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市場格局
『壹』 炒原油期貨好嗎 中長線交易怎麼布局
期貨品種無分好壞,只看自己偏好、熟悉程度、資金狀況、風險承受等。原油期貨對資金要求較高,以國內原油期貨為例,需要在開戶後一定期限內資金賬戶可用資金要保證至少50萬。同時原油期貨開倉價格相對其他大宗商品來說偏高,價格波動受國際基本面的影響較大,不宜把控,屬於高風險品種。投資者需要自行評估自身具體情況,再作投資計劃。
『貳』 有關原油期貨比較典型的幾個認識誤區
原油期貨比較典型的幾個認識誤區:
認識誤區之一:中國作為原油生產、消費和進口貿易大國,原油期貨市場一經推出就必然會取得成功。
美國、英國的原油期貨市場成為全球主要原油價格的定價基礎並非偶然。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和生產國,曾經一度是第一大原油進口國;英國是歐洲大國中唯一有一定原油產量的國家,並且是歐洲消費和進口大國。我國是亞太地區唯一的既是原油生產、消費大國,又是原油進口貿易大國,2016年我國原油依存度超過65%,這的確是建設原油期貨市場的基本條件。但是,也有一組數據值得關註:自1974年以來,各國約有近50次以上試圖推出石油期貨的努力,成功率大約是20%。具體到亞洲原油期貨合約,日本、新加坡和印度都曾經嘗試過,但均沒有成功。據統計,在過去15年,世界各期貨交易所針對亞洲市場上市過的原油期貨相關品種共有16個,目前只剩下3個品種,個別慘淡經營,這反映了原油期貨市場的復雜性和嚴酷性。
經過總結分析,筆者對發展原油期貨市場有三點認識:一是原油期貨市場是建立在開放、競爭的石油市場格局基礎上的,一個成功的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性的市場,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沒有一個市場參與者或參與者聯盟能夠有足夠的壟斷力量,對商品的供給或需求在短期或中期施加足夠的控制。通常從比例上說,成功的期貨合約要求最大的5家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低於50%,最大的10家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低於80%。二是有影響力的、成功的原油期貨市場,必須依賴發達的現貨市場。活躍度是評價期貨市場運行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標准,高交易量是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的基礎。場外交易不僅可以活躍市場,還有促進場內交易體系和法規制定更完善、鼓勵金融創新等作用。成功的期貨品種關鍵在於有現貨市場的支撐,這恰恰是中國原油市場,尤其是自產原油市場的短板。三是原油期貨市場的推出和運行可以發揮許多的作用,例如增加國際競爭力、促進石油市場化改革、保護相關企業利益、維護石油安全等,但是也會帶來境外資金流入和投機風險。搞好原油期貨市場,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和金融市場及其他衍生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聯動形成復雜而有機的生態系統,必須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推進石油金融一體化。
認識誤區之二:原油期貨市場應該將主要國產原油作為合約標的油種。
一些學者認為,我國原油期貨市場首先應該將我們自產的原油,例如大慶原油、長慶原油,作為期貨合約標的,以提高中國原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繼而增加中國原油的價值。這樣的一種觀點其實忽略了期貨市場的本質和基本條件。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自產原油納入期貨交易,必須開放整個中國原油市場,這並不符合國家油氣體制運行和改革現狀,也會給國內原油市場結構帶來根本性的沖擊。而交易中東原油則只需開放原油進口權,符合油氣市場改革與趨勢。二是原油期貨的推出主要是為了實現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功能。對比自產原油和進口原油的比例、數量、效益以及對企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影響,進口原油的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要求顯得更為迫切,而自產原油由於主要用於一體化國家石油公司直營煉廠,更加易於控制和管理。三是在原油物性指標上,草案中的原油期貨合約標的為中質含硫原油,基準品質為API度32,含硫量1.5%。而大慶原油屬於中質Ⅰ類油,API度為31.88,含硫量為0.1%;長慶原油API度為32.2,含硫量為0.11%,這兩種國產原油的含硫指標與標的合約的差距較大。因此,如果將自產原油納入期貨合約標的,其象徵意義可能會大於實際意義,實際風險可能會大於預期收益。
認識誤區之三:期貨合約標的油種上市交易,其價值一定會回歸上漲,只要其價值回歸、價格上漲,就一定有利於石油企業的發展和國家利益。
首先,期貨市場交易不能保證價格上漲。眾所周知,紐約商品交易所是美國公司,受美國政府監管,其國際資本的流向和持倉對於美國監管部門而言,就如同美聯儲看自己的賬簿一樣簡單方便,其石油市場的所謂話語權就是服務於美國國家戰略的工具。即便這樣,根據WTIBRENT價差倒掛現象可以看出,由於WTI交易比較局限在北美甚至美國本土,雖然其品質優於BRENT,但2011年以來價格倒掛已成常態。國內自產原油成為期貨標的後,就算不考慮運輸貼水的因素,也未必能夠較目前國內定價產生較大程度的溢價。
