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期貨市場金剛經

期貨市場金剛經

發布時間: 2021-06-04 19:31:44

① 為何講金剛經是無堅不摧的

《金剛經》能斷一切法、能破一切煩惱、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能求人脫離苦海而登上彼岸,因此說它無堅不摧。

《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什麼要在般若之前加上金剛這兩個字呢?金剛,在金屬之中最堅固,就像金剛鑽一樣,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說,能建一切法,而且無堅不摧,所以叫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經》有五六種不同的翻譯,我們慣用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種。有的翻譯,上面加「能斷」兩個字,意思是能斷世間一切苦痛、一切煩惱,而成聖成佛。所以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可能鳩摩羅什認為,這種能斷的精神,已經包含在經文里了,所以經名不需要特別加上去。

所謂「波羅蜜」,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後加一個「多」字,成為般若波羅蜜。這個「多」字是尾音,按現在的音來念,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按古代的梵音念,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達」。「多」就是達的音。

現在我們說起這部經,如果照含義來解釋經文,就是:能斷一切法、能破一切煩惱,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能救人脫離苦海而登上彼岸的經典。因此,人們常講《金剛經》是一部無堅不摧的佛經,沒有絲毫誇飾的成分,完全數實話實說。

② 怎麼我每次讀金剛經就出現怪事

[執幻為真是最大傷害]

再跟大家分享一段經文,聽過我其他課程的同學應該都應該比較清楚,我在分享的過程中經常會引用佛經的原文,其實引經據典非常重要,而我們很多所謂的學佛人往往喜歡基於自我的思考去判斷事物,那樣完全不夠用的。

引經據典的背後,體現的其實是一種真實的、謙卑的學習態度。

我知道自己離真實和謙卑也還差得好遠,正因如此,我更加知道凡事不依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是用佛經、用古來大德的言教作參考、作比照尤為重要。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說的內容是正確的。

說出來是為了接受大家的批評和指教,如果還能夠有幸,對於別人的智慧啟發能夠起到一點點提醒的作用,那簡直就是莫大的意外和驚喜,這便是自我認知的定位。

回到經文,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佛說四十二章經》里的一段話:

「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這段經文的重點就在於告訴每一個學佛人要勇於面對自我,勇於還至本處,勇於真誠踏實地面對自己的修學。

經文中所謂的「沙門」是指一個致心向道的人,與身份無關、與衣服無關。

如果你致心向道,那麼任何時候你都要拿出一人與萬人敵的心志,無論過程之中你會不會怯懦、會不會半路而退、還是格鬥而死,還是得勝而還,這些情況你都有可能會碰上,但是你一定要能夠去堅持初心,不畏前境。

一念清明相對於萬念迷執,真的不容易。

不畏前境,一方面指的是現前的境界,同時還包括由當下衍生出的未來。

有人可能會問:「《金剛經》里不是說過去、現在、未來三心皆不可得嗎?」

但為什麼說不可得?是因為我們把這三顆心劃分出去,我們迷失在自己起心動念所形成的過去、現在、未來之中了,從而形成執著、掛礙,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從前境的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側重點在未來心,一般人對未來有太多的恐懼,這些恐懼源於未知。

而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在面對未知的時候是會心生喜悅的,因為未知,所以才能產生出更多與先前完全不同的美好。

而一個對自己的過去和當下有執著抓取的人就往往不願意改變,這種痛苦是對自己最大的損耗和消磨。

因此,執幻相為實有才是最大的自我欺騙和自我傷害。

那什麼是學佛修行?

離相破執!這才是學佛真正的下手處。

現在很多人都迷執在宗教形式上。

任何宗教或非宗教形式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看清一切事相無常的本質,是讓你通過「一切有為法」,能看清「如夢幻泡影」。

所以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談論那些現實的利益得失,還是談論情緒感受的痛苦和美好,那些都只是手段。

既然「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哪有什麼真實的利益得失和情緒感受可執著呢?

所有的因緣、法門都是你強化自己人格進步、生命能量的手段,看清了這一點,勇於進取,不斷超越自我,這叫菩薩情懷。

否則你不過只是一個裹著宗教信仰外衣、其實吸著精神鴉片,弱化自心的凡夫。

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再錯位修行了。

如果因為修學佛法而讓自己產生了更多的偏執與煩惱,那不是真正的學佛。

很多在家居士經常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比如:

因為我信了佛,面對家裡的蟑螂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路上遇到一個螞蟻的時候,我要不要給他讓路?
我是不是應該沖進一個魚市場把所有的魚販子都打一頓,然後把他們的魚都搶走放生?

