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者是期貨市場存在的基礎
❶ 套利者一般是利用不同交割月份、不同期貨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進行套利,可相應分為
跨期 跨市場 跨品種
❷ 什麼是套利
什麼是套匯和套利?有什麼形式?
(1)套匯
所謂套匯,就是利用兩個或三個不同外匯市場之間某種貨幣的匯率差異,分別在這幾個外匯市場上一面買進一面賣出這種貨幣,從中賺取匯率差額利益的外匯交易形式。套匯的主要形式有直接套匯與間接套匯兩種。
①直接套匯。直接套匯又稱兩地套匯,是指當兩個不同地點外匯市場上某種貨幣匯率出現差異時,外匯交易者同時在這兩個市場買賤賣貴,從中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
②間接套匯。間接套匯又稱三地套匯,是指套匯者利用三個以上不同地點的外匯市場在同一時間內存在的貨幣匯率差異,同時在這些市場上買賤賣貴,套取匯率差額收益的交易行為。
(2)套利
套利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
①「不拋補的套利」。主要是指利用兩國市場的利率差異,把短期資金從利率較低的市場調至利率較高的市場進行投資,以謀取利息差額收入。
②「拋補的套利」。是指套利者在把資金從甲地調往乙地以獲取較高利息的同時,還在外匯市場上賣出遠期的乙國貨幣以防止風險。
套利活動的機會在外匯市場上往往轉瞬即逝,套利機會一旦出現,大銀行大公司便會迅速投入大量資金,從而使兩國的利差與兩國貨幣掉期率(即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間的差額)之間的不一致迅速消除。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套利活動客觀上加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使兩國之間的短期利率趨於均衡並由此形成一個世界性的利率網路。同時,套利活動也使各國貨幣的利率和匯率之間形成了一種有機的聯系,兩者相互影響,相互牽制。從這一點上看套利活動實際上是促進國際金融一體化的一種重要力量。
❸ 期貨中套利是什麼意思
期貨中的套利即為跨期套利。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
跨期套利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漲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3)套利者是期貨市場存在的基礎擴展閱讀
套利的風險
1、交易風險
通常兩次或三次交易不能嚴格同時完成,因此存在套利組合部分交易和價格波動部分暴露的可能性,而平倉的可能性也不能保證交易在盈利的價格下進行。不同的市場交易時間也給套利者帶來風險。例如,套利者發現IBM的股價在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之間有利潤空間,但由於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交易時段的不一致,他無法同時在兩個交易所完成投資組合操作。
2、無效配對
套利交易的另一個風險來自買賣雙方價格關系同時失效。仲裁員可能認為一對資產之間存在密切的價格相關性。他們出售價格被高估的資產,購買價格被低估的資產。他們希望在未來通過縮小資產差距來盈利。然而,仲裁人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由於市場波動,資產組合的價格相關性也將長期失效,這種套利交易將面臨超預期的風險。
3、交易對手
由於套利涉及未來的資金交付,因此存在交易對手違約、無法支付資金的風險。如果只有一個交易對手或多個關聯交易涉及一個交易對手,風險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中,許多交易對手違約,通過杠桿放大風險。
❹ 什麼叫做套利,套利違法嗎
套利亦稱「利息套匯」,套利不違法。
套利主要有兩種形式:
(1) 不拋補套利。即利用兩國資金市場的利率差異,把短期資金從低利率的市場調到高利率的市場投放,以獲取利差收益。
(2) 拋補套利。即套利者在把短期資金從甲地調到乙地套利的同時,利用遠期外匯交易避免匯率變動的風險。
