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與期貨價格
① 怎麼看有色金屬的價格趨勢,這個對於采購很重要,我們主要看期貨還是現貨呢期貨和現貨又是什麼呢
最近幾天影響有色金屬期貨的因素最主要的還是應該是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問題吧,人民幣持續升值對金屬期貨的打擊是很大的,我在8月3好的時候做空滬銅1108 合約,賺了點錢,但你是做采購的應該是現貨交易,我對著就不太懂了,我分析期貨投機交易的時候一般都是短線,看的是K線組合形態和國際形勢。我感覺你們做采購應該從供需方面來研究價格走勢,例如國內銅業、鋁業的公司,我們的經濟形勢對他們的需求,還有國際壞境的增長等等,另外就是參考國外的期貨市場,倫敦的銅期貨對我們的影響就很大。
② 通貨膨脹,經濟大形勢和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波動有什麼關系啊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
大宗商品的主要特點: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的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遠期價格先把價格確定下來。比如,有些商品實行的是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不變,商品經營者就沒有必要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廣泛參加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圍進行充分競爭,形成權威價格。三是易於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事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因此,期貨品種必須是質量穩定的商品,否則,就難以進行標准化。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一般都是遠期交割的商品,這就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變質、便於運輸,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在中國可以進行期貨交易的大宗商品有:上海期貨(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料油、黃金),大連期貨(黃豆、豆粕、玉米、豆油、棕櫚油、塑料、焦炭。)鄭州期貨(硬麥、強筋小麥、白糖、棉花、PTA、菜油、甲醇。)大宗商品可以設計為期貨、期權作為金融工具來交易,可以更好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價格風險。由於大宗商品多是工業基礎,處於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狀況的期貨及現貨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系。例如,銅價上漲將提高電子、建築和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石油價格上漲則會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上漲並帶動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價格和供給提升。投資者,尤其是投資相關行業的投資者應當密切關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價格變動。
一旦市場出現經濟過熱發展,即供需失衡,就會導致價格迅速發生變化,出現通貨膨脹。
③ 黃金價格的波動和經濟發展是呈什麼樣的關系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
1、黃金的供求關系
由於黃金兼具商品、貨幣和金融屬性,又是資產的象徵,因此黃金價格不僅受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對經濟、政治的變動也非常敏感,石油危機、金融危機等都會引起黃金價格的暴漲暴跌。此外,投資需求對黃金價格的變動也有重大影響。
國際黃金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長期走勢。
從歷史上看,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黃金價格基本比較穩定,波動不大。國際黃金的大幅波動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才發生的事情。例如:1900年美國實行金本位,當時一盎司20.67美元,金本位制保持到大蕭條時期,1934年羅斯福將金價提高至一盎司35美元。1944年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是一種「可兌換黃金的美元本位」,由於這種貨幣體系能給戰後經濟重建帶來一定積極影響,金價保持在35美元,一直持續到1970年。
近30年來,黃金價格波動劇烈,黃金價格最低253.8美元/盎司(1999年7月20日),最高850美元/盎司(1980年1月18日)。1979年低至1980年初是黃金價格波動最為劇烈的階段。1979年11月26日(據NYMEX期貨價格)價格為390美元/盎司,而不到2個月,1980年1月18日,黃金價格已漲到850美元/盎司,成為30年來的最高點。而隨後在一年半時間內,價格又跌回400美元之下,並且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裡價格基本都在400美元以下,尤其是300-200美元之間維持了相當長時間,300美元以下的價格就持續了4年,從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從2002年3月底黃金價格恢復到300美元之上,2003年12月1日重新回到400美元,2005年12月1日價格突破500美元/盎司,2006年4月10日突破6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11日達到近期的最高點723美元。
