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玉米期貨行情預測
Ⅰ 玉米期貨歷史價格走勢
上漲
Ⅱ 近期美玉米下跌,可是大連玉米期貨卻堅挺著,我想問下,國內玉米行情應該怎麼分析
分析行情需要根據模型進行分析,這個模型有技術的,有基本面的。
國內行情的分析要分析國內的宏觀經濟微觀經濟,經濟政策等。
市場價格是買方和賣方通過資金錶達自己的看法。
Ⅲ 2018東北玉米價格走勢
你好
不好預估
目前
國家收購政策有變化
所以價格不會高
祝萬事如意
Ⅳ 2018年玉米價格預測
應該是玉米主產區春播期間為價格最高,這階段天氣情況可能影響全年的收成,三、四月份。
Ⅳ 有分析師稱玉米將迎來十年的大行情,真的會嗎
最敏感的品種是玉米,庫存非常快,3年基本就差不多了。玉米的缺口很快就會得到體現,現在市場仍然處於壓力之下,因此節奏非常重要。市場越低,實力和空間就越強。春耕臨近,根據有關機構的調查數據,東北地區一些農民種植大豆的意願很強,玉米種子不易出售,比去年減少了1/3。預計今年將調整玉米播種面積。
將來,所有負面消息都將被消化,而且還會有很大的增加。總體而言,我堅信中國的需求和存在的差距,美國將從貿易角度與我們越來越緊密地合作。在短期內,做多做空要把握節奏,中長期線一定要多農產品,現在所有農產品都太便宜了,長期持有收益一定要好。
Ⅵ 目前我國玉米行情的最新走勢如何
受期貨價格影響,我國玉米現在行情很好,現貨價格有持續升高趨勢。最近我國玉米現貨行情每噸大概上漲10-30元,是從2012年以來我國玉米最高的一次價格,預計2021年價格還會呈上升走勢。目前我國玉米價格基本在0.9-1.8元每斤,不同地區受市場行情、品種以及產地等因素影響其價格也不一樣。造成今年玉米價格上漲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三、生豬市場呈上升趨勢帶動玉米價格。
有資料顯示,今年國內的生豬數量正在呈穩定上升趨勢,且在今年下半年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將進一步增多,這無形中加大了玉米的需求量,也為玉米的價格走勢提供了穩定的支持。
綜上所述,預計2021年我國國內玉米的行情還將會進入一個新高度,而今年無論如何我國玉米的價格都不會有太大的降低幾率。
對此你有何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Ⅶ 求近期關於玉米期貨交易的基本面分析一篇!
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徘徊整理黑龍江農業信息網近期,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大漲之勢有所收斂,政策性調控力度對玉米價格形成抑制,而農民強烈的惜售心理、市場貨源的緊張致使市場行情支撐力度較強,局部地區的價格跌幅有限,而銷區局部地區市場行情的上漲則受益於供應的偏緊,根據統計,截止目前國內玉米市場行情狀況如下:
東北玉米市場行情平穩運行
近期,東北玉米市場行情保持穩定,其中黑龍江青岡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穩定。據悉,目前青岡龍鳳新玉米收購價在1540元/噸,水分30%,玉米農村收購價1360-1400元/噸,水分26%-30%,價格保持穩定,當地農戶玉米已經銷售近7成;吉林四平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四平和農牧業新玉米掛牌收購價在1890元/噸,水分14%,超1%水分扣0.01元,價格保持穩定,日收購量仍維持在數百噸;吉林榆樹地區玉米收購價穩量縮。據悉,目前當地貿易商收購價在1500元/噸,水分30%,玉米烘乾成本在1880元/噸,水分14.5%,榆樹中糧玉米掛牌價1800元/噸,水分14%,價格保持穩定,農戶惜售以及近期的降雪導致上市量依然較少;遼寧海城地區新玉米收購價格走勢堅挺。據悉,目前當地新玉米貿易商收購價1600元/噸,水分30%,飼料廠新玉米進廠價2020元/噸,水分15%-16%,均較昨日基本持平,當地農戶賣糧人數依然較少。
關內玉米市場行情穩中略跌
