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晴雨表
①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期貨市場,黃金市場,匯率市場呢
期貨比股市更敏感,波動更大;而且不同的期貨還是和具體產品有關。
匯率跟各個國家的經濟相關,美元匯率就代表美國經濟;
黃金相對穩定一些,周期較長。
經濟是一個太大的范疇。一下子難以說清楚。
② 股指期貨交割是促使 ( ) 的制度保證,使股指期貨市場真正發揮價格晴雨表的作用。
A,期貨市場和龐氏騙局最大的區別就是交割制度,交割保證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的回歸
③ 中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嗎
先來問一個簡單問題:股市是什麼?提出這一問題十分荒謬,股市就是股市還會是什麼?世上不荒謬的據說只有神,而神本身就不存在。在股市裡混了多年,實在沒弄清股市是什麼。想必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股市都有自己的見解。經濟學家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是不是經濟好,股市就一定會好呢?其實不盡然,中國股市在經濟増長的鼎盛時期,股市卻在走長期熊市;而我們前期在文章里分析過,美國經濟處在金融危機,股市卻在走長期牛市。美國經濟L型30年,股市漲了13倍!
經濟L型,對股市影響如何?「權威人士」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股民們卻先已腳板擦油開溜,進入了二時代。實際上,經濟L型並不稀奇,全球主要國家(比如美國)大都經歷了這個階段。因為理論上,哪個國家都無法長期維持GDP的高速增長。但經濟L型,股市就真得一直熊下去嗎?或許在看了美國的經濟與股市表現數據後,我們可以不那麼悲觀。
1985年—2015年美國經濟L型,股市慢牛。1984年,美國的名義GDP增長率為11.1%。1985年至2005年,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均值5.78%。2006年至2015年,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均值3.23%。1985年—2015年,美國經濟經歷了兩次L型。股市卻走的是不斷創新高的長期牛市。顯而易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功能這一說法,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個偽命題。現在,有市場人士又高舉起了「晴雨表」大旗,認為「權威人士」都明確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是在走L型,並且這個態勢還會維續幾年,那麼,股市也會同經濟同步走出L型。經濟可以走L型,股市能嗎?常識告訴我們股市是波動的,非上即下,要麼是N型或V型;要麼是倒U型,不能長期橫盤走出一個所謂L型的。那麼,經濟L型股市該是個什麼型呢?既然「權威人士」明確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是在走L型,並且這個態勢還會維續幾年,這就否定了經濟走U型或者V型的觀點,而這對於股市來說,又有多大的影響呢?
對於今年經濟走勢的討論,從一開始人們的普遍預期就是L型,不過一季度的一些數據應該說多少有點超預期,於是也就有了U型,乃至V型的說法。前段時間房地產、豬肉、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商品期貨行情火爆,同時也帶動了股市向3000點挺進的反彈,都是建立在經濟軟著陸成功出現了拐點的基礎上的。之後,「權威人士」稱:要「明確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市場只有尊重「權威」,於是,房市、股市、期市也就應聲而落。如此等等給人感覺中國股市「晴雨表」功能恢復了。真的恢復了嗎?下面我們就來做個簡單分析。
我們之前分析過,中國股市未能充當中國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功能。究其因:中國股市擴容太快太猛,資金面卻跟不上擴容步伐。中國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很短。大股東短視,以套現肥自己為上市目的。
而美國股市也未能充當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功能,經濟L型卻能走出長期牛市。主要是美囯經濟並不是採用了供給側,而是採用了「全要素」,所謂「全要素」指的是:生產率是指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為全要素生產率(TFP,也稱總和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簡單來說,同樣的生產要素(資本/勞動/土地),但產量增加了,質量提高了,效率上升了,1美元投入,比以前的回報提高。或者說,凈利潤率提高了,1美元GDP產生的凈利潤和含金量更高。這體現了告別傳統產業,以高科技和新技術來實現經濟增長,追求的是質而不是量。現在中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目的也是通過技術創新的途徑,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轉型。如果順利轉型,「經濟L型」短期來看是痛苦的,長期來看是幸福的。在經濟L型被確認的背景下,股市理性的走勢會是什麼呢?經濟L型,對於股市來說,這是個全新的課題,我們有必要深刻研究在這個階段,股市將會有何種表現,其特徵又會是什麼。當然不會出現大級別的牛市行情。這一點我們多次強調2016年股市既不是牛市,又不是熊市而是猴市,猴市的特點就是上躥下跳。其特徵是N型或者是倒N型,也即以2638點為底部,以3200點箱頂的一個幾百點的箱體運行格局。來自雲掌財經!
