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權期貨市場
❶ 黃金期權是什麼東東
是以黃金為標的的期權合約。
期權(Option),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這種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魅力在於,可以使期權的買方將風險鎖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在期權的交易時,購買期權的和約方稱作買方,而出售和約的一方則叫做賣方;買方即是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義務人。 具體的定價問題則在金融工程學中有比較全面的探討。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以確定的價格買進相關資產;看跌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以確定的價格出售相關資產。
期權與期貨的區別:
1、標的物不同
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期貨合同則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
2、履約保證不同
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而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3、盈虧的特點不同
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
4、套期保值的作用與效果不同
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❷ 什麼是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
你好!
黃金期貨:一般而言,黃金期貨的購買、銷售者,都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購回與先前合同相同數量的合約,也就是平倉,而無需真正交割實金。每筆交易所得利潤或虧損,等於兩筆相反方向合約買賣差額。這種買賣方式,才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炒金"。黃金期貨合約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額的保證金作為投資成本,具有較大的杠桿性,少量資金推動大額交易。所以,黃金期貨買賣又稱期貨保證金交易。
黃金期權:期權是買賣雙方在未來約定的價位,具有購買一定數量標的的權利而非義務。如果價格走勢對期權購買者有利,會促使期權購買者行使其權利而獲利。如果價格走勢對其不利,則可放棄購買的權利,損失的只有當時購買期權時的費用。
現在國家也在大力推廣銀行黃金白銀T+D的投資
保證金的機制,只需要支付15%的保證金就可以操作了
而且是雙向操作(可以買漲買跌)
隨買隨賣(即時成交,當日不限次數交易)
10小時交易機制(相對股票多加了晚盤,適合上班族)
操作簡單只需到光大或深發展銀行開戶然後開通網銀就可以回家在網銀上進行操作了
我們做為銀行的合作推廣商,通過我們合作機構在銀行開戶,手續費有優惠
且我們免費提供各種後續服務(操作指導
行情分析
看盤分析軟體)
有需要可以加扣扣聊
扣扣就是問答號
❸ 黃金期權的黃金期權PK黃金期貨
隨著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中國首個「金融期貨」產品正式面世。而「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同屬黃金衍生交易產品,兩種產品有什麼區別和共性,個人投資者應該選擇「黃金期貨」還是「黃金期權」投資呢?
投資門檻「黃金期權」較低
「黃金期貨」交易的對象是期交所提供的各期限的黃金合約,報價以人民幣提供,交易起點為1手合約,即1000克。個人投資黃金期貨各合約的保證金收取標准一般為合約價值的11%,目前最近的合約是2008年6月合約,個人投資者進行買賣的話,至少需要24000元投入,每天的交易有漲跌停5%的限制。而「黃金期權」交易的對象是國際市場的現貨黃金,報價以美元提供,交易起點是20盎司黃金,即622克。個人投資黃金期權,需要交納一定的期權費,而銀行提供的期權期限包括從一周到6個月不等的6種,以最短的一周期權來看,期權費一般為10美元/盎司,則投資者需要投資200美元進行黃金期權投資,「黃金期權」投資沒有漲跌停的限制規定。
買漲買跌都可以
「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在買賣一種遠期合約,這種合約約定在未來以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一定金額的黃金。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這兩種業務都不可以進行實際交割,因此盈利的方式在於利用合約價格的變動,從中獲得價差收益。由於這兩種交易方式和現貨交易相比,都具有杠桿放大的功能,並且在合約選擇上都可以選擇看漲黃金或看跌黃金,因此其交易適用的市場環境更加廣泛。
風險需警惕
由於是不同的兩個產品,「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面臨著不同的投資風險。黃金期貨投資時,個人客戶會面臨保證金余額不足而被強行平倉的風險。客戶損失的可能是賬戶內的所有資金。由於國內黃金期貨市場價格變動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而金價常常在晚間的紐約市場大幅波動,因此國內期貨交易所金價難免出現跳空的價格走勢,投資人持倉的交易風險有所增加。而黃金期權交易時,客戶作為期權買方,其最大的損失在交易開始就已經確定,即支付給銀行的期權費。未來無論金價如何變動,客戶最大的損失已經確定。只要在期權有效期內(含到期日),市場波動對客戶有利,則客戶都可以選擇賣出期權鎖定獲利,而不必擔心其中有過的大幅反向波動。
「黃金期權」適合中期持倉
中行黃金分析師徐明介紹,結合國際市場來看,黃金的衍生交易往往結合了黃金期貨與黃金期權兩種交易方式。隨著國內黃金衍生品市場的不斷成熟,個人投資者可以嘗試介入到「黃金期貨」或「黃金期權」的交易中來。相對而言,「黃金期權」的投資靈活度更高,杠桿功能更強,更加適合金價大幅波動時運用,適合那些打算對黃金進行中期持倉的投資者。
❹ 中行推出的黃金期權業務和期貨交易有什麼區別
其實期權也是屬於期貨交易的一種,期權是一種選擇權,是一種能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內以特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期權交易是一種權利的買賣,是期權的買方支付了權利金後,取得了在在未來某個特定的時間買入或者買出特定商品的權利.
