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PVC19O5期貨行情
1. 大商所買賣聚丙烯期貨現在是多少錢一手
聚丙烯期貨一手多少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聚丙烯期貨波動一個點多少錢?
聚丙烯期貨的交易代碼是PP,從聚丙烯的期貨合約可知,聚丙烯期貨的交易單位是5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1元/噸,也就是說做一手聚丙烯期貨需要買入或賣出5噸聚丙烯,一噸波動1元,5噸就是波動5元,因此聚丙烯期貨波動一個點就是5元的盈虧。
希望能幫到您,小編專注期貨、期權交易知識解說,提供投資者交流平台,為更好交易,歡迎關注!
2. 大商所 是什麼,一個普通的期貨公司嗎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並於同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是經國務院批准並由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目前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雞蛋、纖維板、膠合板、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焦炭、焦煤和鐵礦石共計15個期貨品種。
成立二十年以來,大商所規范運營、穩步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截至2013年末,大商所共有會員173家,指定交割庫182個,2013年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達14.01億手和94.31萬億元。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公布的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成交量排名,2013年大商所在全球排名第11位。
經過多年發展,大商所期貨品種價格已成為國內市場的權威價格,為相關各類生產經營提供了價格「指南針」和「避風港」的作用,並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有效的價格參考。近年來,大商所先後面向東北糧食主產區開展了以培訓期貨知識、免費信息服務及推動「公司+農戶、期貨+訂單」模式試點等為主要內容的 「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面向產業企業開展了以現代市場經營和期貨市場參與模式推廣為主要內容的「千廠萬企」市場服務工程,積極探索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的新路,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發揮,促進了相關產業穩步健康發展,也為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和東北地區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3. 中國的四大期貨交易所都有哪幾個
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共有4家,分別是:
1、上海期貨交易所
2、鄭州商品交易所
3、大連商品交易所
4、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交易所簡介:
1、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上市交易的有銅、鋁、天然橡膠、燃料油、黃金、白銀、鋅、鉛、螺紋鋼、線材。
2、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雞蛋、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焦炭和焦煤共計11個期貨品種。
3、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交易的品種有強筋小麥、普通小麥、PTA、一號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秈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期貨品種。
4、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交易品種:股指期貨,國債期貨。
(3)大商所PVC19O5期貨行情擴展閱讀:
中國交易所相關制度:
1、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等法規,交易所建立了交易運作和市場管理規章制度體系。
2、交易所擁有適用可靠的計算機交易系統,通過高容量光纖及數據專線、雙向衛星、三所聯網等通訊手段確保前台和遠程交易的實時和安全可靠。同時,通過中心資料庫實現結算、資金、交割、異地交割倉庫、風險監控等系統數據的實時同步傳送和交換。
