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能使生產經營者
Ⅰ 套期保值者的套期保值者的作用
由於套期保值者的本性決定其具有以下特點:規避價格風險,目的是利用期貨與現貨盈虧相抵保值;經營規模大;頭寸方向比較穩定,保留時間長。
套期保值者為規避現貨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而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因此,沒有套期保值者的參與,就不會有期貨市場。
第一,對於企業來講,套期保值者是為了鎖住生產成本和產品利潤,有利於企業在市場價格的波動中安定的生產經營。
第二,期貨市場的建立是出於保值的需要。由於期貨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現貨市場為基礎的,套期保值者一方面是現貨市場的經營者,一方面又是期貨市場上的交易者,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如果沒有足夠的套期保值者參與期貨市場交易,期貨市場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另一方面,只有規模相當的套期保值者參與期貨市場交易,才能集中大量供求,才能夠促進公平競爭,並有助於形成具有相應物質基礎的權威價格,發現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
由此可見,套期保值者是期貨市場的交易主體,對期貨市場的正常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
套期保值者要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具有一定的生產經營規模;產品的價格風險大;套期保值者的風險意識強,能及時判斷風險;能夠獨立經營與決策。
Ⅱ 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
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
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2)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能使生產經營者擴展閱讀
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1、確定采購成本,保證企業利潤。供貨方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供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無需購進合同所需材料,為避免日後購進原材料時價格上漲,通過期貨買入相關原材料鎖定利潤。
2、確定銷售價格,保證企業利潤。生產企業已經簽訂采購原材料合同,通過期貨賣出企業相關成品材料,鎖定生產利潤。
3、保證企業預算不超標。
4、行業原料上游企業保證生產利潤。
5、保證貿易利潤。
6、調節庫存。當認為當前原料價格合理需要增加庫存時,可以通過期貨代替現貨進庫存,通過其杠桿原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現金流。當原材料價格下降,企業庫存因生產或其他因素不能減少時,在期貨上賣出避免價格貶值給企業造成損失。
7、融資。當現貨企業需要融資時,通過質押保值的期貨倉單,可以得獲得銀行或相關機構較高的融資比例。
8、避免外貿企業匯率損失。外貿型企業在以外幣結算時,可以通過期貨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鎖定訂單利潤。
9、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期貨市場可以是企業采購或銷售另外一個渠道,等到商品進入交割環節,實現商品物權的真正的轉移,是現貨采購或銷售的適當補充。
Ⅲ 套期保值對企業經營管理意義和作用
套期保值對企業經營管理意義和作用主要有:一是涉險企業只有通過套期保值,在期貨市場中持有與現貨市場相反的頭寸,當某一市場出現價格風險時在另一市場實施對沖,才能化解價格的風險;二是套期保值制度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三是市場價格不穩定,那就需進行套期保值,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有利於規避或轉移現貨價格漲跌帶來的風險,為了鎖定利潤和控制風險;四是套期保值交易更應看作是防禦性措施,通過轉移價格風險,將生產成本或者銷售利潤固定,從而能夠安心將主要精力用於經營,從而保證企業穩定持續的發展。
套期保值是指在貨幣折算或兌換過程中保障收益鎖定成本,通過外匯衍生交易規避匯率變動風險的做法。
Ⅳ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套期保值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即買入保值和賣出保值。兩者是以保值者在期貨市場上買賣方向來區分的。
(1)買入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以便將來在現貨市場買進現貨時,不致因價格上漲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這種用期貨市場的盈利對沖現貨市場虧損的做法,可以將遠期價格固定在預計的水平上。買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現貨商品而又擔心價格上漲的客戶常用的保值方式。例如,在3月1日,某銅加工廠一個月後需用50噸銅作原材料。當前銅現貨價每噸17000元。為鎖定成本,迴避價格上漲的風險,該廠在當日買進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50噸,價格是每噸17100元。到4月1日時,現貨價格漲到每噸17100元,期貨價格漲至17200元。此時該廠賣出已持有的50噸期貨合約,平倉盈利是5000元,即該廠在期貨市場共賺5000元。同時,該廠在現貨市場買進50噸現貨作原料,而此時的現貨價格每噸已漲100元,所以,在現貨市場又多付出5000元,盈虧相抵,該廠不虧不賺,避免了價格波動的影響。
(2)賣出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當現貨價格下跌時以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從而達到保值目的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賣出保值主要適用於擁有商品的生產商或貿易商,他們擔心商品價格下跌使自己遭受損失。例如,某銅冶煉廠計劃在4月份賣出50噸銅錠,當時現貨價格為17000元/噸,由於擔心4月份銅價下跌造成損失,於3月1日以每噸17100元的價格賣出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進行保值。一個月後,銅現貨價格跌至每噸16900元,期貨價格跌至每噸17000元,該現貨市場發生虧損5000元,在期貨市場獲利5000元,正好抵消。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於迴避價格風險,達到保值的目的,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經濟規律:
(1)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
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雖然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市場,但由於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同一時空內,會受相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情況下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這兩個市場上的價格關系,分別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做方向相反的買賣,取得在一個市場上出現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市場上盈利的結果,以達到鎖定成本的目的。
(2)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存在兩者合二為一的趨勢。
期貨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證了現貨市場價格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漸接近,最終合二為一。期貨交易規定合約到期時,必須進行實物交割或差價結算。到交割時,如果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不同,例如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就會有套利者買入低價現貨,賣出高價期貨,以低價買入的現貨在期貨市場上高價拋出,在無風險的情況下實現盈利。這種套利交易最終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趨於相同。
