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是情緒發緒
『壹』 為什麼很多人對股指期貨有不滿情緒
總結如下幾點:
1,參與不了而不滿。股指期貨入市門檻50萬,還需要通過合格投資者測試,門檻較高很多小散參與不了。
2,認為股指期貨做空A股而不滿。股指期貨可以與一攬子股票進行對沖,因為股票市場只能做多,不少股票型基金機構為了規避風險進行套期保值,會在股指期貨上開空單。所以輿論普遍認為股指期貨是空頭市場,15年股災時也「順勢」背鍋。
3,交易受限而不滿。現在投資環境變差,因為保證金比例提高,平今手續費提高,還有持倉限制。
『貳』 期貨中情緒炒作是什麼意思
情緒炒作是通過利用人們的心理弱點來獲利。情緒炒作本質就是博傻,相信自己不會是最後一棒的倒霉者。
比如某合約,在沒有任何利好的情況下突然上漲。此時你的心裡肯定回想,這個沒有理由漲價,肯定要低下來。結果越來越漲,你的心理防線被突破了,抵不住誘惑買入這就叫情緒炒作。反過來也是同理。
『叄』 期貨市場價格變化背後最基本的原因是什麼
1.從理論角度而言是供需關系的變化導致價格波動,大多數時候價格也的確按照供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2.不過供需關系主導價格波動的前提是市場參與者都處於理性狀態,遺憾的是人在很多時候都是非理性的,從而導致基於供需關系的價格在短時間內會被嚴重扭曲,這也是期貨市場套利交易的前提和基礎。
3.就期貨而言,個人覺得期貨價格只是期貨市場參與者情緒的產物。某些時候,即便一種商品供過於求,但由於市場強烈的投機做多氣氛和人為操控,也會導致價格的大幅攀升,偏離合理區間。當然這種現象維持的時間一般並不長,隨著市場情緒的平復,價格很快便會回歸合理估值區間。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種短時間的價格扭曲往往會伴隨著極佳的套利機會。
『肆』 期貨價格漲跌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哪幾點
期貨價格漲跌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心理因素
投資者對於市場是不是有信心這一點也很重要。若是對某一商品比較看好的話,即便是沒有一點兒利好因素,這一商品的價格依然會上漲;而對於其比較看淡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利淡消息,價格也是會跌。
大戶操縱
雖然說期貨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但是還會有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戶參與進來對期貨價格進行操控,最終使得商品價格出現投機性的波動。
供求關系
期貨投資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其價格變動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供大於求時,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的價格就會上升。
經濟周期
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也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裡面,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跌現象。
政府政策
各國政府制定出的相關政策往往會對期貨市場上的商品價格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
社會因素
這里的社會因素主要是指投資者的思想、心理驅使、媒體宣傳等消息的影響。
季節因素
有很多期貨商品,特別是農產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價格自然隨著季節的變化有所變動。
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期貨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上面: 期貨市場雖是一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但仍難免受一些勢力雄厚的大戶的操縱和控制,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