3、交易所實行保證金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通過指定的結算銀行每天對會員的交易進行集中清算,會員負責對其客戶交易進行清算。
4、交易所實行實物交割履約制度,合約到期須在規定期限內,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為交割雙方提供相關服務。客戶交割須通過會員辦理。
5、交易所堅持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基本宗旨,制訂、實施風險控制管理制度,健全風險監控機制,保證市場規范有序地運行。
4. 期貨v是什麼品種
螺紋鋼 RB 10噸/手 1元/噸
線材 WR 10噸/手 1元/噸
陰極銅 CU 5噸/手 10元/噸
鋁 AL 5噸/手 5元/噸
鋅 ZN 5噸/手 5元/噸
橡膠 RU 5噸/手 5元/噸
燃料油 FU 10噸/手 1元/噸
黃金 AU 1000克/手 0.01元/克
黃大豆1號 A 10噸/手 1元/噸
黃大豆2號 B 10噸/手 1元/噸
豆粕 M 10噸/手 1元/噸
玉米 C 10噸/手 1元/噸
豆油 Y 10噸/手 2元/噸
線型低密度聚乙烯 L 5噸/手 5元/噸
棕櫚油 P 10噸/手 2元/噸
聚氯乙烯 V 5噸/手 5噸/手
強麥 WS 10噸/手 1元/噸
硬麥 WT 10噸/手 1元/噸
一號棉 CF 5噸/手 5元/噸
PTA TA 5噸/手 2元/噸
白糖 SR 10噸/手 1元/噸
菜子油 RO 5噸/手 2元/噸
早秈稻 ER 10噸/手 1元/噸
5. 商品期貨都有哪些平台
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責,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並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黃金、銅、鋁、鋅、燃料油、天然橡膠、鋼材等七種期貨合約。
大連商品交易所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范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啤酒大麥,正式掛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中金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對於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發揮金融市場功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上市的期貨品種為股指期貨(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
鄭州商品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的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在現貨遠期交易成功運行兩年以後,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貨交易。1998年8月,鄭商所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三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上市交易的期貨合約有小麥、棉花、白糖、精對苯二甲酸(PTA)、菜籽油、綠豆等,其中小麥包括優質強筋小麥和硬冬白(新國標普通)小麥。
FX168財經網為外匯黃金原油期貨資訊以及行情,並且有相應的技術分析。
6. PVC期貨的期貨貿易
簡介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07年我國共進口PVC130.4萬噸,出口75.3萬噸。主要進出口海關有天津、上海、寧波、廣州、九江等。從海關統計表可以看出,聚氯乙烯在海關統計中有三個稅號,①稅號39041000:初級形狀的聚氯乙烯,未摻其他物質;②稅號:39042100,初級形狀未塑化的聚氯乙烯;③稅號39042200,初級形狀已塑化的聚氯乙烯。按照海關所列三個稅號,相關企業約有近千家。從進口企業名單分析,其中很大部分是下游加工企業,他們屬於直接用戶,因此進口價格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此外,從對企業調研了解到,其中部分企業對PVC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有些企業是屬於來料加工產品出口,因此會選擇進口料。
2007年,隨著我國入世過渡期的結束,國內市場將全面開放,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時國際原油價格變動、人民幣匯率變動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我國聚氯乙烯進出口格局變化,應密切關注。