不要再問這類問題了,因為它們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一刻你失去了智慧的清明覺知,所以根本就沒有能力去處理好這些瑣碎的現象,這才是關鍵。

這些現象出現的目的,並不是讓你刻意去解決些什麼,而是讓你發現此刻自我智慧的渺小,從而去突破和超越狹隘。

有些學佛人是真正的大勇者、大丈夫。

遇事能取其大者,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不糾結、不求全責備,只取一個大,從而勇於承擔,玩得起、放得下。

但是有些人學了半天,最後畏畏縮縮、怯怯懦懦、自縛手腳、患得患失、心中充滿著恐懼、壓力和緊張。

某個角度說,其實這類學佛人的福報遠遠超過那些無所畏懼、具有勇者精神的人,為什麼?

因為他們其實能夠照見自己應該要超越的束縛和黑暗,但可惜的是他們的福報差了一點點,就是沒能下定決心去超越那個狹隘緊張的自我。

菩提是覺悟,要能夠念念清明,能夠在生活壓力的困境中激發出覺悟的智慧,這才是佛教徒修行的真正入手處。

而不是總困在種種現象上,然後拖著一位法師或者居士去哭訴自己的現實煩惱。

都是夢里的事兒,有什麼可哭訴的呢?

醒來不就好了?
——摘自七非先生社群答疑解惑

③ 期貨丁偉峰是金剛經老師嗎

請不要隨意相信財金老師,很多財金老師都是冒牌的根本就沒有技術只是有張嘴會說。他們一般帶單做反單讓你虧錢,他就有好處。望採納

④ 金剛經是在什麼時候發現的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最受尊敬的文本之一,也是世界宗教文學的寶石。

金剛經是一個簡短的文字。典型的英語翻譯包含大約6,000個單詞,普通讀者可以在不到30分鍾內輕松完成。但是如果你問十位佛法教師它是什麼意思,你可能得到十個不同的答案,因為鑽石無視字面解釋。

梵語中的經文,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a Sutra,可以被大致翻譯為「鑽石切割完美的智慧經」。Thich Nhat Hanh說這個標題意味著「鑽石可以消除痛苦,無知,錯覺或妄想」。它有時也被稱為Diamond Cutter Sutra或Vajra Sutra。

Prajnaparamita Sutras

鑽石是早期大乘佛經的大型經典,稱為Prajnaparamita Sutras。Prajnaparamita意為「完美的智慧」。在大乘佛教中,智慧的完美是對sunyata(空虛)的實現或直接體驗。該心經又是般若佛經之一。有時這些經文被稱為「般若」或「智慧」文學。

大乘佛教傳說說,Prajnaparamita Sutras是歷史上的佛陀對各個門徒的支配。然後他們被隱藏了大約500年,只有在人們准備好向他們學習時才會發現。然而,學者們認為它們是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在印度寫成並持續了幾個世紀。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文本中最古老的版本是中文譯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初。

Prajnaparamita Sutras的幾個文本從很長到很短不等,通常根據編寫它們的行數來命名。因此,一個是25,000行中的智慧完美。另一個是20,000線的智慧完美,然後是8,000線,依此類推。鑽石是300行智慧的完美。

在佛教中經常教導的是較短的Prajnaparamita經典是較長的經文的蒸餾,並且最後寫的是簡短和高度蒸餾的鑽石和心經。但是許多學者懷疑較短的經文是較舊的經文,較長的經文是詳細說明。

金剛經的歷史

學者們認為,金剛經的原始文本是在公元2世紀的某個時候在印度寫的。據信Kumarajiva在公元401年首次翻譯成中文,而Kumarajiva文本似乎是最常翻譯成英文的文本。

梁朝皇帝的兒子趙明(501-531)將「金剛經」分為32章,每章都有一個標題。盡管譯者並不總是使用王子明的頭銜,但這一章的劃分至今仍保留下來。

「金剛經」在禪宗(禪宗)的第六族長慧能(638-713)的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Huineng的自傳記載,當他是一個在市場上賣柴火的青少年時,他聽到有人背誦金剛經,並立即開悟。

