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期貨價格分析
❶ 影響大豆期貨,豆粕期貨價格的因素都有哪些
豆粕期貨價格由四個因素決定,分別是(一)豆粕供應情況;(二)豆粕消費情況;(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價格的影響以及(四) 相關的農業、貿易、食品政策。
(一) 豆粕供應情況
1. 大豆供應量
豆粕作為大豆加工的副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豆粕的供應量,正常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粕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塊,一是國產大豆,二是進口大豆。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近幾年,我國大豆年總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徘徊,其中商品大豆量約為600萬噸。我國2008/09年進口大豆超過4,000萬噸。
2. 大豆價格
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粕生產的成本,近幾年,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進口大豆價格對我國豆粕價格的影響更為明顯。
3. 豆粕產量
豆粕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豆粕產量與豆粕價格之間存在反向關系,豆粕產量越大,價格相對較低;相反,豆粕產量減少,豆粕價格則上漲。
4. 豆粕庫存
豆粕庫存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則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粕具有不易保存的特點,一旦豆粕庫存增加,豆粕的價格往往會調低。
(二) 豆粕消費情況
我國是豆粕消費大國,近幾年,豆粕消費保持了13%以上的年增長速度。豆粕在飼料業中家禽的使用量佔52%,所以牲畜、家禽價格的影響直接構成對飼料需求的影響。正常情況下,牲畜、家禽的價格與豆粕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統計顯示,90%以上的豆粕消費是用於各類飼料,所以飼料行業景氣度狀況對豆粕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 相關商品、替代商品價格的影響
1. 豆粕與大豆、豆油的比價關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產品,每1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粕的價格與大豆的價格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講,每年大豆的產量都會影響到豆粕的價格,大豆豐收則豆粕價跌,大豆欠收則豆粕就會漲價。同時,豆油與豆粕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豆油價好,豆粕就會價跌,豆油滯銷,豆粕產量就將減少,豆粕價格將上漲。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粕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會停產,從而減少豆粕的市場供應量。
2. 豆粕替代品價格的影響
除了大豆、豆油等相關商品對豆粕價格影響外,棉籽粕、花生粕、菜粕等豆粕的替代品對豆粕價格也有一定影響,如果豆粕價格高企,飼料企業往往會考慮增加使用菜粕等替代品。
(四) 相關的農業、貿易、食品政策
近幾年,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出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食品政策的實施,對養殖業及豆粕的需求影響都是直接的。
❷ 原材料的價格和期貨是怎麼個關系
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具有聯動性。通常而言,現貨價格漲跌,會帶動期貨價格漲跌;期貨價格漲跌,也會影響現貨價格漲跌。但現貨價格相對要穩定,不像期貨價格波動大並且敏感。
因此,鋼鐵期貨價格漲了,廢鐵價格不一定馬上就跟漲,除非期貨價格漲幅很大。如果你能比較成功預測到期貨價格的漲跌,就可以利用這個預測來做生意,在大漲之前大量收購廢品,大漲之後賣掉。
❸ 期貨的根本原理與漲跌因素,簡單說就行了
一、根本原理:
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
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二、漲跌因素
影響期貨漲跌的原因很多,每個品種分析的都不一樣,以下按玉米舉例子
(一)供需關系
1、玉米的價格主要通過供求平衡關系決定。一般而言,當玉米供給大於需求時,玉米價格將會下跌,而當玉米供不應求時,玉米價格則會上漲。
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40%以上,中國的產量占近20%,南美的產量大約佔10%,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產量和供給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玉米的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最重要的因素。