正是上述經濟原理的作用,使得套期保值能夠起到為商品生產經營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價格風險的作用,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進行。
Ⅳ 什麼是套期保值對企業的作用
套期保值是用較小的基差風險替代較大的現貨價格波動風險
套期保值者參與期貨市場,是為了避免現貨市場價格變動較大的風險、而接受基差變動這一相對較小的風險
一、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1、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2、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3、套期保值的邏輯原理
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二、套期保值的方法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三、套期保值的作用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用其擁有或掌握的資源去生產經營什麼、生產經營多少以及如何生產經營,不僅直接關繫到企業本身的生產經濟效益,而且還關繫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社會經濟效益提高。而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態,特別是能否正確掌握市場下一步的變動趨勢。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業生
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套期保值策略
為了更好實現套期保值目的,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時,必須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1)堅持"均等相對"的原則。"均等",就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必須和現貨市場上將要交易的商品在種類上相同或相關數量上相一致。"相對",就是在兩個市場上採取相反的買賣行為,如在現貨市場上買,在期貨市場則要賣,或相反。
(2)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價格較為穩定,那就不需進行套期保值,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
(3)比較凈冒險額與保值費用,最終確定是否要進行套期保值。
(4)根據價格短期走勢預測,計算出基差(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差額)預期變動額,並據此作出進入和離開期貨市場的時機規劃,並予以執行。
Ⅵ 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幫助生產經營者消滅大部分市場價格風險。這句話對嗎
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不能幫助生產經營者消滅大部分市場價格風險。市場中的價格風是始終存在並且不會被消滅的。期貨市場只能起到規避經營風險的功能。
同時企業參與投資期貨市場也是有風險存在的,從一定程度上能規避經營風險,但是並不能幫助生產經營者消滅市場價格風險。
擴展補充:
1、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包括價格發現、風險規避和資產配置。
2、期現貨受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供求關系影響,往往表現出相同的價格走勢,並且隨著期貨合約到期日臨近而價格趨合,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套期保值即在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反向操作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為產經營提供了對沖風險的工具。
Ⅶ 利用期貨可以進行套期保值嗎怎樣進行
針對現貨頭寸,在期貨市場相反操作,根據期現同步的原則,最終期現盈虧互補,以規避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買入套期保值:
(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購入期貨,用期貨市場多頭保證現貨市場的空頭,以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
例:某鋅合金加工廠於2011年5月份計劃2個月後購進100噸鋅錠,當時的鋅錠現貨價為每噸16500元,7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7000元。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100噸相應月份鋅期貨。到了7月份,現貨價升至每噸17000元,而期貨價為每噸17500元。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500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盈利500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
賣出套期保值:
(又稱空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中出售期貨,用期貨市場空頭保證現貨市場的多頭,以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
例:2011年4月份,某鉛錠貿易商與冶煉廠簽訂9月份銷售100噸鉛錠的銷售合同,價格按市價計算,9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8000元,當時現貨價為17500元每噸。貿易商計價格下跌,於是在期貨市場上以18000元每噸的價格,賣出100噸鉛期貨。到9月份時,現貨價跌至每噸16000元。該公司賣出現貨,每噸虧損1500元;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16500元每噸的價格買入平倉,實現盈利1500元每噸。期貨和現貨市場盈虧相抵,有效地防止了鉛錠價格下跌的風險。
Ⅷ 考試的題目,麻煩解答一下:套期保值的原則和主要應用情形,敘述其操作方法,並進行利弊分析
所謂的套期保值,就是指生產經營者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定量的現貨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期貨合約),以一個市場的盈利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簡單的說套期保值就是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要注意四個原則:
(一)商品種類相同原則
(二)商品數量相同原則
(三)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四)交易方向相反原則
套期保值的應用
生產經營企業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最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擔心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另外一種是擔心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下跌。 買入套期保值
買入套期保值就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買入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該商品期貨合約,及預先在期貨市場上買空,持有多頭頭寸。 適用對象及范圍
1、加工製造企業為了防止日後購近原料是價格上漲的情況。
2、供貨商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未購進貨源,擔心日後購進貨源時價格上漲。 3、需求方認為目前現貨市場的價格很合適,但由於資金不足或者缺少外匯或一時找不到符合規格的商品,或者倉庫已滿,不能立即買進現貨,擔心日後購進現貨價格上漲。 賣出套期保值
賣出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也相同或相近的該商品期貨合約 適用對象及范圍:
1、 直接生產商品期貨實物的生產廠家、農場、工廠的手頭有庫存產品尚未銷售或即將生產、收獲某種商品實物期貨,擔心日後出售時價格下跌; 2、儲運商、貿易商手頭有庫存現貨未出售或儲運商、貿易商已簽訂將來以特定價格買進某一商品但未轉售出去,擔心日後出售時價格下跌; 3、加工製造企業擔心日後庫存原料價格下跌。
大豆套期保值案例
賣出套保實例:(該例只用於說明套期保值原理,具體操作中,應當考慮交易手續費、持倉費、交割費用等。)