其次,如果堅持把自產原油納入期貨合約標的,必將面臨兩個問題,即期貨價格過高或過低,兩種情況均存在風險,需要積極應對和防範。套期保值者和投資者共同組成了原油期貨市場,其中套期保值者是通過對沖交易來轉移生產經營風險,投資者是從價格波動中獲取利潤。如果境外投資者投機性炒作造成投機過度,市場波動將加大,期貨價格過高,不僅無法體現其價格發現功能,真實反映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而且對於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這樣的一體化石油公司而言,產銷平衡和價格傳導矛盾將十分突出,加之資源稅的增加,整體效益不僅不會增加,而且極有可能還會降低。對於國民經濟來說,一旦投機行為過度,引起期貨市場價格波動過大,會對我國基礎能源、化工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形成沖擊,影響國民經濟穩定,有形成系統風險的概率。另一種極端情況,如果投資者參與意願有限,造成期貨市場缺乏流動性,價格過低,套期保值者不能正常轉移價格風險,合作品種甚至可能會失敗退市。
認識誤區之四:推出原油期貨市場,就意味著取得了原油定價權。
根據石油發展史、世界原油價格演變過程和期貨、現貨價格回歸分析,建立石油期貨市場並不意味著取得原油定價權。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了石油期貨市場、開設了相關合約交易、吸引了數百個國際資本的參與者並不代表就獲得和掌握了石油市場的話語權。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印度的石油期貨市場。
在我國原油市場尚未完全放開的背景下,為了減緩原油期貨市場對我國石油經濟的沖擊,首先從我國進口原油中選取幾種佔比較大的中質含硫基準油形成混合原油標的,形成我國原油期貨市場的基本框架,盡快形成市場化交易,有利於為國內關聯廠商提供一個反映真實價格信息的窗口,實現價格發現功能和滿足企業套期保值的需要。同時也可把國內原油市場的實際供求關系反映到國際市場上,直接和間接影響國際定價。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種分步式和漸進式安排,既可以倒逼國內油品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推動國內原油、成品油市場化改革深化,又能給國內原油市場改革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緩沖和調整時間,不斷積累石油期貨和現貨市場的管理和運營經驗,持續推動油品市場化改革進程,提高中國石油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叄』 怎麼分析國際原油期貨價格 最好可以幫忙分析下現狀 多謝多謝
2010.12.20
原油(CLF1):建議87.5美元至89.5美元區間炒波幅 止損:高位90美元;低位87美元
上周五紐約期油價格仍於橫行區間運行,開市後期油價格曾升至88美元之上,但其後穆迪把愛爾蘭的主權評級下調,及西班牙央行表示國內經濟接近陷入滯狀態,當地的銀行壞賬比例升至15年以來最高水平。歐洲股市及歐元下滑,期油價格亦被其拖累,紐約1月份原油合約價格最低曾跌至87美元附近,其後有買盤吸納,於美國開市時段重上88美元之上,最終每桶收報88.02美元,升幅為0.4%。冬季來臨,預計原油需求將會在嚴寒氣候持續上升,長期看好。但期油價格已連續數日窄幅橫行,暫時格局不改,建議投資者仍以炒波幅為主,等待期油價格進一步突破。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有疑問,歡迎進一步溝通。
『肆』 國內原油期貨市場的未來發展和走向怎麼樣
是的,原油期貨3月份在國內上市了。其實一直以來,很多人將原油期貨視為掘金的新領域,尤其是在近兩年價格低迷的時候;再加上有國家政策支持,目前炒原油的人非常多。
個人認為,近一兩年內,石油恐怕很難有大的起色,期貨的話,最好謹慎買多。
一者,石油的的供大於求問題,始終未曾得到徹底改善。各個國家雖然表面上達成減產協議,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其實都在相互觀望;二者,目前的狀況,導致人們出現對經濟前景擔憂,主要是政治導致的貿易問題及新的增長點缺乏,也就是技術上的螺旋頂。
盡管如此,原油期貨的未來是很可期待的。明年的形勢,肯定會比今年好。而且從長期來看,石油重振雄風,只是遲早的事情。
你可以現在多練練手,等行情來的時候,才能夠一把抓住。
『伍』 全球原油期貨市場有哪些
一、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市場;
二、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高硫原油期貨市場;
三、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市場;
四、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市場。
根據美國《油氣雜志》的數據,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剩餘可采儲量為1824.24億噸,同比增長1.1%,儲采比為50.4年。沙烏地阿拉伯擁有的探明可采儲量雄踞全球之首,達到365.41億噸,約佔全球的20%,儲采比為84年。2007全球原油產量為36.18億噸,前5位的產油大國依次為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伊朗和中國。
(5)原油期貨市場格局擴展閱讀
2013年,石油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能源市場的運行具有深遠影響。從實踐和運行歷史看,期貨市場的產生和運行對環境有著特殊要求。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是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一是市場競爭和開放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
二是經濟體系比較開放,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
三是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開放,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