進口狀況
全國九成以上的聚氯乙烯樹脂進口集中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廣東、上海、福建和江蘇)。從海關資料來看,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前五位均為東部沿海省市。2007年初級形狀的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有19個,主要進口流向為廣東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97.48%,廣東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74.64%、9.26%、6.04%、5.82%和1.72%(詳圖表)。從進口國家來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台灣為主要的進口國家和地區。
從海關資料來看,2007年初級形狀的未塑化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有17個,主要進口流向為河北省、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96.79%,河北省、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36.67%、23.11%、20.89%、14.39%和1.73%。
2007年初級形狀的已塑化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有20個,主要進口流向為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85.36%,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福建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48.81%、14.7%、10.61%、5.92%和5.32%。
2007年氯乙烯聚合物的廢塑料及下腳料進口消費省市有17個,主要進口流向為廣東省、湖南省和浙江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
96.23%,廣東省、湖南省和浙江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85.4%、3.67%和3.27%
出口狀況
PVC生產快速發展,出口量逐年增多。隨著我國聚氯乙烯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聚氯乙烯進出口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出口迅速擴張,進口逐年減少。2007年我國共出口聚氯乙烯75.3萬噸,比2006年增長了50.8%,出口平均價格901美元/噸,較2006年上漲了16.7%;進口130.4萬噸,同比減少10.2%,進口平均價格達980美元/噸。
雖然我國聚氯乙烯出口絕對數量仍然遠遠少於進口,但與之前我國聚氯乙烯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出口數量幾乎為零的進出口格局相比,我國聚氯乙烯行業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飛躍,出口擴張速度也居五大合成樹脂之首。
自2003年中國對原產於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進口PVC徵收反傾銷稅(商務部2003年第48號公告)後,中國PVC生產快速發展,出口量逐年增多。
我國聚氯乙烯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進口則以加工貿易為主。2007年,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聚氯乙烯48.9萬噸,同比增長35.5%,佔全部出口數量的65%,出口平均價格884美元/噸,同比增長16.2%;另外,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也有一定增長,出口數量達24.3萬噸,同比增長84%。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以及邊境小額貿易均有大幅增長,增幅在500%以上。
中國PVC出口市場相對分散,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共向全世界119個國家(地區)出口了聚氯乙烯,其中,印度和俄羅斯是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出口國家。2007年,我國向印度出口25.6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16.6%,出口數量佔全部出口數量的34%,出口平均價格841美元/噸;向俄羅斯出口10.6萬噸,增長185%,出口數量佔全部出口的14%,出口平均價格984美元/噸。 為PVC企業提供迴避和轉移風險的工具
