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米期貨價格
㈠ 大米期貨
稻穀、大米在我國還沒有進入期貨市場(以前有大米期貨的,後來整頓的時候取消了)。美國芝加哥交易所(CBOT)有稻米期貨,目前是漲勢。
㈡ 大米價格會不會再上漲
會漲.因為:糧食危機正如瘟疫般四處蔓延。繼去年小麥、玉米、大豆的全球漲價狂潮後,今年以來,東南亞稻米價格也上演「翻跟頭」架勢,3月~4月,一個月竟然上漲三倍。無糧不穩。有幾十個國家出現了社會動盪,老百姓上街了,政府信譽正經受考驗。
氣候問題、乾旱、某些國家糧食儲備下
降,和所謂新興工業國對耕地的侵佔,這種不分主次、不辨真偽的籠統分析是無力的,並沒有抓到21世紀這首場糧食危機的要害之處。至今為止,沒有明確證據說明澳大利亞等產糧國的災情,已處於歷史上最嚴重狀態。而糧食儲備下降、工業用地增加都是漸變過程,怎麼可能導致一年內糧價如此瘋狂?
這的確是一場「價格危機」。短期內價格劇烈波動,與真正的供求關系無關。經歷過股市暴漲暴跌的人們,大概會懂得「價格信號」的虛妄——那不過是炒作,與真實的經濟基本面關系不大,至少是不明顯。那麼,誰在攪動全球糧食這個「大盤」?炒作的「由頭」是什麼?他們瘋狂炒作的戰略目的又是什麼?
既然是價格危機,就要追尋糧食定價權的源頭。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導的全球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就是全球糧價的晴雨表。而在這一輪資源性產品的大牛市中,農產品不過是繼石油之後,被大型投機資本操縱的另一個「玩偶」。那些真正的市場「先知」們,巴菲特、羅傑斯等,及其背後數量龐大的「熱錢」,在兩年前甚至更早就在這裡布局。到去年,美國「次貸」風波爆發後,從房貸市場逃逸出來的資金也紛紛湧入,從而製造了這波歷史上少見的糧價暴漲。
美國政府的「生物能源計劃」提供了「炒作」由頭。玉米換石油,絕妙的乙醇汽油替代方案,它的低效能比和環保問題已經被人質疑。而這方案本身,就是在製造世界范圍內的糧食短缺。有分析稱,2006年,美國投入4200萬噸玉米生產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費水平計算,足可以滿足1.35億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美國去年通過的新能源法,2022年美國生產150億加侖乙醇需1.8億噸玉米,足夠5.8億人口吃一年。
一切都配合默契。玉米拿去煉油了,預期供應不足,價格暴漲。隨後帶動小麥、大豆等農產品價格狂漲。投機資本興風作浪,簡稱「ABCD」的四大跨國糧商,就是壟斷了世界糧食交易量80%的「中間商」們,則賺得盆滿缽滿。與此同時,一般國家老百姓為食品價格上漲所困,完全依靠國際市場吃飯的窮國則爆發飢荒。從根本上,「市場上並不是沒有糧食,而是人們買不起糧食」,這就是骯臟的「富國的汽車與窮國老百姓爭奪口糧」計劃。
米價不過是反應慢了半拍。東南亞是世界稻米主產區和主要出口國,泰國每年出口約1000萬噸,印度和越南每年出口約500萬噸。印度小麥不能實現自給,它進口小麥出口大米。去年小麥價格暴漲,與米價出現倒掛,印度隨後暫停了大米出口。而越南出口數量一定,這個沉重的負擔轉嫁給泰國,泰國米價快速上漲,國際米價隨之狂漲。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農業國,它有大量休耕的土地。當其他後發國家拚命擠占自己耕地用來發展工業,從而製造出廉價消費品輸往美國時,美國卻減少了糧食出口,抬高了糧價。人們可以批評那些鬧飢荒的亞、非、拉國家政府失職、笨拙和愚蠢,可是否有人指出,在這個扭曲的國際糧食生產和定價體系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得利者們可曾盡到一點點責任和義務?
好的市場經濟不應該是這樣。現在的糧食危機,更是一場富國通過不合理的「國際規則」,向窮國轉嫁經濟危機的財富掠奪。它不是流血的戰爭,但結果可能比流血更殘酷。
㈢ 2020年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比2019年下降了有多少
你好 2020年剛剛開始半年!
價格還沒走完,沒辦法和2019年作比較的!
㈣ 從改革開放20年到現在 大米的價格變化趨勢
大米: 78年:0.11元1斤
98年:0.9元1斤
08年:2.1元1斤
蔬菜: 78年:平均5分錢1斤
98年:平均0.4元1斤
08年:平均1.5元1斤
豬肉: 78年:0.82元1斤
98年:4至5元1斤
08年:平均14元1斤
食用油:78年:1.1元1斤
88年:平均3.7元1斤
08年:9元1斤
(上述均按本地價格)
㈤ 期貨問題稻穀、大米價格
稻穀、大米在我國還沒有進入期貨市場,它們的價格不漲的原因很多:供求關系也是一個,我國基本上是 可以自給自足的
其它農產品大漲與國際市場是有很大關系的,當前整個國際市場對於比如:植物油、大豆這類的農產品是相對緊缺的,供不應求所以會漲
㈥ 2020年5月5日吉林省玉米期貨價格
2020年5月5日吉林省玉米期貨價格。因為價格是不穩定的,每天都一個價格,你可以查找一下今天的市場價格。
㈦ 國際大米期貨價格是多少錢
你好,外盤沒有大米期貨這個品種,國內期貨市場也沒有。
㈧ 從2000年開始,中國大米市場價格變化誰能告訴我一下,謝謝啦各位!具體點
東北大米:00-03年,價格穩定,每斤在0.8-0.9元左右,03年年底,價格大概是上漲0.2元左右,04年年初,大米緊接著又上漲0.2元左右,中旬非典原因,大米漲價,大概是上漲0.2-0.3元,但馬上就降下來了,05、06、07年都是每年年初小幅正常漲價,漲幅大概是0.1-0.2元/斤,大概漲幅在比較穩定,08年大雪,國家為控制糧價,實行補貼政策,以至08年大米有小幅回落,到09、10、11年,價格同樣在年初小幅上漲,市場比較穩定,12年年初,全國市場都未出現漲價,以至於大米市場較蕭條,12年全球各處的災害較嚴重,從6月開始到9月新糧上市前,大米猛漲0.4元左右,新米上市之後,價格又回落至之前的行情,一直到現在,根據市場行情,大概在下個月中旬,大米應該會漲0.1-0.2元,大致情況就是這樣,您也可以到批發市場了解更細致一點的情況
㈨ 目前中國政府允許做大米期貨貿易嗎
目前中國的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中,大連和鄭州上市的有農產品期貨。但是均未有大米的期貨和約。換言之,中國目前的期貨品種中是沒有大米的。
㈩ 2020年10斤大米30元,價格會更高嗎
大米應該不會再漲價了,因為這些年的大米一直都是穩定在這個價格,並沒有因為這次的疫情而造成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