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7-2008影響國際油價的大事
2008年是國際原油市場大幅波動的一年,油價走勢跌宕起伏。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在上半年節節攀升,並在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在下半年迅速跌落,並在12月5日跌破每桶41美元,創4年來最低水平。
以下為2008年國際市場上最具指標意義的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波動大事記:
1月2日,2008年第一個交易日,受投資者擔心原油供應緊張以及美元貶值等因素影響,紐約市場油價盤中交易一度達到每桶100美元,最終收於99.62美元,創歷史最高收盤價。此後,油價有所下降,但還是在90美元上下徘徊。
2月19日,紐約市場油價再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收於100.01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隨著美元持續貶值等因素影響,紐約市場油價一再刷新歷史紀錄。
3月13日,紐約市場油價盤中一度達到每桶111美元,報收110.33美元。收盤價首次突破110美元。
5月5日,紐約市場油價在盤中創出每桶120.36美元的歷史新高,最終收於119.97美元。
5月21日,紐約市場油價大幅攀升並突破每桶130美元大關,最終收於133.17美元。
6月26日,受歐佩克輪值主席預計國際油價仍將走高等消息影響,紐約市場油價在盤中一舉突破140美元大關,並創下每桶139.64美元的收盤新高。
7月11日,由於市場擔心中東地區局勢緊張有可能影響全球原油供應,紐約市場油價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盤中新高,收於145.08美元,刷新歷史收盤紀錄。此後,國際油價在波動中逐步走低。
7月15日,受美國經濟的影響,紐約市場油價跌破每桶140美元,收於138.74美元。
7月17日,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狀況影響國際市場原油需求,紐約市場油價連續第三天大幅下挫,跌至每桶130美元之下,報收129.29美元。
8月4日,受熱帶風暴「愛德華」將不會影響墨西哥灣石油生產等消息影響,紐約市場油價盤中跌至每桶119.50美元,收盤時報121.41美元。
9月2日,紐約市場油價在早間電子盤交易中即暴跌10美元,盤中觸至每桶105.46美元。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場內交易開盤後油價雖小幅回彈,但最終仍跌破每桶110美元,報收107美元。
9月15日,由於美國金融業震盪引發對美國經濟的擔憂,以及颶風「艾克」對墨西哥灣產油設施未造成嚴重破壞,紐約市場油價在收盤時跌至每桶95.71美元。這是今年2月以來紐約市場油價首次收於100美元以下。
9月19日,受美國政府將出台援助金融機構計劃的消息刺激,紐約市場油價重返每桶100美元以上,收於104.55美元。
9月22日,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政府金融救援計劃將導致美元貶值,原油市場出現逼空行情。紐約市場油價一度達到每桶130美元,最終收於120.92美元,暴漲15.7%,創出1984年原油期貨市場建立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9月29日,由於美元走強以及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加劇了投資者對原油需求下降的擔心,紐約市場油價開盤後迅速跌破每桶100美元,到收盤時報96.37美元,單日暴跌10.52美元。此後,油價一路下滑。
10月6日,受全球股市暴跌的影響,紐約市場油價跌破每桶90美元,收於87.81美元。
10月10日,紐約市場油價跌至每桶80美元以下,收盤時報77.70美元。
10月16日,受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放緩以及美國原油庫存增幅超過市場預期等因素影響,紐約市場油價再次大跌,收於每桶69.85美元。
11月11日,紐約市場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收於59.33美元。
11月20日,紐約市場油價進一步下跌,收盤時報每桶49.62美元。
12月5日,受一系列負面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紐約市場油價再次大幅下挫,收於每桶40.81美元,創下2004年12月10日以來最低收盤價。
⑵ 金融危機與08年下半年石油價格大漲大落是否有關系
當然有,石油價格上漲說明經濟看漲,企業加足馬力生產,石油需求增加不就上漲了。石油下跌說明經濟不好,企業不能開足馬力生產,因為根本賣不掉這么多,及時是減價銷售。大漲大落是對經濟危機的反應,現在經濟稍微好點了,油價上去了一點了。股市也好了,說明企業情況好轉。
⑶ 2008年中國油價走勢
若要了解國內的油價,可以看看《中國石油價格網》http://www.52oil.com/
另外中國的油價和國際油價存在巨大價差,不妨了解下《誰為中國石油定價》
http://business.sohu.com/20041019/n222572256.shtml