山東臨沂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當地農戶依然惜售,糧點玉米收購價2000-2020元/噸,水分15%-16%,飼料廠過風過篩玉米收購價2090元/噸,水分15%以內,價格保持穩定,農戶售糧積極性較一般;河北景縣新玉米收購價格小幅回落。據悉,目前當地新玉米上市量依然不大,糧點收購價1880元/噸,水分14%,貿易商新玉米收購價1900元/噸,水分14%,周邊飼料廠玉米進廠價1980元/噸,水分14%,價格下跌20元/噸;農戶惜售,河南安陽玉米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當地新玉米(毛糧)糧點收購價1860元/噸,水分15%,飼料廠新玉米(凈糧)收購價1940元/噸,水分15%以內,價格保持穩定,農戶惜售心理依然存在。
銷區玉米市場行情穩中略漲
浙江寧波地區玉米價格弱勢平穩。據悉,目前當地東北新玉米碼頭價2230元/噸,水分14%,東北新玉米到站價2140-2160元/噸,站台售價2190元/噸,水分15%,安徽新玉米站台價2120元/噸,水分15%,均較昨日大致持平,但近期到貨量較多;四川成都地區玉米價格小幅上漲。據悉,目前當地東北陳玉米(品質介於一等和二等之間)到站價2260-2280元/噸,水分14%,進飼料廠價在2320元/噸,價格上漲20元/噸,近期市場鐵路到貨較此前有所減少,東北新玉米進飼料廠價在2300元/噸,較昨日持平;到貨依然較少,安徽合肥玉米價格走勢堅挺。據悉,受黑龍江地區鐵路運輸緊張的影響,近期當地玉米到貨十分有限,黑龍江新玉米到站價2130-2150元/噸,水分15%,站台售價2200元/噸,東北陳玉米到站價2200元/噸,價格保持穩定。
港口玉米市場行情保持穩定
目前,國內港口玉米市場行情基本穩定,其中東北港口市場玉米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大連港內玉米平艙價2060-2070元/噸,水分14%,黑龍江新玉米到港價在2020元/噸上下,錦州港玉米平艙價在2070元/噸上下,均較昨日基本持平,但市場成交依然相對偏淡;廣東港口玉米價格弱勢平穩。據悉,目前廣東港內質量較好玉米的主流成交價在2150-2160元/噸,最高在2180元/噸,最低在2120元/噸,價格保持穩定,近期港口玉米到貨依然較多,港內玉米庫存約在30萬噸左右。
綜合分析,目前國內玉米市場行情步入短暫的休整時期,政策調控放緩了玉米價格上漲的步伐,但由於市場供應能力、需求旺盛,加之農民惜售待價的態勢,經過短期徘徊,後市國內玉米市場行情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近期,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大漲之勢有所收斂,政策性調控力度對玉米價格形成抑制,而農民強烈的惜售心理、市場貨源的緊張致使市場行情支撐力度較強,局部地區的價格跌幅有限,而銷區局部地區市場行情的上漲則受益於供應的偏緊,根據統計,截止目前國內玉米市場行情狀況如下:
東北玉米市場行情平穩運行
近期,東北玉米市場行情保持穩定,其中黑龍江青岡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穩定。據悉,目前青岡龍鳳新玉米收購價在1540元/噸,水分30%,玉米農村收購價1360-1400元/噸,水分26%-30%,價格保持穩定,當地農戶玉米已經銷售近7成;吉林四平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四平和農牧業新玉米掛牌收購價在1890元/噸,水分14%,超1%水分扣0.01元,價格保持穩定,日收購量仍維持在數百噸;吉林榆樹地區玉米收購價穩量縮。據悉,目前當地貿易商收購價在1500元/噸,水分30%,玉米烘乾成本在1880元/噸,水分14.5%,榆樹中糧玉米掛牌價1800元/噸,水分14%,價格保持穩定,農戶惜售以及近期的降雪導致上市量依然較少;遼寧海城地區新玉米收購價格走勢堅挺。據悉,目前當地新玉米貿易商收購價1600元/噸,水分30%,飼料廠新玉米進廠價2020元/噸,水分15%-16%,均較昨日基本持平,當地農戶賣糧人數依然較少。
關內玉米市場行情穩中略跌