『伍』 炒期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首先,我先給朋友們分析一下控制不好情緒會有什麼樣的不理想的結果吧。
如果在急躁、懊惱、苦悶等不好的情緒的時候,這個時候交易者們進行交易的時候,大多數可能會以失敗告終。反之,當交易者在平靜、理性的情緒中交易的時候,失誤的概率就會小很多。對交易者來說,要去的交易的成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蠻重要的。
學會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大部分交易者認為:交易就是為了盈利。其實,交易是在做加減法,交易行為發生之前,交易者應該不斷地做減法,包括不同的商品精選、海量信息中尋找核心信息、交易策略的制定等等。也就是說,交易是不斷排除不確定性的一個過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交易者需要保持足夠的理性,只有在冷靜和理性的情緒中,交易者才能比較大限度的接近市場的本質,而不是被情緒牽著走。
學會控制情緒,不僅教會交易者如何做人與處事,更教會交易者如何交易。
『陸』 請高人談談自己是如何控制期貨交易心理和情緒
首先認識你的焦慮,在交易的同時或許會產生焦慮情緒,出汗,呼吸困難,後背發麻,手也顫抖等症狀,當出現時,去問自己的內心,我在焦慮嗎,用另一個自我去觀察你的焦慮,然後閉上眼去想,我為什麼焦慮?焦慮真的對我現在有好處嗎?其他人也會焦慮嗎?人人都會有焦慮,但焦慮會影響我的工作,我不要消滅你,但我要與你共存,幫我一把吧,類似這些想法。當你與焦慮一體時,不再排斥它,而去尊重它,看清它,接受它,你的焦慮就會減輕很多了,久而久之你就感受不到他了。期貨是個高風險游戲,其中認知方面認為損失會讓自己的難以接受這點或許影響你的心理。每次有這種心情的時候就閉眼感受自己的呼吸,放鬆自己,然後再繼續。
『柒』 期貨價格變化與交易流程有什麼關系
1.農產品期貨合約的價格
農產品期貨合約的價格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其價格變化的周期與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幾乎完全相同。一般,在農產品的收獲季節,價格最低,然後隨著農產品銷售數量的增加,供給逐漸減少,以及農產品儲藏、保管費用的逐漸增加,農產品的價格也就開始上漲,直到第二年的農產品收獲季節,供給增加價格下跌,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價格和生產周期循環。
2.能源期貨合約的價格
能源期貨合約,主要是原油和原油產品。與農產品的期貨合約不同,能源期貨合約的交易量逐年上升,從1981年的100萬份合約,增長到目前的4000萬份。
在能源期貨合約中,原油佔65.6%,取暖用油15.6%,無鉛汽油18.4%,其他僅佔0.4%左右。
能源期貨價格的主要特點是,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到期日越遠的期貨合約,其價格越低。原因是,儲存需要付出大量的儲存保管費用。一般用戶都只購買只夠自己需要的數量的期貨合約,想少付一些保管儲存費。但往往由於突然的需求增加,造成現貨價格或近期期貨合約的價格大於遠期期貨合約的價格。
能源期貨價格也有很強的周期性。與農產品的生產不一樣,能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的約束,但對能源的需求卻有一個明顯的周期。生產用油,主要受經濟活動的影響,周期性不甚明顯,但在西方國家,居民冬季取暖主要是燒油,對取暖用油的需求量很大。這種對石油產品的消費周期也反映在能源的期貨價格上:從每年8月儲存原油開始,到12月價格上漲,而12月到次年2月,價格開始下跌。這樣周而復始地發生變化。
3.金屬期貨合約價格
金屬期貨合約分為兩大類:一是貴金屬期貨(黃金、白銀、鉑、鈀),二是工業金屬期貨(銅、鋁、鉛、鋅、鎳、錫)。
一般來說,貴金屬期貨合約的價格,到期日越遠,其價格越高;到期日越近,價格越低。工業金屬期貨合約的價格,則不是這么規則,常常不可預測,也沒有農產品期貨或能源期貨那樣的季節性變動。工業金屬期貨合約的價格主要受社會的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周期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在經濟活動活躍時,貴金屬期貨合約的價格一般上漲,反之,在經濟低潮時,價格趨於下跌,就每一種具體的工業金屬而言,它的期貨價格的變化也不規則,有時到期日越遠的期貨合約,價格越高,而有時,又反過來。一切視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