據信,金剛經在8世紀末或9世紀初從梵文翻譯成藏文。翻譯歸功於蓮花生大士的一位名叫Yeshe De 的弟子和一位名叫Silendrabodhi的印度學者。在阿富汗巴米揚的一座佛教寺院的廢墟中發現了一部更古老的「金剛經」手稿,用G陀羅語寫成。

世界上最古老的日期書

公元868年,金剛經的完整木版印刷卷軸是保存在中國甘肅省敦煌附近一個密封洞穴中的幾個文本之一。1900年,一位中國僧人Abbot Wang Yuanlu發現了通往洞穴的密封門,1907年,一位名叫Marc Aurel Stein的匈牙利英國探險家被允許進入洞內。斯坦因隨機選擇了一些卷軸並從Abbot Wang購買。最終,這些卷軸被帶到倫敦並送到了大英圖書館。

這將是幾年前歐洲學者認識到「金剛經」卷軸的重要性,並意識到它有多久了。它是在古騰堡印刷他的第一部聖經之前近600年印刷的。

佛經是關於什麼的

該文描述了佛陀居住在Anathapindika的小樹林中,有1,250名僧侶。大多數文本都採用佛陀與名為Subhuti的門徒之間的對話形式。

人們普遍認為,「金剛經」主要是關於無常。這是因為在最後一章中的一個簡短的經文似乎是關於無常的,並且經常被誤解為對它之前的31個神秘章節的解釋。然而,要說「金剛經」只是關於無常,那就不公平。

「金剛經」中的經文闡述了現實的本質和菩薩的活動。在整個經文中,佛陀指示我們不受概念的約​​束,甚至是「佛陀」和「佛法」的概念。

這是一篇深刻細致的文本,並不像教科書或說明書那樣被閱讀。雖然慧能在第一次聽到經文時可能已經實現了啟蒙,但其他偉大的老師卻說文本慢慢向他們顯現。

⑤ 金剛經的幫助怎麼樣

這書吧,咋說捏。。。 你要是對佛陀的了解達到我這個水平,就可以不用讀了——等下,我找雨傘擋臭雞蛋…… 說真的,入門級的佛學書,你要說多大個玄機在裡面,說不上,不過俺挺佩服作者的,可以這么通俗地講解金剛經。說回來,實用功利主義是最近圖書市場的一大趨勢。。。 偶信奉一句話:流行的東西就是時尚的。。 好嘛,這本書很時尚。。。

