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期貨行情及原因
㈠ 影響豆油價格和豆油期貨價格變動因素那些
1、期貨方面:CBOT大豆期貨價格走勢影響,比較直接大連盤豆粕期貨走勢影響
2、基本面:成本因素供應方面需求方面
3、外圍及宏觀經濟的影響
㈡ 國內豆油和美國豆油期貨走勢怎麼一樣
有時候也是不一樣的呀。這個要從豆油的進出口關節上考慮
㈢ 豆油期貨
一般都是看主力合約,什麼是主力合約,就看那個持倉量最大就是。因為主力合約做的人多,活躍。非主力合約比如只有1-2個人在做,那K線就不會動了,就沒意思了。主力和非主力,其實就是活躍程度不同而已。
豆油現在1109 和1201都可以做,1109慢慢就會轉到1201主力合約了。個人偏好不同,我喜歡提前做新主力合約。
㈣ 豆油期貨價格行情受什麼影響最大
(一)豆油的供應情況
1、大豆供應量: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游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產大豆,另一部分是進口大豆。
(1)國產大豆供應情況。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
2、豆油產量:豆油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豆油進出口量: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抬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一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4、豆油庫存: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一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1、國內需求狀況:我國是一個豆油消費大國。近年來,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餐飲行業景氣狀況:目前,我國植物油生產和消費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數不斷增加,餐飲行業的景氣狀況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
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
(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准,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㈤ 為什麼期貨豆油波動比豆粕大
本身價格就不一樣了,同樣是變動1%,價格高的變動幅度當然比低的大。而且豆粕是最為活躍的品種,投機的人多,對行情的敏感度就要高,因此價格要突破正常區間就很困難。
㈥ 為什麼美豆油期貨最近瘋漲
大連豆油期貨12日低位震盪,主力1309合約收7842元/噸,跌56元。美原油期價遇阻回落,美豆油5月合約下行至50美分/磅下方。國內豆油消費需求依舊偏淡,商業庫存維持在100萬噸上方。4月中下旬,南美大豆逐步到港,5、6、7三個月的到港量或在1700萬噸,這將繼續壓制9月主力合約。上周五美豆類漲跌互現,預計短期連豆油將延續偏弱震盪走勢。
㈦ 大豆油期貨行情主要看哪只
看持倉量和交易量,主要看數量最大的那隻。
㈧ 為什麼食用油在下跌呢
進入4月份,國內油脂油料市場走勢呈現一種新氣象:豆粕、棉粕等粕類產品
一漲再漲,而豆油、棉籽油等食用油價格一再下跌,且較為明顯,受棕櫚油價格較
低和需求低迷影響,天津地區毛豆油最低成交價格已經到了5720-5730元/噸,山東
、華東、華南地區二級豆油也降到5750元/噸左右,國內大部分地區豆色拉價格多
降至6000元/噸以下;受豆油行情的打壓,棉籽油價格也有所下跌,湖北荊州地區
報價5600元/噸,河南新鄉地區5660元/噸,山東德州地區5620元/噸,山東鄒平地
區5600元/噸,山西運城地區5900元/噸,跌幅多在30-50元/噸之間。
促成食用油價格下跌的因素分析:
一、4月下旬更加廉價的南美大豆有望到港。
由於南美交通運輸吃緊及豆農的可能惜售,據傳大批南美大豆到港時間可能要
延誤一個月。但以上消息還有待證實,而自4月下旬開始有南美大豆到港已是不爭
的事實,即使以上消息被證實,依然有小批量更加廉價的南美大豆不斷到港,多少
也會對豆油乃至食用油價格的下跌產生影響。
二、氣溫升高,棕櫚油形成沖擊。
由於近期國際棕櫚油價格一跌再跌,為我國進口商入市采購提供了良好機遇。
據統計,我國3月份船期棕櫚油購買量達30萬噸,至今4月份船期購買量也已達20萬
噸。目前,各沿海口岸進口棕櫚油正大量運抵,並且據預計後期到港量還將增加。