《2008年油價變動回顧》可參閱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05/content_10608441.htm
《中國成品油市場08年回顧及09年展望》可參閱http://www.gdrl.com.cn/News.asp?id=2317
摘要如下:
2008年1月2日,主要受非洲產油大國奈及利亞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影響,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全年首個交易日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
3月12日,由於投資者為規避美元貶值風險而大量買入原油期貨,紐約市場油價盤中突破每桶110美元關口。
5月5日,受土耳其軍隊越境空襲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和奈及利亞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影響,紐約原油期價盤中達到每桶120.36美元。
5月21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此前一周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總量大減532萬桶,紐約原油期價突破每桶130美元,收於每桶133.17美元。
6月26日,歐佩克輪值主席有關國際油價將持續走高的言論導致大量投機買家進入原油市場,紐約原油期價在電子盤中達到每桶140.39美元。
7月11日,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導致市場擔心全球原油供應不足,紐約油價盤中創每桶147.27美元歷史最高紀錄。
8月4日,由於金融危機深化、經濟前景暗淡和原油需求預期下降,紐約油價盤中跌破120美元,在創下最高紀錄後的24天內,油價跌幅將近20%。
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美林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紐約油價盤中跌破每桶95美元。
10月6日,道瓊斯指數4年來首次跌穿萬點,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和國際原油需求下降的擔憂加劇,紐約油價跌破90美元,收於每桶87.81美元。
11月20日,紐約股市受美國失業數據等利空因素影響暴跌,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整數關口。
12月24日,由於美國汽油商業庫存增幅大於預期,以及美國失業率創新高,紐約原油價格盤中直逼每桶35美元,報收35.35美元。
12月31日,受中東局勢緊張及歐佩克准備大規模減產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攀升,紐約原油期價收於每桶44.60美元,與2007年年終收盤價相比跌幅超過50%,與7月份創下的147.27美元歷史紀錄相比跌幅達70%。
⑷ 2008年7月11日,紐約原油期貨 最高達到147.27美圓,為歷史最高價格 今年的原油能達到嗎
經濟學家魯比尼,(曾經預測到全球經濟危機),昨天在一個訪問中說道,如果國際原油道達140,就意味著很多發達的經濟體要進入第二次經濟探底,覺得美國等國家不會輕易讓這種事情發生.至少不會那麼容易發生.現在美國已經聲明,如果原油價格再得不到控制就要利用國內原油儲備.還有就是OPEC 可能馬上要召開緊急會議協商是否要增加原油的開采量。
個人認為,原油價格在這個波段應該不會突破140.純屬個人想法。
⑸ 2008年1月2日,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達到每桶100美元,這一價格刷新了
C
⑹ (18分)材料一 2008年1月2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在歷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2008年3月7日又創新
(1)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但同時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當商品供過於求時,出現價格下跌,而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4分)材料中原油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國際石油生產增產能力不夠,全球原油需求預期量加大,導致供不應求局面的產生,使油價上漲成為必然。?(3分) (2)如果兩種商品功能相近或相同,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為替代品。酒精、天然氣、煤炭對於石油互為替代品。(3分)由於世界市場原油需求量加大,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導致油價大幅度上漲,要減少石油的對外依賴,就必須及時開發酒精、天然氣等替代品。如果開發成功,就可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增加對替代品的需求量。這對於一個靠石油進口的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3分) (3)①調節生產規模。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每點2分,共6分)