四是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陸』 全球主要石油期貨市場都有哪些
全球范圍主要的石油期貨市場有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以及最近兩年興起的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2003年紐約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貨和期權交易量超過1億手,佔到三大能源交易所總量的60%,其上市交易的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貨,也是全球石油市場最重要的定價基準之一。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倫特原油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定價基準之一,全球原油貿易的50%左右都參照布倫特原油定價。
日本的石油期貨市場雖然歷史很短,但交易量增長很快,在本地區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
主要就以上幾處。
『柒』 原油期貨為什麼如此被重視
原油波動大,另外受各國政策影響大,賺錢效應明顯,全球交易,下游需求也大,下游廠家做對沖需求也大,做對沖往往不怎麼關注信息和技術,交易者容易賺錢
『捌』 世界石油貿易格局
石油貿易發展的新趨勢
全球經濟發展的區域結構變化將推動國際石油貿易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因為,一方面,國際石油貿易的區域分布格局和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隨著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高速增長和對石油消費需求規模的擴大,供需地域不平衡的矛盾會更加突出,國際石油貿易規模會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與石油貿易量逐步擴大和石油貿易日漸活躍相伴隨的是貿易主體的多元化和貿易方式的多樣化,國際石油貿易將成為石油公司盈利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石油貿易方式不斷向多樣化、體系化方向演變。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石油實貨交易中心的規模化、功能化日益突出,形成了包括現貨合同、遠期合同、中長期合同等在內的體系化交易方式;另一方面石油紙貨交易規模增長迅速,尤其是石油期貨在整個石油市場交易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金融市場、金融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套利交易、現金交割以及期貨轉現貨、期貨轉掉期和差價合約等新的衍生工具在石油交易活動中的應用日益廣泛。
國際石油貿易基準油價格形成過程中的金融屬性日益突出。盡管現貨市場仍是形成國際石油貿易基準油價格的基礎,但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並能大大增加交易的流動性,通過標的原油品種的交易,對世界原油價格變化起到了主導作用。金融屬性在世界原油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石油價格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油價漲勢。
亞洲交易中心地位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同時以重酸為特徵的基準油可能會成為三大基準油之一,亞洲有望成為全球三大原油定價中心之一。隨著國際石油市場中重質高硫原油市場份額的不斷增加,建立一個有別於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和布倫特油能反映重質高硫原油市場供求關系的、相對獨立的石油市場交易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而圍繞這一新的定價中心的爭奪將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
我國參與國際石油貿易面臨的挑戰
第一,參與國際石油貿易主體需要進一步多元化,貿易公司競爭力亟待提升。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需要逐漸打破國有貿易一統的局面,允許更多有資質的企業參與進來。另一方面,從事原油、成品油貿易的企業受體制與人才的制約,目前還只能以保障國內石油供應為其主要使命,全球石油貿易業務還不足以成為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也無法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展開全面競爭。
第二,石油進口只能被動接受以美國和歐洲為主導的石油供需形成的價格,國際價格形成過程中沒有客觀、合理地反映我國石油的供需變化。雖然我國石油貿易量增長迅速並逐漸成為國際石油貿易中的重要部分,但這一因素在基準原油價格中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體現。中國需求因素常常被錯誤的預期所誇大,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國際石油價格,而我國卻只能被動地接受國際石油價格。