⑥ 誰幫忙解譯『金剛經』的內容

金剛經淺識 壹。概說 金剛經是佛教最有名的經典之一。中國民間流傳關於金剛經神奇的故事很多。認為誦讀、抄寫、印送和解說金剛經,是一種佛教中的『功德』,可以消除災難。做的量要多、心要誠、則效果宏大,神奇無比。.洛杉磯有些華人超級市場有曾印好的金剛經供人免費拿取。都是做善事的人提供的。我有一好友的父親是黨國元老。據說在世時每天誦讀金剛經,果然富貴壽考,晚年無疾而終。[按:一般所要求的止於誦讀,並不要求研究了解和討論其中意義。但是經文中對 『受持誦讀、為人演說』是鼓勵的。] 貳。目標 金剛經全書的目標是記錄 『如來佛』(『釋迦牟尼』有時簡稱『世尊』或『佛』) 之言。回答其大弟子 『須菩提』向 『佛』提出『 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的問題:。 以現代語來講是:問『如何有效控制我們自己的心意?當心不由自主、或胡思亂想時,如何來壓制住它?』。這實在是人生一大問題。假使我們能控制我們的『情緒思維』,如用『開關』或『鍵盤』操縱『電路』或『電腦』一樣,人們將不會有失眠之苦,更不會因不當的『慾念』、或過度『悲傷』、『憤怒』情緒而沖動。永遠保持平靜、快樂、正常。所以當這問題被提出時。佛連忙說『善哉、善哉.....』(問得很好!我為你來解釋。) 參。內容: 金剛經佛對所提問題的部份答案和結論如下: 一。 答案之一:"佛"首先說明世間『生物』,不論『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品種與數量之多,如 "恆河沙數" 。眾多生命中,有的有感覺、有的沒有。思想、情慾的有無也是如此。但都具有生命,和人一樣 『有生有死』和 『死後成空』。事實上是死後一了百了。所有生物都沒有『生前』『死後』的存在。(按:這點和一般佛教所講的不同。) 二。答案之二: 人之有煩惱主要因為有: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里 『相』字作『想』或 『心態』解釋。 就是說,人之煩惱是因為過份想著『自己』(我相)、『自己有關的人』(人相)、『其他的人群或生物』(眾生相) 、和想『長生不死』(壽者相)。如果把這些看開,便可減少煩惱。佛言: 「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的意義是: 「所有生物都免不了一死,消滅於不影無蹤, 死後再就其本身物質元素(如: 炭,氫,氧, 鈣,鎂,磷...等) 作為重新組合」。佛將 『沒有煩惱和死生觀念』的人稱之為『菩薩』。(按:上述心態思維大有助於晚上睡眠安適。一般人白天行事不可能如此。) 三。答案之三: 佛告須菩提:人如要做『菩薩』必須 『於法無所住』(對所有的事物都抱『不在乎』 的態度),同時要 『行於布施』(將自己的『資源』 分給他人分享。)。 不留戀於 在 "色, 聲, 香,味,觸" 等方面的思維。而肯布施給他人。 看清這層、而又肯放手『布施』 不貪求福德,才能『福德無邊』。按:布施的意義是無私的『工作』或『施捨』,詳見後述討論。 四。答案之四: 佛隨後以問答方式說明宇宙空虛無量。 時間和空間的無限大,個人渺小而生命有限。佛自問自答: 『...... .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答 )不也.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答) 不也....... ..』." 用現代的話說明, 宇宙 『時』『空』都是虛空無窮盡、無限大的。相對而言、個人的存在是非常渺小。給人『布施』也應以『無限大的心情』。 [按: 佛祗說出宇宙三度空間的無限大, 未提時間] 五。答案之五: 要人和好人在一起,不要和壞人相處。世尊以偈言說出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的情況:『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六。結論: 佛最後提示四句偈言為那次法會作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一如電,應作如是觀』指出人生如過煙眼煙雲,死後不留痕跡。看穿這層,便無所憂慮了。 肆。討論: 一。 金剛經的內容 看不出有一般宗教或迷信的『神奇鬼怪』色彩。倒是具有相當多的學術性。特別是符合中國的老莊思想。 二。金剛經的宇宙觀,說明宇宙是『無限大』的三度空間。我個人認為應加『時間』和『奧妙』成為無限大的『五度空間』。 三。金剛經是從印度 梵文翻譯過來的。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意譯』,小 部份是『音譯』。其中意譯是當時古文。現在讀來似懂非懂。部份語法將『肯定』和『否定』交叉使用。增加其神秘性。 四。金剛經的主題,如何能使人從 『 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的疑慮中解脫?它是使人看清人生的渺小和短暫,生前死後的虛無,對自己和以外種種的牽掛的無益,無限布施的合理,應該有助於心情的平靜。認識愈真切效果愈大。 五。金剛經中暗示出生物死後輪回之說。可解釋為死後屍體中各元素的散失和不斷重新組合。其中所謂 『五百年』輪回,不過是隨便說出一相當長的時間而已。不可能有具體根據。 六。一般誦經者,多不顧文義內容意義的反復誦讀其字句,也許有催眠和麻醉性而使讀者獲得安寧。我個人認為不完全是佛祖的本意。古今若干佛教中高僧們,故意將其神奇化。玄之又玄,使人無法完全了解經文意義所在。 七。現代一般佛教徒將『布施』解釋為對僧尼衣食錢財的施捨或寺廟建造與維持的捐獻。 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佛的本意。我個人認為金剛經中所謂『布施』包括無私的 『做』和『給』。『做』的方面,如:護送 一殘疾人過馬路,或任公職做事(如:服務、生產、保國、安民等)。為僱用者盡力工作、或將自己兒女哺養成人,以及對『眾生』的貢獻,也都算是『布施』。在『給』的方面,當然包括對受苦難者的救助和對公益事業的奉獻。這樣解釋時,祗要不影響自己安全生活的所需,『無限布施』是可以說得通的。 參考文獻:國外華人高手解讀文本等

⑦ 金剛經的神奇應驗,有親身經歷過的嗎,詳細說下去,多謝。 (什麼

持誦金剛經的神奇感應(一)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持誦金剛經的功德是最不可思議的。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古往今來漢地有許多的成就者,皆是在持誦金剛經時開悟的。以下摘錄一些感應事跡。