美國、中國、歐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費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對玉米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
2、玉米的進出口
對國內而言,玉米進口會增加國內供給總量,玉米出口會導致需求總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對我國玉米價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來我國玉米出口有逐步減少的趨勢,我國玉米的進出口政策變化,對我國玉米的進出口也有較大的影響。
對國際市場而言,需要重點關注美國、中國、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國的玉米出口情況和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主要進口國家地區的玉米進口情況。
3、玉米庫存的變化
玉米結轉庫存包括政府(含期貨交易所)和民間的結轉庫存。一般來說,如果玉米庫存增大,供給寬松,價格將下降;而如果玉米庫存減少,供應緊張,價格將上升。
4、牲畜和家禽的飼養量
玉米的消費主要來自飼料、口糧和工業加工,其中飼料佔到70%以上。由於牲畜和家禽飼養是玉米最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飼養量上升,則玉米價格看漲;反之則看跌。
5、高企的油價和低廉的玉米價格為燃料乙醇的玉米深加工帶來機遇。1噸燃料乙醇大約需要3.2噸~3.3噸玉米。國家規定乙醇汽油價格與同標號汽油價格一樣,扣除770元/噸的加工成本,在原料玉米價格不超過1308元/噸的情況下,乙醇汽油就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二)政策、環境、成本因素
1、玉米產業政策的影響
玉米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政策對玉米的價格也有一定影響。如今年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免徵農業稅試點、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擴大良種補貼品種、對土地實施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和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等重大政策,將大大提高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因而未來我國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將保持穩定。
2、玉米投入與產出價格的相對關系
玉米的投入與產出比,會影響到農民的玉米種植季節性,進而會影響到玉米的種植面積與產量。玉米的生產成本主要由種子、化肥、機耕、農葯、灌溉、脫粒、送糧、人工、農業稅、(鄉村)統籌提留款等構成,上述價格的變化也會對玉米的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3、天氣的變化
作為三大農產品之一的玉米,影響其供給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氣候條件。如果種植季節降雨過多或生長季節降雨不足,都可能明顯地降低玉米產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價格的上漲。
反之如果風調雨順,則玉米將豐產豐收,可能導致玉米價格的下跌。重點需關注美國和我國每年4-9月玉米播種和生長期間的天氣變化情況。
4、禽流感等突發性事件的影響
禽流感等突發事件影響到家禽對玉米的消費,而消費減少,自然會對玉米價格有一定的壓製作用。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運和戰爭,也可能影響到玉米的生產、出口或進口。
5、運輸成本
由於原油價格堅挺,使得船運費大幅提高,而中國的地理位置優勢在競爭中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導致美國玉米出口成本顯著提高,出口競爭能力顯著減弱。
目前美灣至日本和韓國的巴拿馬級別貨輪運費達到60美元/噸,中國至韓國的運輸費用僅為15-18美元/噸。由此中國玉米在亞洲的需求量將大於美國玉米,從而影響大連玉米的價格。
(三)相關商品價格的影響
玉米價格與其他穀物價格之間的關系,包括玉米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系和玉米與大豆的種植比價關系。玉米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系,它可以通過小麥/玉米價格比率來表示出來。玉米和小麥都可以作為飼料,消費替代關系明顯。
小麥價格傾向於保持在玉米價格的115%左右,但該比率的變動幅度較大。而東北地區作為我國大豆和玉米的主產區,農民一般通過比較兩者的種植比價關系,來選擇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面積,一般來說,大豆和玉米的種植比價在3:1左右。
近幾年來尤其是去年,由於大豆玉米比價上揚,農民種植大豆效益明顯高於玉米,所以今年黑龍江省許多農民紛紛減少玉米的種植面積,轉而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
(四)市場因素
1、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玉米價格對大連玉米價格將有一定影響。從CBOT 32年玉米月線連續圖表縱向價格空間角度看,總體在 370-210美分間寬幅振盪,振幅100-350美分,波段趨勢清晰。