1.股指期貨與股票與股票的不同之處
股指期貨與股票比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期貨合約有到期日,不能無限期持有;期貨合約是保證金交易,必須每天結算;期貨合約可以賣空;市場的流動性較高;股指期貨實行現金交割方式;一般說來,股指期貨市場是專注於根據宏觀經濟資料進行的買賣,而現貨市場則專注於根據個別公司狀況進行的買賣。
2.股指期貨的用途
股指期貨主要用途之一是對股票投資組合進行風險管理,另一個主要用途是可以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利,此外,股指期貨還可以作為一個杠桿性的投資工具。由於股指期貨保證金交易,只要判斷方向正確,就可能獲得很高的收益。例如如果保證金為10%,買入1張滬深300指數期貨,那麼只要股指期貨漲了5%,就可獲利50%,當然如果判斷方向失誤,期指不漲反跌了5%,那麼投資者將虧損本金的50%。
3.股指期貨的定價
對股票指數期貨進行理論上的定價,是投資者做出買人或賣出合約決策的重要依據。股指期貨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種證券的價格,而這種證券就是這上指數所涵蓋的股票所構成的投資組合。
同其他金融工具的定價一樣,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在不同的條件下也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但是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變的,即由於市場套利活動的存在,期貨的真實價格應該與理論價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趨勢上是這樣的。
為說明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原理,我們假設投資者既進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同時又進行股票現貨交易,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種股票市場指數為2669.8點,每個點「值」25美元,指數的面值為66745美元,股指期貨價格為2696點,股息的平均收益率為3.5%;2000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數期貨價格為2696點,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為2000年的3月19日,投資的持有期為143天,市場上借貸資金的利率為6%。再假設該指數在5個月期間內上升了,並且在3月19日收盤時收在2900點,即該指數上升了8.62%。這時,按照我們的假設,股票組合的價值也會上升同樣的幅度,達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貨交易的一般原理,這位投資者在指數期貨上的投資將會出現損失,因為市場指數從2696點的期貨價格上升至2900點的市場價格,上升了204點,則損失額是5100美元。
然而投資者還在現貨股票市場上進行了投資,由於股票價格的上升得到的凈收益為(72500-66745)=5755美元,在這期間獲得的股息收入大約為915.2美元,兩項收入合計6670.2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利率為6%的條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約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資期貨的損失5100美元,兩項合計0669美元。
在上述安全例中,簡單比較一下投資者的盈利和損失,就會發現無論是投資於股指期貨市場,還是投資於股票現貨市場,投資者都沒有獲得多少額外的收益。換句話說,在上述股指期貨價格下,投資者無風險套利不會成功,因此,這個價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貨合約價格。
由此可見,對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得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