趺坐而逝
瑞雪崖,明朝黃嚴人,幼時受秋江湛公剃度,在新城山留慶院修行,持律嚴謹。他每天以持誦金剛經為常課,並且善於瑜珈,如遇道俗請他禮懺法事,他必定恭敬虔誠,對於他人的供養從不計較厚薄,就算毫無供養,也不在意,下次來邀請他,他仍然高興地前去,絲毫不會現出不悅的樣子。
洪武辛亥五月,正值夏天,他偶得微疾,沐浴更衣後,書偈趺坐而逝。荼毗時火星中迸發出微光,毫無煙氣火焰,並獲得很多舍利子,時年八十三。

活了171歲的楚石和尚
明朝正德年間,南嶽有位高僧,名叫楚石,博通三藏,平日專持金剛經,如果有人向他求法,不論對方賢愚貴賤,他都大聲地說:「努力受持金剛經吧!」楚石到了一百七十一歲始坐化。
跟他同時的有白藤和尚、無極和尚,也是專門勸人持誦金剛經。白藤活到一百三十歲,無極活到一百二十四歲。

佛現大身
王仰泉,清朝杭州人,平日以屠羊為業。有一天生病,看到群羊向他索命,於是就改行,並從此長齋持誦金剛經,滿千遍後,又開始拜法華經。八十一歲的那一年,忽然看到冥吏來追,他抗聲說:「我等待佛來才去。」到了第五天他果然看到佛現大身,垂手接引,欣然而逝。

肉身不壞
唐吳氏,清朝濟寧人,客居松江,性情本來很暴躁,不能容忍別人。四十三歲那年,開始持長齋,每天在小樓持誦金剛經。
六年以後,四十九歲時,忽然告訴別人說:「我某日要去了,經上說金剛不壞身,我去後可留身三年,才能證明經言不虛。」說罷而逝。
三年後起龕,身體果然沒有腐壞,頂上頭發長了半寸,提督梁公為之建庵供奉。
(以上見於《金剛經持驗錄》,見《金剛經專集》)

南懷瑾先生親說念誦金剛經感應實例: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鍾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因為在學校里,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有一次我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那裡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念了,後來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裡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願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經驗上知道,感應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只能向諸位報告到這里。至於說,你們要做科學的研究,感應是個什麼道理,我可以跟你講科學的理由一大堆,但是今天是講佛學的課,不是講科學的課,暫時就不討論了。

靜處誦經、增長壽命
——見於:藏傳《金剛經感應錄》(索達吉堪布譯,真如妙心修訂)
昔時,在雅瓦地方一寺廟內,有位僧人對佛法非常精通。他受沙彌戒後,與朋友們結伴去向一精通相術之相士卜問吉凶。相士為他們看相後,一一告之結果,特別對精通佛法的沙彌說:「雖然你非常聰明,但你的壽命卻很短暫,只能活到十八歲。」過了兩三年,相士之預言在沙彌的朋友身上一一應驗了,他不禁憶起相士對自己的預言,非常害怕,於是就對上師說:「聽說寂靜處有許多佛經,請師允許我去彼處。」經師許之。他到寂靜處後,從諸多佛經中取出一本《金剛經》,他便發願:「願我以念誦此經的功德,能聞到壽命增長之聲。」他依照自己的誓言,晝夜精進念誦。一天下午,他誦經的地方充滿光芒。這時有兩位羅漢比丘手持經函來到他的面前說:「這就是你所念誦的《金剛經》,你的壽命、福德和誦經之功德,除佛以外他人無法衡量。願你斷除三惡道之門,具足獲得悉地之緣份。」二聖者說畢,頂禮沙彌後,忽然不見了。
二十年過後,沙彌離開寂靜處,又來到相士面前。相士見到他大吃一驚,以為自己的相術不準,萬分恐懼地問:「你究竟造什麼善業,令壽命延長的?」沙彌回答:「我唯有念誦《金剛經》,除此以外什麼也未做。」於是眾人對《金剛經》的功德生起很大的信心,並廣作宣揚,眾多人都發願念誦《金剛經》。沙彌活到九十五歲,死後轉生兜率天。