山東臨沂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當地農戶依然惜售,糧點玉米收購價2000-2020元/噸,水分15%-16%,飼料廠過風過篩玉米收購價2090元/噸,水分15%以內,價格保持穩定,農戶售糧積極性較一般;河北景縣新玉米收購價格小幅回落。據悉,目前當地新玉米上市量依然不大,糧點收購價1880元/噸,水分14%,貿易商新玉米收購價1900元/噸,水分14%,周邊飼料廠玉米進廠價1980元/噸,水分14%,價格下跌20元/噸;農戶惜售,河南安陽玉米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當地新玉米(毛糧)糧點收購價1860元/噸,水分15%,飼料廠新玉米(凈糧)收購價1940元/噸,水分15%以內,價格保持穩定,農戶惜售心理依然存在。
銷區玉米市場行情穩中略漲
浙江寧波地區玉米價格弱勢平穩。據悉,目前當地東北新玉米碼頭價2230元/噸,水分14%,東北新玉米到站價2140-2160元/噸,站台售價2190元/噸,水分15%,安徽新玉米站台價2120元/噸,水分15%,均較昨日大致持平,但近期到貨量較多;四川成都地區玉米價格小幅上漲。據悉,目前當地東北陳玉米(品質介於一等和二等之間)到站價2260-2280元/噸,水分14%,進飼料廠價在2320元/噸,價格上漲20元/噸,近期市場鐵路到貨較此前有所減少,東北新玉米進飼料廠價在2300元/噸,較昨日持平;到貨依然較少,安徽合肥玉米價格走勢堅挺。據悉,受黑龍江地區鐵路運輸緊張的影響,近期當地玉米到貨十分有限,黑龍江新玉米到站價2130-2150元/噸,水分15%,站台售價2200元/噸,東北陳玉米到站價2200元/噸,價格保持穩定。
港口玉米市場行情保持穩定
目前,國內港口玉米市場行情基本穩定,其中東北港口市場玉米價格相對平穩。據悉,目前大連港內玉米平艙價2060-2070元/噸,水分14%,黑龍江新玉米到港價在2020元/噸上下,錦州港玉米平艙價在2070元/噸上下,均較昨日基本持平,但市場成交依然相對偏淡;廣東港口玉米價格弱勢平穩。據悉,目前廣東港內質量較好玉米的主流成交價在2150-2160元/噸,最高在2180元/噸,最低在2120元/噸,價格保持穩定,近期港口玉米到貨依然較多,港內玉米庫存約在30萬噸左右。
綜合分析,目前國內玉米市場行情步入短暫的休整時期,政策調控放緩了玉米價格上漲的步伐,但由於市場供應能力、需求旺盛,加之農民惜售待價的態勢,經過短期徘徊,後市國內玉米市場行情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Ⅷ 急求目前玉米期貨投資分析預測啊!!!
有單被套?
盤面走勢震盪,結合指標看,個人傾向頂部盤整,只有確認下破2200,跌勢才能確立
目前玉米還是比較強勢,如節奏把握不好多空都容易被套,但是等一等都能解套。
結論:
1.強勢
2.盤整
3.區間短線操作
4.突破選擇方向後中線跟進
Ⅸ 2018玉米價格還會漲嗎
這樣還可以解決全國酒精廠開工率不足的問題,因為陳玉米的成本相對新玉米來說要高。 不同於油菜籽。因此大幅降低臨儲價格是不講政治的.下游需求弱,這樣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2, 那麼進口高粱,因市場嚴重供大於求和失靈;公頃、解決問題的思路 1,生產資料成本更高。 2。 飼料養殖需求下降幅度較大。 即使推行燃料乙醇添加政策、大麥、取消補貼,要抓典型.大幅下調臨儲價格不可取。因此應下大決心,在中國糧食安全的主產區,要相信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國儲拍賣成交率很低,將不利於社會穩定,足夠消化7-10年。 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經濟形勢不好所影響.進口原料替代量巨大、市場會失靈,利潤低,所以新季臨儲必須要收。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收購乙醇。 建議全國范圍內使用,如果出現一些減產,甚至會更多,這樣每年可以消化掉3000萬噸庫存玉米,導致現貨價格大幅下跌,進行混配,並明確新年度拍賣政策為順價銷售,導致深加工開工率不足,庫存壓力巨大。 4。如果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200元/中國玉米市場和玉米政策現狀 一;噸的運輸補貼相當於不到2年的臨儲費用支出,租地成本很高、貿易商以及飼料企業都會備足庫存、解決問題的辦法剖析 1。 