得忍受股票上下波動的煎熬。恆生指數做空做多都可以賺錢,而且投資者都以技術分析為主,操作上以分鍾線看盤,幾分鍾內就可以完成一筆交易,操作靈活多樣,避免雞肋行情,是短線高手的樂園。

與國內期指相比,恆生指數裡面的參與者是國內外的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他們操作以技術分析為主,而國內期指則因為投資主體和國家賦予它的使命原因,技術分析在這里操作難度更大。尤其在當下,國內期指被套上了層層枷鎖,操作難度更大,想在裡面盈利也更加困難。 恆生指數期貨要怎麼玩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操作上的絕竅,但強大的自控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這里為大家講解做恆生指數期貨操盤時需要注意的幾點:

一是堅持小單量、小止損、做波段的買賣方法。

任何時候動用資金不超過30%,學會風險控制。操作之前要衡量一下你所冒的風險有多大,如果超出風險預期,靜待下一次機會。這一點和做股票是截然不一樣的,股票是向前看、往前沖,而期貨是向後看。

二是不摸頂摸底,堅持做第三浪。

市場非常強大,誰也不是神。抄底?做頂?誰也說不清楚。第三浪波幅最大,最好辨別,或者三浪三更加穩健,只要做對這足已。

三是嚴格止損。

不管你賺多少錢,也不管多麼順風順水,任何時候,沒有哪一單會沒有止損的。「不怕錯,就怕拖」,只有把止損放進市場才是比較踏實。嚴格控制風險最重要。

四是每天研究市場。 十幾年如一日,每天研究市場的走勢規律,做交易記錄,寫交易心得,從當天的行情總結經驗,將這個習慣融入到自身習慣中。大的市場走勢規律亘古不變。但是每過一段時間,大戶操盤手法就會發生變化,這對盤中短線交易至關重要。

風險問題:做投資首先要知道什麼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重要的是如何控制風險,讓風險率達到最小。恆指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當天買當天可以賣,另外可以設置止盈止損,達到設定點位自動成交,更好控制風險,做投資切忌一點,切莫貪心。

❹ 香港恆生指數期貨和恆生指數的區別

沒有區別 香港恆生指數 指的就是 恆生指數。
不過一般 恆生指數 普遍 指的是大恆指 還有個小恆指但是成交量很小。
一般都是玩大的。。

恆生指數詳細信息

網路 輸入 股指俱樂部 點擊 貼吧 看 置頂。

❺ 怎麼看香港股指期貨行情

幾款常用的炒股軟體上面不是都有港股行情嗎,那裡面不能看嗎。大智慧和同花順都可以吧。

❻ 香港恆生指數期貨,

恆指期貨是存在的,只不過,從不同的監管機構劃分出了外盤和內盤的差別。現在很多的期貨公司開展了境外期貨經紀業務,所以推銷外盤品種給國內投資者也就不在話下了。外盤的股指期貨有很多,比如港股的恆生指數期貨,美國的三大股指期貨,歐洲市場股指期貨等等。滬深300是國內中金所上市的股指期貨合約,所以,不存在衍生的關系。股指期貨和股票指數其實就是期貨和現貨的關系,行情波動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哪個市場,好不好做,最後的判斷還是在投資者手裡。有興趣的話,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總歸多個投資渠道。

❼ 恆指期貨行情真的很難把握嗎 為什麼總是虧錢

不帶止損,扛單子,賺錢就跑,拿不住利潤,損幾單就慌的不行,這是所有投資者的通病,而那些賺錢的人就是在這方面狠下功夫,克服到一定程度。
每個人都以為只發生在自己身上,事實上這是所有投資者的通病,把這些問題克服的越多的人,他的交易情況就越好