以下全部摘自《金剛經持驗錄》,見《金剛經專集》

不可褻污佛經
王泮,明朝山陰人,萬曆甲戍年進士。說起王泮登第的經過,值得一些不知敬信佛經的人,引為鑒戒。
一日,王泮的伯父抱著幼兒在門邊玩,不慎遺失了戴在幼兒手臂的銀鐲,王泮的父親湊巧在旁,就被人懷疑為其所竊。王泮的父親因而憤恨不平,在神前發誓說沒有偷竊,並用腳踩踏金剛經。
事後,大家都不在意,但王泮為儒生,屢次應試,成績雖佳,卻不能及第。
有一天清晨,王泮走到城外,看到兩位白發老翁在互相談論著:『大善寺前的秀才王泮,本來是能考中的,只因他的父親褻污金剛經,所以被削去名籍。』
王泮返家後問他的父親,果有此事,遂在佛前懺悔,手寫金剛經一部,終於中了鄉試。他想再寫一部,尚未寫完,就在孟春正月,被外放任官。到了甲戍年,他又繼續寫完,才進士及第。

天覆寶蓋
隋朝益州新繁縣四十里王季村,有位書生姓荀,擅長書法,但是村中的人都不知道。荀姓書生曾經在村東的空中四面,書寫金剛經,打算要給諸天讀誦。
起初,村中的人並不知道。有一天下起大雷雨來,牧牛的兒童站在書寫金剛經的地方,身上的衣服卻沒有沾濕,方圓大約有一丈多寬的土地仍很乾燥,絲毫沒有被雨淋濕的痕跡。
村中的人對此都感到奇怪,從此每當下雨的時候,小孩子們就聚集在這里,當然也就不會受到雨淋了。
到了唐朝武德年間,有位異僧告訴村民說:『這塊地方空中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諸天在上面設有寶蓋掩覆,不可輕犯。』從此村裡的人在那裡圍設欄桿,以阻止人畜踐踏,每逢齋期,大家都前往設供禮拜,常常聽到天樂聲不絕於耳。

足下騰空
明朝楚地有個和尚,名叫法禪,戒行頗高,發願往廬山建庵修行。當他到達九江時,適逢西城外的王西溪,想要誦金剛經,久仰法禪的盛名,於是延請他到家中誦經,約定三年期滿後,供奉三百兩紋銀。
三年期滿後,王西溪並未履約,僅給他一百兩。由於不敷建庵所需,法禪遂把一半的銀兩又布施出去。
當時,有位分封的藩王,他的船抵達九江,遇到逆風,有個富商雇請僧眾替藩王拉船,始終不能使這些船隻繼續前進,只有法禪所拉的船,行駛得快如風馳一般,而且法禪的腳下還騰空有一尺之多。
藩王深感驚詫,立刻召來詢問,法禪卻茫然不知所對。藩王以為他是妖怪,准備用刑逼供。法禪害怕得不知所措,藩王看他那種害怕的樣子,似乎不像是會妖術的人,遂打消用刑的念頭,僅僅再加盤問而已。
法禪熟思良久,才稟告藩王說:『貧僧不會什麼妖術,惟有在王西溪的家中,誦金剛經達三年之久。』並將經過據實稟報。
藩王聽完法禪所說,稱嘆道:『久聞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沒想到竟然如此靈應,真是意想不到!』再三稱贊他誦經的功德,並賜銀三百兩,資助法禪完成建庵的心願。
天啟辛酉年,法禪進入廬山,後來不知所終。

須菩提現身
唐朝大歷年間,衛州別駕周伯玉,每天念誦金剛經,從未間斷。
有一天,他看到一位梵僧前來,他問梵僧說:『您是那位尊者?』那位梵僧說:『我是般若會上的須菩提,你持誦金剛經數年,可惜不能斷肉,若是虔心求佛道,一定要長齋斷肉。』伯玉從此持長齋誦經,臨終自知時至,到了九十歲坐化。

到過龍宮的任自信
任自信,唐朝嘉州人,時常持誦金剛經。貞元十五年,他因事前往湖南,船經洞庭湖,突然有一個雲狀的異物浮到船上,頃刻消散,沒想到自信卻不見了。
自信隨著波浪到達龍宮進謁龍王,龍王請他升殿念誦金剛徑,並贈他珠寶,然後有兩位和尚送他離開龍宮。
臨行時,一位和尚拿著一封信,托他帶給衡岳觀音台的紹真法師,然後自信去南嶽觀音台,果然見到了紹真法師,法師告訴他說:『那位托你帶信的和尚已經圓寂五六年了。』