看其是否屬於期貨交易的四個特點:1.是否是保證金交易.2.是否是T+0交易.3.是否是交易所集中交易,4.合約是否標准化.
❺ 黃金期貨與黃金期權有什麼不同
期貨與期權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買賣雙方權力和義務不同。期貨交易的雙方權利和義務是一樣的,都承擔著虧損的可能,也都享有盈利的可能。而期權的買方只享有權利,沒有義務,他的義務在購買期權時付出了權利金就已經結束。而期權的賣方只承擔義務,他收了權利金後就只剩下義務了。
2。保證金規定不同。期貨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保證金;而期權只有賣方需要交納保證金,買方只用付出權利金就可以。
3。交易內容不同。期貨交易是在未來一段時間支付某種實物商品或有價證券。而期權交易是買賣未來一段時間按指定價格買賣某種商品的權利。期貨交易到期一定要交割,而期權不一定要交割,可以放棄,過期作廢。
4。風險和獲利不同。期貨交易雙方的風險和獲利都是無限的。而期權買方的最大虧損是權利金,獲利則是無限的。期權賣方的最大利潤是權利金,而風險則是無限的。
❻ 黃金期權的黃金期權現狀分析
從國內貴金屬市場來看,黃金衍生品的交易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主要原因不是沒有黃金期權業務。換句話說,即使有了黃金期權業務,也不能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因此,期權市場及國內黃金期權業務的發展需要另闢蹊徑。
目前在交易所交易的市場里,幾乎沒有商品現貨上直接交易的期權。商品期權(至少在美國)都是商品期貨上的期權。這種狀況有其歷史原因所在,也有其經濟原因所趨。
在美國,黃金、有色金屬、原油等商品的衍生品市場是從期貨市場發展起來的。商品市場的衍生品市場的經濟功能,歷來被公認為是起到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作用。只是到了最近,商品期貨的金融屬性才逐步增強。
通過期貨來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對商品交易來說,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期貨合約的尺寸一般都比較大;第二,期貨合約具有直接把握價格運動方向性的優勢;第三,期貨合約的保證金比較低,因而杠桿作用力大;第四,期貨合約交易相對比較簡單。
期權交易在美國是從證券市場開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一開始就將衍生品期權交易的保證金設定得比較高。隨著投資者變得更加成熟,確實有人多次提倡要在商品的現貨上直接交易期權,而不是交易期貨期權,因為期權相對期貨來說更為靈活,更適合於策略交易。但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並沒有批准這樣的申請。
如果商品的衍生品交易需要實現的功能是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那麼就堅持以期貨業務為主。如果需要利用期權的靈活性、對波動率的規避以及其他好處,那麼就是交易期貨合約上的期權。當然,在場外交易的商品衍生品中,大部分是通過期權的形式而不是期貨的形式實現的。但是,場外交易的參與者都是有很高技術的專業人士,特別是投行的交易人士,所以,場外的方式還不能證明它們同樣具有場內交易的有效性。
此外,商品衍生品的交易主要是為了商品的生產者和使用者服務的。如果建立合約尺寸較小、沒有交割義務的期權合約,很可能會帶進大量的投機者,扭曲資源有限的商品的價格,這也是顧慮之一。
在我國,自2008年黃金期貨業務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市以來,其交易規模正在逐年上升,交易量已經躍居世界第四。然而,黃金期權業務目前只是在一些商業銀行間展開,並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市場。
所以說,無論是從政策的角度還是經濟的角度,要提振黃金的衍生品交易市場和業務,恐怕還需要在其他方面尋找契機。
❼ 黃金期權和黃金期貨有什麼區別
廣告
摘要
由於是不同的兩個產品,「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面臨著不同的投資風險。
黃金期權是買賣雙方在未來約定的價位具有購買一定數量標的的權利,而非義務,如果價格走勢對期權買賣者有利,則會行使其權利而獲利,如果價格走勢對其不利,則放棄購買的權利,損失只有當時購買期權時的費用。