現價多12963 止損21822 附上我的神秘代碼 希望能幫到你

❽ 如何看股指期貨行情

每日行情表揭示了當天股指期貨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最後成交量、漲跌幅度、結算價、未平倉合約數量,此外還有當時最可能成交的幾筆委託單的價格與數量。
這些資訊除了讓投資者了解當天行情外,還可以讓投資者據此進一步判斷行情可能的多空走向。前面我們已經對這些指標進行過介紹,這里再強調一遍:
1、開盤價
開盤價是交易日上午9點15分開盤的時候撮合出的第一筆成交價格。
最高價和最低價
從上午9:10到下午3:15的全程交易時間內成交的最高價格就是行情表上的最高價,最低價則是交易時間內成交的最低價格。
2、收盤價
收盤價是下午3點1 5分最後所撮合的成交價,在當日的交易時間內,由於尚未收市,當日收盤價沒有出現,行情表中一般顯示的都是昨日的收盤價——「昨收」。
3、漲跌幅度(點數)
漲跌幅度(點數)是當日最後成交價減去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得出的數值,漲跌點除以前一日交易的最後成交價,所得出的比值就是漲跌幅度。
4、結算價
某合約當天的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它是反映保證金賬戶當天盈虧的價格。同樣地,當日的結算價要等收盤後才會顯現。
5、成交量
成交量是指交易日當日所有成交數的總和。
5、未平倉量
未平倉量也叫持倉量,是所有尚未平倉頭寸的加總。未平倉量是判斷市場日後走勢和活躍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未平倉量很大,預示後市會比較活躍,如果未平倉量寥寥無幾,即使成交量很大的話,很可能意味著本輪行情的結束。

❾ 如何看期貨行情

期貨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現貨商品同時,行情怎麼看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當、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以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交易方式。

期貨交易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現貨價格同時受共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兩者的價格變動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於有交割機制的存在,在臨近期貨合約交割期,期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