2008年,我國PVC行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政策調整及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萎縮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生存陷入困境。去年7月份以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導致PVC價格由每噸9000元一路下跌到11月份的5000元,給PVC生產企業帶來了很大沖擊。近期受電石價格上漲及企業停車檢修等因素影響,PVC價格又反彈到每噸6300-6400元左右。
由於缺乏價格預警機制,PVC現貨價格的大起大落導致生產企業在價格反彈時不敢提高開工率以彌補前期虧損,貿易企業也因看不清方向而不敢擴大經營規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企業虧損,價格在漲跌過程中沒有有效規避風險的工具。而大商所PVC期貨的推出,將成為相關企業迴避和轉移風險的重要工具,進一步優化國內化工行業的生產結構,同時也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
價格發現助企業擺脫盲目
期貨價格特有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助於企業實現穩定經營,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PVC行業缺少集中權威的參考價格,而PVC期貨推出以後,市場可以根據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預測未來現貨產品價格。
有助於優化PVC價格形成機制
雖然2008年我國PVC產量和消費量分別達到882萬噸、925萬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VC生產國和消費國,但由於目前我國的氯鹼企業多而分散,定價有較大的隨機性,定價話語權較弱。一旦PVC期貨推出,將為PVC行業樹立價格標桿,我國PVC行業將藉助PVC期貨的力量,像目前的大豆和銅期貨那樣,在區域內獲得一定的定價權。而在PVC國際貿易中,我國已經由凈進口國逐漸轉變成凈出口國,因此開展PVC期貨交易有利於取得國際定價權,企業在原料與產品的國際貿易中能夠取得更多的話語權。 PVC消費狀況
處於PVC產業鏈下游的是塑料加工企業,按產品類型分,PVC加工企業主要是管材、異型材等塑料加工企業,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6年年底,PVC加工企業有1097家。近些年我國PVC消費穩定增長。
從中國PVC產業鏈格局看,我國PVC產業鏈布局有這樣一個特點,電石法PVC原料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新疆、寧夏、內蒙等煤炭資源較多的省份,而下游加工企業更多的集中在天津、山東、河北、浙江、遼寧等省市,同時形成了幾個規模較大的塑料交易市場和電子交易市場,如浙江餘姚的塑料市場、廣東的塑料交易所、山東臨沂、江蘇張家港等。
由於PVC有一定量的進出口,受下游加工市場分布和塑料製品出口企業的地域分布等影響,PVC製品企業大都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市,其他中部和沿海省市均有為數較多的生產企業。
消費特點
華北地區 : PVC產能大於當地加工行業需求量,每年約35%-40%貨源銷往全國各地,以江浙閩粵滬即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銷售地區,因為這些地區PVC加工行業發展迅速,很多為出口為主的合資企業,一方面成為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的主要基地大量進口國外樹脂,另一方面大量吸納國產樹脂,因此是國產PVC樹脂銷售聚集地區.由於華北地理位置戰局交通運輸優勢,隨著近幾年運輸瓶頸和運費不斷上漲,周邊地區銷售已成為各PVC生產企業銷售重點。
華東地區 : 生產企業相對比較聚集,生產工藝復雜,包括電石法乙烯法及混合法三種工藝,銷售重點集中在省內及周邊地區,上海氯鹼江東化工及無錫化工在江浙滬地區的銷量占總銷量的70%-85%.上海南京溫州杭州台州是該地區進口貨源集散地,大量遠洋及近洋PVC樹脂貨源由此發散到華東各市場.當地從事PVC貿易的中間商也較密集,承擔代理華北東北西北和華中地區氯鹼企業PVC銷售,主要面對中小型加工企業。
華南地區 : 閩南及廣東市場只有南寧化工和東南電化兩家PVC生產企業規模較大,但需求量卻名列全國之首.福建南寧化工產能12萬噸,但福建市場PVC需求量100多萬噸,很多需要其他地區及進口貨源的補給.廣東省仍是國內PVC進口加工最大集散地.珠三角PVC貿易商是全國最聚集的地區,廣東PVC市場是全國PVC市場的晴雨表.番禺下游主要是電線電纜,東莞下游主要是塑鋼門窗,汕頭下游主要是拖鞋鞋底類,佛山順德下游主要是管材。廣東、浙江、福建、山東和江蘇省份消費之和約佔全國總銷量的70%。
