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期貨市場違法失信信息
㈠ 首批資本市場「老賴」名單包含多少人
6月1日,證監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披露,證監會近日公布第一批31名資本市場「老賴」名單公示。
常德鵬表示,第一批特定嚴重失信人名單的發布,是資本市場誠信建設的新舉措,是對資本市場違法失信者敲響的一記警鍾。名單共包含31人,其中5人被列入「不履行公開承諾主體」,26人被列入「不繳納罰沒款當事人」。通過鐵路和民航部門的聯合懲戒,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使得資本市場「老賴」無處遁形。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應當嚴肅對待並嚴格履行公開承諾,被證監會行政處罰的當事人應當及時繳納罰沒款,這是其應負的法律義務。今後,證監會將按規定例行按月報送名單信息,持續依法懲戒資本市場「老賴」行為,不斷深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大力夯實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誠信基礎。
來源:新浪
㈡ 中國證券市場中失信的案例很多,除了銀廣廈事件,還有哪些影響巨大的案例要求名氣很大的......
經典造假案1
2000年,億安科技:第一隻百元股的神話,實際上一點利潤都沒有。
經典造假案2
2000年中科創業:套中有套,股民只好被套 。
經典造假案3
2001年,銀廣夏:最具備科技含量的做假,做完了還說不是我做的......
經典造假案4
2002年,藍田股份:中國歷史上最精緻的假貨,假到一切都似乎變成了真的。
經典造假案5
2004年,東方電子:全公司都加入做假行列,實在為難了那些中層管理者,好處沒有,壞處不少。
經典造假案6
2004年,德隆: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莊家,曾經有人說,要是單獨他三隻股票來復權,指數至少超過1萬點......
經典造假案7
2005年,豐樂種業:上市8年造假6年,真為難了幫他們做假帳的會計公司。做一年假不難,難的是年年都做假。
經典造假案8
2005年,江蘇瓊花:中小板和保薦制度推出的恥辱,上市一個月即刻宣布虧損。
經典造假案9
2006年,綜藝股份:擁有龍芯49%股份,卻是民工磨出來的,這國有知識產權也能造假?
經典造假案10
2007年,天潤化工:假得最離譜的公司,進行IPO路演背後卻已停產近兩月!
望採納!
㈢ 證監會如何豐富監管「工具箱」
,證監會日前就《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本次修訂重點體現在七個方面,包括擴充了誠信信息覆蓋的主體范圍和信息內容範圍(雙擴容),實行資本市場誠信監管「全覆蓋」;建立重大違法失信信息公示的「黑名單」制度等方面。這意味著在現有法律法規基礎之上,將增加違法違規主體和個人現有業務的行政許可成本,間接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據記者了解,證監會始終把推進資本市場誠信監管作為工作重點。2012年,制定了首部資本市場誠信規章《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實施五年以來,取得了積極成效。統一建立了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和失信記錄公開查詢平台,健全了誠信激勵約束機制,實施了跨部門的誠信信息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有效發揮了多元化監管方式「組合拳」的威力,實現了監管執法效能的大幅躍升。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誠信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對誠信監管提出了許多新的需求。為此,證監會將國家相關要求與資本市場實際相結合,修訂《暫行辦法》,形成了此次徵求意見的《辦法》。本次修訂重點體現在七個方面:一是擴充了誠信信息覆蓋的主體范圍和信息內容範圍,實行資本市場誠信監管「全覆蓋」。二是建立重大違法失信信息公示的「黑名單」制度。向社會公開行政處罰、市場禁入、證券期貨犯罪、拒不配合監督檢查或調查、拒不執行生效處罰決定及嚴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市場反映強烈的其他違法失信信息。三是建立市場准入環節的誠信承諾制度。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涉及的相關當事人應當提交書面承諾,承諾申請材料真實、准確、完整,並將誠實合法地參與證券期貨市場活動。四是建立主要市場主體誠信積分管理制度,對主要市場主體實施誠信分類監管。五是建立行政許可「綠色通道」制度,激勵守信,對誠信狀況良好的行政許可事項申請人實行優先審查制度。六是建立市場主體之間的誠信狀況互查制度,強化市場交易活動中的自我誠信約束。七是強化事後監管的誠信約束。實現在監管的各流程、各環節都要查詢誠信檔案,作為採取監管執法措施的重要考量因素。
㈣ 嚴重違法失信企業能否進行信用修復呢
主要是指違法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程度較大的行政處罰信息。
主要包括:
一、因嚴重損害自然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等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因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的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做出裁判或者決定後,因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執行,且情節嚴重的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因拒不履行國防義務,危害國防利益,破壞國防設施的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
二、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構成情節嚴重的行政處罰信息;
三、經行政處罰決定部門認定的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
第八條 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自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在網站最短公示期為六個月,最長公示期限為三年。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行政相對人須向行政處罰歸屬地信用主管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信用修復承諾書原件,須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章;
二、行政相對人主要登記證照(主要包括工商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等)復印件,並加蓋公章;
三、已履行行政處罰相關證明材料(主要包括繳罰款收據等)復印件,並加蓋公章;
四、主動參加信用修復培訓的證明材料。
