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燃氣期貨價格爆漲
Ⅰ 澳洲天然氣漲價300%,將會對兩國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亞洲天然氣2月期貨價格在上周觸及每百萬英熱單位近20美元的水平。而就在去年12月中旬時,該期貨的交易價格還僅為每百萬英熱單位8美元左右。標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評估的地區價格基準上周五升至每百萬英熱單位21.453美元,2021年至今已飆升42%。
不過雖然澳大利亞賺了很多,但是高天然氣的價格並不會持久,畢竟作為能源,其主要受季節影響很大。隨著冬季的過去,天氣回暖,天然氣的需求也會減少,屆時價格自然也就會降低。另外天然氣價格也將會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生產端和運輸端的恢復,價格也自然會降低。未來對於我國而言,探索天然氣供應多元化,發展新能源,才是解決能源緊張的出路。有人可能會提出大量開采南海海底的可燃冰,技術難度是一方面,另外大規模開采對海底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並不可取。
Ⅱ 天然氣為什麼暴漲暴跌
常規暴漲暴跌的原因,1就是交易參與者少,個別的大戶就能左右價格
2本身產品價格波動就大
3交易模式,比如期貨杠桿比例大,對未來預期變化情緒化
4就是交易所問題
Ⅲ 現貨天然氣的價格波動與什麼有關
1,現貨天然氣庫存變化(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當期貨價格高於現貨時,商業庫存會增加,刺激現貨價格上漲。相反促使現貨價格下跌)
2,突然性重大政治時間(現貨天然氣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質的是屬性,所以受政治實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
3,OPEC與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市場供應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現貨天然氣價格走勢的預期)
4,國際資本市場熱錢流出或者流入(當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機會缺乏,大量的自己進入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現貨天然氣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國際油價,並使其嚴重偏離基本面)
5,匯率變動(現貨天然氣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負相關關系,美元上漲使以美元結算的現貨天然氣承壓。當地緣政治動盪時,現貨天然氣與美元呈正相關性,兩者相得益彰)
6,異常氣候(異常天氣可能會對現貨天然氣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7,利率變動(當利率提高時會減少資本投資,導致較小的初始開采規模;高利率也會提高替代技術的資本成本,導致開采速度下降)
8,稅收政策(稅收加大時會減少現貨天然氣開採的凈利潤,相應減少了開采時期的積極性。而且稅收會降低新發現儲量的投資回報)
Ⅳ 外盤天然氣期貨暴漲國內盤液化氣會跟漲嗎
外盤天然氣期貨暴漲國內盤液化氣會跟漲嗎,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有可能多少會受到波動的
所以還要有個心理准備
也建議你多關注
也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做
Ⅳ 看EiA美國天然氣報告,如何知道其期貨價格漲跌
這個是高中時的政治課里邊的一個章節,價格的漲跌是與商品的供需關系所影響的。但EIA天然氣報告是關於天然氣供應和產出的一份報告,供大於求則價格下跌,如果供低於求則價格上漲,這里求是通過預期進行提現的。利潤如此,實際數據行情下,大多數都是按照這個走勢走的,但是資本交易的驅動是以資金為王的,所以中長期更多關注的是資金趨勢,短線的消息刺激有一定短期影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小的建議,建議更多關注原油可能會更好些,天然氣尚處於小品種行列,波動更為極端,原油目前作為能源市場的主力軍,相對操作更穩健一些。
Ⅵ 天然氣為什麼會漲價
短期看受經濟增長供需平衡影響較大,長期天然氣看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替代能源的不確定性影響較大。
Ⅶ 國際天然氣期貨大漲對液化氣有什麼影響
主要就三點:
一,這是我國自主的新期貨品種,無外部參照,液化石油氣經過加工煉化,另有其成本核算,不一定跟石油走;
二,掛牌價極低,又是遠期合約,相當於給多頭送錢,因為是新品,專業人士聯手,容易控盤;
三,漲到一定程度,近乎瘋狂的時候,表明反轉隨時可能到來,就像昨天大漲,今天開盤再次急拉,都是為了之後的砸盤。NetX外匯平台什麼都是有具體數據的。採納哦
Ⅷ 天然氣價格回落那些人虧大了
從去年12月起,LNG(液化天然氣)市場報價從6558.33元/噸一路上漲,到去年12月25日,直接刷新紀錄高點8477.78元/噸,其間漲幅接近30%,但此後一周,這個報價出現高位跳水,至1月4日市場報價回落至5500元/噸,跌幅超過33%。
「如此快的跌幅,一下子套牢了不少投機資金。」一名天然氣下游企業人士稱。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家相關部門針對今年天然氣供應短缺現象進行了周密部署,加之各大石油公司加強管網互聯互通與積極擴大LNG倉儲運輸產能,即便今年再度出現天然氣供應短缺,相關部門也有能力有效化解風險。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在近期舉行的論壇上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全球LNG供過於求將加劇,因此國內天然氣供應完全有保障。