套利活動會改變不同資金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各地短期資金的利率趨於一致,使貨幣的近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的差價縮小,並使資金市場的利率差與外匯市場的匯率差價之間保持均衡,從而在客觀上加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
但是大量套利活動的進行,會導致短期資本大規模的國際移動,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
(4)套利者是期貨市場存在的基礎擴展閱讀:
套利交易模式主要分為4大類型,分別為:股指期貨套利、商品期貨套利、統計和期權套利。
1、股指期貨套利
股指期貨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貨市場存在的不合理價格,同時參與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交易,或者同時進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類別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以賺取差價的行為。股指期貨套利分為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種套利。
2、商品期貨套利
與股指期貨對沖類似,商品期貨同樣存在套利策略,在買入或賣出某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並在某個時間同時將兩種合約平倉。
在交易形式上它與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現貨市場買入(或賣出)實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期貨合約;而套利卻只在期貨市場上買賣合約,並不涉及現貨交易。 商品期貨套利主要有期現套利、跨期對套利、跨市場套利和跨品種套利4種。
3、統計套利
有別於無風險套利,統計套利是利用證券價格的歷史統計規律進行套利的,是一種風險套利,其風險在於這種歷史統計規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否繼續存在。
統計對沖的主要思路是先找出相關性最好的若干對投資品種(股票或者期貨等),再找出每一對投資品種的長期均衡關系(協整關系),當某一對品種的價差(協整方程的殘差)偏離到一定程度時開始建倉——買進被相對低估的品種、賣空被相對高估的品種等到價差回歸均衡時獲利了結即可。
統計對沖的主要內容包括股票配對交易、股指套利、融券對沖和外匯套利交易。
期權套利
期權(Option)又稱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在期權的交易時,購買期權的一方稱為買方,而出售期權的一方則稱為賣方;買方即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義務人。
期權的優點在於收益無限的同時風險損失有限,因此在很多時候,利用期權來取代期貨進行做空、套利交易,會比單純利用期貨套利具有更小的風險和更高的收益率。
❺ 期貨市場存在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麼
套期保值者,如果期貨不能為企業迴避價格風險與實物交割,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❻ 期貨套利是什麼意思
正如一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經常存在差異,同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約價格之間也存在差異;同種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交易價格變動也存在差異。由於這些差異的存在,使期貨市場的套利交易成為可能。
套利,又稱套期圖利,是指期貨市場參與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入和賣出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以從中獲取利潤的交易行為。
在期貨市場中,套利有時能比單純的長線交易提供更可靠的潛在收益,尤其當交易者對套利的季節性和周期性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使用時,其功效更大。