⑺ 2008年石油價格匯總
1. 原油 5月份,美元疲軟、奈及利亞供應問題和伊朗核爭端令油價進一步攀升。21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7月份WTI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33.17美元。5月份,WTI、英國布倫特原油以及亞洲迪拜原油的現貨平均價格,分別為125.38、122.72和119.50美元/桶,較4月份分別大幅上升12.75、13.75和16.09美元/桶。 進入5月,油價大漲近4美元/桶,主要原因是美國較預期為佳的就業數據緩和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憂慮;土耳其戰機對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叛軍發動空襲的消息,造成了市場對伊北部出口輸油管線可能受殃及的擔憂。隨後,奈及利亞產油設施再度遭到反叛分子襲擊,殼牌公司證實博尼輕質原油碼頭輸送管線遭破壞;法國馬賽港口工人計劃於5月9日進行為期一天罷工的消息也支撐了油價上漲。與此同時,面對西方國家的要求,伊朗繼續拒絕暫停核計劃,這也對油價上漲形成了支撐。其間,高盛還發表了未來6個月至2年內油價可能上漲至每桶150~200美元的言論,使原油價格連續5日創紀錄新高。9日,NYMEX 6月份WTI原油期貨價格達到每桶125.96美元。 中旬,原油價格在高位震盪。一方面市場擔心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另一方面全球取暖油價格上漲以及市場對伊朗可能減產的推測,促使油價居高不下。19日以後,歐佩克暗示今年夏季不會做出增產決定,加上美國石油庫存下滑,受此影響,原油價格連續上沖。21日,NYMEX 7月份WTI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每桶上漲4.19美元,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33.17美元。這是原油期貨價格自3月26日以來以美元計價的最大單日漲幅。隨後,市場在連續4個交易日創新高後獲利回吐,油價回落。 月底,國際原油價格起起落落,波動較大。一方面是受到奈及利亞管線被襲消息的影響,價格上揚;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原油和油品需求減少令市場擔憂,價格大幅下挫。30日,NYMEX近月價格回落至127.35美元/桶。 2. 成品油 5月份歐美取暖油和汽油價格屢創新高。取暖油價格的走強,證明全球汽油/柴油供應趨緊,也成為推動原油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5月下旬,全美常規自助式汽油均價達到創紀錄的每加侖3.94美元,較上年同期上漲0.73美元。隨著汽油價格攀升,美國汽油需求出現疲軟的跡象。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美國消費者的汽油需求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7%,至今尚未出現汽油需求的季節性增長。此外,隨著海外市場對餾分油的需求有所減弱,月底,美國餾分油需求也有所下降。 5月份新加坡油品價格連續創下紀錄新高。因需求強勁且流入亞洲市場的歐洲套利船貨有限,石腦油價格上漲。餾分油價格上升。燃料油價格繼續突破紀錄高點,貿易商將其歸因於美國取暖油價格較高、中東和歐洲的燃料油需求旺盛以及原油期貨可能上漲等。 預測 1. 原油 受發展中國家需求強勁增加、供應增長緩慢以及一些重要生產國動盪局面的影響,NYMEX原油期貨自年初首度突破100美元/桶以來已經攀升了近40%,自5月以來上漲了18%。目前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已經漲到讓許多分析師瞠目結舌的價位。即使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可能中止,美元會有所反彈,油價也僅僅短暫回調,之後迅速站穩並突破130美元/桶的歷史關口,並首次收在133美元/桶上方。在原油供應憂慮的大背景下,國際油價節節攀升,創新高幾乎成為常態。這也使要求歐佩克增產的呼聲日益高漲。雖然歐佩克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聲明,近期油價飛漲是由於股市低迷和美元貶值導致的,並不存在原油供應不足的情況。不過歐佩克也表示,如果市場表明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的話,該組織隨時准備增產。 美國石油需求減少,反映了創紀錄高位的油品價格以及美國經濟疲軟導致石油消費縮減。 地緣政治因素繼續推高油價。自2006年以來,非洲第一產油大國奈及利亞石油主產區尼日河三角洲地區針對石油設施的襲擊和綁架事件頻發,迄今有超過200名外國人在當地被綁架。目前,動盪的局勢使奈及利亞的原油日產量僅為200萬桶左右,比高峰期260萬桶的日產量減少了約1/4。