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次日期貨價格的公式
A. 期貨的理論價格如何計算
你好,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藉助基差的定義進行推導。根據定義,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也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期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前一部分可以稱為理論基差,主要來源於持有成本(不考慮交易成本等);後一部分可以稱為價值基差,主要來源於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事實上,在市場均衡的情況下,價值基差為零。
所謂持有成本是指投資者持有現貨資產至期貨合約到期日必須支付的凈成本,即因融資購買現貨資產而支付的融資成本減去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收益。以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y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在單利計息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表示為:
F=S*[1+(r-y)*△t /360]
舉例說明。假設目前滬深300股票指數為1800點,一年期融資利率5%,持有現貨的年收益率2%,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物的某股指期貨合約距離到期日的天數為90天,則該合約的理論價格為:1800*[1+(5%-2%)*90/360]=1813.5點。
B. 期貨中的計算公式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期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期價下跌的機率大。
現手:就是剛剛自動成交的合約數目 買量就是買方成交的合約數目,賣量就是空方成交的合約數目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C. 在期貨中結算價的公式是什麼
商品期貨採用的是日內加權平均,也就是用下面這個公式:
結算價=每一成交價格成交價格*該價格成交量/總的成交量
金融期貨,國內尚未推出股指期貨,採用下面的方式
當日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按成交量加權的平均價。原因是為了防止市場可能的操縱行為以及避免日常結算價與期貨收盤價、現貨次日開盤價的偏差太大。
最後一小時無成交的,取前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加權的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該時段仍無成交的,則再往前推一小時。以此類推。當日交易時間不足一小時的,則取全時段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
當日無成交價格的,合約當日結算價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其中,基準合約為當日有成交的離交割月最近的合約。
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且上市首日無成交,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採用上述方法仍無法確定當日結算價或計算出的結算價明顯不合理的,中金所有權決定當日結算價
D. 如何計算期貨的時間價值
簡單的講,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之間沒有準確的計算公式可以轉換。但是,2者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這需要從2個市場的特點來考慮。
E. 期貨價格怎麼算
(1)計算浮動盈虧。就是結算機構根據當日交易的結算價,計算出會員未平倉合約的浮動盈虧,確定未平倉合約應付保證金數額。浮動盈虧的計算方法是:浮動盈虧=(當天結算價-開倉價格)x持倉量x合約單位-手續費。如果是正值,則表明為多頭浮動盈利或空頭浮動虧損,即多頭建倉後價格上漲表明多頭浮動盈利,或者空頭建倉後價格上漲表明空頭浮動虧損。如果是負值,則表明多頭浮動虧損或空頭浮動盈利,即多頭建倉後價格下跌,表明多頭浮動虧損,或者空頭建倉後價格下跌表明空頭浮動盈利,如果保證金數額不足維持未平倉合約,結算機構便通知會員在第二大開市之前補足差額,即追加保證金,否則將予以強制平倉。如果浮動盈利,會員不能提出該盈利部分,除非將未平倉合約予以平倉,變浮動盈利為實際盈利。
(2)計算實際盈虧。平倉實現的盈虧稱為實際盈虧。期貨交易中絕大部分的合約是通過平倉方式了結的。
多頭實際盈虧的計算方法是:盈/虧 =(平倉價-買入價)X持倉量X合約單位-手續費。
空頭盈虧的計算方法是:盈/虧=(賣出價-平倉價)X待倉量X合約單位-手續費。
F. 如何計算期貨第二天的開盤價
開盤價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通過在集合競價階段根據撮合成交規則產生的一個價格。
G. 如何計算股指期貨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
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細則》(徵求意見稿)中,當日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按成交量加權的平均價。原因是為了防止市場可能的操縱行為以及避免日常結算價與期貨收盤價、現貨次日開盤價的偏差太大。
最後一小時無成交的,取前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加權的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該時段仍無成交的,則再往前推一小時。以此類推。當日交易時間不足一小時的,則取全時段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
當日無成交價格的,合約當日結算價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其中,基準合約為當日有成交的離交割月最近的合約。
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且上市首日無成交,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H. 期貨每日結算價 計算方法及計算軟體
一般來說結算價即當日收盤均價,所有行情軟體都有這個數據。
結算價是當日每筆成交價的加權平均價,均價是實時的每筆成交價加權平均價。
I. 期貨結算價計算公式
(一)如果當日收盤時交易所計算機系統中該合約有買、賣雙方報價的,按照最優的買方報價、賣方報價和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格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為該無成交合約的當日結算價。
(二)如果當日該合約收盤前連續五分鍾報價保持停板價格,且交易所計算機系統中只有單方報價時,則以該停板價格為該無成交合約的當日結算價。
(三)除上述第(一)、(二)項之外的其他情況,該無成交價格期貨合約的當日結算價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1、如果當日無成交合約,其當日前一有成交的最近月份合約結算價的漲跌幅度(%),小於等於當日無成交合約當日的漲跌停板,則當日無成交合約結算價=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1±該合約當日前一有成交的最近月份合約結算價的漲跌幅度)。
2、如果當日無成交合約,其當日前一有成交的最近月份合約結算價的漲跌幅度(%),大於當日無成交合約當日的漲跌停板,則當日無成交合約結算價=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1±該合約的當日漲跌停板)。
3、如果當日無成交合約前面所有月份合約當日均無成交,無法找到該合約當日前一有成交的最近月份合約結算價的漲跌幅度,則當日無成交合約結算價=上一交易日該合約的結算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