第三,適應多元化貿易方式的體制和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起來,風險管理遠遠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國際石油交易機制。一方面,在目前形勢下對企業從事國際石油交易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管,只能對企業參與國際石油衍生品交易實施限制;另一方面參與石油貿易活動的石油公司靈活運用衍生產品進行交易的機制也沒有建立起來。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企業只能被動地接受價格風險而無法主動、有效管理風險。
第四,支持國際石油貿易的軟硬基礎設施尚不能為企業贏得有利的貿易機會提供保障。目前國內具有權威性的信息發布和研究機構還沒有建立起來,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石油市場的能源金融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硬基礎設施不足以保障國家應對突發事件而導致供應中斷所面臨的風險,也不能滿足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的需要。另外,石油貿易過多地依賴海上運輸和「馬六甲」通道也是制約中國石油貿易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五,參與多邊國際能源合作機制的框架還不足以保障我國石油貿易的安全。國際能源合作機制中,石油是核心。我國有重點地參加了一些多邊能源合作機制,但礙於時間、制度、政治等因素的制約,目前還未完全建立起穩定、有效的能源合作框架,影響了安全、穩定、可靠的石油貿易戰略的實施。
我國參與國際石油貿易的戰略選擇
完善國內石油市場體系,提高中國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話語權。
隨著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中國國內石油市場已經成為世界市場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國應該從世界石油市場的高度出發來看待國內市場建設對保障國內供給的作用。我國應在借鑒國際石油貿易市場多層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多元性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國內實貨交易市場,有步驟地推進紙貨市場的建設,形成現貨、遠期、期貨為重點的多層次、開放性的市場體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允許國際大石油公司、金融機構和機構投資者等參與國內石油期貨市場的交易,提高國內石油市場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的地位,爭取成為全球性石油定價中心之一。
營造有利的國內外合作環境,構建穩定、可靠、多元化的進口來源渠道。
發揮國家在爭取國際石油供應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國際能源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揮中國經濟崛起的優勢,將石油合作納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性的各種對話和交流。此外,在合作的產油國開展先進技術展示,進行產業交流,以市場換取穩定的石油供應,也是穩定與產油國關系的重要方式。在穩固現有石油進口來源渠道的同時,也要逐步拓寬石油進口來源地,以降低由於石油進口集中度過高可能帶來的風險。
提升石油企業國際化和獲取權益油的能力,保障國際石油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競爭的市場環境是培育企業競爭力最為有效的手段,我國應逐漸打破國有貿易一統的局面,在競爭中促進我國企業國際貿易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我國石油企業在國外也應積極獲取權益油,當然,在國外取得權益油並不是直接的國際石油交易,也不意味著必須將取得的權益油運回國內,但這提供了一種關鍵時刻的戰略選擇,會提升中國石油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討價還價能力。
加快石油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靈活、發達的石油運輸網路體系。
運輸方式要實現多元化,尤其是增大海運能力和管輸能力。海運仍將是石油運輸的主要方式,應改變我國油輪運力小和油輪噸位小的現狀,建設一支能基本確保我國石油供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遠洋油輪隊伍,降低運輸成本。通過西北、東北、西南三個渠道建立或擴建輸油管道,形成海陸相得益彰的運輸通道。目前,要充分利用已建或在建的陸地輸油管道,著重擴大中亞、俄羅斯至中國管線的運輸能力。
推進體制和法規建設,提高政府對國際石油貿易的監管能力。
積極推進體制、法規和石油市場信息披露機制的建設,為政府調控和企業參與國際石油貿易提供製度和信息保障。近20多年來,發達國家的石油市場信息披露機制為穩定其國內石油市場和保障安全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信息披露機制建成之後,政府可及時檢測國內及世界石油市場的變化趨勢,並對國內有關石油的信息公開和統一披露進行有效的管理。此外,還應該加強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建設,我國在參與國際貿易過程中,交易信息的安全管理和信息的公開披露要建立一套制度,統一口徑,以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造成的損失。
『玖』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
『拾』 根據上述兩個事件,結合微觀經濟學知識,分析當前全球原油市場是怎樣的一個格局
全球原油市場的格局是一個影響很深,很遠的一個,對於微觀經濟學的知識來說,要去完全的分析這樣一個市場還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