另外,面對西方國家的要求,伊朗繼續拒絕暫停核計劃,這也對油價形成了支撐。 投機基金在市場上仍然交易頻繁。投機基金已經源源不斷地湧入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市場,並將其作為對沖通貨膨脹的一個工具。在美國國會議員要求打擊投機商的壓力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表示將加強市場監管。 隨著美國進入自駕游旺季,汽油用油高峰來臨,對於汽油供應的擔憂,將有可能使國際油價再創新高。從目前來看,地緣政治因素、投機活動以及美元匯率仍將在未來數月甚至可能數年內繼續影響油價。 EIA發布的《短期能源市場展望》預計,今年WTI現貨均價在每桶109.53美元,較2007年增長51%,較之前預計的全年均價每桶100.61美元高9%。EIA還預計,今年二季度WTI現貨原油均價在每桶112.19美元,第三和第四季度甚至會升至每桶114美元。 高盛公司5月份也發表報告稱,供應短缺將令油價在兩年之內漲至每桶150~200美元。或許在未來某一天,當亞洲經濟發展也開始減緩時,油價才會下跌。高盛還上調了對近幾年油價均價的預測:其預測的2008年的均價從每桶96美元上調至108美元,2009年從每桶105美元上調至110美元,2010年到2011年從每桶110美元上調為120美元。 2008年5月底,路透社在對多家咨詢機構調查中再度上調油價預估值,主要是考慮到石油市場長期供應可能有限,且新興市場需求旺盛。接受路透社調查的金融分析機構普遍預期,200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WTI價格分別為113.04美元/桶和112.82美元/桶,布倫特價格分別為111.82美元/桶和112.32美元/桶。預計2008年WTI價格為107.13美元/桶,比上個月調查的預測價格高10.2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106.12美元,比上次調查的估值高10.72美元/桶。 自今年年初以來,油價已累計上漲40%,5月下旬WTI期貨盤中一度漲至超過135美元/桶。油價大幅上升勢頭超出分析機構預計,也迫使這些機構不斷上調油價預測值。分析機構紛紛表示,目前預測油價變得越來越困難。從5月份開始,WTI和布倫特期貨原油轉至正價差,意味著近月原油比遠月原油要便宜,鼓勵交易商增加庫存。遠期合約價格上漲可能與生產商回補空頭頭寸有關。遠期合約走高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人們預期原油價格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高水平。 5月份主要研究機構的供需報告摘要如下。 EIA發布《短期能源市場展望》認為,盡管美國原油需求會有所放緩,但全球需求增加、正常季節性庫存水平、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增長緩慢以及剩餘產能較少等因素均對油價構成強勁支撐。不過該機構認為,油價創新高和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原油需求產生的影響將比此前預估的更大。這份報告預計,與一年前相比,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將下降19萬桶/日,至2051萬桶/日,降幅為0.9%,這也將是自1991年以來的最大年度降幅。而該機構上月預計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僅會下降9萬桶/日。報告預計,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可能會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國際能源機構(IEA)5月份的月報認為,由於油價高漲,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以及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世界石油需求2008年的增幅預計將小於預期。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預計為103萬桶,較之前預估少23萬桶。不過,2008年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增幅仍維持於3.7%,即每日增長140萬桶,由中國以及中東地區領漲。IEA表示,石油需求增長疲軟,將使得對於歐佩克組織原油需求量的預估降至每日3130萬~3160萬桶。 歐佩克在其公布的最新市場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原油預測需求量將比上月的預測略有降低。報告估計,2008年全球原油預測總需求量為平均每日8695萬桶。這一數字比歐佩克4月所公布的預測需求量減少了2萬桶。歐佩克估計,今年美國的原油需求量不變,而其他工業國家的原油需求會略有降低。但一些非經合組織成員國的新興工業國家的原油需求會繼續迅速增長。歐佩克在其報告中稱,預計所有預期需求增幅都來自諸如中國、印度、中東國家和拉丁美洲等非OECD國家。 2. 成品油 中國四川省發生地震後,相關的空中運輸繁忙,預計中國將增加對航空煤油的采購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