④ ( )歷來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A、貨幣市場 B、金融市場 C、發行市場 D、次級市場
B、金融市場
⑤ 期貨市場的功能和特點
期貨結算所大部分實行會員制。結算會員須交納全額保證金存放在結算所,以保證結算所對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期貨結算所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董事會(理事會)。日常工作由總裁負責。
特點:
1、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
2、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參考依據;
3、促進該國經濟的國際化發展;
4、有助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5)期貨市場晴雨表擴展閱讀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開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為復雜。
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迴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期貨交易所是為期貨交易提供場所、設施、服務和交易規則的非盈利機構。交易所一般採用會員制。
⑥ 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
規避風險和價格發現是期貨市場的兩大基本功能。
(一)規避風險功能及其機理
規避風險功能是指期貨市場能夠規避現貨價格被動的風險。這是期貨市場的參與者通過套期保值交易實現的。從事套期保值交易的期貨市場參與者包括生產商、加工商和貿易商等。以大豆期貨交易為例,期貨市場中的套期保值者包括種植大豆的農戶、以大互為原料的加工商和大豆經銷商
行
(二)價格發現功能及其機理
價格發現功能是指期貨市場能夠預期未來現貨價格的變動,發現未來的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可以作為未來某一時期現貨價格變動趨勢的「晴雨表」。價格發現不是期貨市場所特有的,但期貨市場比其他市場縣有更高的價格發現效率,這是基於期貨市場的特有屬性實現的。現代經濟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已經表明,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導致價格扭曲和市場失靈,而期貨市場是一種接近於完全競爭市場的高度組織化和規范化的市場,擁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採用集中的公開競價交易方式,各類信息高度聚集並迅速傳播。因此,期貨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較為成熟和完善,能夠形成真實有效地反映供求關系的期貨價格。這種機制下形成的價格具有公開性、連續性、預測性和權威性的特點。
⑦ 股市真的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嗎
理論上說是的,國民經濟增長會帶動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提高,在保持行業毛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響應的公司凈利潤也會隨之提高。如果股票價格隨著公司的凈利潤一起相應變動,那麼股票的價格起落大致就能反應經濟景氣不景氣。
而中國的市場比較特殊,首先它不算是有效市場,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在上市公司一上市的時候就被高估,而部分股票限制流通則更加加劇了這個問題。在一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里,價格是談不上有效的,這是制度上的問題。雖然現在有融資融券,但其實融券還是太貴而且太難,像張家港行或者第一創業這種公司,如果當時可以融券,它們的價格就會受到來自各方套利資金的壓制,比如買其它券商空第一創業,買其它銀行空張家港行,那麼它們的股價的波動性就不會像這樣高。這是首先第一個定價有效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市場是一個明顯的資金推動性市場。只要有資金導入,不管業績怎樣,就可以漲。這一點可以在中國其它的市場看到樣本,比如房地產市場,或者期貨市場等等,它反應的其實更多的就是一種貨幣現象當然可能也不僅僅是貨幣現象。但是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當有資金大幅流入股票市場的時候,不管是因為大家真的看好還是因為憋的原因,它就可以在業績表現平平的時候上漲,就比如2014年上證指數起來的那一波,其實當時上市公司的業績真的不怎麼樣,而偏偏2018年雖然環境惡劣,但事實上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還在創歷史新高,而市場的估值卻越來越低。你可以說是因為受到大家對未來預期不樂觀限制,也可以找到其它理由,而事實上就是下跌就是下跌最好的理由,根本無需解釋。
當然中國市場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極其缺乏成長性的,甚至有不少破壞市場的公序良俗的企業,這些大家都很清楚就不再多說。
所以像股票市場這種東西,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不要墨守成規,用事實去套理論,也不應隨波逐流,人雲亦雲。像中國的股票市場,不管是經濟景氣不景氣,其上證指數回報十幾二十年來都不如貨幣基金,跟不上通脹水平,這肯定是不正常的。至於市場未來的表現,大家就見仁見智了。
⑧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期貨市場,黃金市場,匯率市場和經濟有什麼關系
黃金市場代表著一國乃至世界的安全指數,匯率市場代表著一國的經濟實力甚至是綜合的國力。 期貨市場我不了解。
⑨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9)期貨市場晴雨表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