F=1+1×(R-D):1×(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如果持有投資的期限不足一年,則相應的進行調整。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用剛才給出的股票指數期貨價格公式計算在上例給定利率和股息率條件下的股指期貨價格:
F=2669.8+(6%-3.5%)×143/365=2695.951.開戶: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交易之前,應首先選擇一個具備合法代理資格、信譽好、資金安全、運作規范,收費合理的期貨經紀公司,選定期貨經紀公司之後,即可向該公司提出委託申請,開立賬戶。
2.繳納保證金:客戶與期貨經紀公司簽署期貨經紀合同之後,應按規定繳納開戶保證金。期貨經紀公司應將客戶所繳納的保證金存入期貨經紀合同中指定的客戶賬戶,供客戶進行期貨交易之用。
3.下單:客戶向期貨經紀公司下達交易指令,內容包括:期貨交易的品種、交易方向、數量、月份、價格、日期及時間、期貨交易所名稱、客戶名稱、客戶編碼和賬戶、期貨經紀公司和客戶簽名等。
4.競價:目前,我國期貨交易採用計算機撮合成交競價方式。
5.成交回報與確認:期貨經紀公司出市代表收到交易指令後,以最快的速度將指令輸入計算機內進行撮合成交。客戶對交易結算單進行確認。
6.結算和交割。
交易實例:某客戶在3月預測大豆的價格將下降,該客戶在3月7日賣出開倉大豆期貨7月合約20手,開倉價為2100元/噸;至4月20日,大豆價格已跌至1850元/噸。該客戶認為大豆跌勢將完結,有可能轉為升勢。則以1850元/噸的價格買入平倉。(假設保證金為8%,10噸/手)則:客戶佔用資金:2100×20×10×8%=33600客戶平倉盈利:(2100-1850)×20×10=50000盈利率:50000/33600=149%事實上,看起來期貨投資很簡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從中獲利的,甚至可以說,大多數的人在這里投資失敗。多數投資失敗的人原因都差不多,因此,根據廣大期貨投資者的失敗原因,一些經紀人進行了總結,這些真理或許對你有所裨益。希望你能在有時變幻莫測、常常深奧難解、永遠趣味盎然的期貨市場一展宏圖。
期貨經紀人如是說:
1.許多期貨投資人交易時沒有計劃。交易前,他們既不設定風險限度,也不設定盈利目標。即使是制定了計劃,他們總是「半路出家」,並不堅持既定的計劃;尤其是在出現虧損的情況下。結果往往是過量操作,把自己逼在一條死路上,最終被迫斬倉出局。
2.許多投資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看到的或者聽到的消息多數情況下早已被市場消化了。
3.幾次獲利之後,許多投機客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他們不再根據實實在在的基本面情況,也不考慮技術上的理性,而是基於預感或者是大膽的臆想去做單;更有甚者孤注一擲,認為「不會輸!」
4.許多投資人掌握到基本面的一個消息,死盯著不放,即使是市場技術走勢已發生變化也不在乎。只有技術走勢同基本面一致才可相信之。兩者必須保持節奏的合拍。
5.許多投資人視期貨市場是直覺的舞台。價格的波動直接反應基本面的變化。不能辨別價格波動同市場走勢之間的變化關系,往往會招致虧損。
6.一些投資人因貪婪而寄希望於更大獲利空間,最終使得手中的盈利頭寸轉化為虧損。這實在是缺少節律。由於貪婪,一些投資人會一次性下注,滿倉入市。
7.多數投資人在對市場缺乏研究的情況下就過量操作。他們利用手頭十分貧乏的信息就去大筆建倉。他們在日交易中頻繁進出,結果導致保證金虧蝕;之後,他們又不願意接受小額虧損。
8.情緒常常使得多數投資人對虧損頭寸持有太久。他們不能約束自己接受小額虧損,獲取更大的利潤。
9.由於缺乏市場經驗,許多投資人在情緒或者在財力上傾注於一次交易,而且不願意或者不能止損。他們也許是不能承認自己已經錯了,或者是對市場的看法太過短淺。
10.許多投資人違背—個基本的原則:「盡早了結虧損,盡力放足盈餘。」
11.缺乏節律包括很少的幾項:如缺乏耐心,行動遲緩等等。許多投資人不能接受虧損並迅速採取行動。
12.不要聽信內部消息去交易。這不合法,而且內部消息往往是錯誤的。
13.許多投資人習慣全副武裝。他們真是有多少做多少。在市場已經明顯背離手中的頭寸的情況下,他們仍不能靈活轉動腦筋。他們沒有完好的戰斗計劃,也沒有勇氣堅持按計劃去執行。
14.當市場沿著自己或者有背自己預定思路的時候,投機者會讓情緒戰勝理智。他們不能制定並按照計劃去行事。優良的計劃必須包括防禦點(止損)。
15.市場中不留風險資金,這就意味著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應對市場中隨時出現的萬一,也就不能雄居市場。