交割程序
一)以符合PVC國家標准SG5型一等品和優等品作為交割質量標准
PVC期貨交割質量標准沿用國家標准體系,符合國標一等品和優等品質量要求的產品可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割。
二)不區分乙烯法和電石法PVC
PVC通過氯乙烯聚合而成,氯乙烯的獲得方式有乙烯法和電石法之分,但最終聚合後得到的聚氯乙烯在國標中不加區分,通過檢驗也無法確定是乙烯料還是電石料,因此,PVC期貨交割商品不區分乙烯料和電石料。
首先,從現貨市場情況來看,乙烯料品質純凈均勻,通常價格要比電石料高200元/噸左右,但此價差並不穩定,受市場供需情況影響較大,如目前天津大沽化的乙烯料和新疆天業的電石料之間在華南地區就無價差。另外,雖然有些特殊用途製品會對乙烯料有特殊要求,如食品包裝材料、醫葯輸液器材等,但這部分比例很小,不到聚氯乙烯SG5型料消費總量的10%,剩餘90%的消費量中,用哪一種料並不影響下游加工企業的生產。
其次,從國家標准上看,我國現行的PVC國家標准根據最終產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來確定PVC的型號和等級,乙烯法和電石法生產的PVC統一在一個框架內進行衡量,並未區別對待。而且從實際生產質量上看,無論乙烯法還是電石法,生產的PVC產品質量都可以達到國標要求。
三)交割標准品選擇符合國標規定的SG5型一等品,優等品無升水替代交割
首先,從生產方面看,生產企業均以生產一等品或優等品為主,很多企業將一等品合格率作為生產車間的考核指標,如浙江巨化的一等品合格率達到97%,少量的合格品多為檢修開試車的過渡料,在現貨貿易中流通的也多為一等品和優等品。
其次,從品質檢驗情況來看,根據大商所委託CCIC和SGS兩家質檢機構對常見品牌品質抽檢結果看,達到國標一等品的比例超過85%,在CCIC檢驗的23個批次中,有17個批次的產品為優等品,SGS檢驗的15個批次中也有8個批次產品為優等品。
此外,由於優級品和一級品在現貨市場中可替代性強,下游消費對其也不差別對待,從質量標准上看,兩者在指標要求上區別不大,現貨貿易中通常也不特別區分一等品和優等品,兩者之間的價差最多50元/噸,相對於產品本身的價值來說,所佔比例很小,大約在0.5%~0.9%范圍內。
四)實行推薦品牌交割制度
2007年,大商所在LLDPE期貨中首次採用推薦品牌交割制度,經過近兩年市場的實際運行經驗,該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割檢驗成本,體現工業品的質量均一特徵。考慮到PVC與LLDPE同屬於五大樹脂產品,二者之間有很多共性,因此,PVC期貨仍然沿用這一規則,對於推薦廠家生產的推薦品牌產品,如果投資者可以提供生產廠家出具的質檢證書及質量承諾書原件,可實現免檢注冊倉單。
進行推薦品牌的選擇時,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因素:第一,遵照現貨貿易習慣,選取市場認可度高的廠家和品牌;第二,保證足夠的可供交割量,達到一定生產規模和質量控制水平的品牌都可以進入推薦品牌;第三,充分考慮生產廠家的資質情況,選取具備市場競爭優勢的規模生產企業的品牌。根據上述原則,大商所在90餘家生產企業中確定了13個推薦品牌,覆蓋了10個省市,產能占總體比例超過50%。
五)交割地點為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期貨市場欲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的功能,交割地點要設置在價格最具代表性意義的區域內,而且應位於發生最大貿易量的流向節點中,而且應以交割成本具有競爭力,以及避免發生現貨的逆向流動為前提。同時,交割地點還要具備可靠、有保障的交通、倉儲條件,以便能夠滿足特殊情況下發生大量交割的需要。根據PVC市場的生產消費格局、貿易流向、價格代表性和倉儲物流等方面的特點,我們將華東地區的上海、寧波、杭州、蘇州、常州,以及華南地區的廣州和佛山等7個城市作為期貨交割地,區域之間不設升貼水。
7. 期貨目前有哪幾家交易所
國內目前共有五大交易所,按類別分3類:分別是金融交易所,;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和能源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交易品種有國債和股指期貨等);商品交易所有: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接下去就是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
8. 期貨5檔行情對炒單有幫助嗎
期貨中的5檔行情,對於炒單還是趨勢都非常有用,對於純技術分析的炒手,能通過5檔多空買賣量,來進行多空分析。因為主力資金在做多突破前總會在賣一以大單壓住,給市場散戶一種拋壓很重的假想,令場外投資者望單怯步,令短線客為保住利潤而過早平倉,一但大單被下方連續吃掉,價格推高,那麼突破上漲的多單正式開啟。反之做空。這是主力市場操盤的一種夾板盤口語言。所以5檔行情對於技術炒手相當有用。祝樓主學習進步。望採納。
9. PVC期貨的交割地點
交割地點選擇
1.華東、華南地區是我國PVC主要消費、貿易集散地