天神示警
高貴,明朝太倉人,家中開設鞋鋪。天啟五年六月,他家房子牆壁糊貼的紙,忽然發出裂開的聲音,許多紙片飛到半空中,當時看到的人很多,字紙漸漸飄落,更有幾張飄向城外普同塔的上空才落下來。
當時有位和尚拿起來一看,全是金剛經。原來高貴不識字,用這些經紙來糊牆,所以天神特別給予警告,促使人們注意。

行路誦經,諸鬼驚避
楊簡,梓州通泉縣人,研究楞伽經非常透徹,並在蜀中講說楞伽經義,平日恆持金剛經。
某天,他行至一處荒山野外,時暮色昏暗,該處因經常有猛獸出沒,來往的人都非常害怕,楊簡一面疾走一面念誦金剛經。當時有一個能看得見鬼的人,正奇怪為何諸鬼都驚慌奔走,好像害怕什麼似的。仔細一看,原來是由於楊簡在誦經,諸佛菩薩跟隨在他身邊護持的緣故。

齒落重生
呂文展,唐朝人,開元年間,任官閬中縣丞,他持誦金剛經已有三萬多遍,時常出現靈驗奇跡。
當他年老時,掉落了三顆牙齒,文展念經祈求,三顆牙齒竟然又再重生,和原來的一樣。
某年,當地發生大旱,刺史劉浚派他築台求雨,文展僅只誦念一遍,馬上降下滂沱大雨,解除了旱象。又有一次,久雨不晴,積水嚴重,當地的別駕(官名)派人前來請他祈晴。他誦完之後,天空馬上放晴。

辟邪
唐朝少林寺山頂,有一間寬敞的佛室,從來沒有人敢去。釋清虛知道之後,就到那裡誦金剛經。晚上聽到凶惡的聲音,馬上念十一遍觀音咒,又聽到好像兩只牛相鬥的聲音,佛像都受震動。誦咒既然無效,還是再誦金剛經,剛誦完一遍,所有的聲音都消失,從此在那裡居住的人就不再受擾害了。

聰明經
唐朝僧人釋文照,在曇延法師畫像前頂禮出家,他總是感到自己愚昧昏濁,無法了解經義。有一天晚上夢見曇延法師示現,身高一丈多,告訴他說:『我有聰明經一本,希望你敬謹虔誦,感應甚速。』文照就恭敬地接受,原來是一本金剛經,文照讀誦七遍而悟,從此聰明過人。

祈泉
唐代僧人釋清虛,時常持誦金剛經,有一天,鄰居失火,他住的房子絲毫沒有波及。賢首國師法藏,特別請他前去祈泉,他誦念三天三夜,彷彿看到三位玉女用刀在山腹上挖出水來,清虛默記挖掘的地點,派人去挖,果然獲得甘泉。

享長壽多子多孫
鄧少峰,明朝人,生於嘉靖己酉年,很多相士斷定他少子少壽,於是發心持誦金剛經祈子祈壽。崇禎壬午年,他九十五歲壽終時,有十三子三十六孫。

誦經得子
明朝時,秀水的庠生濮可重,娶妻王氏,育有一男一女,家庭本來非常幸福美滿。不料突然發生意外,兩個孩子都因為痘瘡相繼夭亡,王氏傷心過度,把兩眼都哭瞎了。
王氏自幼與佛有緣,深悉佛力廣大無邊,她深知這種種變故,均是宿世罪業所致,從此發願懺悔,專心持誦金剛經,數年不輟。
有一天,王氏正在誦經時,左眼忽然流出淚水,一陣劇痛,不久就重見光明;又過了幾天,右眼也是如此而復明,從此王氏持誦金剛經益加虔誠。
有一天晚上,王氏夢見佛向她說:『你本來無子,因為誦經至為虔誠,所以賜你一子。』王氏因此又懷孕,果然生下一個男孩。多年來不再生育的王氏,不禁喜出望外,特地將孩兒取名為『經賜』。

誦經退貓靈
張秉廉,清朝大興人,年輕時曾經殺害過一隻貓。後來進入科場考試,這只貓屢次前來擾亂,他恐懼異常,惟有虔誠持誦金剛經及心經。
道光乙酉年間,他參加科舉鄉試,文稿寫好,謄寫完畢時,看到那隻貓又再出現,他急忙掩蓋試卷,不停地誦經。這時,忽然出現一位老人前來將貓趕走,並交代他考試完畢之後,要趕快延請和尚超度。說完以後,那位老人就不見了,張秉廉終於考中。

