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稅率對期貨價格影響
⑴ 關稅率的調整對貿易產生的影響
關稅(tariff)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國所徵收的稅收。
關稅稅則(Customes Tariff),又較海關稅則,是指一國對進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章和對進口的應稅商品和免稅商品加以系統分類的一欄表。它是海關征稅的依據,是一國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 從內容上來看,海關稅則一般包括兩部分:一是海關徵收關稅的規章、條例和說明;二是關稅分率表。關稅稅率表又由稅則號、商品名稱、海關稅率等欄目組成。
徵收關稅對一國經濟和社會福利的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對進口國消費者的影響,它提高了進口商品的價格,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量不得不因價格上漲而減少;另一方面消費者即使不用較高價格購買進口商品,也要以較高價格購買本國同類產品。
其次,關稅可以增加進口國政府的稅收收入,這些收入是進口國政府提高關稅的直接動力,但這些收入完全由本國消費者負擔。
再次,關稅保護了進口國國內與進口商品競爭的部門。關稅所帶來的高價格,必然會使一部分消費者放棄進口商品轉而選擇國內同類商品,這將促進本國同類商品的銷售。
最後,徵收關稅會引起進口國內的再分配效應。在其他條件相對不變的情況下,從理論上分析,徵收關稅必然使消費者的收入轉移至生產者,徵收關稅後,生產者與政府的收入都增加了,消費者的收入反而減少,而且消費者的損失要比本國生產者與政府所獲得的收入還要多,這部分損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獲得的。因此降低關稅,雖然生產者與政府的收入會減少,但對消費者而言是福音。
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
當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提高關稅和加強非關稅壁壘時,不僅這些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的數量要減少,而且由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將進一步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世界主要國家關稅稅率的增減程度或非關稅壁壘的加強程度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成反比關系。
對商品結構與地理方向的影響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製成品進口關稅下降幅度超過農產品,工業製成品受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小於農產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稅下降幅度超過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稅下降幅度;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受發達國家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本身。這種差異是使戰後製成品貿易的增長快於農產品貿易的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貿易的增長超過他們與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貿易的增長的重要原因。
對商品價格、生產和銷售的影響
徵收進口稅對於進口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引起商品價格上漲,使消費者蒙受損失。徵收關稅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而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也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使消費者支出增加。
(2)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不論是財政關稅還是保護關稅,都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作用。關稅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雖已大為降低,但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3)保護國內的產業和市場。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加大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與國內同類商品的競爭能力,影響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從而起到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的作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提高,給有關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出口國來說,進口國徵收進口稅,都會影響到出口商品、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價格的下跌,使出口國遭受損失。
對貿易差額與國際收支的影響
當一國出現嚴重的貿易入超和國際收支逆差時,如果廣泛採取提高進口關稅等限制進口措施,可能會暫時抑制進口,縮小貿易逆差和改善國際收支.
⑵ 稅率降檔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增值稅減稅
1、事件:
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5月1日起,製造業等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
2、增值稅調整措施
1)一是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6%這一檔的稅率保持不變;
2)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准由年銷售額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
3)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企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上訴三大措施將減輕企業稅負超過4000億元。盡管本次調整中增值稅名義稅率僅下降1個百分點,但由於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稅率下調1%的減稅規模也不小,預計全年可達2400億元。
3、增值稅減稅影響
增值稅主要是在物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增值部分進行征稅,過高的稅率不利於企業創新。這次增值稅減稅直接利好製造業企業,特別是高端製造與科技創新企業。增值稅稅率下降以及一次性退還未抵扣完的進行稅額,有助於降低製造業企業流轉環節稅負,提高企業利潤率和增加企業資本積累,為擴大生產規模和加大研發投入提供基礎。這有助於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建設製造強國,實現高質量發展。
4、二級市場影響
1)從行業來看,增值稅稅率下調,建築、採掘、公用事業、計算機、電氣設備等行業明顯受益,其中凈利潤增厚幅度分別為1.34%、1.30%、1.00%、0.84%和0.80%。
2)交通運輸行業:
此次深化稅務改革措施中,交通運輸行業將增值稅率從11%降至10%;對行業本身,或直接降低交通運輸企業銷項稅額增厚利潤、或降低其他企業物流成本,終歸致使減稅約1100億元。對於交運行業不同子版塊,航空公路鐵路收入端受影響,或提振其凈利潤15%,3%及4%;物流企業成本端受影響,或增厚利潤12%。
3)機械行業尤其高端設備製造業:
此次降低製造業增值稅,除直接提升企業盈利之外,更重要的是顯示了國家對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視及扶持。在減稅降費的巨大政策紅利之下,機械行業經營和效益提升,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球競爭力有望增強。
⑶ 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有何影響
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的影響有何影響?對企業是有好處的。為企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⑷ 降息對期貨的影響
短期利多;長期顯示經濟向下。
⑸ 政府工作報告中降低企業稅率,企業降稅後,企業產品市場價格會降低嗎與百姓什麼相關。降稅對企業的好處
產品價格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供求狀況,企業降低稅負後綜合成本降低,產品價格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否降價完全是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的市場行為。
降稅對企業主要有以下好處:
1,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提高企業利潤率,提升企業發展動力,尤其對成本高企的製造業來說效果更為顯著。
2,降稅能提升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製造業活力,促進其穩定發展,而民營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主力,所以降稅對保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3,降稅真正讓利於實體經濟,不僅推動了經濟繁榮發展,也會促進消費,拉動內需,保障了民生,從而進一步優化了市場環境,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⑹ 增值稅降稅了,很多公司的價格是不是也會調
應該不會,增值稅是價外稅,可以抵扣
⑺ 增值稅稅率下調,客戶要求產品價格降1%到底合理嗎
增值稅稅率下調,客戶要求產品價格降1%不合理。稅率下降1%,對於納稅人來說就是增值部分少繳1%的增值稅,比如:你1000元買入,1100元賣出,少交增值稅(1100-1000)X1%=1元。也就是說你銷售1100元,只有100元的毛利潤,才差1元錢的增值稅稅款,如果按總價格下降1%就是11元了,另外,增值稅少了,收入相對上漲,少交部分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⑻ 增值稅下調稅率後有什麼影響
3月28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
一是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准。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准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徵收率計稅的優惠。
三是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⑼ 稅率下調對負稅率有影響嗎
稅率下調,對負稅率有影響。
不考慮其他因素,只從稅率上考慮,稅率下調1%,負稅率也下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