五、由綜合信用服務機構試點單位和徵信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
行政相對人須向行政處罰歸屬地信用主管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信用修復承諾書原件,須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章;
二、行政相對人主要登記證照(主要包括工商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等)復印件,並加蓋公章;
三、已履行行政處罰相關證明材料(主要包括繳罰款收據等)復印件,並加蓋公章;
四、主動參加信用修復培訓的證明材料。
五、由綜合信用服務機構試點單位和徵信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
㈤ 列入一般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還能注銷企業嗎
履行失信過後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履行失信是沒辦法取消的。
針對一些真誠告別失信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希望獲得重新得到社會信任的機會,對失信行為進行改正,失信單位或企業,需要完成失信修正,通過上傳代理人身份證、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身份信息,並填寫信用修復信息申請表,才可以申請企業失信修復。
(5)證券期貨市場違法失信信息擴展閱讀:
記者從國務院法制辦獲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起草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已全文發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2015年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工商總局聯合向社會發布《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其時工商總局透露正在著手制定《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辦法》,將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實施更嚴格的信用懲戒措施。
時隔一個月,這部迄今為止最為嚴格的失信企業「黑名單」管理辦法或將出台,未來將有助於對企業實施信用約束,構建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組織策劃傳銷將被列入「黑名單」
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9類市場主體將被列入黑名單,其中包括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行政處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人身傷殘受到行政處罰等情形。
其中,組織、策劃傳銷或違反《直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情節嚴重受到行政處罰的,或為傳銷行為提供便利條件3年內受到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也被單獨作為列入「黑名單」予以公示的事由之一,以期通過這種方式引起社會公眾的注意。
工商總局表示,擬出台規定中所列舉的9種情形,絕大部分是工商系統內各業務條線梳理出來的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經濟社會秩序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問題強烈。
對這些行為除依據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外,有必要對相關企業進行工商內部約束,加強風險管理,並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以擴大社會監督,達到嚴管目的。
對「黑名單」內企業實施聯合懲戒
擬出台的辦法規定,對因嚴重違法失信而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實施信用約束、部門聯合懲戒,並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此外,徵求意見稿中還列舉了7種一般懲戒措施,不僅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可以將其列為重點檢查對象,還可以在企業法定代表人辦理變更登記、認定著名商標、授予相關榮譽稱號等方面予以限制。
據了解,考慮到「黑名單」管理的行政效能問題,在各級工商管理部門在對「黑名單」的管轄上,總體按照「誰登記、誰管轄」的原則進行管理。其中,工商總局負責指導全國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工作,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其轄區內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工作。
被錯劃入「黑名單」企業可依法提出異議
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並不等於允許工商管理部門施行過度的行政干預。
徵求意見稿指出,在如何移出「黑名單」問題上,除因進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而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外,因其他情形都是在「黑名單」期限屆滿後,工商部門應主動作出移出決定。
另外,擬出台規定還為被錯劃入「黑名單」的企業提供了救濟的渠道。徵求意見稿規定,企業對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對於企業提出異議的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處理上必須要符合程序性的要求:予以受理的,應當核實並將核實結果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將不予受理的理由書面告知申請人。通過核實發現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決定存在錯誤的,應當予以更正。
同時,考慮到列入和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此次徵求意見稿還明確,對企業被列入、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決定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㈥ 證監會公示老賴有哪些人上榜
證監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披露,證監會近日公布第一批31名資本市場「老賴」名單公示。