投機資本「各顯神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從去年10月起,國內LNG市場開始風雲突變,大量投機資本紛紛湧入各顯神通。
究其原因,去年9月住建部等四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北方採暖地區城鎮清潔供暖的指導意見》,重點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煤改氣」「煤改電」及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全面取消散煤取暖。
「投機資本因此嗅到了賺錢的機會。」上述天然氣下游企業負責人分析說,一方面是冬季採暖季來臨導致天然氣需求驟增,另一方面北方不少地區液化天然氣企業開工率在20%-40%之間,供應有所不足。有機構甚至預測,2017年冬天供暖季的天然氣供應總缺口高達105億立方米,即每日國內天然氣供應缺口約在8000萬立方米。
這迅速點燃了投機資本的炒作熱情。
他回憶說,最初不少天然氣下游企業四處托關系,在南方地區向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氣供應商采購LNG,然後運到北方地區待價而沽。當時北方地區天然氣供應短缺,令LNG一天一個價。
百川資訊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起,北方地區LNG累計漲幅超過100%,甚至去年11月底華北地區數家大型LNG企業一天內將LNG報價上調逾20%的現象。
「據我所知,當時不少游資還在四處尋找天然氣下游企業,向後者提供資金代為囤積LNG待漲而沽,有時只需囤積天然氣4-5天,就能收獲逾30%的價差收益。」一家國內民間LNG貿易商羅剛(化名)介紹。更有甚者,不少投資機構乾脆跑到新加坡直接斥巨資買漲天然氣期貨。
究其原因,受到國內天然氣供應短缺影響,去年12月下旬新加坡地區天然氣現貨報價一度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值10.2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較6個月前翻了一倍,與此對應的是,LNG期貨價格則徘徊在約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存在至少2美元的價差套利空間。
與此同時,一些投機資本則在境外航運定價交易市場投機買漲LNG船運費,押注中國天然氣進口大增將令相關航運費用飆漲。
據船舶經紀商Clarkson和Fearnley數據顯示,去年12月裝載量16萬立方米的LNG船運費一度沖上80000美元,較8個月前漲幅超過150%。
這導致國內LNG價格持續上漲,去年12月25日,國內LNG報價觸及歷史高點8477.78元/噸。北方地區部分企業甚至開出9500元/噸的報價,甚至山東與江蘇地區部分LNG企業出廠價格直接沖上萬元大關。
被迫止損離場
在羅剛看來,觸發過去一周LNG價格大幅回落的最大驅動力,一是監管大棒「降臨」,二是投機資本低估了相關部門協調各方資源提升天然氣供應的能力。
去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言人孟瑋又指出,要立即開展天然氣市場價格專項監督檢查,重點檢查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堅決查處惡意囤積、哄抬價格,以及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
兩天後,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就開始對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大慶分公司等17家企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問題開展調查。
「這對投機資本起到相當大的威懾力。」上述天然氣下游企業負責人回憶說。從去年12月下旬起,部分嗅覺靈敏的游資開始要求LNG企業迅速拋售囤積的LNG庫存,盡快回籠資金退出市場。不過,部分投機機構則選擇留守。
「沒想到的是,過去一周國內LNG供需關系發生明顯變化。」羅剛指出,一方面發改委積極推進各大石油公司加強管網互聯互通,激發天然氣供應潛能,另一方面石油公司積極加大海外天然氣采購力度彌補國內天然氣缺口,甚至出現裝載LNG的運船從巴西轉道前往中國的狀況,由此有效緩解了國內天然氣供應缺口。
更重要的是,在相關部門指導下,大型石油公司提供的LNG報價低於市場價。即便市場報價超過8000元/噸,他們的報價依然在4500元/噸-5100元/噸之間。隨著低價天然氣供應持續增加,LNG市場報價不可避免地大幅回落。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過去一周國內LNG價格大跌逾30%的壓力下,不少投資機構紛紛對境外LNG期貨進行止損。
一位曾參與買漲海外LNG期貨的投資機構負責人透露,由於國內資本的LNG期貨平均持倉成本約在7-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如今平倉離場將面臨逾15%的損失。
「更糟糕的是,不少委託天然氣下游企業在7000元/噸囤積LNG待漲的游資,損失幅度將超過20%。」他直言。如今他身邊不少投資機構也開始打起退堂鼓,避免LNG市場價格「牆倒眾人推」,遭遇更高幅度的損失。
Ⅸ 為什麼天然氣期貨波動這么大 動不動就10%以上 昨天漲近20% 今天跌也16%了 !
波動大,是因為換手率高,機會也很多,尤其是對我們做日內的來說,滿倉操作,很容易就能夠完成每日1%資金增長的任務
Ⅹ 國內液化天然氣價格暴漲:從4000元飆至萬元以上,你怎麼看
中國海關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國內天然氣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創下3月以來的最高月度水平,天然氣生產商加足馬力依然無法填補供需缺口,遏制價格的暴漲。短短一個月之內,國內液化天然氣價格從每噸4000元飆升至萬元以上。
總結:
北方的供暖季已經全面開始,天然氣的需求力度加大,再加西北地區限氣,國內LNG供不應求,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天然氣價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