370之上屬高價區,210之下屬低價區。370美分之上壓制較重,210美分支撐較強。
2、市場投機因素的影響
在玉米市場尤其是在玉米期貨市場上,由於多空雙方對未來價格認識的分歧,玉米價格的變動通過心理的預期得以體現出來,市場的投機因素對玉米價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3、經濟周期的影響
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經濟周期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組成,玉米的價格也會隨之而波動。
4、價格連動
玉米和各穀物之間的連動是較主要的連動方式。
(3)原料期貨價格分析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特徵:
1、雙向性
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買。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在熊市中,股市會蕭條而期貨市場卻風光依舊,機會依然。)
2、費用低
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徵收印花稅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手續在萬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亦不足交易額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費用是成功的一個保證)
3、杠桿作用
杠桿原理是期貨投資魅力所在。期貨市場里交易無需支付全部資金,國內期貨交易只需要支付5%保證金即可獲得未來交易的權利。由於保證金的運用,原本行情被以十餘倍放大。
假設某日銅價格封漲停(期貨里漲停僅為上個交易日結算價的3%),操作對了,資金利潤率達60%(3%÷5%)之巨,是股市漲停板的6倍。(有機會才能賺錢)
4、機會翻番
期貨是「T+0」的交易,使您的資金應用達到極致,您在把握趨勢後,可以隨時交易,隨時平倉。(方便的進出可以增加投資的安全性)
5、大於負市場
期貨是零和市場,期貨市場本身並不創造利潤。在某一時段里,不考慮資金的進出和提取交易費用,期貨市場總資金量是不變的,市場參與者的盈利來自另一個交易者的虧損。
在股票市場步入熊市之即,市場價格大幅縮水,加之分紅的微薄,國家、企業吸納資金,也無做空機制。股票市場的資金總量在一段時間里會出現負增長,獲利總額將小於虧損額。(零永遠大於負數)
❹ 如何把握鋼材期貨價格走勢
作為投資者,如果想在鋼材期貨交易中獲利,對於鋼材期貨基本面的透徹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因此,如何把握鋼材期貨價格走勢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把握鋼價走勢主要看三個方面:成本、供需關系、市場信心。 煉鐵的生產成本構成主要為原材料(球團、鐵礦石等)、輔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動力(焦炭、煤粉、煤氣、氧氣、水、電等)、直接工資和福利、製造費用、成本扣除(煤氣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篩下物回收等)。在上述這些成本構成中,鐵礦石和焦炭的比重各占煉鋼成本的30%左右。我國鐵礦石產量雖然非常大,但是由於品位較低,所以我國鐵礦石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很高。全球80%的鐵礦石貿易量掌握在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這三家鐵礦石巨頭手中,進口的鐵礦石又分為長協礦和現貨礦,長協礦的價格每年會通過談判機製得出新的基準價格,掌握鐵礦石的長協礦和現貨礦價格水平和發貨量對於鋼價的成本估算非常有價值。焦炭作為煉鋼過程中的重要原料,基本由我國國內供給,不需要進口,這和我國的煉焦煤儲量大有著密切的關系。焦炭價格的波動對於鋼價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鐵礦石價格、庫存焦炭價格和庫存、發電量與電價、波羅的海海運指數,以及人均工資等都是影響鋼價波動的主要因素,掌握這些成本構成的及時信息就能估算出鋼價的成本,對於把握鋼價走勢就提供了基礎。 了解了鋼材的成本構成後,核心的分析內容就是研究鋼材的供需關系。鋼材的供需與其他工業商品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鋼材的產量、進出口量、庫存與下游需求。投資者只有深入分析鋼材的供需關系才能對於鋼價走勢提供有價值的研判參考。2008年7月開始,鋼價見頂回落,跌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10月中旬中央4萬億投資計劃公布才企穩反彈,主要還是因為前期的鋼價暴跌,導致各大鋼廠紛紛限產保價,壓縮鋼材的產量,庫存水平也持續下降,而下游需求終端則持觀望態度,減少採購,那麼在4萬億投資計劃實施後,導致了需求的集中釋放,而產量和庫存則處於較低水平,於是促成了這波鋼價的強力反彈。鋼價反彈在2009年2月初結束重新進入下跌通道,主要原因為鋼廠逐步恢復生產,導致鋼材供給量持續放大,而貿易商結合春節因素看多後市,瘋狂囤貨,導致全國的鋼材庫存水平在2月份創下歷史新高,而下游需求終端在庫存水平達到理想水平後,實際需求並未見起色。由此可見,鋼價的供需關系是決定鋼價走勢的根本因素,從供給來看,主要關注鋼材的產量、進出口量、鋼廠的限產、調價、庫存水平以及不同品種的相關數據。鋼材需求端主要包括房地產、基礎建設、機械、汽車、船舶、能源採集、加工設備等,所以要關注房地產的開工面積、固定資產投資額、汽車產量、進出口量等下游需求數據。結合供給的情況判斷供需關系,對於投資者研判鋼價走勢將非常有幫助。 