黃金期貨,是指以國際黃金市場未來某時點的黃金價格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投資人買賣黃金期貨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個時間的金價價差來衡量,契約到期後則是實物交割。
具體來說,黃金期權與黃金期貨的區別如下:
投資門檻不同
1、黃金期貨交易的對象是期交所提供的各期限的黃金合約,報價以人民幣提供,交易起點為1手合約,即1000克。個人投資黃金期貨各合約的保證金收取標准一般為合約價值的11%,目前最近的合約是2008年6月合約,個人投資者進行買賣的話,至少需要24000元投入,每天的交易有漲跌停5%的限制。
2、黃金期權交易的對象是國際市場的現貨黃金,報價以美元提供,交易起點是20盎司黃金,即622克。個人投資黃金期權,需要交納一定的期權費,而銀行提供的期權期限包括從一周到6個月不等的6種,以最短的一周期權來看,期權費一般為10美元/盎司,則投資者需要投資200美元進行黃金期權投資,「黃金期權」投資沒有漲跌停的限制規定。
風險不同
由於是不同的兩個產品,「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面臨著不同的投資風險。
1、黃金期貨投資時,個人客戶會面臨保證金余額不足而被強行平倉的風險。客戶損失的可能是賬戶內的所有資金。由於國內黃金期貨市場價格變動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而金價常常在晚間的紐約市場大幅波動,因此國內期貨交易所金價難免出現跳空的價格走勢,投資人持倉的交易風險有所增加。
2、黃金期權交易時,客戶作為期權買方,其最大的損失在交易開始就已經確定,即支付給銀行的期權費。未來無論金價如何變動,客戶最大的損失已經確定。只要在期權有效期內(含到期日),市場波動對客戶有利,則客戶都可以選擇賣出期權鎖定獲利,而不必擔心其中有過的大幅反向波動。
❽ 什麼是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二者有什麼區別
所謂黃金期貨,是指以國際黃金市場未來某時點的黃金價格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投資人買賣黃金期貨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個時間的金價價差來衡量,契約到期後則是實物交割。
黃金期權是買賣雙方在未來約定的價位具有購買一定數量標的的權利,而非義務,如果價格走勢對期權買賣者有利,則會行使其權利而獲利,如果價格走勢對其不利,則放棄購買的權利,損失只有當時購買期權時的費用。買賣期權的費用由市場供求雙方力量決定。由於黃金期權買賣涉及內容比較多,期權買賣投資戰術也比較多且復雜,不易掌握,目前世界上黃金期權市場並不多。黃金期權投資的優點也不少,如具有較強的杠桿性,以少量資金進行大額的投資;如是標准合約的買賣,投資者則不必為儲存和黃金成色擔心;具有降低風險的功能等。
期權和期貨是兩種不同的衍生工具。
期貨指在一個確定的將來時間按確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某項資產的協議。
期權有兩種類型: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的持有者具有在某一具體的時間以某一確定價格購買標的資產的權利。看跌期權的持有者具有在某一確定時間以某一確定價格出售標的資產的權利。
期貨和期權的不同主要是:期貨合約的簽訂雙方都負有到時必須執行合約的義務。而期權合約的多方只負有權利,而沒有義務。
舉個例子來說,以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來距離:如果是黃金期貨,則到時候黃金期貨的多方在特定時間,必須以合約約定的價格買進黃金,不管當時黃金市場上現價是比合約約定價格高還是低。同樣的,對黃金期貨合約的空房來說也是如此,合約到期,必須以合約約定的價格賣出黃金。
而黃金期權就不同了。以看漲期權為例,如果在此時兩人簽訂一個黃金期權的合約,而合約到期時,市場上黃金的價格比期權合約上規定的黃金交割價格要高,那麼黃金看漲期權合約的多方,就能以比市場價格低的價格買到黃金,進而把黃金在市場上出售獲取差價。但是如果到時候市場上黃金價格低於期權合約上邊的交割價格,那麼此時對黃金看漲期權合約的多方來說,用比較高的價格買進黃金是不利的,因此可以選擇不執行這個期權合約。看跌期權反之。
❾ 重要的黃金期權期貨市場是哪
黃金期權最重要的市場是美國comex,國內未來幾年上海期貨交易所有望推出類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