在整體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甚至破產.通過有競爭力的運費補貼和打擊走私肉的辦法、當前中國玉米市場的現狀 1。 全年度高粱、新季臨儲政策剖析 1;噸之間.市場心態極度悲觀,並且如果未來一旦缺糧可隨時進行調整,以收8000萬噸計算。 2,即便是再降。這樣深加工.加大力度打擊走私肉類.全國范圍內開展使用燃料乙醇。 三,庫存壓力巨大,從財政的角度看總體還是劃算的,那麼還需要幾年時間的存儲,如有大批農民的利益受損害、木薯;噸,等於先不用錢就可以解決掉3000萬噸玉米的消化問題, 這樣東北玉米到南方價格會在2050-2150元/,新年度臨儲收購量不會超過5000萬噸,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進口大麥都將失去市場份額。 3,同時加大支持國產大豆產業、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也提高了經濟活躍度。 因事先未告知農民和市場。 到新季玉米收購結束時會有2億噸的庫存,造成種糧農民收入大幅下降,那麼玉米價格下跌幅度有超過50%的可能。 2,主要是受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的影響。 市場心態悲觀導致貿易商加快去庫存速度, 一旦3000萬噸玉米就會進入臨儲。 因供嚴重大於求。 由於拍賣糧成本與市場價存在巨大價差,這樣農民受到的打擊更大。 如果這幾項綜合措施實施到位,不用擔心缺糧問題, 下游產品需求差,農民利益也會得到保障,而400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在中國剛剛興起的現代化,國家財政損失巨大、農民的穩定發展都受到嚴峻挑戰, 國儲去庫存速度緩慢;噸.加大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圍,但也必須要收,僅才省出160億元,採取糧豆輪作,要完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並且還會嚴重損害新型農業主體,無人接盤,存儲費用會對財政造成較大的負擔。 二。 否則替代品持續沖擊,以黑龍江一些地區為例,玉米也會都進入臨儲庫存。以種糧為主要收入的農民會受到毀滅性打擊、農業合作社將會破產.2016年必須調整種植結構。 3,市場也不會使用陳玉米、規模化農業會被搞垮,取消臨儲玉米政策。以目前的庫存水平來看。 4,至少5年內不用擔心會出現缺糧的情況.新年度開始一定要控制住進口替代,全國范圍開展打擊走私肉的運動。 這樣臨儲可以少收3000萬噸,現有的臨儲庫存玉米會遭遇更加嚴重的貶值,嚴處理,不調整臨儲收購價或小幅度降價更加可取,雖然15年臨儲可能是最後一年執行,因為運輸補貼能夠解決3000萬噸。運輸補貼都是先運後補。 4。 用加油站獲得的各項相關稅收以補貼可能出現的加工虧損。 不僅與保護農民利益(尤其是種糧農民利益)的中央精神相違背,那麼農民種糧的總體收入會大幅下降,影響巨大,對國家也很不利,僅玉米種子的成本就達到2500元/.新季玉米豐收和減產目前還是未知.國儲拍賣難以成交,可能在3000-4000萬噸之間,用綜合思路可以解決問題就沒有必要傷害農民。並且將利於中國飼料業和養殖業的發展。 3,但政府的公信力和農業。 3。由於已經是最後一年收儲了,玉米種植面積廣.大幅降低臨儲價格後。同時還能帶動物流業,各庫存環節也能解決至少2000萬噸。 最好的辦法是將運輸補貼大幅度提高到300-400元/。 每年大約有300萬噸的走私肉.新糧收購時就給予東北深加工補貼,並且還大幅度降低臨儲收購價格的話,打掉之後每年可以消化1000萬噸的糧食。這樣多年來培養的種田大戶。因此需全面慎重的出台政策,土地集約化經營會嚴重倒退,否則政府會失信於民。 四,提高至少3000萬噸的國產玉米銷量。臨儲收購量會大幅減少
Ⅹ 2018玉米價格專家預測
=0一八年玉米價格。讓專家預測一下。實際這幾年連續使玉米保持在7角5分左右。而今年5月傷降至最低。從七月份開始長到7角5分。而現在長至8角左右了。明年也就是這個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