造成黃金價格劇烈波動的誘因是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1973年,尼克松政府宣布不再承諾美元可兌換黃金,金價徹底和美元脫鉤並開始自由浮動。從此,黃金價格的波動最大程度地體現了黃金貨幣和商品屬性的均衡影響。
由於黃金有國際儲備功能,黃金被當作具有長期儲備價值的資產廣泛應用於公共以及私人資產的儲備中。其中黃金的官方儲備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全球已經開采出來的黃金約15萬噸,各國央行的儲備金就約有4萬噸,個人儲備的有3萬多噸。因此,國際上黃金官方儲備量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國際黃金價格的變動。上個世紀70年代,浮動匯率制度登上歷史舞台之後,黃金的貨幣性職能受到削弱,作為儲備資產的功能得到加強。各國官方黃金儲備量增加,直接導致了上世紀70年代之後,國際黃金價格大幅度上漲。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各中央銀行開始重新看待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作用。中央銀行日漸獨立以及日益市場化,使其更加強調儲備資產組合的收益。在這種背景下,沒有任何利息收入的黃金(除了參與借貸市場能夠得到一點收益外)地位有所下降。部分中央銀行決定減少黃金儲備,結果1999年比1980年的黃金儲備量減少了10%,正是由於主要國家拋售黃金,導致當時黃金價格處於低迷狀態。
近年來,由於主要西方國家對黃金拋售量達成售金協議——《華盛頓協議(CBGA1)》,規定CBGA成員每年售金量不超過400噸,對投放市場的黃金總量奢定了上限,同時還有一些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在調整它們的外匯儲備——增加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
2、其他影響因素
(1)世界主要貨幣匯率
美元匯率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黃金市場價格是以美元標價的,美元升值會促使黃金價格下跌,而美元貶值又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美元強弱在黃金價格方面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但在某些特殊時段,尤其是黃金走勢非常強或非常弱的時期,黃金價格也會擺脫美元影響,走出獨自的趨勢。
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者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
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過去十年金價與美元走勢存在80%的逆相關性。
(2)石油供求關系
由於世界主要石油現貨與期貨市場的價格都以美元標價,石油價格的漲落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石油供求關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元匯率的變化,世界通貨膨脹率的變化。石油價格與黃金價格間接相互影響。
通過對國際原油價格走勢與黃金價格走勢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國際黃金價格與原油期貨價格的漲跌存在正相關關系的時間較多。
(3)國際政局動盪、戰爭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增長而大量支出,政局動盪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等等,都會擴大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再如2001年「9.11」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當年的最高價$300。
(4)其它因素
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會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走勢產生重大的影響。
④ 經濟形勢與黃金價格的關系
首先經濟處於低谷時黃金會上漲的。是因為經濟形勢不好,黃金作為避險資金的屬性逐漸的突出來。
還有黃金除了有保值功能,同時不要忘記黃金也是貨幣和商品。也就是說,黃金本身具備的屬性是很多的,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屬性會對黃金價格產生不一樣的影響,不能片面。在經濟復甦的階段,可以看到石油會上漲,黃金上漲,美元上漲的現象,這個時候黃金上漲所表現的是商品屬性。
⑤ 一般情況下,對同一種商品來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是相反的。這句話對嗎
對同一種商品來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不一定是相反的。
擴展補充:
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功能,因為期貨是投資者對市場的未來預期,同時期貨市場的高成交量也促進了價格發現功能的有效性。期現貨價格方向應風兩種情況分析:
1、當現貨市場和投資者預期相同時,則可能出現期貨和現貨市場價格方向的趨同
性。
2、當現貨市場和投資者的預期出現分歧,則會出現期貨和現貨市場的價格運行方向相反。
⑥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期貨價格走勢是一樣的么
期貨和大宗商品走勢一樣,期貨不過一般是現價格波動,大宗商品後動,這就是區別。總體走勢一樣的
原油受世界經濟影響較大 ,其他商品都是一樣。如果世界經濟不景氣,原油需求減少,價格就會下來,其他的商品也會下來的。
⑦ 經濟周期,經濟政策對期貨價格有什麼影響
經濟周期是經濟大氣候,任何國家、企業、家庭和個人都無法規避大氣候景氣程度對自身以及所處環境的影響。商品的生產消費關系、供求關系更是和經濟周期所處的階段緊密相連,商品價格的波動也就和經濟周期的運行息息相關。
在【復甦】階段:一開始,商品產量和價格均處在周期性的最低水平,而後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需求增長、生產恢復,價格逐步走高。