16.許多投機者只做一種商品,投資市道清淡的市場是危險的。
17.許多投資人慣用「傳統的智慧」,要麼是固守一隅,要麼是抱著市場中的陳年舊事使勁咀嚼。他們稍有利潤就棄單而出,卻把更大的贏利空間讓給別人;而對虧損頭寸又是敝帚自珍。很少有人去花時間、下功夫苦研市場,分析自己的情緒狀況。
『捌』 期貨究竟是現貨的衍生還是人性的博弈
期貨市場魅力無窮卻又撲朔迷離,深陷其中的人們總想探究它的本質以求獲得可以永恆的盈利秘訣。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環境,懷著不同的經驗,身受不同的限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探尋期貨市場,得出的感悟或所謂的「結論」往往也是大相徑庭的,由此而生的自認為可以盈利的交易模式也是千差萬別的。期貨市場看似能夠輕易獲取的財富魔力,讓我們孜孜以求,即使求之不得,也無法妨礙我們追逐它的渴望。
粗俗者如我,也是其中一員。我想從我自己角度探尋期貨的本質,以便能夠在這個市場求得能說服自己的盈利模式。
我認為站在以盈利為目的的交易者的角度來看,期貨的本質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解讀:一、期貨是現貨的衍生;二、期貨是人性的博弈。(如果站在市場的觀察者角度、設計者角度、經營者角度或是其他角度,期貨的本質完全可以另有含義)
首先,期貨不是平白無故誕生的,每一個期貨品種、期貨合約對應的都是特定的現貨,期貨是為現貨而生的。
雖然期貨和現貨的關系時而緊密、時而鬆散,偶爾甚至還背道而馳,但不管怎樣,期貨就是現貨的衍生,期貨和現貨就是有著與生俱來的千絲萬縷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不可割捨的,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有矩可循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研究透了某個品種的現貨,在期貨市場賺錢也就能相對順利地實現了。
其次,期貨的每一個波動、每一個價格、每一筆成交都是「人為」產生的,是由帶著不同觀點的錢廣泛而民主的投票後撮合、約定而成的。
每一個波動、每一個價格、每一筆成交的背後是人與人之間的力量、觀點、情緒、意念的撞擊和妥協,是期貨市場不同的參與者之間人性博弈的過程和結果。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深入剖析了人性特點並理解了人性的共同規律,也能相對順利地在期貨市場賺錢了。
因為我理解的期貨本質一是現貨的衍生、二是人性的博弈,所以站在我的視角,我所看到的期貨價格的波動、趨勢的形成、行情的拉鋸和轉變等,都可以理解為現貨供求關系變化和參與者人性博弈共同影響的過程和結果。雖然現貨供求關系變化和參與者人性博弈這兩者無時無刻都在共同影響期貨價格,但我還可以簡單地把期貨長期價格波動的主要決定力量定義為現貨的供求關系;把期貨短期價格波動的主要決定力量定義為參與者人性的博弈。這樣一來,或許我的期貨交易就變得相對簡單和可操作一些。
不管以下兩句話是否正確,是否經得起嚴格的考驗,但處在目前階段的我,身受較多局限的我,卻可以堅信:供求關系決定長期價格走勢的規律亘古不變,人性特徵決定短期價格走勢的規律亘古不變。有了這樣的信念,相當於是有了看待期貨行情的核心世界觀和價值觀,由此往下則可以衍生出對應的方法論出來,即在此核心觀點的指導下尋找期貨交易的盈利模式。
一個期貨品種的行情處在牛市還是熊市,是由它現貨的供求關系決定的,供不應求對應的是牛市,供過於求對應的是熊市,如果該期貨品種的現貨是某個大宗商品,供求關系的理解比較容易,而如果該期貨品種的現貨是股票指數或某個股票,供求關系其實就是股票籌碼與貨幣的供與求,如果籌碼的供應多,想要買籌碼的貨幣少,就是供過於求,股票就會跌,反之則會漲。
牛市和熊市,即行情的運行方向是供求關系決定的,而牛市和熊市的五浪、三浪或多少多少浪,即行情的行走路徑則是人性特徵決定的。比如,我們所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人性的一種特徵,因此每一段趨勢行情的運行總會有「停歇」。
如果我們足夠用心地去觀察、理解、分析、識別,會發現市場參與的主流人群沖動時、跟進時、恐慌時、套牢時、想要落袋為安時……市場就會表現出相應的價格波動。市場上任何一個參與者在交易中的任何想法和情緒,都會在行情的波動中體現出來,只不過當主流人群沒有形成相同或雷同觀點或狀態時,行情通常是無序的、隨機的、震盪的。而當在某個時間框架內,主流人群的觀點或狀態趨同時,行情通常會出現可識別的趨勢。
