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價格與股票指數價格一般呈同方向變動關系
⑴ 向您問個題:股指期貨市場的避險功能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 )。 A.股指期貨可以消除單只股票
是多選題么?BD
⑵ 股指期貨價格的與股指現貨價格的關系
假如在股指期貨合約成交後股票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並一直持續到交割月,股指期貨合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並且下降幅度至少和股指現貨價格的降幅一致。否則,即在股指現貨價格下降時,股指期貨價格雖然下降,但幅度小於股指現貨價格的降幅,那麼股指期現價差就會大於持有成本,套利者就會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同時在股指現貨市場上買入現貨股票並持有到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賣出,這種套利活動會持續到股指期貨價格隨現貨價格的下跌而下跌,降幅至少與股指現貨價格下降相同為止。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一般性結論:在正向市場上,如果股指現貨價格下降,股指期貨價格也下降,而且因為股指期貨價格原本比股指現貨價格高,所以降幅更大,直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收斂一致。同樣,在正向市場上,如果股票現貨價格上升,股指期貨價格也上升,但升幅小於現貨價格,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合二為一。
若股指現貨價格高於股指期貨價格,這時交割月份較近的合約價格高於交割月份較遠的合約價格。我們把這種市場稱作逆轉市場或反向市場。之所以出現這種市場是因為近期對股票現貨的需求非常迫切,遠大於近期供給量;同時預計將來股票現貨的供給會大幅度增加;總之,反向市場的出現是由於人們對股票現貨商品的需求過於迫切,股票現貨價格再高也在所不惜,從而造成股票現貨價格劇升。這種價格關系並非意味著持有現貨沒有持有成本的支出,只要持有現貨並儲存到未來某一時期,持有成本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在反向市場上,由於市場對現貨及近期期貨需求迫切,購買者願意承擔、吸收全部持有成本而已;在反向市場上,隨著時間的推進,股指現貨價格與股指期貨價格如同在正向市場上一樣,會逐步接近趨同,到交割月份收斂一致。
總之,因為股指期貨價格是未來某一時間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股指期貨價格就會趨向於股指現貨交割價格。如果臨近合約到期時,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出現超過交易成本的價差時,交易者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套利交易,使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漸趨一致。
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但在趨同之前,存在一個時間差。股票指數期貨與股指現貨價格的時間差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的變動在時間上不同步的現象。一般而言,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超前於股票現貨價格的變動。
出現這種現象有如下原因:
(1)小盤股的交易較小。
(2)現貨市場交易的高成本。
(3)較低的期貨保證金。
總之,除了期貨價格變動本身具有的超前性外,由期貨交易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所決定的期貨交易的充分性也是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時間差形成的原因。
⑶ 股指期貨與股指的關系
其實呢股指是股票價格指數簡稱,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
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
⑷ 股指期貨和股票指數有什麼關系
股指期貨與股市的關系:
第一、股票交易是轉讓股票;而股指期貨交易,是買賣雙方對漲跌趨勢判斷後,進行直接的做多或做空交易。
第二、從保證金制度來看,期貨和股票都實行保證金制度,都是合約交易。而股指期貨只需要合約價值10%的保證金。
第三、從合約有效期來看,股票只要在上市公司的存續期內,都是長期有效的。而股指期貨交易有最後交割日,在這一天買賣雙方進行現金交割平倉後,該合約就摘牌終止了。
第四、股票市場單只股票的可流通股本是固定的,除了增發、送股、配股等情況以外,總的份額不隨交易而變化;期貨市場中的持倉總量是變動的,資金流入則持倉總量增加,資金流出則持倉總量減少。
第五、股票市場的操作是「單向」,只能是先買後賣;而期貨市場的操作是雙向,既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比較靈活。
第六、股票交易因是T+1交易,而股指期貨交易是T+0交易,開倉後最短持倉時間可在兩分鍾內即可轉手,流動性極強。
⑸ 股指期貨的走勢與股票市場的走勢的關系
正是因為股指期貨的走勢與股票指數走勢 一致,才是可以避險的基礎。
因為股指期貨可以雙向交易。
我這里有用滬深300指數代替股票說明。
譬如在2800買入100萬,漲到2950時,我擔心漲不上去;我在股票期貨,譬如2970賣出,
這樣即使後邊跌回2800,我股票利潤為0,但股指期貨利潤,因為是先賣出,所以在差不多170的利潤(譬如股指期貨此時報價也2800利潤)
一般大資金有持有的好股票,不想賣出,來回交手續費,可以這樣套期保值,
但我想多數人也還是用不到股指期貨這種功能,更多的是賺股指的價差交易吧,像炒股一樣。
而期貨的杠桿性、期限性,風險還是比炒股大一些的。
⑹ 那位大俠幫忙回答一下,非常謝謝。 72. 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方法有( )。A. 簡單價
72.ABC
73.ABCD
74.ABCD
75.BC
76BCD
77ABCD
78ABC
79ABC
80BCD
81ABD
82ABCD
⑺ 影響股指期貨價格的因素有什麼