而自進入4月份以來,各地氣溫正在普遍升高,一些地方最高溫度已達25℃,棕櫚
油用途正在增加,有的地區已可以代替豆油,甚至已開始用於摻兌豆油及色拉油等
其它食用油,由於價格較低(目前與豆油存在1000元/噸的價差優勢),對國內食
用油的沖擊將日益顯現,必然會拖動食用油整體價格的下降。
三、進口豆油不斷到岸。
目前,已開始有南美豆油到港,進口成本與國內現價低300元/噸以上,並且根
據CNGOIC消息,今年我國豆油的進口量將達到150萬噸,後期進口數量巨大,所以
進口豆油對國內食用油的影響也不可小視,有望對後市形成打壓。
四、菜籽收獲壓力。
今年我國油菜籽播種面積達820萬公頃,較去年增加9.2%,各地油菜籽長勢也
普遍良好,預計今年油菜籽產量有望突破1200萬噸,比去年增長17.8%。據觀察,
一些地區早熟品種再過10幾天即4月下旬左右可以收割,5月上旬就可大量上市,菜
籽收獲壓力將在近期形成,推動國內食用油價格的下跌。
五、國儲油換庫。
目前,國內豆油及菜油價格居高不下,使國儲油有了輪出和用進口豆油進行補
庫良好機會。各地油廠和國儲庫已經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展開了國儲油輪出和庫存陳
食用油的拋售工作,將有利於國內食用油價格的繼續下跌。
六、食用油消費無明顯增長趨勢。
由於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食用油消費量較為穩定,除了節日因素
消費量可能增加外,不可能因為價格高低而增減消費量,這無疑是對國內低迷油脂
行情的嚴重打擊。
簡而言之,食用油行情的下調,油廠需要提高粕類產品價格來保證利潤,而粕
類產品價格的繼續上漲,也給了食用油價格的下調空間,近期國內油粕產品價格反
差趨勢還將延續。值得關注的是有關"南美大豆將推遲一個月到港"的傳言,如果此
消息得到證實的話,油粕產品價格反差時間還將更長。
㈨ 豆油期貨的特點
(一)流通量大,商品率高。近幾年,我國壓榨、食品及飼料行業迅速發展,豆油產量、上下游相關行業規模及商品流通量都非常大。2004年,我國豆油年產量達到577萬噸,其商品率在90%以上,這為豆油期貨交易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豆油市場是一個競爭性市場,對於眾多的豆油生產、經銷和消費企業來說,都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套期保值是眾多豆油相關企業規避價格風險的迫切需要。
(二)價格波動大。大豆供給、豆油消費的季節性以及豆油不易儲存的特點,導致豆油的價格波動性較大。同時,大豆、豆油的貿易政策、關稅政策和配額政策對豆油價格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三)品種成熟,歷史悠久。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於1950年7月就推出了豆油期貨合約,多年來一直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年均交易量增長超過15%。2010年,豆油期貨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農產品期貨品種。
(四)具有國際性特徵,與國際市場接軌。大商所上市的豆油期貨合約標的物,無論是進口豆油還是國產豆油,只要達到規定的質量標准,都可以交割,真正體現了容納全球豆油的國際性特徵。
(五)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
考慮到豆油與大豆、豆粕的關聯性,大商所借鑒大豆和豆粕期貨合約的風險控制的經驗,並參考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豆油期貨合約風險管理辦法,制定了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同時,為保證市場運行效率,在對市場風險管理量化中,考慮到豆油期貨與大豆、豆粕期貨的高度相關性,在相關數值選取上與大豆合約管理制度基本統一。如遞增保證金單邊持倉量起點設置為40萬手,與大豆相同;豆油期貨合約限倉數額與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保持一致等,方便現貨企業,鼓勵期貨公司做大做強。
(六)交割方式多樣,貼近現貨市場,企業可以靈活操作。豆油期貨採用期貨轉現貨、滾動交割等方式,採用廠庫倉單和倉庫倉單相結合的倉單流轉方式,符合現貨流通習慣,便於企業靈活操作和節省成本,高效、快捷地完成交割。
(七)完善了大豆避險體系,實現品種間的套利操作。繼大商所推出的兩大成熟交易品種¾大豆、豆粕之後,豆油期貨的上市,完善了大豆避險體系,從而為國內的油脂加工、貿易、消費企業提供了全面的套期保值操作品種,可以實現品種間的套利操作,真正為企業提供避險的工具,為投資者發現投資機會創造了條件。