鋼價的波動除了受成本和供需關系的影響之外,市場的信心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2008年10月中旬,4萬億的投資計劃公布實施就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鋼價受其提振,持續反彈,幅度高達30%,此類政策的推行、全球經濟走勢的預期都將直接影響鋼材價格的波動。 鋼材期貨投資者除了通過做多、做空交易賺取利潤外,還可以關注鋼材期貨的套利交易,從時間來看,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不同月份的鋼材期貨合約之間可以進行跨期套利;從空間上來看,可以利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鋼材期貨合約與國外交易所或者國內電子盤遠期市場進行跨市場的套利。鋼材套利交易由於風險較小,收益穩定,所以非常適合那些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
❺ 原材料降價,期貨市場盈利還是虧損
經濟危機影響的關系,現在消費低迷,國外的購買力明顯下降,國內也是,目前在這個時期大家都是摟緊錢包 不輕易消費的。 還有就是目前經濟危機造成商品價格大幅下跌 對汽車的生產也有關系, 銅鋁 鋼材等成本金屬價格掉到不到原來價格的三分之一,輪胎橡膠也是掉了快一半的價格了, 目前這種消費低迷原材料也價格大幅下跌,汽車價格出現降價很正常。
❻ 當前飼料行業原料行情走勢情況
飼料行業原料主要來自於糧食價格,現在糧價上漲趨勢明顯,包括一些主要的原料,玉米、豆粕等都在不斷上漲,隨著糧食行情的不斷上漲,飼料原料的價格也會持續上漲,但是不會上漲很快,所以飼料原料應當是處於一個持續但幅度不會太大的上漲狀態
僅為個人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塑料原料怎麼看期貨價格
你好,冠通期貨有限公司由中化集團控股,成立於1996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期貨公司之一,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保持連續盈利的經營業績,在行業監管部門中素來以管理嚴謹規范著稱。
公司研發中心是公司樹立品牌優勢、開拓專業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研發中心下設化工能源研究組、農產品研究組、金屬研究組、宏觀經濟研究組、股指期貨研究組、金融創新研究組。各小組在各研究領域成績斐然,為投資者提供了強大的研發保障和支持。其中化工品研究團隊在最近大商所的比賽中成績斐然,第一階段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公司每日及時更新各品種研究策略,為您提供最及時的信息支持。歡迎各位朋友交流學習。 您可以從文華、博易大師等專業的行情軟體上看到期貨的相關價格,具體的可以私信或者Q Q咨詢
❽ PVC期貨的市場分析
從PVC市場的中長期的波動來看,完成一個周期的時間段應該在3-4年左右。從1993年到現在,PVC市場共完成了5個繁榮發展和衰退周期。1994年,PVC市場價格最高,產業發展最為繁榮,隨後市場迅速下跌,1996年達到一個低點,企業經營陷入困境;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繁榮,在1997年下半年重新站到第二個高點,並在1999年到達一個歷史性低點。在PVC的最近兩個周期內,也演繹了類似的行情,在2005年底到2006年初,市場降到低點之後,一直處於上行通道,到2008年上半年達到了最高峰,下半年行情逆轉,在2008年底達到歷史性低點,受成本支撐,價格隨後小幅反彈。
目前我國PVC行業處於成熟期,步入高成本支撐的時代。行業的生命發展周期包括四個發展階段: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根據以上周期分析,中國的聚氯乙烯行業目前正處於成熟期。2003年到2005年行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需求高速增長,技術漸趨定型,生產企業獲取了高額的利潤。在利潤驅動下,必然會使生產供給主體大量增加,產品也逐步向多樣、優質和低價方向發展,使得競爭加劇,市場的需求日趨飽和。生產廠商必須依靠追加生產,提高生產技術,降低成本,以及研製和開發新產品的方法來爭取競爭優勢,買方市場形成,行業盈利能力下降,新產品和產品的新用途開發更為困難,行業進入壁壘提高,這是典型的產業成熟期的特徵。 從中長期來看,每4年左右即完成一個PVC市場價格周期,價格呈現三段式走勢特點:先緩慢持續上漲,到達周期高點後迅速到達周期低點,然後小幅反彈並持續低迷,直至下一個周期性上漲的到來。三個階段持續的時段大致比例為5:1:2。
從短期來看,將近4年來的價格周期用日價格數據表示,發現日價格波動走勢基本跟隨長期價格走勢,很少情況下會自行走出多個小波動周期。短期價格跟隨長期價格波動的特點非常明顯,易於投資者和套保者進行均衡預測價格的判斷,從而增加成功率。
相關性分析
PVC與LLDPE同屬於五大合成樹脂系列,因此有必要對PVC與其他合成樹脂商品價格相關性進行分析。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PP與PE之間的價格相關性很好,兩者之間的走勢非常一致,這主要由於他們具有相同的生產原料。原油在煉製成品油過程中,會同時產生乙烯和丙稀,他們分別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主要原料,1噸聚乙烯約需要1噸乙烯,聚丙烯與丙稀之間量的關系也是1:1,故本質上兩者之間的價值基本相當,因此,市場價格也基本一致。所以,我們只需要分析PVC和PE或PP某一種產品之間的價格相關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