有些人說套利交易的風險比單純的長線交易更小,這並不確切。盡管一些季節性商品的套利的內在風險低於某些單純長線交易,但套利有時比長線交易風險更高。當兩個合約、兩種商品的價格反方向運動時,套利的兩筆交易都發生虧損,這時,套利成為極為冒險的交易。
因此,就整個期貨交易而言,套利交易仍然是一項風險、收益都較高的投機。套利交易的收益來自下面三種方式之一:(1)在合約持有期,空頭的盈利高於多頭的損 失;(2)在合約持有期,多頭的盈利高於空頭的損失;(3)兩份合約都盈利。
套利交易的損失則來自剛好相反的方式:(1)在合約持有期,空頭的盈利少於多頭的損失;(2)在合約持有期,多頭的盈利少於空頭的損失;(3)兩份合約都虧損。
試舉一例,2003 年 5 月 22 日,某一交易者對 2003 年 8 月與 11 月豆粕合約進行套利交易,以 2092 元/噸的價格賣出 8 月合約 10 手,以 2008 元/噸的價格買入 11 月合約 10 手。5月 29 日,8 月合約的價格下跌至 2059 元/噸,11 月合約的價格上漲至 2029 元/噸,套利者可發出平倉指令,結束套利交易,結果交易者在 8 月合約上贏利 330 元,在 11 月合約上贏利210 元,共計贏利 540 元(不計手續費)。這個例子是兩份合約都贏利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比較小。
詳情你可以咨詢大莊家軟體或者QQ聯系我:1727274809
❼ 期貨投機者、套利者的參與是套期保值實現的條件。這句話對嗎
期貨投機者、套利者的參與是實現套期保值實現的條件。
1、大量的投機者和套利這得參與可以提高期貨市場的成交活躍和市場流動性,從而促使現貨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時有充分地對手盤,進而促進成交。
2、反之,如果沒有投機者和套利者的參與,則會導致市場成交冷淡,進一步可能會出現套期保值交易沒有對手單而無法進行交易。
擴展補充:
期貨市場的健康運行時需要成交量來保持。期貨合約的設計也是考慮到標的物的參與度。
❽ 什 么 是 期 貨 套 利
首先給你說點定義吧,然後再舉個例子。
套利一般特指期貨市場上的參與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入和賣出兩張不同類的期貨合約以從中獲取風險利潤的交易行為。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往年的豬肉一般在市場上賣7元/斤,農民的養豬成本為4元。
因為市場難以預測,豬肉的供貨量受許多因素影響,農民怕豬肉跌價,而罐頭廠則怕豬肉漲價,這就涉及到預期的問題了。期貨可以理解為預期的貨物(或商品)。
你作為一個期貨套利者,可以這樣操作:
1、與農民簽定一份合約:三個月後以6元的價格向農民收購1000斤豬肉,(交少量的保證金,三個月後才付款取貨)。
2、與罐頭廠簽定一份合約:三個月後以7元的價格向廠提供1000斤豬肉。
這樣做的好處是:農民不用擔心肉價會跌到虧本的地步,因為你和他們的合約表明他們會賺2元/斤。而罐頭廠也不用擔心肉價會上漲導致他們的成本升高,因為你和他們也已經有合約在先了。
好了,三個月後……
如果肉價漲到8元,那麼你還是可以憑合約向農民收購1000斤豬肉,付6000元;然後憑合約向罐頭廠出售1000斤豬肉,獲得7000元,這樣你就賺了1000元;漲價的話,廠憑合約就可以節省1000元的成本費,而農民雖然賺的少了(賣給市場賺更多),但也不會虧本。
如果肉價跌到5元呢?那麼你向他們雙方買入賣出豬肉的價格還是不變的,還是等於1000元的獲利。只不過農民則因為你這里的合約而仍可以以6元的價格售出1000斤豬肉而賺的比市場要多;罐頭廠則因為你的合約而必須以高出市場價2元的價格收購1000斤,但這兩千元就是他們的風險成本,因為合約,你幫他們承擔了漲價的風險。但這不表明他們虧本,因為豬肉的價格下跌了,對他們大有好處。
不知不覺說了好多了,以上說的是跨期套利。就是不同時期的商品價格可能發生的波動,你從中獲利。
還有跨市套利,是利用不同兩地商品價格的差異而套利;
跨商品套利,就是利用不同商品的價格差異來套利的。
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給我留言吧。
如果覺得我說的還可以的話就加點分吧,打那麼多字也不太容易,呵呵……
❾ 為什麼套期保值者本身不是期貨市場上套期保值風險的承擔者
關鍵問題就是你的所謂風險,是否是指期貨交易中開倉後形成的虧損。風險其實是你做套期保值交易的目標是否完成,如果一旦完成了,還算是有風險嗎?
