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期貨怎麼根據現期基差判斷行情
A. 利用基差進行期現貨套利是怎麼一回事
基差套利交易的概念:套利也就是在買進一個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外一個合約。可以是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間的套利,也可以是不同商品之間的套利。或者是同一商品在兩個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套利者同時做多一個合約並做空一個合約。套利交易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多頭頭寸,另外一部分是空頭頭寸。
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間的套利稱之為跨月套利;不同商品之間的套利稱為跨商品套利。投資者通過套取兩個合約之間的價差來獲取利益。套利者關注的是兩個合約之間的價格關系,而非商品的絕對價格。
大商業機構套利交易做得很大。他們分析並利用商品者之間的基差,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套利交易。大的投機機構(基金)也進行套利。然而小的投機客,主要是個人投資者,卻很少涉足套利交易。這是因為有些基差跟蹤和分析起來十分復雜。不過,有一些簡單的套利交易技巧適合個人投資者去學習運用。
據說,多數套利交易者主要依靠基本面分析來決定他們的交易,而多數直接進行期貨交易的投機者則主要依靠技術分析來做出交易決斷。
正如我在開篇講到的,套利交易較之於直接的期貨交易風險要小一些。可貯存的商品有其額外費用,而對於資深的套利交易者來說,基差很少超越某種歷史水平。這就是說,一個交易者在進行套利交易時,心中能確定其風險程度。有些套利在交易過程中震盪比較劇烈,例如跨商品套利。由於風險較低,經紀公司對於套利交易者所要求的保證金較直接進行期貨交易的投資者來說要低一些。
跨月套利分為「牛市基差」和「熊市基差」。牛市基差套利指的是交易者買進同一商品近月合約,拋空遠期合約。交易者這樣做套利原因是他認為近月較遠期合約更為強勁(價格漲幅更快)。相反,如果價格下跌,牛市套利者認為近期合約較遠期合約跌幅要小。而且永遠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即近期合約蠢蠢欲漲,而遠期合約則時時待跌。熊市基差正好同牛市基差相反。針對同一商品,投資者拋空近期合約而做多遠期合約。熊市套利者認為遠期合約將較近期合約上漲空間大,或者說近期合約較遠期合約下跌幅度要快。在市場中,牛市套利或者熊市套利都可以作為直接交易的替代品。其優勢是震盪較小,保證金成本偏低。不利的一面就是當你對市場走勢判斷准確的時候,基差套利所獲取的利潤不若單純直接做某個合約的空間大。
跨商品套利的一種特殊方式就是在一個商品和它的附屬產品之間做。常見的一種套利方式就是在大豆和它的產品豆餅、豆油之間做,叫「大豆提油套利」。這種套利是一種相對較為復雜的交易。大豆很少直接被消費。幾乎所有的大豆要生產成兩種產品:豆餅和豆油。大豆生產商從買進大豆的成本及其豆製品中的差價來獲取利潤。這種交易被稱為「大豆提油套利」。
對於那些單純從事期貨交易的投資者來說,商品基差套利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投資工具。舉個例子,假如近月玉米價格漲勢較遠期強勁,這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是基本面顯牛的一個信號,價格有可能進一步上漲。相反,如果在上漲過程中近月玉米漲幅不若遠期合約,投資者可以大致得出這樣的結論,近期價格的上揚主要是基於技術性買盤的推動,而基本面仍無實質利好,應隨時做好拋空的准備。
通過觀察基差,投資者可以發現哪個合約走勢最為強勁,從而買進該合約,而拋出那些走勢可能乏力的合約。
B. 期貨的行情怎麼判斷呢
主要是選擇品種,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特性.
工業品和外盤的聯動性強.
農產品受到國家政策,和美國進口的沖擊.
剛開始的話可以先從農產品入手.
判斷期貨的高點和低點最簡單的方法是從周線上看近期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如果一直在最高點下,就以那個高點做空.反之如果低點始終不破,並且每個低點在連成線後不斷上移,就可以做多.
做的時候要控制好資金的使用比例,不要把子彈都用到不熟悉的地方.
C. 期貨通過什麼來判斷行情跟著感覺走亂猜一通還是有秘密訣竅有口訣順口溜嗎
簡單說就是通過高低點來判斷行情,低點和高點都在不斷升高就是漲勢,一旦出現低點更低,就有可能發生轉勢。如果已經是高點和低點都不斷降低,那就是跌勢。
跟著感覺走並非不可以,但感覺準的除了天才,就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交易者。
口訣也好、秘密也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尤其是市場在某一階段呈現出相應規定的時候。但是,市場更多的時候是捉摸不定的,規律也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現,沒有100%可靠的行情判斷,只要概率統計上有一定優勢的行情判斷。
D. 做期貨,如何判斷今日是否是「震盪行情」
沒有,如果有也不值得參考,如果有這樣的軟體,還要分析師做什麼,直接根據系統來做哪還有賠錢的?只看K線,漲不言頂,跌不言低,不預測行情,順勢而為跟著趨勢走。不知道那片雲彩會下雨,無論行情多麼明朗,不論圖形多麼完美也要嚴格設好止盈止損。
E. 做期貨套期保值,因為基差而虧損嚴重的問題!
企業在期貨套期保值方面
需要認同一點:
當時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或者是期貨價你是可以接受的,在這個基礎上你在去看套期保值。即使出現了第四種情況,對企業來說這個風險也是可以接受的風險
F. 如何判斷期貨的走勢
政策,今年我國政府關停了很多鉛礦,造成鉛價飆升
環境,今年印度惡劣天氣,甘蔗減產,糖價飆升80%
美國大豆會受巴西天氣影響波動
經濟,經濟決定需求,產業決定需求,如去年的硅價上漲
G. 怎樣根據塑料期貨判斷現貨市場的行情走勢
一、溢價市況
當期貨的價格高於現貨的價格的時候,就稱為是溢價市況或者是加碼市況。因為從理論上進行分析,10月份的時候,12月期貨要比10月份現貨價格要高一些,這是因為商品的倉儲是需要要支付費用的,所以在10月份的時候買入12月期貨合約,其價格應該就是現貨的價格加上兩個月的倉儲費用。
當然,商品的供應情況也會影響其價格的變化,比如說,在現貨市場是農產品的收獲旺季,會出現供應大於需求的現象,這個時候人們會認為等過一段時間,供應就是減少,所以遠期交貨的賣價就會比現貨價格高。
二、削價市況
期貨價格的變化與商品的供應具有緊密的聯系,如果某一種商品在現貨市場發生了短缺,現貨的價格比期貨價格要高,因為交易者都認為等到期貨到期交割的時候,商品的供應就會增加,相應的價格就降低,所以通常情況下近期月份的期貨就要比遠期月份的期貨價格要高。
但是如果這樣的短缺現象消失了,就會恢復到溢價市況。通過這種價格的變化,就可以了解「基差」為什麼會不斷的變動,其實都是因為市場的供應需求以及交易者預期心理因素所決定的。
三、價位相等市況
從理論上分析,不管期貨與現貨的價格怎麼樣變化,之間的價格差距有多少,但是總有一天,他們的價位會相等的。這個時候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時候,就不存在遠期的因素了。
當期貨合約到期的時候,其價格如果比現貨要便宜,就可以買進期貨而要求提取現貨,來取代現貨交易而賺取好處;當期貨買價大於現貨價格的時候,也可以買進現貨來進行抵消期貨合約,這就是對沖的原理。對沖其實也是規避期貨風險的一種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