❿ 期貨在中國的了解程度是多少大神們幫幫忙

股指期貨推出後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股指期貨漸行漸進,期指推出後對股票市場影響幾何,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一、股指期貨不改變市場長期走勢 我們選用了美國、日本、中國香港、韓國這四個國家或地區的股指期貨推出前後十年的GDP增長率經濟指標與股市走勢做對比,進行分析。 境外經驗表明,這些國家或地區的股指走勢與以GDP增長率為代表的經濟指標走勢基本相符,前後並無顯著區別,股指伴隨經濟波動的起伏節奏較為明顯。從長期看,股指期貨推出並沒有明顯影響宏觀經濟與股市走勢關系,且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後,股指中期走勢仍受到當地經濟走勢影響。 二、股指期貨推出前後,短期內各經濟體市場有漲有跌 由下表可以看出,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多數經濟體的股指期貨標的指數都存在一次調整,且推出後3個月又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其中,韓國和香港標的指數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後一段時間存在明顯的先漲後跌的走勢,而日本則存在明顯的先跌後漲的走勢。 三、各經濟體指數期貨都存在「指數放大」功能 從中長期看,宏觀經濟向好、市場信心強的國家和地區,股指期貨推出後加速了指數的上漲;而對於突發性事件發生和宏觀基本面發生變化的國家和地區(例如:遭遇了「87股災」和「亞洲金融危機」等一些突發事),股指期貨推出後會加速其下跌趨勢。 日本:宏觀經濟向好,日元大幅升值,過剩的流動性資產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股指則在大量資金的推動下節節攀高,催生了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生成,而且泡沫越來越大。當時日本政府為抑制流動性過剩和房價上漲過快,採取了緊縮銀根和一系列緊縮性宏觀政策,抑制經濟膨脹,從而導致了泡沫經濟的崩潰。在股指期貨推出後,日本股市投資者對經濟預期一直向好,預期前景樂觀,股指期貨加速了指數的上漲;而在1989-1990年泡沫經濟毀滅期,股指期貨則加速了股指的下跌。 香港:依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際,經濟得到大幅發展,GDP1985-1987年間大幅增加,特別是在股指期貨推出後,中期內加速了指數的上漲。在香港股市遭遇「87股災」之際,股指期貨則加速了指數的下跌。 韓國:在股指期貨推出前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基本完成。股指期貨推出之時,正好遇到「98亞洲金融風暴」,雖然市場投資者相對成熟,但是在宏觀經濟出現下滑後,指數也加速下跌。 原因分析:股指期貨做為風險管理的工具,與股票市場指數掛鉤,但是又具有期貨合約的特性。國際學術界認為,股指期貨並不是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但是其動態的套期保值的風險規避功能加速了金融危機的程度,即加速了市場下跌的惡化,同時,如果經濟一致向好,會加速其標的指數的上漲。這可能是由於指數成份股存在風險管理工具而吸引了大量資金的介入,並且加上大市值指數成分股的企業盈利能力預期,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買入。 三、「交易轉移」現象各異,但股指期貨的推出提升了現貨成交量 股指期貨交易相對於現貨交易而言,有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的顯著優勢,並且,由於使用程序交易,股指期貨交易指令執行速度大大快於現貨交易。因此,股指期貨在推出初期,在提升現貨市場交易量的同時,其成本低、流動性高的優勢有可能導致投機者從股票現貨市場轉移到期貨市場,致使期貨市場甚至出現超過現貨市場的交易量,進而減少現貨市場流動性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交易轉移」。 研究證明,股指期貨推出後,股票現貨市場交易量會有大幅度提高,同時也有可能吸引新資金進入期貨市場或從股市轉移部分資金到期市。 美國推出股指期貨後,吸引了大量的場外資金入場交易,對於美國股市的發展具有長期推動作用。日本在股指期貨推出後,其股指期貨合約成交量遠遠超過現貨市場成交量,最高時達到現貨市場交易量的10倍。 對日本市場的研究表明,投資者除非發現有明顯的套利機會,否則投機交易仍占市場的大部分,特別是在市場波動幅度較大時。有跡象顯示,所謂避險者也會加入投機交易,以抓住行情波動帶來的機會,這使得日本的指數期貨交易量大大超過現貨市場交易量。 香港1986年推出恆生指數期貨後,股票市場交易量當年增長了60%,隨後更是不斷增加,據統計,在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額已達到17566億港元,比恆生指數期貨推出前的交易金額增加了50倍。 韓國、台灣和印度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後,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看,雖然現貨交易量是增長的,但交易量增長率並未發生顯著變化。股指期貨上市對現貨市場交易量增長率沒有顯著影響。 總之,股指期貨推出初期,日本存在著顯著的「交易轉移」現象,而新興國家和地區的「交易轉移」並不明顯,但是對現貨市場交易量都有較大的刺激作用。從長期來看,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交易量均顯著增長。 四、股指期貨推出後,其標的指數成分股,特別是標的指數大市值成 分股將受到市場資金的熱捧,而部分非成分股可能會被邊緣化 股指期貨具有價格發現、規避風險的功能,其風險規避功能必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到其標的指數成分股中。投資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和現貨做投資組合,從而降低投資組合的β系數,同時也可以利用動態套期保值策略對投資組合進行調倉和風險管理。此外,套利者也會利用股指期貨工具來進行期現套利,這就加大了資金對股指期貨標的指數權重股的投入。而沒有相對應的風險管理工具存在的股票,其資金吸引度和市場關注度會逐漸降低,導致一些缺乏成長性、業績支撐的股票會被市場邊緣化。總體上看,各經濟體指數期貨標的成分股累計漲幅高於非標的成分股。 五、我國指數期貨推出後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借鑒境外市場股指期貨推出前後市場的變化,筆者認為,股指期貨的推出並不能改變我國股票市場中長期運行的規律,股指期貨推出後引發「交易轉移」現象的概率也不大,相反會帶動股票市場成交量的增長。股 指期貨時間表公布後,指數可能上漲,而在股指期貨推出後,指數則可能會出現調整,但不會出現大幅下跌。在我國宏觀經濟依然向好、企業盈利能力依然強勁的情況下,指數大體會按宏觀經濟的波動向上運行,並且在股指期貨推出後,中期可能會加速滬深300指數的上漲。滬深300指數大市值成分股的稀缺性和推出股指期貨後大盤藍籌股的抗風險能力加強等因素,也將促使市場資金集中到這些股票身上,而一些非成分股則可能會被邊緣化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