簡單的來說,不是任何時期任何品種都值得套期保值。你在期貨書中也說了,從1-12月都是主要合約的期貨品種並不是代表了所有期貨品種。這足以說明不是在任何時間都有套期保值的必要。
換而言之,對於某些品種來說,你要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必須有一定的根據,當你接到一筆遠期訂單,其訂單合同規定了交易金額,而合同中的商品是遠期的,其中涉及到一種大宗商品,例如白糖。你擔心遠期的白糖上漲導致你經營合同的利潤縮水或者擔心導致由於大宗商品的上漲導致你合同的虧損。這時你就會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做多白糖。而同時期會不會有人做空白糖,比如白糖的中間商或者生廠商,這點是不一定的,會根據當時的基本面得出相應的判斷。因為同樣的基本面只會得出趨同的方向。因此如果市場中不存在足夠多的投機和套利者,就沒辦法達到套期保值交易的順利實施。
結論就是,無論其在期貨市場的操作是否賺到錢,都不妨礙他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否達成了,如果達成了就沒有風險,因為他本身做套期保值也是為了鎖定現貨利潤。
❿ 套利者的性質
套利者是那些利用期貨市場本身出現的機會在不同合約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或相近的數量相等的、方向相反的尋求價差利潤的一種交易者。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套利者與投機者的不同在於:①投機者在交易時只是單向的買入或賣出,要麼是多頭,要麼是空頭;而套利者則同時買入和賣出,既是多頭又是空頭。②投機者是利用單一期貨合約價格波動獲取利潤,而套利者是利用兩個不同的期貨合約彼此之間的相對價格差異獲取利潤,也就是投機者只注意絕對價格波動,而套利者只重視相對價格波動。套利者相對投機者而言風險較小,成熟的交易所對套利者的套利交易收取的交易費用也較低。套利者的交易方式主要有: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
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不同,所以有學者認為套利者是一個與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都不同的獨立的群體。例如,朱國華就是持有這樣的觀點,他引用美國著名期貨專家、金融期貨的創始人利奧·梅拉梅德在1977 年發表的《市場流動性和套期圖利技術》中指出的:「從事期貨交易的基本技術不外乎幾種,交易所場內和場外的交易者交替使用這些技術。這些技術從廣義上可區分為小投機商(做市商)、部位交易者和套期圖利者。……期貨市場套期圖利的技術與做市商或部位交易者大不一樣,套期圖利者利用同一商品在兩個或更多合約月份之間的差價,而不是任何一個合約的價格進行交易。因此,他們的潛在利潤不是基於商品價格的上漲或下跌,而是基於合約月份之間差價的擴大或縮小,從此構成其套利的部位。」雖然朱國華引用了金融期貨創始人利奧·梅拉梅德的話,但是還是有人不同意他的觀點。
首先,投機者和套利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追求利潤,並沒有質的區別;投機者和套利者的區別只是他們獲取利潤的形式有所不同,套利交易是買入投機和賣出投機交易的組合。
其次,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投機者只是低級或無意識的辯證法者,套利者是高級的、有意識的辯證法者(或許套利者從來沒有想到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待套利交易行為)。恩格斯說:「辯證的思維方式同樣不知道什麼嚴格的界線,不知道什麼普遍絕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學的差異互相轉移,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當的地方承認『亦此亦彼!',並使對立通過中介相聯系。」套利者是典型的「亦此亦彼」,即既是多頭又是空頭。就像我們知道的一個寓言故事:蝙蝠為什麼夜間飛行?傳說,鳥類和獸類(哺乳動物的總稱)發生了戰爭,蝙蝠看到鳥類占據了上風,就說自己有翅膀,馬上加入鳥類;隨後,獸類又占據了上風,蝙蝠就改口說自己有牙齒,加入了獸類。最後,戰爭和平解決了,鳥類不接受蝙蝠是鳥類,獸類也不接受蝙蝠為獸類,蝙蝠只好在夜間出沒。鳥類和獸類都不認為蝙蝠是自己的同類,蝙蝠只好在夜間出沒,但是不能因此改變蝙蝠是哺乳動物的性質。
再次,投機者和套利者的作用相同。套利者除了注意絕對價格波動,而且重視相對價格波動,他們發現期貨商品出現不正常的價格關系,就會利用兩種期貨價格之間的差價,隨時進行套利,從而平抑了價格波動的幅度,海爾奈莫斯在《給國會農業委員會國內行銷和消費者關系小組的報告》中指出:「仔細觀察期貨市場——把投機活躍的市場價格波動與投機不活躍的市場價格進行比較——暗示出了投機具有穩定價格的作用。」這個結論更能體現出套利者的積極作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投機者和套利者的利潤都來源於期貨市場,他們都是非生產性勞動,都不與生產發生直接聯系,因此他們自身都不可能生產剩餘價值——利潤的真正來源,他們的利潤的性質都是來源於套期保值者讓渡的剩餘價值。
總之,從表面上,套利者好像是與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不同的獨立的群體,但是從實質上看套利者依然是投機者——一種特殊的投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