期貨和約的多空供求關系。當空頭供大於求時,期貨和約價格下跌:反之,當多頭供小於求時,期貨和約價格就上升;現貨股票市場的走向直接影響股指期貨的價格。尤其是股指期貨標的指數中的大盤股的股價變化往往會對股票指數的漲跌影響很大,從而也帶動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化;
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影響股指期貨的價格。「人氣」旺時即使當時的股市指數不高,股指期貨市場價格也會上漲;「人氣」衰,即使當時的股市指數很高,股指期貨市場價格也會下跌;股市經濟周期影響著股指期貨的價格。因此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股指期貨的價格也會出現上漲和下跌的行情;
政府制定的方針政策也會直接影響股票指數期貨的價格。除此之外,很多宏觀變數,如通貨膨脹,匯率變動均能從不同程度上影響股指期貨和約的價格。
(7)股指期貨價格與股票指數價格一般呈同方向變動關系擴展閱讀
金融政策對股指期貨價格的影響:出於對經濟市場化改革、行業結構調整、區域結構調整等,國家往往會出台變動利率、匯率及針行業、區域的政策等,這些會對整個經濟或某些行業板塊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滬深300成分股及其指數走勢。
股份公司常常向銀行借款,隨著借款額的增多,銀行對企業的控制也就逐漸加強並取得了相當的發言權。企業收益減少,他們希望能夠穩定股息,但銀行為了自身安全,會支持企業少發或停發股息,因而影響了股票的價格。
⑻ 股指期貨的價格與它實際的指數是否一樣
您好,關於您的補充問題:
理論上股指期貨的價格(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得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如果持有投資的期限不足一年,則相應的進行調整。
股指期貨的價格基本是圍繞現貨指數價格上下波動,如果無風險利率高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將高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指數出現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無風險利率小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低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相對與現貨指數出現貼水幅度越大。
但實際上,由於各成份股的股息和分配時間的不同,期現市場上交易制度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往往會偏離理論價格。
第二,關於到期價格的問題:
因為股指期貨價格是未來某一時間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股指期貨價格就會趨向於股指現貨交割價格。如果臨近合約到期時,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出現超過交易成本的價差時,交易者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無風險套利,使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漸趨一致。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歡迎和我聯系(個人資料中有QQ號碼),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⑼ 期貨價格與利率的漲跌是同向還是反向的關系
南華期貨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主要從事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業務,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首批全面結算會員單位,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全權會員單位。公司注冊資金5.1億人民幣,凈資產逾7.02億元。
股指期貨,就是以股市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雙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後的股市指數價格水平,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
股票指數期貨是指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在具體交易時,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值是用指數的點數乘以事先規定的單位金額來加以計算的,如標准·普爾指數規定每點代表250美元,香港恆生指數每點為50港元等。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一般以3月、6月、9月、12月為循環月份,也有全年各月都進行交易的,通常以最後交易日的收盤指數為准進行結算。
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實質是投資者將其對整個股票市場價格指數的預期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的過程,其風險是通過對股市走勢持不同判斷的投資者的買賣操作來相互抵銷的。它與股票期貨交易一樣都屬於期貨交易,只是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對象是股票指數,是以股票指數的變動為標准,以現金結算,交易雙方都沒有現實的股票,買賣的只是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而且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買進賣出。
⑽ 股票指數與股票價格的關系
大盤指數
大盤指數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個股操作時切記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