據了解,公示名單中的樂視系創始人賈躍亭已經8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新一起案件發布於5月17日,為賈躍亭與國泰君安證券之間的糾紛,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要求,賈躍亭向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融資本金人民幣3億元等,而賈躍亭的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
㈦ 信用中國(珠海),在哪裡查詢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和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PS我是廣州企業
風險信息網可以查失信被執行人,如果是企業失信的話目前可以進行信用修復,「救活」一個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對市場規范特別是推進信用監管成效顯著。同意信用修復的,信用修復機構在互聯網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有社會法人或自然人提出異議的,信用修復機構重新審定申請人失信行為及評估整改情況並提出修復意見。符合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繼續經營發展的現實需要,又給違法失信企業改正錯誤、恢復信用、重振發展開辟了「綠色通道」,同時使其他企業引以為戒、重視信用、合規守信經營,不斷營造守信者暢行無阻、失信者寸步難行的信用監管局面,切實發揮好信用修復制度的激勵引導作用,全力助推營商環境建設。
企業申請信用修復須履行政處罰決定,並作出信用修復承諾。一般失信行為申請信用修復的,可向信用網站或行政處罰決定機關提供履行行政處罰材料,作出信用修復承諾,經過核實程序後,在最短公示期期滿後撤下相關公示信息;嚴重失信行為申請信用修復的,除達到上述要求外,還需主動參加 修爾信 信用修復培訓,並由信用服務機構提交信用報告。
㈧ 2017年多少家機構存在違法失信記錄
6月24日消息,證監會日前通報2017年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情況。從違法失信主體情況看,2017年度存在違法失信記錄的機構共1072家。其中,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355家。證監會指出,信披違法失信行為既是上市公司監管核心也是市場違法失信的「高危區」。
2017年度存在違法失信記錄的個人共1716人。其中,上市公司相關人員927人、非上市公眾公司相關人員77人、公司債券發行人相關人員24人,證券公司從業人員109人、基金管理公司從業人員60人、期貨公司從業人員54人、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從業人員1人、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106人、資產評估機構從業人員37人、律師事務所從業人員18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從業人員29人、個人投資者245人、其他人員29人。其中,以上市公司相關人員為主,包括上市公司董監高,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對方董監高,擬上市公司董監高,佔比54.0%。
來源:北京青年報
㈨ 個人被工商局拉入黑名單有什麼後果
個人被工商局拉入黑名單,肯定會影響個人信用,對自身會產生許多不良後果。
第一是影響個人商事活動。個人信用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貸款、擔保、保險等商事活動的參考依據。
第二是不能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財務負責人等職務。
第三是市場交易相對方在選擇交易對象時,會取消與列入黑名單的主體交易。
被列入工商局黑名單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比如嚴重違法經營或是六個月以上不經營。第二種是因為連續三年沒有年報等行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高管人員的資格禁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9)證券期貨市場違法失信信息擴展閱讀:
「老賴」不能當法定代表人
2017年1月24日17時許,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吉林省吉林市工商局行政審批辦公室內燈火通明。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大聲說:「誰是楊科長?你們憑什麼不讓我當法定代表人?我投入了大量資產,而且我的材料齊全,你們工商局說不讓我當我就不當了?我就不信這個邪!」
楊科長接待了他。經了解,這名男子姓王,是吉林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經過幾年的經營與努力,公司初具規模。近日由於公司高管人員變動,王先生准備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且徵得了其他股東的同意。
當天,他帶著准備好的材料到吉林市工商局申請法定代表人變更,在窗口辦理時,被工作人員小王告知不能辦理,原因是他負有數額較大的債務,未履行長春市綠園區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償債義務,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盡管工作人員小王再三向王先生解釋,但眼看著到手的職位就這么丟了,王先生情緒十分激動,非要找科長討個說法。
「您先別激動。」已經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楊科長一面安撫王先生的情緒,一面向他解釋,「我們知道您很想當法定代表人,這種心情我們理解。
經查詢你們公司一向是守法經營,公司的發展離不開股東和高管的努力,我們也很敬佩。但是,企業登記申請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並且會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王先生聽後情緒穩定了一些:「不瞞你說楊科長,這個法院判決是多年前的事了。我替一個哥們兒做借款擔保,誰想到最後他不僅錢沒還上,人還跑了,法院找不到人,就把我列為『老賴』了。但是這也不應該影響我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啊!」
國家38個部委簽署《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後,省工商局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失信被執行人開展聯合懲戒。從2015年12月開始,吉林省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交換系統正式上線,不僅是吉林省,全國各地的失信信息我們都能在處理業務時收到攔截提示。
您不僅不能當法定代表人,還會影響您個人的金融信用卡授信額度,也可能出現不能購買高鐵票、飛機票的情況等等。」楊科長說。
「原來是這樣啊,看來不處理這件事,我想干點事業真不行。那我就先不做變更了,處理完法院債務我再來!」王先生臨走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