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的初步形成階段
Ⅰ 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分為哪幾個階段)
由中國期貨協會編制的09年新版期貨市場教程中,將我國期貨市場20年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1、理論准備與試辦(1987-1993)
介紹此階段,必須介紹期貨市場發展的原因,即中國期貨市場建立的背景——產生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沿著兩條主線展開,即價格改革和企業改革。
農產品價格的搞活,使得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此時,政府需要一個市場手段來防範農產品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因此一批學者提出了簡歷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設想。
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商業部等部門根據中央領導的只是,組織力量開始對期貨市場的研究,並成立了期貨市場研究小組,系統的研究了國外期貨市場的現狀和歷史。組織人員到國外期貨市場進行考察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期貨市場理論知識。
1990年10月12日,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進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開業,賣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6月10日,深證有色金屬交易所宣告成立,並於1992年1月18日正式營業,同年5月28日傷害金屬交易所成立,1992年我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成立。
2、中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時期(1993-2000)
93年國務院發表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開始了第一次整頓。最終確定15家交易所為試點交易所。1998年,國務院又開始了第二次整頓,將15家交易所合並壓縮為3家。
此次整頓,使得我國期貨市場監管架構基本確立。使得我國期貨交易所得到治理。使得期貨經紀公司得到治理。對違規事件進行了處理。
3、中國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2000-今),表現有以下幾點,你可參考:
01年,全國人大批準的十五規劃,第一次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為我國期貨市場長達七年的清理整頓畫上了句號。
0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六屆三中全會,將關於期貨市場的發展方針寫入了黨的會議決議。
規范發展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相機出台.《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期貨從業人員職業行為准則》.....
我國期貨交易量呈現恢復性增長並連創新高,相關數據,你可查閱相關資料。
我國期貨市場,不斷有新產品推出
鋼材、早秈稻、PVC.....是近期推出或將要推出了
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成立(2006年5月18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6年9月8日0
相關資料,你可以在查查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什麼是市場經濟其形成的三個階段
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市場經濟也被用作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在市場經濟里並沒有一個中央協調的體制來指引其運作,但是在理論上,市場將會透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產生復雜的相互作用,進而達成自我組織的效果。市場經濟的支持者通常主張,人們所追求的私利其實是一個社會最好的利益
第一個階段就是1978年到1984年,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就是從1984年到1988年,確立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階段。第三個階段大致從1989年到1992年,正式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Ⅲ 世界市場形成的四個階段時間是什麼
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15~16世紀,為了滿足歐洲與亞洲直接貿易、開辟市場和尋找廉價工業原料的需要,歐洲的一些冒險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開辟了新航路,原本基本上相對隔絕的、鮮有往來的世界各民族、地區、國家有了接觸和聯系。
由於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對外貿易的空間擴大,世界市場范圍空前擴大,流通商品的數量和種類大大增多,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
2、資本主義列強通過殖民擴張建立世界市場。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擴張開始。17世紀上半葉是荷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在亞洲、美洲佔領殖民地。17世紀後半期,英荷進行了三次戰爭,荷蘭喪失大國地位。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世界航路的中心,積極進行殖民擴張。
到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殖民者對亞非美的掠奪,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同時,殖民擴張也導致了殖民地的極端貧困和落後。
3、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由於世界市場的日益擴大,18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工廠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操作,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為了銷售和搶占原料產地,資本主義列強加緊侵略擴張,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4、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況下產生的新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爭奪市場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動力,標志為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的創制使用和電訊事業的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亞、非、拉許多國家被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世界市場的分類
世界市場的構成十分復雜,可以按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1、按地理方向劃分。世界市場按洲別或地區可以劃分為西歐市場、北美市場、非洲市場、東南亞市場等等;也可以按國別劃分為美國市場、日本市場、德國市場、英國市場、中國市場等等;聯合國在有關的統計中常把世界各國劃分為發達國家市場、發展中國家市場和中央計劃經濟國家市場三大類。
2、按市場對象劃分。世界市場可以劃分為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務市場。其中商品市場是主體。也可按大類劃分為紡織品市場,糧油市場、機械市場、化工市場等;還可按品種細分為小麥市場、咖啡市場、茶葉市場、汽車市場等等。
3、按消費者劃分。可按性別、年齡、收入和職業等劃分,如婦女用品市場、兒童用品市場、勞保用品市場等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市場
Ⅳ 主義世界市場形成過程是四個階段還是三個階段
四個階段
(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15~16世紀,為了滿足歐洲與亞洲直接貿易、開辟市場和尋找廉價工業原料的需要,歐洲的一些冒險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開辟了新航路,原本基本上相對隔絕的、鮮有往來的世界各民族、地區、國家有了接觸和聯系。由於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對外貿易的空間擴大,世界市場范圍空前擴大,流通商品的數量和種類大大增多,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
(2)資本主義列強通過殖民擴張建立世界市場。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擴張開始。17世紀上半葉是荷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在亞洲、美洲佔領殖民地。17世紀後半期,英荷進行了三次戰爭,荷蘭喪失大國地位。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世界航路的中心,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到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殖民者對亞非美的掠奪,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同時,殖民擴張也導致了殖民地的極端貧困和落後。