誦經功深,兒子登第
沈光華,明朝嘉禾郡人。萬曆年間,曾任兩淮鹽運使,後來辭官返歸故里。
有一天,他與同郡吳淞閑聊寒暄,互相詢問近況,沈光華說:『我每天清晨茹素,持誦金剛經已經有二十年,念有二藏之數。』當時吳淞隨口的應付,並不在意。
沒多久,吳淞有一天的大清早,專程趕到沈家,向他恭賀說:『今年令郎參加江南鄉試,就要登第了。』沈詢問何故?吳淞說:『昨夜我夢見一個神人說,郡中有位士大夫,因為平日持誦金剛經的功德,他的兒子得以登第。醒來一想,一定會應驗在您的身上。』
是年秋天,沈光華的兒子應明,參加鄉試,果然高中舉人。
沈光華持誦金剛經,極為虔誠,不論行住坐卧,都能一心暗誦,他經常往返東郭季子家,在行路間也是一心持誦。所經屠戶市場及一切虛空,得沾般若功德而超脫的眾生,更是不知凡幾!
沈公能以四無相心,修一切善法,累世積德,恩澤所被,所以子孫蟬聯科第,歷代均為嘉禾郡中冠族。

鴿轉人身
唐朝貞觀末年,並州石壁寺有位老和尚,名叫明度,平日以參禪及誦經為日課,勤持金剛經。
在廳堂的樑柱上,有鴿子築巢,且已孵了兩只雛鴿,明度每天用剩粥哺養它們,並且祝禱說:『希望仗我誦經的功德力,羽翼趕快長成。』有一天這兩只雛鴿在學飛時,一同墮地死亡,明度十分婉惜地將它們埋葬。
過了十多天,明度夢見兩個小孩向他說:『兒等先世有少許罪業,遂受鴿身,幸蒙師父您誦金剛經及法華經的功德力,始得轉生人道,將出生在距離此地十里的某家。』
十個月以後,明度親自按址造訪,果然有孿生子二人,他口喊:『鴿兒』,這對孿生子都回頭應諾,經過一年多,才開始說話。

蛋成空殼
明朝萬曆庚寅年間,湖州華林鎮有一個老人,每天持誦金剛經。他家有隻母雞,抱著十二個卵在孵。
有一次,老人夢見十二個人跪在堂下說:『聽了您的誦經聲,使我們都能度脫禽身,所以特別前來致謝。』
老人醒來後,立刻去檢視母雞孵抱的十二個卵,拿起其中一個覺得很輕,其他的也是如此,剝開一看,已經成為空殼。他大為驚異,馬上呼叫家人前來觀看,並將其餘的十一個剝開,都已成為空殼了。

蜘蛛塔
袁宏道,明朝公安人,字中郎,萬曆年間進士。與兄宗道及弟中道,並有才名,當時稱為三袁,三人系同胞兄弟,同為龔太夫人所生。袁家世代禮佛,虔信佛法,袁母龔太夫人尤其崇信金剛經。雖處尊貴,且年事已高,但是每天精勤持誦金剛經,奉為日課。
有一天,她誦到一半時,堂上的樑柱垂下一條黃絲,有一隻巨大的蜘蛛沿著黃絲而下,繞著經捲走了數圈,蹲伏在經卷旁,太夫人見狀,祝禱說:『你是來聽誦經的嗎?我不趕你,聽我誦完經再走吧!』
她仍然繼續敲著木魚誦經,等她誦到六如偈(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時,看到蜘蛛緩緩的搖動,好像是在禮拜的樣子,直到誦經完畢,她向蜘蛛說:『你可以走了。』
這時,她發現蜘蛛不再蠕動,她拿起來一看,僅剩一副空殼,體內的肉都已消失不見,她深覺驚奇,馬上呼叫家人前來觀看,大家無不嘖嘖稱奇,齊聲贊嘆說:『金剛經竟然如此不可思議!』
龔夫人將蜘蛛的遺蛻,裝在一個小龕之中,以僧禮安葬,並立了一座小塔,稱為『蜘蛛塔』,以志其異。

⑧ 金剛經說什麼

建議先看些基礎性有趣一些的讀物,如陳兵教授的《生與死》,還有大德的一些講經。自己看,真的難懂。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