期貨市場7月份,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某農場對該價格比較滿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該單位擔心到時現貨價格可能下跌,從而減少收益。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該農場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期貨交易。交易情況如下:
7月份
大豆現貨價格2010元/噸
期貨市場上賣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50元/噸
9月份 賣出100噸大豆現貨:價格為1980元/噸
期貨市場上買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20元/噸
套利結果 現貨虧損30元/噸 期貨盈利3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100*30-100*3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賣出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進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後買,所以該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農場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30元/噸,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買入套保實例:
9月份,某油廠預計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作為原料。當時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該油廠對該價格比較滿意。據預測11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上漲,因此該油廠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況如下:
套期保值
9月份 大豆現貨價格2010元/噸
期貨市場上買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90元/噸
11月份 現貨買入100噸大豆:價格為2050元/噸
期貨市場上賣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130元/噸
套利結果 現貨虧損40元/噸 期貨盈利4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40*100-40*100=0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買入套期保值同樣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買入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買入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對沖原先持有的頭寸。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買後賣,所以該例是一個買入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油廠不利的變動,價格上漲了40元/噸,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如果該油廠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現貨市場價格上升,他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相反,他在期貨市場上做了買入套期保值,雖然失去了獲取現貨市場價格有利變動的盈利,可同時也避免了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的損失。因此可以說,買入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
Ⅸ 出現下列情況的,將使買入套期保值者虧損。金融經濟大神進
買入期貨稱「買空」或稱「多頭」,亦即多頭交易。賣出期貨稱「賣空」或稱「空頭」,亦即空頭交易。開始買入期貨合約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交易行為稱為「開倉」,交易者手中持有合約稱為「持倉」,交易者了解手中的合約進行反向交易的行為稱「平倉」或「對沖」。如果到了交割月份,交易者手中的合約仍未對沖,那麼,持空頭合約者就要備好實貨准備提出交割,持多頭合約者就要備好資金准備接受實物。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合約都在到期前以對沖方式了結,只有極少數要進行實貨交割。期貨套期保值一.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1.套期保值的概念: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2.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3.套期保值的邏輯原理: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二.套期保值的方法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2.經營者賣期保值: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三.套期保值的作用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用其擁有或掌握的資源去生產經營什麼、生產經營多少以及如何生產經營,不僅直接關繫到企業本身的生產經濟效益,而且還關繫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社會經濟效益提高。而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態,特別是能否正確掌握市場下一步的變動趨勢。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四.套期保值策略為了更好實現套期保值目的,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時,必須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1)堅持「均等相對」的原則。「均等」,就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必須和現貨市場上將要交易的商品在種類上相同或相關數量上相一致。「相對」,就是在兩個市場上採取相反的買賣行為,如在現貨市場上買,在期貨市場則要賣,或相反;(2)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價格較為穩定,那就不需進行套期保值,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3)比較凈冒險額與保值費用,最終確定是否要進行套期保值;(4)根據價格短期走勢預測,計算出基差(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差額)預期變動額,並據此作出進入和離開期貨市場的時機規劃,並予以執行。五.套期保值舉例1.買入套期保值:(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中購入期貨,以期貨市場的多頭來保證現貨市場的空頭,以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例:油脂廠3月份計劃兩個月後購進100噸大豆,當時的現貨價為每噸0.22萬元,5月份期貨價為每噸0.23萬元。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100噸大豆期貨。到了5月份,現貨價果然上漲至每噸0.24萬元,而期貨價為每噸0.25萬元。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0.02萬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盈利0.02萬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2.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空頭套期保制值)是在期貨市場出售期貨,以期貨市場上的空頭來保證現貨市場的多頭,以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例:5月份供銷公司與橡膠輪胎廠簽訂8月份銷售100噸天然橡膠的合同,價格按市價計算,8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25萬元。供銷公司擔心價格下跌,於是賣出100噸天然橡膠期貨。8月份時,現貨價跌至每噸1.1萬元。該公司賣出現貨,每噸虧損0.1萬元;又按每噸1.15萬元價格買進100噸的期貨,每噸盈利0.1萬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膠價格下跌的風險。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