華東、華南兩地消費量占我國PVC表觀消費量的70%左右。2007年,廣東省共消費270萬噸PVC,占總量的27%,位居全國第一位。江浙滬三省市的消費量與之相當,京津冀魯豫五省市消費量次之,共220萬噸。
2.貿易格局是從西北、華北、西南流向華東、華南
2003年之後,電石法PVC由於生產成本較低在我國發展迅速,而西北、西南等地區憑借資源優勢產能也迅速擴張,產量較大,華東、華南地區供給出現較大缺口,國內PVC貿易呈現明顯的由西、北流向東、南的格局。2007年,華東、華南的產量分別占當年全國PVC總產量的19%和17%,廣東省和江浙贛皖一帶共存在422萬噸左右的供應缺口,占當年表觀消費量的42%。其他地區由於產量大、需求小,局部供應過剩。因此,全國各地的剩餘PVC商品均流向華南、華東一帶,生產廠家大多在這兩個地區設立分銷點,貿易非常活躍。
3.華東、華南地區價格代表性最為突出
華東、華南地區PVC消費量大,而當地產量有限,這為貿易商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許多生產廠家在這兩個地區駐有銷售人員。華東、華南地區的價格是生產者、貿易商、消費企業等多方充分競爭形成的,能夠真實反映國內PVC市場供需關系。異地生產廠家出於競爭壓力考慮,往往參照這兩地市場價格,再綜合考慮運輸成本等因素,對不同買家提供不同優惠程度的到貨價,以便使其產品流入華東、華南地區的市場成本基本一致。因此,華東、華南地區的價格已被現貨市場普遍認可,具備代表全國價格的市場特徵。
另外,我們對2007年1月4日-2008年7月11日期間,華東、華南、華北三個地區PVC價格進行了相關性實證分析,結果也能證明上述這一結論。統計結果表明,華南和華東地區之間價格相關性最好,相關系數為0.9928,而華北地區在某些時期會走出獨立行情,具有較明顯的區域性特徵。此外,通過Garbade-Silber模型檢驗,我們發現華南對華東、華北價格的影響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應t值大於2),而後兩者對華南的則未通過檢驗,說明華南價格分別主導華東、華北價格,影響水平分別為0.96和0.74。
4.華東、華南地區倉儲物流設施完善,輻射能力強
東南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江、海、陸三線發達,交割商品能夠方便出入,便於市場中商品的集散和流通。同時,華東華南這兩個地區經濟發達,倉儲物流設施完善,具備儲存足夠數量交割商品的能力。上海的長橋物流、中儲大場、上海安吉通,蘇州的太倉新港、廣州的廣州中儲等都是資質過硬的物流企業,具有雄厚的資金背景,有足夠的倉儲設施,有些已經成為大商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的交割倉庫。
經過實地考察,我們發現廣州、佛山、上海、杭州、寧波、常州和蘇州等地點具有較好的物流設施和較強的集散功能。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我們將華東的上海、杭州、寧波、常州、蘇州,和華南的廣州、佛山設置為大商所PVC期貨交割地。
基準交割地和非基準交割地之間升貼水設計
1.廣東作為基準交割地
基準交割地應具備最具代表性的價格和最便利交割的特點,在基準交割地發生的交割量通常也最大。在不設置地區升貼水的情況下,應該在選定的交割地點中選擇價格窪地作為基準交割地。對於PVC來說,雖然多數情況下,華東PVC價格要稍低於華南價格50元/噸,但從價格的影響力來看,華南價格的更大一些。據統計,華南價格對華東、華北價格的主導力水平分別為0.96和0.76,而華東、華北價格對華南價格並不具有主導作用。
其次,從現貨市場情況來看,廣東是我國PVC消費最大的省。2007年,廣東一省的消費量是江浙滬三省市的消費量總和,佔全國消費總量的27%;而且,廣州擁有PVC進口的第一大港黃埔港。2007年,我國進口130萬噸PVC,其中廣東省進口量佔三成左右,黃埔港位列第一,占進口總量的22%;再次,廣州PVC現貨貿易最為發達,價格最具有代表性,廣州到岸價一直是全國貿易商的定價參照標准。
2.暫不設置地區升貼水
首先,華東、華南地區之間的價差特點不利於設置升貼水。第一,兩地之間的平均價差較小。通過對2007年1月4日以來的日價格數據統計,華東和華南地區之間的平均價差為-49.7元/噸,相對於PVC的價值來講,這個價差水平較低,如按照近兩年來PVC的最低價和最高價計算,這個平均價差占其價值的0.5%~0.9%;第二,兩地之間的價差並不穩定。從2005年至今兩地之間的價差圖上看,數據時正時負;第三,兩地之間價差有逐漸縮小的趨勢,波幅和波動頻率也逐漸降低。2007年7月,兩地之間的價差大約為200元/噸,到了2008年7月,該值降到30元/噸。
其次,從現貨市場情況來看,遠期倉單市場在華東、華南兩地之間的升貼水標准逐漸調低,廣東塑料交易所在兩地之間設置的升貼水標准由開始的200元/噸貼水調到目前的50元/噸,而且,在調研過程中,各貿易商也紛紛要求廣塑所取消地區升貼水。此外,從消費總量考慮,華東、華南兩個市場的消費規模基本持平。2007年,廣東和江浙滬PVC消費量均為約270萬噸,各占消費總量的27%左右。
最後,從LLDPE的期貨運行經驗來看,不設置升貼水也是可行的。PVC和LLDPE同屬於通用合成樹脂,消費格局和貿易流向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