對所有投資者而言,體悟供求關系的宏觀基本面,比如貨幣寬松程度、產業政策等,大家都可以實現;而要洞悉供求關系的細節基本面,比如一個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長勢、替代品情況、種植者情緒等,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就很難實現,只有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才相對容易實現。因此,通過基本面研究超級大方向,個人投資者並不輸給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但通過基本面研究中短級趨勢,個人投資者就明顯處於劣勢。供求關系的基本面分析必然是有用的,至於是粗線條分析應用還是細致分析應用,就要因人而異,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而非倚靠自己的短板。
交易者在觀察行情時,如果認為某些類型的行情波動是無明顯特徵的,那麼這些行情對他來說就是抓不住的,對他而言,應該主動「錯過」這些行情;而如果認為另一些類型的行情波動是有明顯特徵、是可以識別的,那他就可以抓住這些行情,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這些類型行情的出現,識別它們、捕捉它們。當然,因為個人分析、總結、識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市場參與的主流人群的變化性,即使交易者看到了某個自認為有明顯特徵的行情的徵兆時,它也可能是「假象」,而如果遇到了「假象」,有應對策略就行了,即及時止損。這就是技術分析及其應用了。
技術分析講究「重演」,其實市場重演的不是圖形,而是人性。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情緒組成的市場情緒必然是有規律可循的,因為人性是亘古不變的,人性是有規律可循的。只不過市場情緒是由千千萬萬的懷著差異化情緒的參與者組成的,比單個人的情緒更復雜也更難以識別。但不管怎樣,當市場參與的主流群體的情緒趨同時,市場情緒就容易識別了。我想這就是技術分析的精髓吧。
『玖』 請高人談談自己是如何控制期貨交易心理和情緒
失手過嗎?馬上忘掉它!得手過嗎?更快忘掉吧!不要讓自我和貪婪擠兌掉清晰的思維和艱苦的工作。
『拾』 期貨交易高手怎樣控制情緒
近幾十年來,市場交易者關於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孰優孰劣的爭論似乎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唇槍舌戰見諸報端的亦不下數十萬字。事實上是誰也沒有說服了誰,多數成熟的投資人則選擇了中庸之道。不論是採用哪一種分析方法,都不應該忽略了市場波動是與身處市場當中的眾多交易者情緒變化息息相關的這一事實。市場走勢是對已經發生的交易者情緒化行為的忠實記錄,每一個價位的產生都是一對矛盾——樂觀與悲觀的情緒碰撞的結果。
在交易的過程之中,誰在扮演主角?是交易者的情緒。應該說,無論哪種分析方法實際上都是辯識市場情緒在狂熱及抑鬱兩極間擺動的心理學產物。情緒的震盪無時無刻都在考驗每一個交易者。看得准未必就能贏利,因為只有開倉才有可能發生盈虧,而一旦持倉我們就不可避免要受到主觀情緒的影響,各種有利的、不利的情緒就會纏上每一位交易者。即便是之前做了詳盡的分析工作,仍然難以避免不利情緒在持倉過程過程中對我們的干擾。畢竟市場走勢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隨機行走的,尤其是短期走勢;看不準就更談不上保障贏利的持續性,畢竟幸運之神不會總眷顧著某一位交易者的,再加上如果沒有止損措施,一次判斷失誤就可能對我們的投資造成滅頂之災。
許多事後令人後悔莫及的交易往往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尤其在當今全球發達的電子化交易市場當中。相信不少交易者都經歷過手剛離開鍵盤便意識到自己錯了的感覺。那是因為交易者在採取行動的當時並未意識到自己可能正被不利的情緒支配著,只有在交易結束的一剎那才忽然醒悟:原來自己的決定只不過是為了擺脫心理上快要承受不住的壓力而已。在熊市的末期,快速下跌的過程中非理性的恐懼是如此地震懾著交易者,迫使交易者不斷加入殺跌的行列。一旦市場止跌後空頭氣氛轉瞬間煙消雲散,交易者為了重拾破碎的自尊,輕易的就能忘記先前的窘迫的狀況。因為,我們的情緒具有隱蔽性。深度套牢——便是交易者在這樣的情緒模式反復折磨後的結果。反之,在牛市的末期,貪婪的情緒又是如此肆無忌憚地彌漫在市場當中。應該說,在牛市裡貪心其實並不算反常的行為,但貪婪的情緒往往比恐懼更具有隱蔽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常很難辯識及控制貪欲的原因。