在【繁榮】階段:這是一個經濟周期的高峰階段,投資、需求的持續擴張使得社會眾多元素處在供小於求或是預期中供小於求的狀態,價格被一再刺激,推向高峰。
在【衰退】階段:在瘋狂的投資和生產之後,預期需求的破滅之後,供大於求的局面形成,經濟開始滑坡,價格迅速下跌。
在【蕭條】階段:處在谷底的經濟對應的是投資、供給、需求都處在低位,價格處在低位並繼續下跌。
另外由於價格的波動往往滯後於經濟發展階段,因此商品處在最高點時,可能經濟已經開始衰退。
⑧ 期貨到底對實體經濟有多大影響
股指期貨交易策略 一 股指期貨的正確理解: 股指期貨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在發達市場,股指期貨已經成為必備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為投資者廣泛運用。
首先,股票市場的長期走勢,是由宏觀經濟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決定的。股指期貨價格是反映股票指數價格變動預期的一個外生因素,股指期貨並不改變股票市場的長期走勢。加入了股指期貨這一元素後,現貨市場包含的信息量更多,對信息的反應速度更快,因而現貨市場的運行效率更高。同時,由於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對股票市場的短期走勢會有影響。
其次,任何衍生品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股指期貨對現貨市場的積極作用也是逐漸形成的。從成熟市場推出股指期貨的情形來看,推出初期,股指期貨的成交量通常不大。此後,隨市場規模和風險管理需要的增長,股指期貨市場逐漸壯大。
再次,應當正確認識股指期貨的風險。任何金融衍生工具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風險,股指期貨也不例外。但是,風險並非來自股指期貨本身,而是取決於參與者採取何種交易策略以及相關的風險控制措施。因此,投資者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精確度量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投資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說,股指期貨對投資。 二 股指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一)投資的概念:
投資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資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獲得價差利潤,但投資是有風險的。
1、投資是期貨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主要作用如下:
1)承擔價格風險。期貨投資者承擔了套期保值者力圖迴避和轉移的風險,使套期保值成為可能。
2)提高市場流動性。投機者頻繁地建倉,對沖手中的合約,增加了期貨市場的交易量,這既使套期保值交易容易成交,又能減少交易者進出市場所可能引起的價格波動。
3)保持價格體系穩定。各期貨市場商品間價格和不同種商品間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投機者的參與,促進了相關市場和相關商品的價格調整,有利於改善不同地區價格的不合理狀況,有利於改善商品不同時期的供求結構,使商品價格趨於合理;並且有利於調整某一商品對相關商品的價格比值,使其趨於合理化,從而保持價格體系的穩定。
4)形成合理的價格水平。投機者在價格處於較低時買進期貨,使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在較高價格時賣出期貨,使需求減少,這樣就使價格波動趨於平穩,從而形成合理的價格水平。
2、股指期貨市場中的投資主體:
期貨市場上的投資者是指願意以自己的資金來承擔價格風險,通過自己的預測買賣期貨合約,並希望能夠在價格變化中獲得收益的投資者。投資者是風險愛好者,為了獲得差價利潤,主動承擔交易風險。股指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類型:
1)機構投資者
股指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首先是專業水平較高的券商、符合條件的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雖然這些機構投資者主要是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對沖證券市場上的風險,但他們當中同樣潛藏著一定的投資力量,在合適的時機也會轉化為投資者。
2)國內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游資(包括國內的和國外的)也是十足的投機者。這些資金都是逐利而生的,哪裡有利、能得大利、可快速得利,就游向哪裡。
3)實力較強的股民
雖然股指期貨的門檻較高,但50萬——100萬元的門檻對不少人來說也不算多。這部分人在股市中嘗到甜頭後,也渴望在期貨市場展露手腳。
4)商品期貨市場上的投資者
那些原本就在商品期貨市場上搏擊的投資者,他們熟悉期貨行業,了解期貨知識,手中不乏資金,將會有相當部分會進入股指期貨市場。
股指期貨投資者必須關注的風險差異
期貨投資交易是一項技術性強、風險大的交易,因此,投資者需要有極強的風險意識。在從事期貨投資前,必須做好一系列的前期准備工作,需要系統了解和認知所要操作的期貨合約並設計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投資策略,如預期收益目標、入市技巧、資金管理方案、交易金額、合約份數、止損離場等。3、 股指期貨與證券市場的風險差異:
1)較高的杠桿率:股票是全額交易,股指期貨屬於保證金交易,具有較高的杠桿率。保證金交易一方面可以使投資者以小博大,獲得放大效應;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高風險。因為股指期貨的標的物——滬深300指數的波動經過保證金的放大作用,會使得投資者風險急劇放大。
2)摒棄只做多不做空思路:股票市場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對於股票來說,只有先買入才可能再賣出;而股指期貨.