(3)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由於世界市場的日益擴大,18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工廠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操作,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為了銷售和搶占原料產地,資本主義列強加緊侵略擴張,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4)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況下產生的新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爭奪市場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動力,標志為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的創制使用和電訊事業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亞、非、拉許多國家被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Ⅳ 期貨市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貨交易最早產生於美國,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開始。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
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
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5)期貨市場的初步形成階段擴展閱讀:
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徵: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期貨市場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
2、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貨市場的風險與股票現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
3、風險的可控性
盡管期貨市場風險較大,但卻是可以控制的。
Ⅵ 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球答案急TUT
第一階段,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通過新航路,地區性的貿易開始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
第二階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新航路開辟以後,西歐列強紛紛加人殖民擴張行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
第三階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在工業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進行全球性的擴張,從而把全世界落後的自然經濟地區納人到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第四階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對外進行資本輸出,在世界范圍劃分殖民地和勢力范圍,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世界市場最終建立起來。
Ⅶ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什麼時候
初步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
初步形成是由英國開始很快拓展到歐洲大陸和美國等地。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工業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不久,法國和美國也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拓展。資本主義國家機器大生產的產品不再滿足於本國市場,需要銷往更廣闊的世界市場,而工業原料也來自於世界各地。資產階級竭盡在世界各地搶占原料產地是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國際貿易的發展成為形成世界市場的途徑。同時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狀況,是世界聯系的更加緊密。此外,資產階級還憑借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進行武力戰爭,使亞非拉等地越來越多的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成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Ⅷ 求世界市場形成過程中,開始形成的時間、初步形成的時間、最終形成的時間。
新航路開辟後,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出現:新航路的開辟和歐洲殖民者在亞非拉美的殖民擴張,打破了各地相對隔絕的狀態;擴大了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往;歐洲與亞、非、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
19世紀中期,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工業革命的發生和擴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全球擴張,在世界范圍內爭奪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亞非拉許多國家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
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並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成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輸出的場所
Ⅸ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過程是四個階段還是三個階段
四個階段
(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15~16世紀,為了滿足歐洲與亞洲直接貿易、開辟市場和尋找廉價工業原料的需要,歐洲的一些冒險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開辟了新航路,原本基本上相對隔絕的、鮮有往來的世界各民族、地區、國家有了接觸和聯系。由於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對外貿易的空間擴大,世界市場范圍空前擴大,流通商品的數量和種類大大增多,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
(2)資本主義列強通過殖民擴張建立世界市場。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擴張開始。17世紀上半葉是荷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在亞洲、美洲佔領殖民地。17世紀後半期,英荷進行了三次戰爭,荷蘭喪失大國地位。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世界航路的中心,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到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殖民者對亞非美的掠奪,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同時,殖民擴張也導致了殖民地的極端貧困和落後。
(3)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由於世界市場的日益擴大,18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工廠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操作,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為了銷售和搶占原料產地,資本主義列強加緊侵略擴張,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4)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況下產生的新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爭奪市場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動力,標志為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的創制使用和電訊事業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亞、非、拉許多國家被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