雖然市場具有群眾性,我們身處投資大眾之中,隨大流往往是自然反應。這種「跟著大家走」的心理模式在其它生活及工作經驗中往往提供安全及保險的感覺。譬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我們習慣了重視集體價值、重視大多數人的意見才是正確的觀念。所以我們也極容易將這種觀念帶入投資行為中,這也正是不少金融交易行業外的精英屢屢在這個市場失手的原因之一。在其它行業里你或許可以自欺欺人並生存得很好,但在交易當中自欺欺人的行為能將你立即摧毀。除非你已意識到情緒才是市場的主角,而情緒的控制則是交易過程中的主角。
許多投資書籍及文章喜歡將交易者一分為二,譬如主力與散戶、非凡與平凡等等。事實上作者往往忽略了自己在市場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即便是管理著龐大資金的頂尖級基金經理,在某種程度上受情緒的影響尤甚於一般投資者。重點在於,無論掌控多大資金的交易者能否辨別不利於自己的特殊情緒並進行切實有效地控制。應該說,我們每一位交易者都可以通過學習避免受到這些情緒的干擾,同時接納自己及這些情緒。一旦自己能夠認清在交易過程中可能自我毀滅的行徑後,就能自在從容地接近市場,成功機率也將會為之提高。
以下就是我從《技術分析手冊》一書中找出來的一些有關交易心理學的精彩片段。我希望如果其中星星點點之處能夠幫助您更好理解自己的交易心理以及心理學在期貨交易中的重要性。
1、記住成為贏利的期貨交易者是一個旅程,而非目的地。世界上並不存在只贏不輸的交易者。試著每天交易的更好一些,從自己的進步中得到樂趣。聚精會神學習技術分析的技藝,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而不是僅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交易輸贏多少上。
2、只要自己按照自己的交易計劃做了應當做的交易,那麼就祝賀自己,對這筆交易感到心安理得,而不要去管這筆交易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3、賺錢了不要過於沾沾自喜,賠錢了也不要過於垂頭喪氣。試著保持平衡,對自己的交易持職業化的觀點。
4、不要指望交易中一定會這樣或者那樣。你所要尋求的是對事實的深思熟慮,而不是捕風捉影。
5、如果你的交易方法告訴你應該做一筆交易,而你沒有執行,錯過了一筆賺錢的機會,只能做壁上觀,這種痛苦要遠遠大於你根據自己的交易計劃入市做了一筆交易但是最後賠錢所帶來的痛苦。
6、自身的人生經驗塑造你對交易的認識。如果你做的第一筆交易就賠了,那麼你很長時間內不再涉足該市場,甚至一輩子也不碰那種商品的幾率是很高的。作單賠錢和失敗給人帶來的心理沖擊要比肉體的痛苦更大,影響時間也更長。如果你不被一次失敗的交易所擊跨,那麼作單賠錢就不會對你產生如此消極和持久的影響。
7、教育經歷對塑造交易者看待期貨交易的方式產生重要作用。正規的商業教育能夠讓你在了解經濟和市場的大體狀況時具有優勢,但是,這並不能保證你在市場中賺錢。正規大學教育中所學到絕大部分知識並不能夠提供給你成為一名成功的期貨交易者所需要的特定知識。要想在期貨交易中成為贏家,你必須學會去感知那些大多數人所視而不見的機會,你必須挖掘那些對成功交易必不可少的知識。
8、自大和因賺錢而產生的驕傲會讓人破產。賺錢會讓人情緒激昂,從而造成自己對現實的觀點被扭曲。賺的越多,自我感覺就越好,也就容易受到自大情緒的控制。賺錢帶來的快感是賭徒所需求的。賭徒願意一次次的賠錢,只為了一次賺錢的快感。
10、成功的交易者對風險進行量化和分析,真正的理解並接受風險。從情緒上和心理上接受風險決定你在每次交易中的心態。個體的風險容忍度和交易時間的偏好,也使得每個交易者各有不同之處。選擇一個能夠反映你的交易偏好和風險容忍度的交易方法。
12、永遠不要僅僅因為價格低就做多或者價格高就做空。永遠不要去給賠錢的單子加碼。永遠不要對市場失去耐心。在做任何一次交易前都要有合適的理由。記住,市場永遠是對的。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肯也說過,「我如果要花八小時砍倒一棵樹,那麼我就會花六小時把自己的斧子磨的鋒利。」在期貨交易上,這一格言可以理解為:研究和學習十分重要。為了交易所做的准備所花費的時間要超過下單和看盤所花的時間。
16、絕大多數交易者都不如市場有耐性。有句古老的格言這么說,市場會盡一切可能把大部分交易者氣瘋。只要有人逆勢而為,市場的趨勢就會一直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