3)強行平倉制度:在股市中,股價即使下跌,但只要不賣出,還是浮虧。但期貨市場在保證金不足時會強行平倉。強行平倉是指當會員、客戶違規時,交易所對其有關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性措施。
4)合約的交易時限:一個很容易被忽視卻很可能導致巨大虧損的風險點,就是股指期貨的交易時限。用極端一點的理解來說,在對股票的持有上,一旦發生市場變化情況與預測不一致時,我們可以通過不計時間的長期持有來等待盈利的產生,但在股指期貨里,這一點將變得不可能。因為股指期貨合約均有一定的交易時間期限,達到期限,就必須交割了結。當然投機者也可以通過轉換下一個更遠期的合約來繼續堅持自己的預測,但一來這將會產生一定的轉換費用,二來由於股指期貨「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的存在,對每日虧損的結算所不斷追加的保證金總數可能會遠遠超過當時用於開倉的保證金數額。
(二)影響股指期貨投資的主要因素:股指期貨是以股票指數為標的物,所以做股指期貨必須研究股指走勢,而股票指數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股指期貨的走勢同樣也會受到這些因素的作用。這些因素主要包括:1.宏觀經濟狀況:當國內經濟處於快速發展時期,企業的效益普遍較好,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也會節節上升;反之,當經濟步入低谷時,股市也會陷入蕭條。因此,國家宏觀經濟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證券市場從而影響股指期貨的走勢。我們應密切關注一些敏感宏觀經濟數據,如GDP、工業指數、CPI等。2.宏觀經濟政策:即使在宏觀經濟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如果行業結構發展不合理,或者出於改革的需要等等,國家往往會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利率變動,增加匯率變動幅度等,這些會對整個經濟特別是某些行業板塊造成較大的沖擊。即使這些行業板塊中每一家企業規模較小,在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所佔的市值比重並不大,但是板塊內股票的聯動足以對股指走勢產生較大的影響。3.國際經濟形勢: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下,對我國這樣一個對外依存度高、開放程度日益增強的國家來說,必須關注世界經濟整體形勢和國際金融市場走勢,例如道瓊斯指數價格的變動、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價格變動、美元匯率等。4.成分股企業相關的各種信息:滬深300指數是由成分股組成的,對於這些上市公司的各種信息,應多加留意,尤其是權重股企業的信息更需關注。權重個股由於在股指中所佔比重較大,當所代表的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時或者與投資者預期不符時,價格可能發生明顯波動,從而影響股指走勢。我們要關注這些企業進行的分紅、增發、配售等活動,尤其是並購、重組、資產注入等信息更要關注,還要分析其中利弊,從而做出研判。5.成分股的替換:根據滬深300指數的編制原則,成分股的替換原則是每半年一次,而對於流通市值較大的股票則不同。比如中行上市第10個交易日結束後就進入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更換當日一般說來不會對股指期貨造成影響,但需要及時留意並對更換後新的成分股權重、經營狀況等方面進行跟蹤、評估。三 控制股指期貨交易風險的三要素:(一)趨勢判斷:
趨勢判斷是一個容易理解,容易判斷,但難以堅持的工作。趨勢判斷的最簡單的方法,是遵循均線系統的趨勢,但投資者往往是看清趨勢,卻短線操作,從而導致趨勢走完後,自己不僅沒賺到錢,反而交了不少手續費,甚至出現較大的虧損。改變這種結局的唯一方法是,趨勢判斷確認後,制定科學的投資方案,對建倉過程、建倉比例和可能遇到的虧損幅度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應對方案。一旦進入市場,就要嚴格執行按照趨勢判斷所制定的投資方案,在趨勢系統沒有發出拐點信號前,不要輕易平倉,要讓自己的持倉充分地拓展利潤空間,這也是所謂時間與利潤成正比的道理。要使自己的投資能夠獲得趨勢運行所帶來的大部分利潤,不僅取決於投資者對趨勢的判斷正確與否,還取決於資金管理。
(二)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在期貨交易中極其重要,尤其是對於中小投資者,投入交易的資金最好不要超過保證金的50%,日內交易若滿倉操作,應快進快出,短線(持倉幾天),中線(持倉幾周)投資者投入資金的比例最好不超過保證金的30%。
在具體的資金管理上,可以根據所投資品種歷史走勢中逆向波動的最大幅度、各種調整幅度出現的概率,以及自己後續資金的跟進能力,合理地設置倉位。例如,假設期貨公司收取的保證金為10%,如果統計數據顯示,在一波上漲行情中,某品種逆向最大波動幅度為4%,則在要求風險率始終大於100%的情況下,允許的最大建倉比例為71.43%。不過這種情況下其資金的最大虧損率達到28.57%。如果客戶允許風險率下降到80%,即接近強平點,則合理的最大建倉比例為83.33%。但這種情況下資金的最大虧損率達到33.34%。
一般情況下止損並不是在虧損達到接近30%的時候才實施,上面的持倉比例是預防在隔夜大幅反向跳空情況下,使自己能夠承受的最大虧損的建倉比例。事實上,根據不同的投資者的資金實力和風險的偏好程度,以及統計上的最大反向波動率,可以計算出不同的建倉比例,按照這個比例建倉,能夠保證資金持有的倉位能夠飄到行情結束發出扭轉信號為止。
(三)及時止損:
我國證券市場上的中小散戶養成了死捂股票的習慣,因為他們相信管理層不會坐視股票市場長期低迷。但期貨市場是保證金交易,盈虧都有杠桿放大作用,死捂期貨的話,實際的虧損可能超出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因此,止損是初入期貨市場上的投資者需要克服的關鍵一環。及時止損,可以保存實力,避免遭受釜底抽薪的損失。期貨交易不怕錯就怕拖,拖延不但損兵折將還可能導致全軍覆沒。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資金多寡,心理承受能力,所交易品種波幅大小,設立合理的止損位。
⑨ 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期貨價格是指期貨市場上通過公開競價方式形成的期貨合約標的物的價格。
期貨價格是指交易成立後,買賣雙方約定在一定日期實行交割的價格。期貨交易是按契約中時間,地點和數量對特定商品進行遠期(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交割的交易方式。其最大特點為成交與交割不同步,是在成交的一定時期後再進行交割。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期貨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
1、供求關系:
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它的價格變化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供大於求時,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價格就上升。
2、經濟周期:
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還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降現象。
3、政府政策:
各國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會對期貨市場價格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4、政治因素:
期貨市場對政治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各種政治性事件的發生常常對價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5、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指公眾的觀念、社會心理趨勢、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
6、季節因素:
許多期貨商品,尤其是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亦隨季節變化而波動。
7、心理因素:
所謂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人稱「人氣」。如對某商品看好時,即使無任何利好因素,該商品價格也會上漲;而當看淡時,無任何利淡消息,價格也會下跌。又如一些大投機商品們還經常利用人們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並人為地進行投機性的大量拋售或補進,謀取投機利潤。
8、變動因素:
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
9、大戶操縱:
期貨市場雖是一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但仍難免受一些勢力雄厚的大戶的操縱和控制,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
應答時間:2021-0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⑩ 期貨看價格下跌賺錢的是什麼怎麼交易的
這是期貨市場上的賣空機制,也就是說,如果你預測價格將會下跌,你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做賣出開倉的操作,等到價格下降以後,你再做買入平倉的操作,這兩個價格之間的差價就是你獲得的利益了。
其實這是期貨相對於股票的一大優勢,期貨不但可以買漲,同樣也可以做空,就是在經濟不景氣,價格下跌的時候也能賺錢,做空就是先賣出開倉,價格低了再買入平倉,同樣賺取差價。為什麼說價格下跌了還能賺錢呢,股票、期貨都是網上下單的,買賣的都不是實實在在的貨物,期貨買賣的是一個標准化的合約,就是簽訂了一個遠期的合同,買賣的就是一張單子而已。比如甲賣給乙一手明年5月份的大豆合約,成交價格是5000一噸。因為甲預測明年價格會下跌,所以先賣出了。到了第二年的,大豆果然下跌了,5月份的價格是4000元一噸。這樣來說聰明的甲就從市場上買來4000元一噸的大豆交給乙,而之前買的時候乙是按照5000元一噸的價格付給乙的,一手大豆是10噸,甲凈賺一萬元。
其實從做生意的角度也很好理解,一個成功的商人肯定會在行情好的時候抓緊進貨,等待價格繼續上漲。而行情不好的時候貨物的價格要下跌了,他們肯定著急著出貨啊,在期貨上就是賣出開倉。而且在期貨上沒有貨物也可以先賣出開倉,因為賣的是單子嘛,而且買的時候也不是為了得到貨物,就是低價買高價賣出賺取差價,或者高價賣出,低價買進來,同樣是賺取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